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北极星环保网获悉,哈尔滨市农委于近日发布了《关于印发〈全市农业系统实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三年行动计划工作方案(2018-2020年)〉的通知》,工作方案要求,全面实施化肥减量增效、农药减量、秸秆综合利用、农膜及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利用。通过三年努力,实现“一控两减三基本”(即:控制农业用水总量、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和畜禽粪污、农膜、秸秆基本实现资源化利用)目标。具体内容如下:
关于印发《哈尔滨市农业系统实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三年行动计划工作方案(2018-2020年)》的通知
各县(市、区)农业(林)局:
为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加强农业生态文明建设,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现将《全市农业系统实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三年行动计划工作方案(2018-2020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哈尔滨市农业委员会
2018年7月16日
哈尔滨市农业系统实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
三年行动计划工作方案(2018-2020年)
为全面贯彻落实《黑龙江省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实施意见》(黑政办规〔2018〕26号)和《哈尔滨市关于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实施方案》(哈农工组办发〔2018〕9号)的工作部署,确保全市农业部门负责的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取得实效,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以生产力持续提高、资源永续利用和生态环境不断改善为目标,坚持资源环境承载力与农业生产相适应的原则,优化生产力布局,推广绿色生产方式,合理减少农药、化肥、除草剂投入量,推进农作物秸秆、畜禽粪污、农用地膜循环利用,大力发展绿色、有机食品,建立和完善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长效机制,为推进现代农业转型升级提供生态环境保障。
二、工作目标
全面实施化肥减量增效、农药减量、秸秆综合利用、农膜及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利用、耕地重金属污染防治、绿色有机食品发展“六大行动”,通过三年努力,实现“一控两减三基本”(即:控制农业用水总量、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和畜禽粪污、农膜、秸秆基本实现资源化利用)目标。到2020年:
——全市化肥亩均施用量比“十二五”末减少15%以上,化肥利用率达到45%;除草剂用量减幅达到20%以上;农药利用率达到45%,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覆盖率达到45%以上。
——主要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到90%以上,黑土耕地质量大幅提高。
——秸秆综合利用率基本达到95%以上;农膜回收率达到80%以上。
——全市绿色、有机食品面积力争达到1050万亩。
三、重点任务
(一)实施化肥减量增效行动
1.推进精准施肥。根据不同土壤养分状况、作物目标产量和养分需求规律,精准测土,科学配方,合理制定分区域、作物施肥限量标准及元素配比方式。
2.调整化肥使用结构。优化有机无机生物配伍,应用高效新型肥料及技术,推广配方肥、缓释肥料、水溶肥料、生物肥料等高效新型肥料。
3.改进施肥方式方法。大力推广先进施肥技术,改表施、撒施为侧深施肥、水肥一体化、叶面喷施、秋施肥、分期分层等方式方法。
4.加大有机肥施用。推广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以规模养殖场为重点,对畜禽粪污统一收集、堆沤,无害化处理,科学施用。利用秸秆与畜禽粪便堆制有机肥,腐熟发酵造肥还田。强化政策扶持,鼓励和引导积造施用有机堆肥,提高有机肥资源利用水平。
(二)实施农药减量行动
1.提升监测预报能力水平。建立乡村农作物病虫害监测点,县级以上建立病虫在线监测预警管理系统,提升监测预警能力和水平。加强乡村监测网点管理、人员培训,保障网点有效运行,及时有效发布病虫预报信息,指导科学防控,有效减少农户因病虫情况不清而盲目打药现象。
2.开展绿色防控。广泛引进、示范推广和集成以生物药剂、释放赤眼蜂、性诱杀、酸化电解水防病等为重点的非化学绿色防治技术,有效减少化学杀虫杀菌剂用量。强化重大病虫统防统治,推动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技术融合及示范应用,支持成立社会化统防统治公司,探索应用无人机、北斗导航卫星技术,增加非化学绿色防控技术使用比例。加大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环境友好型化学药剂及水剂、水乳剂、水分散粒剂等环保剂型药剂及添加助剂有效减少化学农药用量等技术。
3.更新改造施药机械。大力推广使用标准施药机械,加快对农户自制非标准施药机械的更新换代及改造,提升施药机械水平,减少农药浪费。加强宣传引导,继续加大“投入小、效益大”的标准化喷头及喷头体更换力度。
