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近年来,政策强力推动及资金的不断涌入,海水淡化行业规模持续增长。2007年我国海水淡化规模仅为18.56万吨/日,2017年我国海水淡化规模到达118.91万吨/日,行业呈现高速发展的态势。
截止2017年底,我国已建成海水淡化工程136个,其中海水淡化能力在1万吨/日以上的工程有45个,海水淡化规模在10万吨/日以上有5个,主要集中在天津和山东两地,这些工程也占据了我国海水淡化规模的较大份额。
目前我国建设的海水淡化项目以1万吨/日以上规模的为主,因大型项目建设周期较长,近年内海水淡化总体规模增速放缓,但是随着大型项目的逐渐建成投产,我国海水淡化行业的总体规模将会迎来跨越性发展。
我国海水淡化以工业用水为主
主要分布于沿海9省
我国海水淡化工程主要分布在淡水资源短缺的沿海城市,目前我国有9个省市建设有海水淡化工程,包括天津、山东、浙江、河北、辽宁、广东、福建、江苏、海南,其中天津海水淡化规模最大为31.72万吨/日。
从海水淡化项目区域来看,北方城市以工业用水为主,主要应用在钢铁、电力等高耗水行业,建设项目以万吨级为主。南方城市则主要以民用生活用水为主,建设项目多分布于海岛地区,规模以千吨级和百吨级为主,南方地区海水淡化呈现数量多、分布广、规模小的格局。
从海水淡化的终端应用来看,主要分为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两类,其中工业用水占比较大。
截至2017年底,我国海水淡化用于工业生产的规模为79.14万吨/日,占总工程规模的66.56%。海水单淡化用于居民生活的规模为39.37万吨/日占总工程规模的33.11%;其他海水淡化用途主要是绿化用水等,这一部分占比较小。
在工业用水中以电力、钢铁、石化、化工行业为主,其中火电企业应用占比较大,占据了我国海水淡化总规模的31.58%。随着政策对于工业用水的不断趋紧及工业生产用水量的不断增加,未来我国工业用水在海水淡化中的占比将持续上升,万吨级以上的大型海水淡化项目数量将不断增加。
从海水淡化工艺选择方向来看,目前我国采用的海水淡化工艺有反渗透法、低温多效法、多级闪蒸法及电渗析法,其中以反渗透法和低温多效法为主,两者海水淡化规模占到整体规模的99.47%。
截至2017年底,全国应用反渗透技术的工程117个,工程规模81.36万吨/日,占全国总工程规模的68.43%;应用低温多效技术的工程16个,工程规模36.92万吨/日,占全国总工程规模的31.04%。
由于反渗透法在海水淡化效率及工程成本上占有较大优势,未来我国新建设的海水淡化项目将以发渗透法为主,其占比将会持续上升。
结语
近年来随着淡水资源的不断紧缺,海水淡化逐渐成为新的解决途径。
我国高度重视海水淡化行业的发展,近年来颁布多项与海水淡化行业相关的政策,其中发改委和海洋局联合发布的《全国海水利用“十三五”规划》为我国海水淡化行业指明了未来发展方向。
目前我国海水淡化行业规模稳步增长,截止2017年底,我国海水淡化工程规模到达118.91万吨/日,随着万吨级以上的大型项目不断建成投产,我国海水淡化行业规模将迎来跨越性发展。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序言随着国家对碳中和战略目标的进一步实施,氢能,尤其是生产和使用中“零”碳排放的绿氢,将会有更广阔的应用和潜力。绿氢来源于纯水的电解,因此纯水处理技术,例如膜、电解ED/EDI将作为核心工艺得到更多的应用。同时,市政回用水和海淡水作为目前全球主流的电解水源,也将会为市政回用和海水淡化的
鉴于海岛海水淡化有较好的经济性,近期有相关人士呼吁将海水淡化水作为新水源纳入国家水网工程。“十四五”期间,我国仅海岛地区就规划新增海水淡化规模20万t/d以上。有必要针对海水淡化规模化利用存在的现实问题,完善相关的政策要求。我国沿海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发展。沿海11
导言:根据吉尼斯世界纪录,ACWAPower公司位于沙特阿拉伯的Rabigh3独立水厂(IWP)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反渗透(RO)海水淡化厂。最新记录根据吉尼斯世界纪录,ACWAPower公司位于沙特阿拉伯的Rabigh3独立水厂(IWP)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反渗透(RO)海水淡化厂。该厂可生产60万m3/d淡化水,经过三周评选程
目前,我国沿海地区淡水资源逐渐短缺,导致我国向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海洋寻求淡水资源。根据自然资源部的数据,截至2019年底,我国共有115个海水淡化项目,项目规模为157.38万吨/天,其中13.77%用于市政和饮用水。目前,海水淡化已成为解决我国沿海城市缺水的主要途径之一,浙江省已成为我国海水淡化的主要省份。
工业化发展带来的污染促使人们寻求解决水资源短缺的方法,其中水体脱盐是开发利用非常规水资源中最有前途的方法之一,海水是水体脱盐的主要目标物,海水淡化行业的发展也促进了诸如污水处理厂三级废水、地表含盐水、高硝酸盐工业、罐头加工和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等高盐废水脱盐技术的发展。自20世纪50
据《2019-2024年中国海水淡化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前景投资可行性分析报告》表示,海水淡化即利用海水脱盐生产淡水,是实现水资源开源增量的重要方式,可以增加淡水总量,且不受时空和气候影响,保障沿海居民饮用水和工业用水等稳定供水,已成为解决全球水资源危机的重要途径。近日,由赛诺成套实施
