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二)海绵城市建设本底分析
重庆城中丘陵起伏,溪河纵横,山水风光秀美,景色丰富多变,具备建设海绵城市的本底条件。
(1)山水空间足。
重庆主城区面积为5473km²,其中城镇建设用地1188km²,其余大多为山、水、林、田自然生态空间,为海绵城市建设提供了充足的空间。
(2)坡陡起伏大。
重庆主城区为典型的山地丘陵地貌,坡地面积大,坡度大,大于7度的坡地面积占比达88%;地形起伏大,自然空间立体而丰富,适宜建设具有山地特色的立体海绵城市。
(3)雨急径流快。
重庆主城区降雨丰沛,70% 以上的降水集中在5~9 月,且雨型急促、降雨历时短,易形成强降雨。大雨及暴雨降水量约占年降水量的 40% 以上,低洼处洪涝灾害风险高。由于地形坡度起伏大,降水多且急,主城区的地表径流速度快,在中小降雨条件下山地径流速度为3~4m/s,是平原地区的2~3倍,径流对地面冲刷强烈。
(4)土薄持水难。
重庆主城区岩层厚,土层薄,表土层平均厚度为18~23cm,土壤松散,渗透能力强;由于地形坡度大,下渗雨水在低洼处快速出流,持水防冲能力弱,易水土流失,主城区水土流失强烈级以上的土地面积约占总面积的1/4。自然地表径流系数高达0.45~0.50,是气候条件相似的平原城市的1.5~2倍,是北方平原城市的3~4倍,径流总量控制难度大。
综上所述,重庆主城区应结合山水空间足、坡陡起伏大、雨急径流快、土薄持水难的自然特征,同时针对径流污染较重的问题,因地制宜地开展海绵城市规划建设。
二 重庆海绵城市系统的构建目标与策略
为了在城市规划建设中全面落实海绵城市建设要求,深入实践绿色发展理念,按照重庆市政府有关安排,结合本地条件,重庆开展了《重庆市主城区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编制工作。
(一)构建目标
规划结合重庆自然特征,综合采用“净、蓄、滞、渗、用、排”等措施,将70%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完善生态格局、改善水环境、修复水生态、加强水安全、保障水资源,建设“具有重庆特色的山地立体海绵城市”,以实现“水体不黑臭、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热岛有缓解”的目标。具体内容如下所示:
(1)针对山地特征,因地制宜地确定海绵城市建设指标及措施。
规划综合考虑自然特征、环境容量、建设投资及政策要求,在满足削减径流污染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降低山地城市海绵城市建设的难度和投资,使重庆主城区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不低于70%,径流污染物削减率不低于 50%。
(2)构建具有重庆特色的山地立体海绵系统。
规划结合建(构)筑物立体绿化、山地公共海绵系统和活水海绵系统,构建由高到低逐级消纳雨水的山地立体海绵系统。具体措施包括利用建(构)筑物的陡坡面、垂直面或挑悬空间形成建筑立体绿化系统,消纳雨水;利用山地地形,在高地布置山顶坑塘蓄积雨水,在坡地布置陂塘湿地滞留雨水、在洼地布置雨水塘调蓄雨水,并通过生物滞留带、植草沟串联各类海绵设施,形成“高蓄坡滞低缓排”的山地公共海绵系统;利用二、三级支流落差,在适宜河段布置景观坝分级调蓄雨水,形成“梯级滞蓄、溪水常流、自然补给”的活水海绵系统。
(3)突出公共海绵设施布局,确保海绵城市建设达到预期目标。
规划根据主城区用地情况,因地制宜布局公共海绵设施消纳雨水,削减面源污染,控制径流总量。
(4)海绵设施与生态景观相互融合,构建蓝绿交融的生态海绵系统。
规划结合绿地、水系、道路布局海绵设施和径流通道,利用径流通道串联“山、水、绿”和海绵设施,使海绵设施与生态景观、城市空间相融合,构建蓝绿交融的生态海绵系统。
(二)构建策略
根据上述构建思路与目标,规划遵循“空间划定—指标分区—‘多规’协调—规划监管”的技术路线,构建策略框架。
(1)框定海绵生态空间。
海绵城市最显著的特征是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而最有效的实现途径是保护、修复和低影响开发。规划通过对重庆主城区现状山、水、林、田、湖的自然本底的梳理和对《主城区美丽山水城市规划》的规划评估,在重庆主城区打造其特有的海绵城市生态空间格局,并进一步对生态空间内各类子项空间进行合理布局与规划。
(2)构建海绵城市指标体系,并落实指标分区。
规划根据总体指标体系,将指标落实到各个分区中,形成“流域—排水分区”两个层级,并根据层级用地进行用地安排。
(3)统筹协调海绵城市专项规划与各类规划。
对城市已有各相关专项规划,包括绿地规划、排水防涝规划、防洪规划、城市道路规划和用地规划等进行补充与完善。
(4)建立严格的规划实施监管体系。
建立海绵城市绩效评价体系、海绵城市监测信息系统,对海绵城市建设进行动态评价和监测,并根据需求进行适时调整。
三 重庆海绵城市系统构建实践