4.推进精准用药技术。及时准确做好病虫监测预报,广泛宣传和培训病虫防治指标及科学用药技术,指导农户坚持达标防治,对症用药,适期用药,提升精准用药水平,有效减少过度防治和过量用药。
(三)实施秸秆综合利用行动
1.推动以秸秆还田为主的肥料化利用。(1)秸秆粉碎直接还田技术。主要采取翻埋还田和碎混还田两种模式。翻埋还田采取机械收获、秸秆粉碎、深翻30厘米扣埋秸秆,对角重耙、起垄镇压。碎混还田采取机械收获、秸秆粉碎、深松联合整地、对角重耙、起垄镇压。通过翻埋、碎混、重耙、起垄,实现秸秆全量还田。(2)保护性耕作覆盖还田技术。对前一年有深松基础的地块,采取机械收获,保护好垄型,秸秆全部留在地表,次年春用免耕播种机进行播种。连续两年免耕播种之后,第三年再深翻或深松。(3)秸秆造肥提质还田技术。主要推广工厂化生产和场地化堆沤两种模式,利用秸秆制造有机肥,加快培肥地力和有机质提升,改善土壤理化性状。
2.加快秸秆固化成型燃料站建设。推广使用秸秆压块燃料,改变农村直接燃烧秸秆传统用能方式,减少散煤使用,优化能源结构。压块站建设运营主体优先依托秸秆收储运企业或合作社。
3.统筹推进其他利用模式。(1)秸秆饲料化利用。积极推广秸秆黄贮、微贮等技术模式,扩大饲料化利用比例,为肉牛、奶牛和肉羊养殖发展提供优质饲料。(2)秸秆生物质能源化利用。坚持以市场为导向,鼓励发展秸秆生物质发电项目,积极推进秸秆沼气化利用,扩大秸秆利用量。(3)秸秆原料化利用。推动秸秆造纸、可降解秸秆纸膜、生产有机肥、保温砖、建筑板材等多元利用,实现秸秆利用产业化发展。(4)秸秆基料化利用。培育壮大秸秆基料化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和种植大户,发展水稻育苗基质、草腐菌类食用菌基质、花木基质、草坪基料等利用新途径,提高秸秆基料化应用比例。
(四)实施农膜及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利用行动
1.强化废弃物收集。动员和组织广大农民牢固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及时收集农膜及农药包装废弃物,切实杜绝随意乱扔、污染环境的现象。加强农用地膜的残膜回收,对不回收农用残膜的,责令限期回收,逾期不回收的,由乡村、农场负责组织回收,其费用由地膜使用者承担。在农膜使用区域,以村屯为单位,建立农用塑料残膜集中堆放站(点),指定专人负责管理。
2.建立废弃物回收利用体系。鼓励引导农用废弃地膜加工企业在重点乡镇建立回收网点,或利用现有废品收购系统,为企业代收农用废弃地膜。探索农药经销点回收模式、专业公司有偿回收模式、政府主导公益性回收模式、农药集中配制和清洗回收模式,尝试开展农药废弃包装物的回收再利用,推进农药精准配制、残液无害化处理集中配药服务站建设。
3.推进农膜科学合理使用。推进农膜覆盖减量化、地膜产品标准化、捡拾机械化、回收专业化、回收利用片区化“五化”利用,争取建设一批国家级农膜回收示范县。加快农膜覆盖技术适宜性评估,示范推广倒茬轮作制度、一膜多用、行间覆盖、降解膜使用替代产品等技术。推动地膜新标准颁布实施,地膜厚度标准由0.008mm以下提高到0.01mm,从源头保障地膜可回收性。加强可降解地膜研发与应用,积极开展可降解地膜评价试验研究,通过筛选、示范、推广,提高可降解地膜使用面积。
(五)实施耕地重金属污染防治行动
1.开展协同监测。开展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调查,摸清我市重金属污染耕地面积、位置及污染程度底数。推动土壤重金属污染加密调查和农作物与土壤协同监测。
2.严格保护和管控耕地。结合农用地土壤污染详查结果,开展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污染风险评估、等级划分,严格划定轻度、中度、重度污染区,实施分区分级动态管理。按照耕地环境质量等级划分的面积和污染程度,由地方政府主导开展种植结构调整,施用重金属钝化剂或退耕还林还草等耕地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以各区、县(市)为中心,以农产品产地为重点,开展水稻、玉米、大豆、马铃薯、蔬菜及当地特色农产品等大宗农产品产地集中连片区域布点和监测采样分析,建立定点监测与重点抽查相结合的常态化监测预警体系,农产品生产全过程可控可追溯,有效防范食品安全和生态环境风险。
3.开展定位监测工作。2018年-2020年,分年度开展土壤样品、农产品样品例行监测点重金属污染检测工作,按计划组织完成农业面源污染监测点监测任务,编制年度农产品产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风险评估报告及农业面源污染农田种植业源氮磷流失监测工作报告。在全市重点流域和主要农产品种植区,建立种植业农业面源污染监测点和残留地膜监测点。
(六)实施绿色有机食品发展行动
1.加强绿色品种选育推广。分作物开展科企联合攻关,加快绿色优质、广适多抗、适宜全程机械化品种选育推广,减少水、肥、药用量,加强监管,严禁非法转基因农作物种子种植。
2.严把新建生产基地环境关。检测新建生产基地的土壤、水、大气等环境指标,对达不到标准的,禁止建设绿色、有机食品基地。对有环境变化风险的基地重点抽检,检测基地周边是否有新增污染源,确保基地环境不被污染。
3.加大投入品监管力度。基地实行允许使用农业投入品公告制,明示基地允许使用的农药清单及肥料使用准则。基地建立投入品专供点,指导农户按照绿色食品投入品使用要求购买及使用。在备春耕、春种、夏管、秋收等投入品使用关键时间节点,对基地投入品进行监管,严格按标准控制使用量和使用次数。
4.提高原料基地标准化水平。加快制修订绿色、有机食品生产技术规程。指导基地建设单位健全基地环境保护制度、生产技术指导和推广制度、绿色食品专项培训制度、农业投入品管理制度。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近日,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印发《山东省黄河生态保护治理攻坚战2025年工作要点》。详情如下:关于印发《山东省黄河生态保护治理攻坚战2025年工作要点》的通知鲁环字〔2025〕18号各市生态环境局、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局、自然资源和林业主管部门、住房城乡建设局、水利(水务)局、农业农村局:现将《
