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1948年至1990年间,美国共通过了30余项环境保护法律,进入了环境监管趋严的时代。1970年,尼克松总统签署的纲领性的美国环境法“大宪章”《国家环境政策法》(NEPA)成为美国环保法律体系建立的最重要事件,也拉开了美国政府正式通过行政和命令干预环境治理以及扶持环保产业崛起的序幕。
环保法案的设立极大提高了废水排放标准,激发了水处理行业的内生需求。1972年的《清洁水法》修正案为污水处理行业奠定了发展基础,并明确了排放控制标准,成为美国最为严格的污水防治法案。
环保法案的精细化、标准化和宽幅覆盖使废水处理成为各工业部门的刚需,水处理市场体量扩大。1972年颁布的《清洁水法》中,工业废水按照排放方式分为两种:直接排放的必须遵守国家污染物排放消除系统(NPDES)许可计划;间接排放的到市政处理厂(公共处理工程)属于预处理计划。《清洁水法》同时在控制水平上设定了6种特定污染物的基于技术的数值限制:BPT,BAT,BCT,NSPS,PSNS(或PSES)。截止2018年,该法案中对58个行业类别都制定了排放标准,几乎将所有涉及工业废水排放的行业都囊括其中。
20世纪中期,美国进入去工业化阶段,同步系列环保法案的密集出台,水处理产业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1959年,公司正式更名为“Nalco化学品公司”,以体现其更广泛的经营范围。通过公司在研发方面的投入,公司从无机化学品到有机化学品的转型过程取得了重大进展,并且领先开发了用于水处理的重要合成聚合物。
凭借先发优势,率先在美国工业废水集中排放领域站稳脚跟。美国水处理下游行业集中度较低,下游行业中电力工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有机化工、无机化工等能源、化工、机械相关行业的工业污水排放量和处理量位居前列。上述行业的成熟发展以及自身的高排放量,决定了当前美国的废水排放格局;而公司早在行业成熟期就进入了水处理业务,成功把关键客户握在手中。
公司顺应国家环保大势,于60年代率先制定了废物排放领域的行业标准,强势确立了水处理剂供应市场龙头地位。经历了工业化阶段,公司已具备满足客户需求的能力和技术,在美国环保需求爆发增长时期,顺利抓住下游客户,实现了与市场并行的高速发展。
公司也出版了《水处理手册》,全文超过1300页,详细的叙述了各类工业供水、污水处理的工艺及药剂技术,该手册也成为较好的工业水处理技术专著及教材;1979年,公司在伊利诺斯州内珀维尔市设立了新的技术中心,购置了精密的过程模拟设备,这在本行业历史上尚属首次,研究人员借助设备优势能够在客户工厂的运营条件下测试产品的性能。
公司在工业水处理领域的技术始终领先于市场:例如在1984年推出了一种可以替代容器桶的创新型方案,即PORTA-FEED®先进化学品处理系统。这一系统的特色是采用各种尺寸的不锈钢装置,实现完全排水,并可对其进行堆叠和重复利用。技术创新使公司开发出成熟的、具有诊断功能的供料、控制和监测系统,为客户提供了更多的增值服务。公司在发展过程中屡获嘉奖,其中就包括在许多关键领域实现的重大进步。1999年和2008年,公司先后凭借ULTIMER®聚合物技术和3DTRASAR技术两次获得美国总统绿色化学挑战奖(该奖项主要表彰并推广具有广泛工业应用的创新化学技术)。
2.2.2、深耕下游行业,拓展业务精度与广度
环保趋严背景下,公司聚焦核心业务,通过技术研发提高业务精度:
(1)进入油气行业中游:20世纪70年代能源危机期间,公司凭借其水处理和石油技术领域50年的经验,帮助公司保持了强劲的增长势头。为响应客户需求和环保法案规定,公司在工业化中后期进入油气领域,而后向油气产业中游前进,主要提供天然气处理器、分馏器和和抗腐蚀监测系统等产品和解决方案。与此同时,公司设立了新的技术中心,同时收购Bio-laboratories,进一步提升公司技术研发水平。
(2)完善造纸业务:随着造纸业务在营收中占比的提高,1970年,公司将造纸和水处理业务分离,至此形成了水务、能源、造纸三大板块的业务格局。
公司参与到造纸工业的各个环节,为制浆、漂白、造纸、废水处理的全过程提供个性化精细管理。在预处理和公用事业环节,公司提供腐蚀控制、微生物控制等水处理应用。在制浆、漂白和造纸环节,公司则提供洗涤助剂、漂白酶及强度添加剂等核心化学药剂。
在全球化学工业并购规模断扩大的大背景下,综合性化学集团向下游产品领域、精细化工领域延伸。全球制浆造纸化学品公司间的购并也非常活跃,行业集中度越来越高,自1997年以来的十几年里,全球制浆造纸化学品公司通过不断的并购,公司数量在不断减少,规模在不断扩大,至2012年,全球涉及制浆造纸化学品业务的跨国公司只有数家。
2.3 并购、海外策略对冲去工业化
20世纪70年代末期,制造业出现明显衰退,美国进入去工业化加速期。此间,美国制造业占GDP比重和制造业就业占比都下降至21%左右,国外成本优势的不断增强,美国加速向金融、房地产、服务业等虚拟经济领域转移并逐渐过度依赖,制造业就业人数下降。
同一时期,环保政策受阻,环保需求增长进入平台期。由于美国长期推行凯恩斯国家干预政策,经济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陷入了严重的滞胀,后保守主义政治势力和思潮抬头。里根出任美国总统后,推行的新的经济政策旨在放松国家干预、发挥市场机制。此外,20世纪70年代环境政策确实也加重财政负担(1979年污染消除及控制支出为484.95亿美元);同时,工商业利益集团因困境加剧开始攻击环境政策。
