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1月13日,美国环保协会与南科大工程技术创新中心(北京)、北京环丁环保大数据研究院(环丁联盟)共同举行了大气移动监测挑战赛成果汇报会,发布了挑战赛成果报告并评选出各个奖项,历时半年多的大气移动监测挑战赛胜利收官。汇报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院长贺克斌做了题为《蓝天保卫战2018-2020:首年成效与未来展望》的演讲,回顾了“大气十条”五年的工作成果,对《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的首年行动成效进行了点评,并对未来大气治理和移动监测工作做出了展望。
谈到移动监测,贺院士指出,现有的科技手段可以告诉人们,为达到空气质量改善目标,污染源应该先减哪个后减哪个。但排放是不是真正减少了?减排技术是不是真正得到应用了?现在缺少一套监管手段,把好用的减排技术和不好用的技术区分开来。这一点上,移动监测可以发挥积极作用。大气移动监测挑战赛的这些参赛企业都是大气监测的探索者。把这些不同类型的移动监测技术结合起来,就能够成为最有利的武器。去年习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的讲话中提到要打造环保铁军。让我们一起给铁军配上移动监测这把利器,这是未来发展的目标。
在此,我们对贺院士的讲话进行了整理,与大家分享。(以下内容根据速记整理)
贺克斌院士进行《蓝天保卫战2018-2020:首年成效与未来展望》主题演讲
蓝天保卫战2018-2020:首年成效与未来展望
贺克斌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院长
一“大气十条”5年历史回顾
大气治理有两个最关键的要素。一是看地面的污染物排放量减下来没有,二是天上的污染物浓度降下来没有。先看地面排放量,2013年-2017年5年间全国全年平均二氧化硫下降59%,氮氧化物下降21%,一次PM2.5下降33%,VOC(编者注:挥发性有机物)水平基本持平,至少做到没有大幅度上升。
第二看天上的污染物浓度下来了没有。过去5年大气污染物6种参数(编者注:即细颗粒物PM2.5、可吸入颗粒物PM10、二氧化氮NO2、二氧化硫SO2、臭氧O3、一氧化碳CO)里除臭氧之外的5种参数浓度都实现了下降。前年大家纠结北京能不能实现PM2.5年均浓度控制在60微克/立方米的目标,2015年、2016年时没人敢说肯定能达到60微克。因此2016年、2017年两年的治理任务非常重。李干杰部长在京津冀抓“双散”,即散乱污、散煤的治理,在前几年一系列治理措施的基础上,通过"双散"这两个大的动作,最终全面完成了“大气十条”的艰巨任务。事实上, 今天讨论的网格化微站、移动监测等这些技术手段对于“双散”治理有非常大的支持。
大气质量改善的主要牵引因素是什么?很多人问过去五年中国能取得这些成绩是不是因为经济放缓了?这里有一个概念,虽然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了,从8%变成6.5%,但它还是中高速增长的,发电量、水泥产量、粗钢产量等实物量是上升的。还有一个观点认为,空气质量改善是因为这几年赶上好的气象条件。那么气象和排放哪个是主因?简单归纳的话"内因是排放,外因是气象",改善空气质量最终还是要抓住排放的问题。这点可以通过对五年空气质量改善情况的定量分析来体现。分析显示,过去五年平均全国PM2.5浓度改善80%以上靠人为减排。如果以日变化来计,气象条件起了最重要的因素,但一年的年日均值改善主要靠减排,这是从定量分析上可以看到的结果。
二《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首年成效
2018年6月份国务院颁布了《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计划有四个重点:
第一是重点改善因子。中国应坚定不移地抓PM2.5。中间有一段时间夏天臭氧高时大家有点动摇,似乎臭氧比PM2.5威胁还大,但从排序上看,PM2.5还应该是关注的第一位。第二是重点区域。京津冀周边和长三角仍然是重点,珠三角已经平均达标不再列入,同时把汾渭平原放了进来。第三是重点时段是秋冬供暖期。第四是重点行业包括非电工业、重型卡车、散煤和扬尘。末端治理过去五年里已经起到很大作用,70%以上火电厂已经进行了超低排放改造,还想从它身上获取减排量已经没有多大潜力,非电行业中钢铁、水泥行业能做一批超低改造,但主要的重点是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调整等。
《三年行动计划》首年成效怎么样?全国的成绩单是338个地级以上城市,优良天数79.3%,这非常不容易。第二个值得庆祝的是,全国平均的PM2.5浓度已经进到三字头,平均3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9.3%。但仍可看到臭氧一点一点在涨,同比上升1.3%,虽然涨幅不大,但值得警惕,因为它会减掉优良天数。
大家都关心北京市的表现,北京市全年PM2.5平均浓度从2016年的73微克/立方米降到2017年的58微克/立方米,下降了14.9微克/立方米。在2018年《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里讲2018年目标是“细颗粒物年均浓度力争继续下降”,没有说具体是多少,但最终从58微克/立方米降到51微克/立方米,降了7个微克/立方米,这个也是非常不容易的。其他指标中二氧化硫从8微克/立方米还降到6微克/立方米,二氧化氮从46微克/立方米降到42微克/立方米,PM10从84微克/立方米降到78微克/立方米。来看这四个指标与国家标准的距离,二氧化硫已经远远低于国家标准,二氧化氮非常接近国家标准,PM2.5还有距离,PM10还有距离。在机动车、常住人口、GDP快速增长的情况下,几大污染物持续下降,迄今国际上类似的城市案例也不是太多的。
三大气治理和移动监测工作未来展望
刚才展示的成绩是自己跟自己比。2017年中国PM2.5浓度为43微克/立方米,2018年是39微克/立方米。世界卫生组织第一阶段的标准是35微克/立方米,最终推荐的值是10微克/立方米,35是最低要求的那一档。中国还在为实现最低要求那档努力奋斗,预计要到2030年左右华北地区城市才能逐渐达到这个浓度。目前的进展还是在长期治理路上的进展,还远不是已经根治了或者彻底解决了。因此未来要继续减排,拼命继续减排。