四川省广元市人民政府11月12日印发《广元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通知》,生态环境管控单元分为优先保护单元、重点管控单元和一般管控单元三类,更新后,全市生态环境管控单元总数62个,其中优先保护单元24个、重点管控单元31个、一般管控单元7个。详情如下:广元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11月15日,汕头市人大常委会发布关于公开征求《汕头市练江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草案)》意见建议的公告,以加强练江流域水污染防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条例(草案)》适用于汕头市行政区域内练江流域地表水体和地下水体的污染防治及相关的生态保护活动。本条例所称练江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生态环境厅9月4日发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关于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并公开征求意见,新疆自治区将实施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动环境质量改善。强化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实施,形成问题识别、精准溯源、分区施策的工作闭环,推动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防范结构
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第三轮第二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近日全部实现督察进驻。据了解,7个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以下简称督察组)分别对上海、浙江、江西、湖北、湖南、重庆、云南7个省(市)开展为期约1个月的督察进驻工作。本批次中央生态环保督察与以往有哪些不同?又有哪些重点需要特别关注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9日,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印发《新时代绿色龙江建设60条政策措施》。文件提出,鼓励电蓄热、储能企业与风电、光伏发电企业开展直接交易。对参加电力市场交易的采暖用电,峰时段、平时段执行相应电压等级的输配电价,谷时段输配电价按相应电压等级平时段输配电价的50%执行。推动源网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工作部署,根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规定》,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第三轮第二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全面启动。组建7个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以下简称督察组),分别对上海、浙江、江西、湖北、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闽江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措施》,制定5项主要任务:一是持续优化产业结构。禁止在流域上游新建、扩建重污染企业和项目,禁止重污染企业和项目向流域上游转移。水口库区以上严控化工项目,不再新增化工园区,开展现有化工园区复核。二是强化农业面源污染防治。
近日,重庆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4年)发布。报告提到,2023年重庆市重点推进了美丽重庆建设,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厚植新优势。坚决打好长江经济带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攻坚战,持续巩固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生态修复力度加大,新建“两岸青山·千里林带”50.5万亩、国家储备林101.5万亩,新增治理水
10月28日至29日,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在出席中国生态文明论坛济南年会期间,赴山东省济南市、潍坊市、威海市调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济南因泉而生、因泉而建、因泉而兴,素以“泉城”著称。28日上午,黄润秋一行前往济南市黑虎泉调研地下水生态保护与节水保泉工作。他现场察看泉水涌水量,详细询问泉域
上海市生态环境局等部门印发《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淀山湖、元荡、太浦河(含汾湖)等重点跨界水体联保专项治理及生态建设实施方案》,着力强化生态环境共保联治,共同推进重点跨界水体协同治理和生态保护修复,共同保障重点跨界水体水生态安全,为跨界水体生态环境联合保护与建设探索路径和