围绕山地城市海绵城市系统的构建目标,结合重庆山地特征,规划遵循“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生态优先、趋利避害、经济合理、统筹协调、流域管理、长效保障”的原则,分别从空间、指标体系、分区规划、“多规”协调、规划监测方面开展具体实践工作。
(一)框定海绵城市生态空间格局,制定子项空间规划措施
1.框定生态空间格局
规划在重庆主城区打造了“四山穿三谷、两江绕渝州、千溪汇两江”的空间格局(图2):①“四山穿三谷”,指缙云山、中梁山(含龙王洞山)、铜锣山和明月山四座重要山体斜穿主城区,形成3个平行岭谷,成为主城区主要的城市建设空间载体。同时,“四山”也是主城区主要的水源涵养区。②“两江绕渝州、千溪汇两江”,指主城区被长江、嘉陵江两条主要干流环绕,水系密布。主城区有40条重要的一级支流,2000余条二、三级支流和200余个湖泊水库,千溪百湖是主城区主要的水空间载体。
2.子项空间规划管控与指引
(1)山地区域保护与利用。
首先,规划划定1503km²的管制区,提出海绵城市规划管控措施:山体协调区内的地块应结合山体与周边水系的汇流关系,保留重要的地表径流通廊;地表径流通廊应结合小区绿化、道路防护绿带进行控制,宽度不小于2m;保护并利用现状山顶和山脚的坑塘、洼地、湖泊、水库等集水空间,将其作为重要的海绵调蓄设施;结合地表径流通道两侧的绿地空间,设置以减排、净化功能为主的海绵设施,如雨水拦蓄设施、陂塘湿地系统等。其次,加强对“四山”地区生态功能突出、植被本底条件优越及生境敏感性强等原生态区域的保护,改善并提升次生态区域的生态环境。最后,保护“四山”的水源涵养功能,并利用源头区域进行大海绵设施的空间布局,提高主城区的海绵实施效益。
(2)水域空间保护与修复。
重庆主城区水体按照“三线一路”(河道或水体保护线、绿化缓冲带范围线、协调区范围线及公共道路)的规划要素进行保护和利用。规划建议维持现状嘉陵江、长江防洪工程岸线,采用生态护岸修复技术,逐步修复其他河流工程岸线,规划新增的护岸工程建议采用近自然护坡或生态护岸的方式实施。
(3)绿系空间保护与修复。
绿系空间保护与修复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主城区林地空间提出林地保护与修复策略,二是对城市建设用地内的绿地空间提出保护与利用的策略(表1)。
(4)城市蓝绿空间设计。
海绵蓝绿空间规划主要是对主城区内的水系和绿地进行空间优化和网络构建。首先,对用地内部的绿地空间与街道绿地进行空间上的组织连接,再通过绿道的连通,如串联道路绿化带与河岸缓冲绿化带,将绿色空间与蓝色空间联系在一起;其次,在绿地空间布置相应的海绵设施,如在小区内部或街道绿地中可布置雨水花园、调蓄池等,在道路绿化带布置植草沟、下凹式绿地等,通过地形高差处理,在降雨过程中形成连贯的地表径流通道,以实现蓝绿空间融合、海绵设施高效运作的目的。
(二)海绵城市规划指标体系构建与分区规划
1.指标体系构建
根据《重庆市近期建设规划》,到2020年重庆城市建成区的面积约为900km²,城市建成区 20% 以上的面积(180km²) 达到目标要求。具体规划指标如下所示:①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不低于70%(强制性);②新建区域在2年一遇 24 小时降雨条件下,外排雨水峰值流量不高于建设前 ( 指导性 );③生态护岸比例不低于 55%( 不包含自然岸线,指导性 );④主城区内的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不低于 95%( 指导性 ),雨水径流污染物削减率不低于 50%( 强制性 );⑤对有需求的地区经过经济技术比选确定雨水资源利用率 ( 指导性 );⑥中心城区管道设计标准为5年,非中心城区管道设计标准为3年,中心城区重要地区管道设计标准为10年,中心城区地下通道和下沉式广场的管道设计标准为50年(强制性);⑦在50年一遇降雨条件下,至少有一条车道的积水深度不超过15 cm,居民住宅和工商业建筑物的底层不进水(强制性) ;⑧主城区防洪标准具体参照《重庆市主城区防洪规划》(强制性)。
2.分区规划
(1)海绵功能分区。
结合主城区生态空间格局分析、大海绵体空间分布和功能分析,将规划范围内的用地分为4个海绵功能分区,分别是海绵涵养区、海绵缓冲区、海绵提升区和海绵修复区(图3)。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1月17日,上海市普陀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普陀区海绵城市建设实施方案》。其中提到,到2025年底,本区建成区40%以上面积达到海绵城市建设目标要求;到2030年底,本区建成区80%以上面积达到海绵城市建设目标要求。建筑小区海绵城市建设分为新改扩建项目和老旧小区改造。新改扩建项目严格按照海绵