减排依靠什么实现?靠一个一个污染源减排技术。现有的科技手段可以告诉人们,为达到空气质量改善目标,污染源应该先减哪个后减哪个。但排放是不是真正减少了?减排技术是不是真正得到应用了?现在缺少一套监管手段,把好用的减排技术和不好用的技术区分开来。当没有裁判或监管手段出现的时候,一些具有减排任务的企业对什么技术都说“不好用”,而实际上很多情况是因为“不好好用”。这种情况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治理工作。问题如何解决?做微站、做移动监测技术的同仁们一定程度可以发挥作用。
不同的监测设备有不同的功能、尺度特点和应用空间范围。每种设备都不是包打天下,监测企业要把自身设备的优势特长说清楚。不同的武器组合起来以后就成了最牛的东西。
大气移动监测挑战赛的这些参赛企业都是大气监测的探索者。要探索需要注意技术源头。有很多技术源头上是可以从论文里寻找基本路径的。此外要关注大气环境监测技术形成专利的地域图,了解哪些专利在什么地方,专利检索主要集中在哪些方面。很多企业涉及到这些技术。我们非常期盼既引进又消化这些专利技术,当出现技术上“卡脖子”问题时不至于没得用。企业做到一定经济实力后做源头技术越来越多,关注形成专利。专利研发的前期工作要特别关注同行论文的发表,前期一些基础研究单位贡献出源头的学术成果后怎样形成专利,这是企业可以大有所为的。一些专家归纳了环境监测领域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关于大气环境,多介质环境生态系统立体化关联监测和风险评估,微型化、智能化和个人暴露的实时监测、可穿戴设备等,这是未来的方向。不一定每个企业都要做的很复杂,但这些企业的成果加到一起,可能就为一个地方政府构成了一套完整适用的东西。对于所有移动监测企业来讲,目前的基本功能第一位是识别和监管污染源,第二位的功能才是帮助解释研判那些污染过程。
最后,研究人员和移动监测从业人员要看“两头”,核心是做自己最擅长的这部分,但研发人员、工作人员要往“两头”学习一些东西。一头是大的大气研究计划。有的污染物研判过程已经在科研单位形成很多成果,研发人员只要借用就行。另一头是要跟大气环境监管部门对接。以高科技研发聚焦在污染源的监管和问题的辅助研判作为切入点,将来再说大数据展开。如果企业对排放数据、气象数据、数值模拟都有了解,团队就能找准定位,形成精敏感知、精准溯源、精细控制等等。
去年习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的讲话中提到要打造环保铁军。环境执法是排在监管前沿阵地的铁军,铁军需要装备利器,铁军的利器从哪儿来?让我们一起给铁军配上移动监测这把利器,这是未来发展的目标。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人民政府12月2日发布《呼伦贝尔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实施方案》,其中提出,呼伦贝尔市将推进重点行业污染深度治理。推进燃煤锅炉及水泥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工作。2025年底前,全市在用65蒸吨/小时以上的燃煤锅炉(含电力)基本完成超低排放改造,排放限值参照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改造要求
大连市人民政府12月3日印发《大连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实施方案》,提出“八个持续”共25条措施:(一)持续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促进产业产品绿色升级;(二)持续优化能源结构,加速推进能源清洁低碳发展;(三)持续优化交通结构,大力发展绿色交通运输体系;(四)持续强化面源治理,不断提升精细
云南省保山市人民政府印发《保山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实施方案》,提出以降低细颗粒物浓度为主线,持续推动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VOCs)减排;以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为工作方针,协同推进减污降碳,加快调整优化产业、能源、交通运输结构,从源头减少大气污染物和碳排放。详情如下:保山
为持续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减少秋冬季臭氧(O3)和细颗粒物(PM2.5)污染,消除重污染天气,全力冲刺完成2024年国家下达广西的环境空气质量年度约束性指标任务,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组织编制了《广西2024—2025年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方案》,文件全文如下:
11月22日,通辽市人民政府印发《通辽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实施方案》,《实施方案》细化了30项具体工作任务,并对涉及的21个部门进行职能职责分工。对持续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切实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推动通辽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有着重大意义,具体如下。通辽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实
为持续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以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四川省攀枝花市人民政府起草了《攀枝花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11月22日起面向社会广泛征集意见,详情如下:攀枝花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为贯彻