北极星固废网获悉,上海市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组织申报2025年循环经济发展和资源综合利用专项扶持项目的通知,本次申报的项目主要围绕工业、城建、农林和生活等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和废旧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机电产品的再制造项目,通知如下:市经济信息化委、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市商务委、市农
2025年2月23日,中央一号文件正式发布。文件指出,强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深入打好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建设美丽乡村。推动农村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就地就近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加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支持秸秆综合利用,精准划定禁烧范围,依法依规落实禁烧管控要求
日前,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印发《广西“十四五”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收官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方案提出,2025年全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不低于96.0%。2025年全区细颗粒物(PM2.5)浓度不高于26.5微克/立方米。2025年3—12月全区不发生重度及以上污染天。其中提出,高质量推进重点行业超低排放
北极星环保网获悉,新华社授权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意见指出,要加强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深入打好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建设美丽乡村。健全农村改厕实施机制,完善社会化管护和服务体系。因地制宜选择农村生活污
2月14日,嘉兴市政府印发《嘉兴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计划提出,到2025年底,嘉兴市区PM2.5平均浓度达到26微克/立方米,全面消除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气,完成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VOCs)减排目标。《计划》还提出,推进重点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对无法稳定达到超低排放限值的燃煤火电、自备燃
产业背景当前,我国生物质能产业正迎来重要发展机遇。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大型央企与地方国企的加入为行业注入新活力,推动产业走向规模化、专业化发展。2024年6月2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煤电低碳化改造建设行动方案(2024—2027年)》,其中提到:利用农林废弃物、沙生植物、能源植物等生物
日前,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联合发布《关于全面推进美丽四川建设的实施意见》。其中提出,到2027年,全省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提升,绿色低碳经济持续壮大,城乡环境更加宜居,多彩人文之韵充分彰显,巴山蜀水更加秀美安澜,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更加牢固,美丽四川建设成效显著。到2035年,美丽四川基
近日,生态环境部与相关部门联合印发了《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实施方案》提出,到2027年,美丽乡村整县建成比例达到40%。农业绿色发展进展明显,重点区域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遏制,新增完成6万个行政村环境整治,有条件的设区的市或者县(市、区)率先全域基本消除较大
辽宁省营口市人民政府网站于2024年12月31日印发《营口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实施方案》,方案主要内容有:1.主要目标。到2025年,全市PM2.5平均浓度、优良天数比率、重污染天数比率达到省考核目标。氮氧化物和VOCs排放总量比2020年分别下降8054.87吨和1668.45吨。2.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产品绿色升
12月31日,湖南省生态环境厅召开坚决打好全省大气污染防治五个标志性战役新闻发布会,省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王盛才主持发布会并介绍我省“坚决打好全省大气污染防治五个标志性战役”相关情况,厅总工程师、大气环境与应对气候变化处处长吴小平、执法局局长黄礼彬出席并回答记者提问。以下是发布
