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水处理工业废水市场正文

深度分析工业废水:双轮驱动打开工业废水行业新蓝海

2018-10-24 13:56来源:广证恒生新三板研究极客作者:广证恒生关键词:工业废水工业废水市场工业废水处理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 07.jpg

  • 2.2 偷排漏排屡见,工业废水市场规模或被低估

  • 国家统计局披露的数据中,工业废水处理量这一数据理论上能直接反应工业废水市场的兴衰。工业废水处理量是指进行了污水处理的工业废水量。一般来讲,清洁的工业用水经过工业生产过程后,部分将成为具有污染性的工业废水,其经污水处理过程达标后方能排放。

  • 我国工业废水产生量较大的行业主要为黑色金属冶炼、化学品制备、煤炭矿采业、纺织业等,这些行业的利润率普遍较低,而达标处理工业废水需耗费企业较高经济成本,因此在废水处理量方面可能存在漏报、少报情况。中小企业为降低治理成本而偷排漏排,相当一部分的工业废水直接被偷排到环境中,而未真正进入污水处理阶段。因此我们认为,目前我国披露的“工业废水处理量”这一数据是偏小的,换言之,加上了偷排漏排的废水体量,才是我国实际的工业废水市场规模,而这一数据目前被低估。

  • 08.jpg

  • 由于偷排漏排废水的具体数据我们难以测算,因此我们采用国际对标法来侧面证明我们认为工业废水市场规模被低估的观点:

  • 2006-2015年,我国的废水产生率(=工业废水处理量/工业用水量)在33-41%之间,平均为~37%。2015年我国废水产生率为33%,也就是工业企业每使用100吨清洁水,将产生约33吨需处理工业废水。对标其他国家的废水产生率,我们推测工业废水产生率存在偏低的可能。目前国外主要发达国家的工业废水数据较为匮乏,因此我们选取了数据较全的韩国进行对标,用以推测我国工业废水的实际待处理量。

  • 09.jpg

  • 韩国工业用水量基本呈逐年下降趋势,工业废水产生量一直处于相对稳定阶段。综合OECD统计部及世界银行披露的数据,我们测算出2010-2014年韩国平均工业废水产生率为71%,几乎是我国2015年工业废水产生率的2倍。我国工业废水的为黑色金属冶炼业,其中60%的工业水用于冷却处理,水回用率较高,因此我国平均废水产生率应略低于韩国。为简化估算过程,我们假设韩国的平均工业废水产生率为我国工业废水产生率,以此测算出最大实际需处理废水量应为1335*71%=948亿吨,约为2015年披露445亿吨的两倍有余,按2015年各行业吨水平均运行费用1.54吨/元计算,市场规模将达到1233亿元。

  • 10.jpg

  • 2.3 工程建设市场需求有限,运营市场迎来新发展

  • 工业废水市场主要分为工程建设市场和运营服务市场。基于废水总量被低估的情况下,哪个细分市场更为收益?我们认为,工程建设市场的增长空间有限,而第三方运营市场规模具有上升空间。

  • 2011年来,我国工业水治理产能利用率稳定在50%左右。其中2015年工业废水治理设施治理产能为902.65 亿吨,即使我们用前文的韩国废水产生率来计算我国最大实际产生废水量(948亿吨),目前的产能也足以应对近年的废水产生量。因此从产能利用率角度来讲,我们认为工程建设市场未来需求不大,较为饱和。

  • 011.jpg

  • 我国工业废水排放总量稳中有降,近5年同比下跌2.13-5.30%。工业废水排放总量又氛围直接排入环境的和排入污水厂的,其中,直接排入环境的废水占总量的70%,数据呈逐年下降趋势。而排入城镇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厂的废水近年来缓慢上涨,由2012年的48.3亿吨上升至2015年54.9亿吨,CAGR为4.4%。基于工程市场的饱和,我们认为废水总量市场的上升能带动运营市场发展,而日益严苛的环保监管和废水第三方治理模式的推开是该数据上升的关键因素。

  • 012.jpg

  • 排放标准的提高和环保监察的趋严为吨水运行费用带来增长空间。2011年来,工业废水处理吨水平均运行费用有所上升。2015年的废水处理总运行费用低于2011年,2013年运行总费用触底后,吨水运行单价却稳步上升。2013至2015年从1.28吨/元升至1.54吨/元,CAGR为9.89%。以年复合增长率推测,2020年,我国工业废水吨水运行价格将达到2.47吨/元,若以2015年处理量445亿吨计算,市场规模将达1099亿元。

  • 013.jpg

  • 2.4 “第三方运营+工业园区”新模式,带来行业发展空间

  • “退城入园”政策加码,工业园区有望规范发展。2015年国家颁布的《水污染防治计划》明确了政府加大水污染治理的决心,强化工业集聚区污染治理,推进退城入园计划。2017 年9 月,环保部印发《工业集聚区水污染治理任务推进方案》,推进落实工业集聚区退城入园的进程。集中式工业园区模式适用于单一企业产生废水量较少浓度很高的化工等行业企业;对出水量大的大型钢铁及石化企业,其自身污水规模就可支撑中大型污水处理设施运营。工业园区模式一方面能规范排污,通过共享服务以进一步降低经营成本和污水处理费用;另一方面也能有效整合企业资源,便于政府对污染企业进行统一管理。