环保政策放松、传统产业缓慢增长和部分产业治污的刚性需求改变了工业水市场的结构和规模,工业水处理迎来全市场整合高峰期。
2.3.1、横向并购扩大客户体量
去工业化背景下,公司通过大规模并购切入汽车、建筑、航天化学品等新的行业,对冲去工业化需求放缓。公司先后通过收购CrescentChemical和AdcoProducts,大举进入汽车制造业化学制剂市场。
与此同时,公司深耕原有油气行业,夯实业务基础。1986年,公司将能源化工部门和油田服务部门下的团队进行整合,成立石油化工部门。1994年,与EconChemical成立合资子公司,1995年与艾克森公司组建NEEC,增强其在石化水处理领域的优势。1995-1999年之间,公司收购了30余家小型水处理公司,羽翼日益丰满。
2.3.2、海外扩张创造新的增长极
去工业化进程一定程度上消减了国内水处理剂的市场需求,公司转向新的增长路径,即实施海外扩张策略。
20世纪50年代,公司敏锐捕捉到欧洲锅炉水处理的市场空白,进入欧洲并开始持续积极的国际扩张。公司分别在意大利、德国、西班牙、委内瑞拉投资设立或收购成立当地子公司,并于60年代开辟澳大利亚和加拿大市场,70年代扩张至拉美和中东国家,足迹遍布全球。
在20世纪70年代能源危机期间,公司一直积极向国际市场扩展业务,凭借其在水处理和石油技术方面50年的丰富经验,满足了客户的需求,让公司保持了强劲的增长势头。
20世纪80年代,拉美和“亚洲四小龙”加速推进工业化,公司积极进入进行业务布局。公司在阿根廷、日本、中国香港、印度尼西亚成立了新的全资子公司,扩大了新加坡、南非等亚洲和非洲的业务。并按照区域对其国际部门进行重新整合,分为欧洲、亚太、拉丁美洲、美洲四大分部。这一时期的并购策略也为公司带来了高增长的营收,截止1998年,其销售额突破14.3亿美元,增幅为10%。
20世纪90年代,全球大型产业均致力于解决核心能力和竞争力问题,所以全球市场整合成为主流。
2.4 挖掘增量市场,最终华丽谢幕
然而,在全球环保行业整合的浪潮中,公司难逃被收购的命运。尽管进行了一系列并购,但在整体行业收窄的情况下,公司盈利状况仍不容乐观,1999年净亏损2.14亿美元。最终公司被苏伊士收购。
苏伊士水务公司是全球最大的水务公司之一。90年代起,苏伊士将美国作为对外拓展的首要任务。苏伊士借助水务私有化契机,实现了在美全面扩张。Nalco与苏伊士之间存在业务上的强互补性,收购Nalco成为改变苏伊士盈利维度、切入工业水市场的最好方式。1999年6月27日,Nalco与苏伊士水务公司签订合并协议,将苏伊士现有的水处理集团——Aquazur与Calgon公司与Nalco合并,重新划分到其水务部门下——OndeoNalcoCompany。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导读:工业循环水用水处理药剂主要是指用于工业循环水处理的化学药剂,主要是为工业企业的生产起到节水、节能、减少废水排放的作用。同时还可对生产装置起到减少结垢和腐蚀、减少污泥附着,提高运行效果,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的作用。随着现代工业的快速发展,水资源的需求量在不断增多,面对全球及国内水
在污水处理厂的整个污水处理流程中,都离不开混凝、沉淀、过滤三个主要环节,在这些环节中,必须使用一些污水处理药剂。比如,污水处理企业在污水中添加絮凝剂,凝结水中的悬浮物,以便分离污染物和水;加入阻垢剂,防止污染物对金属设备表面的腐蚀、结垢,延长设备使用寿命;使用清洗剂,防止膜材料的堵塞、污染等。目前我国污水处理药剂大多是民营企业,而这些企业由于机制灵活、发展较快、运营成本低,未来应该是最看好的。北极星节能环保网向大家介绍一些污水处理药剂的民营企业。北京恒聚集团公司北京恒聚集团公司北京恒聚集团公司是集研发、生产和销售油田化学剂、水处理剂、造纸化学品、选矿化
各有关单位:我国面临严峻的水资源短缺问题,同时水环境污染、水生态破坏和水空间萎缩等问题依然突出。然而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产业结构调整,工业用水需求持续增长。工业用水效率总体偏低,部分企业依然沿用传统的高耗水和污染生产工艺和技术设备,如何在保证工业生产效率的同时,减少对水资源的消
导读:工业循环水用水处理药剂主要是指用于工业循环水处理的化学药剂,主要是为工业企业的生产起到节水、节能、减少废水排放的作用。同时还可对生产装置起到减少结垢和腐蚀、减少污泥附着,提高运行效果,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的作用。随着现代工业的快速发展,水资源的需求量在不断增多,面对全球及国内水
与水相关的国家工程技术中心名单:国家工业水处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994年6月批准组建,依托单位是化学工业部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现为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是我国唯一致力于工业水处理技术研究、药剂产业化和技术应用工程化的国家级技术中心,是国内最早从事工业水处理技术研究和化学品开发的专业机构,开创了我国工业水处理化学品开发、应用技术的先河。自1994年组建以来,培养了一支强大的从事水处理研究、技术服务和产业化的专业队伍。中心包括石化工业水处理国家工程实验室、废水资源化重点实验室及中试、产业化基地、环境工程技术中心、工业水处理信息中心、水