近年来,我国的海水淡化能力不断提升,海水直流冷却、海水循环冷却、大生活用海水技术得到不断应用,年利用海水作为冷却水量近千亿吨。下面进行海水淡化行业发展环境分析。截至2016年底,我国海水利用产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全年实现增加值超过14.85亿元,比上年增长接近7.4%。具体来看,全国建成海水
全球海水淡化技术中反渗透占总产能的65%,多级闪蒸占21%,电去离子占7%,电渗析占3%,纳滤占2%,其他占2%.下面进行海水淡化行业前景分析。《2019-2024年中国海水淡化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前景投资可行性分析报告》表示,海水淡化即利用海水脱盐生产淡水,是实现水资源利用的开源增量技术,可以增加淡
不锈钢由于其本身具有的耐腐蚀性和超强导热性,受到中东地区规模巨大的海水淡化产业的青睐。在异常干旱的中东地区,淡水稀缺,然而人口却不断增长,饮用水仍然是非常珍贵的商品。几十年来,该地区一直依赖海水淡化工艺为本地区居民提供宝贵的淡水。海水淡化行业是一个全球性产业,目前全球商业性的海水
随着自动化数据处理和流程优化逐渐成为水务运营商普遍的管理工具,海水淡化行业中人工智能(AI)技术的使用已经落后于自来水、废水和管网管理等其他水务领域。但这同时也意味着,海淡项目的运营商们可以直接使用经过多年试验与摸索后愈加成熟的数字化技术来帮助工厂的各个流程节省运营成本。对此,海水
鉴于海岛海水淡化有较好的经济性,近期有相关人士呼吁将海水淡化水作为新水源纳入国家水网工程。“十四五”期间,我国仅海岛地区就规划新增海水淡化规模20万t/d以上。有必要针对海水淡化规模化利用存在的现实问题,完善相关的政策要求。我国沿海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发展。沿海11
从天津滨海新区发展改革委获悉,近日,《天津市海水淡化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发布。未来,天津市将发挥海水淡化的良好产业基础和先发优势,瞄准世界海水淡化产业科技前沿,突破“卡脖子”技术,发展装备制造,构建全产业链条,建设全国海水淡化技术创新高地、装备制造基地,形
由于当今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淡水资源短缺已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我国是海洋强国,对海水进行有效地开发利用,可成为淡水重要的补充来源。海水淡化作为沿海地区非常规的新型水资源,其开发利用已逐渐受到中央和地方政府的重视。海水资源综合利用的研究有3个重要领域:(1)海水淡化,即运用海水淡化的
2月19日至20日,以落实中石化集团与中核集团战略合作为契机,中核集团战略和管理咨询委员会委员苏文生、李晓明,中石化集团化工事业部副总经理郭安翔带领联合调研组,到田湾核电、中核浦原调研指导。2月19日,调研组一行赴田湾核电基地,参观了田湾核电科技馆、3/4号机组模拟机房、7/8号机组观景平台,
11月10日,河北省发改委、自然资源厅印发《河北省海水淡化利用发展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5年)》,主要目标为到2025年,全省海水淡化总规模达到49万吨/日以上,新增海水淡化规模17.5万吨/日以上,其中唐山市新增5万吨/日以上,沧州市新增12.5万吨/日以上;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政策机制更加完善。
目前,我国沿海地区淡水资源逐渐短缺,导致我国向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海洋寻求淡水资源。根据自然资源部的数据,截至2019年底,我国共有115个海水淡化项目,项目规模为157.38万吨/天,其中13.77%用于市政和饮用水。目前,海水淡化已成为解决我国沿海城市缺水的主要途径之一,浙江省已成为我国海水淡化的主要省份。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生态问题日渐凸显,政府对环保问题日趋重视,近年来,国家出台多项污水处理相关政策,涉及水污染防治、污水处理市场化机制等多方面内容,推动我国污水处理市场不断规范化发展。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自然资源部印发《海水淡化利用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年)》(发改环资〔2021〕711号,以下简称《行动计划》),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同志接受采访,回答记者提问。
近十年来,我国海水淡化产业保持良好发展,截至2020年底,我国海水淡化规模达到165万吨/日,最大海水淡化工程规模20万吨/日。海水淡化在保障我国沿海地区水资源安全、优化区域供水结构、发展海洋经济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海水淡化是重要优质增量水源,对缓解沿海地区和海岛水资源短缺,保障水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为推动海水淡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海水淡化规模化利用,中国十四五规划提出,推进海水淡化和海洋能规模化利用。