  • 工业废水第三方治理模式政策频发。工业环保第三方治理一般是指排污企业将废水处理环节外包给专业的环保公司,付费购买更为专业的治污减排服务,并由环保监管部门作为独立方对排污结果进行监管。为加快推进和规范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国家环保部于2017年8月提出《关于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实施意见》,推动建立排污者付费、第三方治理与排污许可证制度有机结合的污染治理新机制,引导社会资本积极参与,不断提升治理效率和专业化水平。

  • 第三方运营趋势向上,为专业环保公司带来空间。当前工业废水设施的产能利用率(50%左右)基本已满足待处理废水量的需求,我们推测未来单纯的工程建设订单会逐渐下降。从商业模式层面看,随着第三方运营市场的打开,专业环境公司切入第三方治理的模式主要有存量托管运营(O&M)和工程总包+托管运营(EPC+O)两种。这两种模式能为环境治理公司节省投入成本,灵活进入和退出,有效规避经济周期、政策落实不到位等原因引发的风险。随着“退城入园”趋势的加速,未来环保公司拓展工业废水第三方治理的业务将主要其中在工业园区及一些独立的大型企业。

  • 政府环保投入不足,第三方治理是必行之势。政府在环境保护上的预算大概1800亿到2000亿左右。“十二五”期间包括“十三五”规划,两个行动计划接近7、8万亿,土壤行动计划将有几万亿,解决“十三五”的环境任务预估要十几万亿甚至二十几万亿。经济下行的情况下财政收入减缓,仅靠中央和政府解决不了问题,必须走第三方治理和PPP模式。利用市场机制,将私营企业或者民营企业等社会资金,引入第三方治理,有利于引导资金正确流向,且能减轻中央和政府的财政压力,促进环境污染的治理。

  • 第三方治理在落地层面依然存在较多阻碍。据公开资料显示,我国工业污染占总污染的70%,是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目前工业废水第三方运营比例仅在5%,而城镇污水处理设施的第三方运营比率已达到50%,工业废水第三方治理在市场占有率上仍有很大提升空间。然而就目前来看,制约该模式发展的因素颇多,关于排污企业和第三方公司的责任划分、排污企业的支付信用、环保监管是否严格到位等问题都将直接影响第三方治理市场的健康发展。

  • 3、双管齐下,催生广阔工业废水市场

  • 工业环保的痛点在于环保治理和企业利益间的矛盾,当政府监管不力时,企业必定弃车保帅,为降低成本而放松治理环节,以环境为牺牲品。工业环保治理不力主要原因为两点:1、国家监管松懈,企业易钻空子;2、工业企业普遍利润率较低,企业没钱治理。因此,政策的严加出台及下游企业盈利转好是行业最为重要的内驱力,而对不依法排污者的严惩重罚是整改环境问题的必经之路。

  • 014.jpg

  • 3.1 国家政策是工业污水市场的关键驱动力

  • “十二五”以来,全国从地方到中央持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2015年推出《水污染行动防治计划》,强调加强水污染行业治理力度,提出到2020年,全国水环境质量得到阶段性善。2016 年12 月,环保部发布《关于实施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计划》,提出到2020年底。我国钢铁、火电、水泥等八大行业要保持达标排放,将环境守法成为常态。2017 年9 月,环保部印发《工业集聚区水污染治理任务推进方案》,对“水十条”中工业集聚区废水治理的相关任务进一步推进。

  • 015.jpg

  • 3.2 环保督察趋严,高额罚款倒逼企业重视合规排污

  • 2015 年 7 月中央印发《环境保护督察方案(试行)》,把环境保护督察作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从 2016 年开始,在河北省开展试点的基础上,中央分 4 批对各省市党委、政府开展环保督察工作,实现了全覆盖。

  • 016.jpg

  • 环保督察执法力度逐步趋严,罚款从第一批的1.98亿元上升到第四批的4.66亿元。截 至 9 月 15 日,第四批中央环保督察组交办的环境举报,立案处罚9181家,罚款4.66亿元;立案侦查297件,行政和刑事拘留364人;约谈4210人,问责5763人。

  • 四批的中央环保督查,处理环保案件近十万起,立案处罚2.69万起,问责1.7万人,罚款12.64亿元,极大的增加了环境违法的成本。

  • 017.jpg

  • 环保督察回头看,全面监督整改方案落实情况。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第一批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6个督察组于2018年5月30日至6月7日陆续对试点及第一批省市(河北、内蒙古、黑龙江、江苏、江西、河南、广东、广西、云南、宁夏等10省市)实施督察进驻。截至7月7日,全部完成督察进驻工作。


  •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工业废水查看更多>工业废水市场查看更多>工业废水处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