为落实国家、省关于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推动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的决策部署,湖北省荆州市人民政府印发了《荆州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方案》。《行动方案》包括推进实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行动;推进实施能源结构清洁低碳发展行动;推进实施交通结构绿色运输体系建设行动;强力推进重点行业提质增效行动;
11月19日,天津市政府印发《天津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实施方案》。方案要求,到2025年,全市PM2.5浓度控制在37微克/立方米以内,优良天数比率达到72.6%,全市及各区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比率控制在1%以内;NOx和VOCs排放总量相比2020年分别下降12%以上。方案提出,推进重点行业和区域环保绩效“创A”行
黔南州人民政府办公室10月31日发布《黔南州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实施方案》,《方案》在严格落实国家、省要求的基础上,按照美丽中国建设以及美丽贵州建设中持续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的工作要求,明确了强化VOCs综合治理,高质量推进水泥等重点行业超低排放改造等任务;按照“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中
秋冬季,既是大气污染防治的重点和关键,也是太原打响“蓝天保卫战”的重要攻坚期。近日,太原市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对外发布《太原市2024—2025年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方案》。小编为您划重点。工作目标在完成国家、省下达的2024年度大气环境约束性指标的基础上,2024年10—12月PM2.5浓度控制在4
鞍山市人民政府印发《鞍山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实施方案》,进一步落实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目标到2025年,全市PM2.5平均浓度降至35微克/立方米以下,优良天数比率达到88.8%以上,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比率控制在0.8%以内,氮氧化物和VOCs排放总量比2020年分别下降18963吨(1
各有关单位:2024年是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深入的关键年,也是烟气治理行业升级的重要节点。全新“大气十条”成效显现,“十四五”空气质量改善计划更加明确;重点行业行业超低排放改造方案出炉,开辟工业烟气治理新战场。新质生产力来袭,环保行业如何搭上新风口?在行业转型期,每家烟气治理企业,每
2023年底,国务院发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也就是俗称的“新大气十条”,该政策的发布,标志着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正式进入新阶段。此后全国多地制定“大气十条”,对未来五年乃至十年内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做出统筹安排。先说国务院发布的“新大气十条”,重点点名钢铁、水泥、焦化三行业,
被业界誉为“大气十条3.0版本”的《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近日由国务院印发。VOCs有关减排作为高频词,在其中一共出现28次。全文36项措施中,有12项对VOCs(油烟、恶臭异味)治理作出要求。数字背后,是国家级大气污染治理行动计划对VOCs污染防治工作的重视不断加深。业
官员考核“唯GDP论”的风气变了。4月9日上午,山东省委常委会召开扩大会议,传达了中共中央关于山东省领导同志调整的决定:原生态环境部部长李干杰出任山东省委委员、常委、副书记。李干杰的最终任命,可能还要等待进一步消息。不过,有一个现象值得注意,十八大以来,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环保干部升任地
近日,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在线发表我国科学家论文《2013—2017年间中国PM2.5空气质量改善的驱动力》,清华大学研究团队通过数值模型逐一定量了我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下简称大气十条)中各项政策对空气质量改善的贡献,评估了大气十条对2013—2017年间我国大气细颗粒物(PM2.5)污染的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郝吉明院士课题组、贺克斌院士课题组、地球系统科学系张强教授课题组近日合作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在线发表题为《2013-2017年间中国PM2.5空气质量改善的驱动力》论文。《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下简称“大气十条”)实施以来,重点地区污染状况明显改善,空气质量显著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推进,其中大气污染治理是生态环境三大攻坚战之一.自2013年《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发布以来,我国开展了针对PM2.5(细颗粒物)污染治理的一系列举措,在燃煤污染和移动源污染控制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绩,全国空气质量明显好转.相对于2013年,2017年京津冀、长三