在污水处理厂的整个污水处理流程中,都离不开混凝、沉淀、过滤三个主要环节,在这些环节中,必须使用一些污水处理药剂。比如,污水处理企业在污水中添加絮凝剂,凝结水中的悬浮物,以便分离污染物和水;加入阻垢剂,防止污染物对金属设备表面的腐蚀、结垢,延长设备使用寿命;使用清洗剂,防止膜材料的堵塞、污染等。目前我国污水处理药剂大多是民营企业,而这些企业由于机制灵活、发展较快、运营成本低,未来应该是最看好的。北极星节能环保网向大家介绍一些污水处理药剂的民营企业。北京恒聚集团公司北京恒聚集团公司北京恒聚集团公司是集研发、生产和销售油田化学剂、水处理剂、造纸化学品、选矿化
中电环保公布2023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期营业收入5.56亿元,同比下降10.9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108.89万元,同比增长11.6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5983.98万元,同比增长6.06%;基本每股收益0.1198元。报告期内,公司全力拓展市场宽度,深耕市场深度,充分发挥“废水
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将进入“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新阶段。业内专家认为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根本在于源头治理,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形成以低碳为特征的产业体系、能源体系和生活方式,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是我国环保产业
12月16日中电环保公布,近期,以公司为牵头人的联合体参与了包钢股份动供总厂总排废水综合整治项目EPC总承包的投标。该项目的招标人为包钢集团节能环保科技产业有限责任公司。
全球水泵及水技术解决方案的领导者格兰富正式登陆第十四届上海国际水展。为促进工业行业在绿色发展领域的进一步交流,本次上海国际水展中,格兰富邀请多位行业大咖,共同参与了主题为“中国工业转型升级之路”论坛,探讨节能环保产业如何助力“碳中和、碳达峰”的宏伟目标。
重压之下的博天环境终于迎来“救命草”。近日,博天环境发布公告称,将通过股权转让和委托表决权方式,将公司控制权转给青岛西海岸新区融合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青岛融控”)。整体交易完成后,青岛融控合计拥有博天环境不低于25.00%的表决权,将成为公司的控股股东;西海岸新区国资局将成为公司的
中电环保公布,预计2019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1.34亿元–约1.59亿元,同比增长10%-30%。报告期内,公司净利润持续增长的主要原因:1、公司重视核心技术研发,积极开拓市场,以“废水零排放”为特色的大工业水处理业务竞争优势不断巩固,以“分布式智慧水体净化岛”为特色的城镇水环境治理业
博天环境8月29日晚间发布2019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89亿元,同比下降8.73%;归母净利润为5044.98万元,同比下降46.70%。值得注意的是,公司现金流有所改善。报告显示,2019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72.51%,主要是因为本期收到较大金额的项目保证金以及在建项
截止2017年10月13日上午12点,共14家创业板环保企业发布2017年前三季度业绩预告,整体形势一片大好,均为盈利状态。之前点绿网统计了易世达、龙源技术、三聚环保这三家企业,此次仅盘点其余11家环保企业。当中,有8家净利润为同向上升,还有3家同向下降。8家同向上升中,排名前三的环保企业前三季度净
8月17日,万邦达发布上半年业绩报告披露,2017年1-6月份实现营业收入103,860.35万元,同比上升40.71%;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20,568.66万元,同比上升45.65%。截止2017年6月30日,公司总资产748,382.38万元,同比增长2.5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568,351.39万元,同比增长3.60%。201
工业废水与生活污水,哪个对环境影响更大?毋容置疑,肯定是工业废水。虽然目前我国工业废水排放量还不到废水排放总量的30%,但是工业废水夹杂着重金属、有毒化学品、酸碱、有机物、油类等有毒有害物质,具有成分复杂、浓度高、毒害性大等特点,如果不经处理直接排放将对环境造成极大的危害,这危害远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