近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印发《金山区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确保至2025年,建成区40%以上的面积达到海绵城市建设管理目标要求。到2030年,建成区80%以上的面积达到海绵城市建设目标要求。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海绵城市建设管理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关于印发《金山区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
11月4日,山西省人民政府发布《山西省深入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实施方案(2025—2029年)》。提出提高城市防洪排涝能力。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稳妥推进雨污分流改造,加强雨水管网、泵站建设改造和排涝通道系统整治。促进城市清洁低碳绿色发展。加快建立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提高垃圾
日前,上海市水务局印发《上海市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水务实施方案》,方案提出,到2025年底,上海市建成区40%以上的面积将达到海绵城市建设要求,到2030年底这一比例将提高至80%以上。方案重点任务包括完善海绵城市规划技术体系、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提升城市河湖系统韧性、完善城市排水防涝
近日,四川《绵阳市海绵城市建设管理条例》公布,将于9月1日起正式施行。《条例》共设六章三十三条,主要明确了立法目的、适用范围、基本原则、责任主体、职责分工和社会参与制度等内容;明确了发改、自规、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机构、施工单位的海绵城市建设职责;规定了海绵城市设
近日,《河北衡水市海绵城市建设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条例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海绵城市的规划建设、运行维护和监督管理等活动。衡水市海绵城市建设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立法目的】为了加快推进海绵城市建设,规范海绵城市建设管理,增强城市防涝能力,保护和改
5月31日,由中国铁工投资集团投资、建设、运营的江西省鹰潭信江新区厂网河湖园一体化海绵城市建设项目主体完工,预计今年11月全部验收后,进入18年的运营期。项目建设总面积27.75km,总投资约13.92亿元,采用DBFOT(设计-建设-融资-运营-移交)的运作模式,项目建设期2年,运营期18年,每年实行按效付
近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印发《海绵城市建设可复制政策机制清单》,《清单》中总结了地方在工作组织、统筹规划、全流程管控、资金保障、公众参与等5个方面的探索实践。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海绵城市建设可复制政策机制清单的通知各省、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北京市水务局,天津市、上海市
5月22日,安徽六安市人大常委会发布征求《六安市海绵城市建设管理条例(草案)》修改意见的公告,指出条例适用于六安市行政区域内海绵城市的规划、建设、运营维护及其监督管理等活动。条例中所称海绵城市是指通过加强城市建设管理,充分发挥建筑、道路、广场、绿地、水系等系统对雨水的吸纳、蓄滞和净
近日,北极星水处理网获悉,厦门市人民政府令第188号《厦门市海绵城市建设管理规定》发布,适用于厦门市行政区域内海绵城市的规划、建设、运行维护及其监督管理等活动。本规定自2024年6月1日起施行。厦门市海绵城市建设管理规定(2024年4月24日厦门市人民政府令第188号公布自2024年6月1日起施行)第一
4月28日,江西南昌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发布南昌市海绵城市建设示范项目简介,详情如下:1、裘家洲生态保护工程本项目为海绵型城市水系类工程。施工完成后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为91.65%,面源污染削减率为87%。项目通过设置大面积生态绿地、生态驳岸、植被栽植、硬质铺装与透水材质相结合的海绵设施,不仅实