摘要:大气环保产业竞争力的提升需要全产业链角度的优化和提升。在界定大气环保产业全产业链概念的基础上,从上游供应链、中游生产链、下游服务链分别分析了除尘、脱硫、脱硝、VOCs、汽车尾气治理等大气环保产业细分领域产业链的发展现状及问题。提出从纵向上促进产业链各环节的平衡发展,在横向上拓宽
日前,浙江金华印发《金华市大气环境质量限期达标规划》。全文如下:金华市大气环境质量限期达标规划为加快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进一步改善大气环境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浙江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等有关规定和要求,结合金华实际,制定本规划。一、现状分析“大气十条”实
2013年1月有4次雾霾笼罩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在北京仅有5天不是雾霾天。此后,雾霾就一直成为政府、公众、企业、团体等关注的热词,2013年9月10日国务院发布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大气十条”),要求到2017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可吸入颗粒物浓度比2012年下降10%以上,优良天数逐年提高;京
2018年是“大气十条”时代结束后的第一年,也是被称为“大气十条第二期”的《打赢蓝天保卫战行动计划》实施的第一年。我国大气污染治理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面临巨大压力:颗粒物仍是主要污染物,臭氧成为唯一浓度上升的污染物;除工业污染源外,机动车成为新的全国性污染源。为实现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在实现“双碳”目标进程中,应如何看待碳中和科技尤其是能源科技的价值,现有碳中和技术发展现状如何?哪些领域最有潜力?本刊日前就此采访了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院长贺克斌。他表示,技术创新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支撑,目前碳中和所需的技术中,进入商业化应用的尚不足一半,要
全球疾病负担研究表明,在所有不利于人体健康的环境因素中,大气污染排位最高。大气污染作为民生之患、民心之痛,一直受到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和人民群众广泛关注。近日,国务院印发《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强调要以改善空气质量为核心,扎实推进产业、能源、交通绿
“世界各国一定程度上都拥有自己的风、光资源,未来的世界经济发展中,各国都有机会去‘风光风光’,谁能够抢先抓住这样的机遇,取决于谁能够率先建成大规模稳定的新能源技术体系。”4月22日,在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科学技术年会开幕式主旨报告环节,中国工程院院士贺克斌表示,进入碳中和时代,世界经济
北极星碳管家网获悉,2月19日至20日,清华大学副校长曾嵘,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院长贺克斌一行到鄂尔多斯市考察交流。曾嵘、贺克斌一行先后实地考察了天骄绿能50万千瓦采煤沉陷区生态治理光伏发电示范项目、国家能源集团鄂尔多斯煤制油分公司、美锦—国鸿氢能科技产业园、鄂尔多斯远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中国的减碳减排行动一直备受关注。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简称《意见》)发布,明确提出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并制定出“时间表”、“路线图”。实现“双碳”目标是一
2021年12月28-29日,由新华网主办,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联合主办,新华网思客、人文清华承办的“2021新华网思客年会”在北京以线上论坛的形式举行,本次年会聚焦“中国经济的下一程:新格局新优势新篇章”。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院长贺克斌出席并发表主旨演讲。贺克斌认为,从资源
“五碳”并举实现“双碳”目标——访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院长贺克斌
我就减污降碳协同发展谈一些看法。目前国家对碳中和的重视程度已经不言而喻,要实现这个目标,中国面临着包括能源结构、产业结构、发展阶段等方面的挑战,时间非常紧迫。
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将给中国带来哪些深远影响?又将如何影响我们的日常生产和生活?思客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贺克斌聚焦这一话题。
在实现“双碳”目标这个重大国家战略部署面前,清华大学于9月22日正式成立碳中和研究院。“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的成立不是赶时髦,而是敢担当。清华追求的不是干事,而是干成事、干成大事。”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院长贺克斌在近日的采访中指出。
温室气体减排和大气污染治理措施具有显著的协同性,碳中和目标与空气质量目标具有高度一致性,要以“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总抓手,加快推动从末端治理向源头治理转变,通过应对气候变化降低碳排放,进而从根本上解决环境污染问题。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