海水淡化利用具有较强公益性,既需要市场积极参与,也需要政府规范引导。《行动计划》着力从明确浓盐水处置要求、健全标准体系、强化激励措施等五方面推动完善政策标准体系。
中共天津市委天津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全面推进美丽天津建设的实施意见,天津市将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现代化,目标本世纪中叶,美丽天津全面建成。中共天津市委天津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美丽天津建设的实施意见为全面推进美丽天津
近日,《2023年全国海水利用报告》发布,《报告》显示2023年全国现有海水淡化工程156个,工程规模2522956吨/日,比2022年增加165908吨/日。全国海水淡化工程分布在辽宁、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10个沿海省(区、市)。海水淡化水的主要用途以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为主。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发表重要讲话时表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达到峰值,争取于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2022年1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时强
近日,自然资源部海洋战略规划与经济司发布《2022年全国海水利用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底,全国现有海水淡化工程150个,工程规模2357048吨/日,比2021年增加了500615吨/日。其中,万吨级及以上海水淡化工程50个,工程规模2145428吨/日;千吨级及以上、万吨级以下海水淡化工程52个,工程规模
2023年5月19日,杭州水处理与中国建筑工程(香港)有限公司(以下称“中建香港”)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中国工程院院士、杭州水处理首席科学家高从堦,党委副书记吴超,总经理助理陈鑫,国际业务部部长姜骅,中建香港土木公司副总经理TonyWong,中建香港土木公司助理总经理张保平,中国建筑国际集团市
1月30日,中信环境技术旗下美能公司(MEMSTAR)收到建设方发来的中标通书,马来西亚先达海水开发资源有限公司(下文简称先达公司)拟在天津南港工业区建设海水淡化及综合利用一体化(30万吨示范)项目,美能品牌成为该项目超滤系统技术集成及装备供货服务商。该项目是中马两国“一带一路”战略合作项目
北极星水处理网获悉,9月27日,自然资源部发布《2021年全国海水利用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底,全国现有海水淡化工程144个,工程规模1856433吨/日(图1),比2020年增加了205350吨/日。其中,万吨级及以上海水淡化工程45个,工程规模1647248吨/日;千吨级及以上、万吨级以下海
9月16日下午,山东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产业研究院入驻济南长清大学城签约暨研发基地揭牌仪式在长清大学城建设指挥部成功举行。9月17日上午,由自然资源部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山东省海洋局、潍坊市人民政府签约共建的山东海水综合利用研究中心正式揭牌。1海水淡化、水处理技术研发和科技成果
上半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沿海地方和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统筹疫情防控和社会发展,海洋经济稳步恢复,发展基础不断巩固,发展动力稳步增强,海洋对外贸易稳中有升,绿色转型发展成效显著,市场信心逐步回升,海洋经济发展
鉴于海岛海水淡化有较好的经济性,近期有相关人士呼吁将海水淡化水作为新水源纳入国家水网工程。“十四五”期间,我国仅海岛地区就规划新增海水淡化规模20万t/d以上。有必要针对海水淡化规模化利用存在的现实问题,完善相关的政策要求。我国沿海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发展。沿海11
为统筹推进国家节水行动和非常规水源利用,提升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水平,进一步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5月26日,山东省发展改革委、水利厅、住房城乡建设厅、工业和信息化厅、农业农村厅、生态环境厅、自然资源厅、财政厅等8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印发全面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实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