为系统化全域开展海绵城市建设,推进绿美汕头建设提供法治保障,汕头市拟制订出台《汕头经济特区海绵城市规划建设条例》。目前,该条例(草案)正公开征求社会各界意见。条例(草案)共三十条,围绕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工作的要求,明确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编制要求,解决顶层设计问题。为进一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动沈阳市海绵城市建设高质量发展,沈阳市城乡建设局印发《沈阳市海绵城市规划设计导则(2023年版)》,该导则适用于沈阳市中心城区内新建、改建和扩建项目中海绵城市相关内容设计。该导则对海绵城市建设的术语符号、目标指标、规划指引等做出规定与说明。[$NewPage$]
2月20日,平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平凉中心城区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办法》,通过制定务实管用的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崆峒区政府及发改、财政、自然资源、住建、水务、生态环境、气象等相关职能部门责任,强化规划管控,规范项目建设,拓宽融资渠道,为我市海绵城市建设管理提供制度保障,引导市民
为加快推进海绵城市建设,规范建设管理工作,增强城市排水防涝能力,烟台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牵头起草了《烟台市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条例(草案)》,并公开征求意见,详情如下:为加快推进海绵城市建设,规范建设管理工作,增强城市防洪排涝能力,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我市
唐山市司法局唐山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发布《唐山市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办法(草案)》征求意见稿,全文如下:《唐山市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办法(草案)》征求意见稿为加快推进海绵城市建设,规范我市海绵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全力争创国家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助推唐山创新绿色高质量发展,
日前,芜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和芜湖市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办法的通知,详情如下:关于加快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
日前,岳阳市印发岳阳市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工作方案,详情如下:为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修复城市水生态,涵养水资源,增强城市防洪能力,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75号)、财政部办公厅住建部办公厅水利部办公厅《关于开展系统化全域推进海
日前,岳阳市印发《岳阳市城区海绵城市建设管理办法》,详情如下: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岳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城陵矶新港区、南湖新区、屈原管理区,市直各单位,中央、省属驻岳各单位:《岳阳市城区海绵城市建设管理办法》和《岳阳市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工作方案》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
北极星水处理网获悉,日前,为了加快推进海绵城市建设,规范海绵城市建设管理,汕头起草编制了《汕头经济特区海绵城市规划建设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详情如下:汕头经济特区海绵城市规划建设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目录第一章总则1第二章规划设计3第三章建设管理4第四章运行维护5第五章监督管理6
近日,淮安市司法局发布了《淮安市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办法(送审稿)》征求意见公告,详情如下:
海绵城市是统筹、系统解决我国城市水问题的一种城市发展理念和方式,是城市开发建设落实生态文明、绿色发展的必然要求,契合空间治理重在统筹协调的内涵。海绵城市理念应首先通过国土空间规划体系进行落实,按照生态系统和城市发展的整体性、系统性及其内在规律,充分发挥规划引领作用。本文试从厦门海绵城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重庆电力交易中心发布1月发电装机及分类型总体情况,截止1月底,统调火电发电机组装机容量1571.81万千瓦,水电发电机组装机容量611.9万千瓦,风电发电机组装机容量246.70万千瓦,太阳能发电机组装机容量116.39万千瓦,储能140.21万千瓦。
2024年,重庆电力交易中心创新实干、锐意进取,持续发挥电力市场在优化配置资源、电力保供、绿色转型等方面的作用。下面,小易为您梳理一下2024年发生的大事吧。
2月10日,重庆市奉节菜籽坝抽水蓄能电站正式启动通风兼安全洞洞口施工。奉节菜籽坝抽蓄电站地处岩溶地区,地形陡峭,在三峡建工奉节抽蓄项目部的精心谋划和组织下,参建各方克服了地形地质等诸多困难,通过新增通风兼安全洞便道、优化设计等多项举措,顺利抵达通风兼安全洞洞口位置,为早日实现进洞施
2月12日,重庆市政府新闻办举行“建设‘六区一高地’”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六场)——2025年重庆市推进美丽中国先行区建设,邀请相关部门作情况介绍,并回答媒体记者提问。发布人余国东市生态环境局局长袁尧市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韩列松市规划自然资源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席红市住房城乡建委党组
2月11日,重庆奉节新民永乐光伏发电项目送出工程核准获批。一、为了满足奉节新民永乐光伏发电项目送出项目建设需求,优化光伏场区内电网架构,提高供电可靠性,依据《行政许可法》《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条例》,同意实施该项目。二、项目代码:2501-500236-04-01-155410。三、项目单位:重庆绿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2月11日,重庆市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公开征求《重庆市打造民营经济发展高地若干措施(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其中提到,提高用能用地保障。建成投产“疆电入渝”工程,加快推进渝黔直流背靠背、川渝特高压交流加强工程,优化电力结构和电力运行调度,为企业提供持续稳定的电力供
2月10日,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开征求《重庆市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行动方案(征求意见稿)》意见。文件提到,实施“新三样”物流高效便捷工程。深入实施“渝车出海”行动,探索“重庆造”出口汽车“重庆报关、上海中转”模式。引导整车企业结合产品运输需求,与海运滚装船运营企业签订“量价运
一、电煤供应情况12月,全市主力火电厂购煤332.63万吨,同比增长28.2%。其中:陕西179.34万吨,同比增长34%;海进江36.62万吨,同比下降3.2%;贵州30.34万吨,同比增长12.5%;山西15.6万吨,同比下降10.5%;甘肃8.99万吨,同比增长47.5%;四川9.28万吨,同比增长3.9%;新疆39.42万吨,同比增长126.3%;
2月10日,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开征求《重庆市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行动方案(征求意见稿)》意见,提出加快推动成渝、渝桂西部陆海新通道氢走廊建设,谋划布局建设加氢站设施。鼓励重庆企业建造采用液化天然气(LNG)、甲醇等绿色动力的江海直达船舶,推动长江绿色航运发展。重庆市有效降低全社
2月7日,2025年重庆市合川区第一次招商引资项目集中签约活动举行,签约项目总计45个,协议总投资约260亿元。本次签约项目包括合川风光火储多能互补项目。该项目投资方为重庆绿动智慧能源有限公司,项目总投资35亿元,主要在华蓥山建设6万千瓦风力发电场,在太和、官渡等镇街建设110万千瓦集中式光伏。
2月6日至7日,国家电投重庆公司先后受邀参加石柱县2025年一季度招商引资项目集中签约仪式、合川区2025年第一次招商引资项目集中签约活动。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龙泉,党委委员、副总经理魏斌出席有关活动。魏斌代表重庆公司与石柱县人民政府签订了《风电项目投资协议书》,并协同陕煤电力与合川区人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