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12月18日印发《美丽吉林建设行动方案(2024-2027年)》,实施绿色转型发展提速行动,幸福蓝天守护行动,魅力碧水维护行动,黑土地保护利用行动,康宁环境建设行动,现代环境治理体系赋能行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行动,守牢北方生态安全屏障行动,美丽家园建设行动,美丽吉林社会风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近日,山西省生态环境厅等五部门发布了关于印发《山西省碳普惠公众参与机制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其中提到,建立健全碳普惠管理机制,制定碳普惠管理制度及配套规则,规范碳普惠运行模式和核算方法学,加强对碳普惠公众参与平台运营的指导和管理,加强对减排量交易及相关活动的监督
3月18日,深圳印发《深圳市推动环境社会治理(ESG)体系建设助力打造可持续发展先锋城市工作方案(2025—2027年)》。文件提出,到2027年,市属直管企业和国企控股上市公司ESG披露全覆盖,新一代电子信息、绿色低碳、数字与时尚、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与健康等重点领域深圳A股上市公司披露率力争
2月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云南省委员会公开一份关于光伏回收的提案,详情如下:关于加快培育光伏废弃物回收利用产业的提案光伏发电作为绿色清洁能源,近年来进入跃升发展期,新增装机容量巨大,成为绿色清洁能源主力军,是构建清洁能源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截至2023年11月末,我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
展会时间:2025年09月09-11日展会地点:俄罗斯莫斯科展会简介:WasteTech是俄罗斯最有名的固废处理展览会,一年一届,是目前俄罗斯环固废处理、环保领域效果最佳的专业展会。WasteTech2024展出面积为12000平方米,吸引了6个国家的200余家参展商,其中84家为新展商,专业观众来自11个国家地区多达6,020人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2024年2月印发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的意见》提出,到2030年建成覆盖全面、运转高效、规范有序的废弃物循环
12月18日,河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发布会,介绍济源市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有关情况,并回答媒体关注的问题。当有记者提问作为黄河岸边的一座工业城市,济源在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是如何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济源示范区发展改革和统计局党组书记、局长周奎明给出了
2024年12月12日,陕西首座抽水蓄能电站——国网新源陕西镇安抽水蓄能电站4台机组全部投产发电,实现了陕西省调节性电源的新突破。截至目前,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累计在运抽水蓄能电站33座,运行装机容量突破4000万千瓦,达到4026万千瓦。镇安电站位于陕西省商洛市镇安县月河镇,由上水库、下水库、输水系
近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官网发布消息称,河北省紧抓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机遇,积极谋划老旧风电场改造升级。7月30日全省11个风电场改造升级项目获得国家首批批复。项目改造升级和设备更新后,规模将由52.95万千瓦增至162.899万千瓦,新增投资近100亿元,年发电量达到40亿千瓦时,年发电收益超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8月1日,广东省发展改革委发布了对《关于广东省加快建立新能源产业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的提案》答复函。文件指出,强化新能源产业可持续发展政策保障,推进新型储能产品再生利用。省制造强省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产品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的通知》,提出突
为落实《浙江省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工作方案》(浙发改环资〔2024〕103号)要求,加快提升我省产品碳足迹管理水平、积极引导绿色消费、助力企业绿色低碳发展,省发展改革委牵头建设了“浙江省产品碳足迹服务平台”(以下简称“平台”)。目前,平台已正式上线使用。平台以需求为导向,以方法统一、
近日,北京市海淀区生态环境局发布关于印发《北京市海淀区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的通知。海淀区将优化治理技术路线,加大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VOCs)以及温室气体减排力度,协同推进重点行业大气污染深度治理与节能降碳。优化污水处理设施能耗和碳排放管理,推进污水处理厂采用先进低耗的处理工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