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垃圾发电政策正文

青海省生活垃圾焚烧发电规划(2019-2025年)环境影响报告书 (征求意见稿)

2019-09-19 13:32来源:北极星固废网关键词: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垃圾焚烧处理青海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3.3 规划项目周边环境特征

3.3.1 西宁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

(1)有利条件:

①生活垃圾运输距离

项目厂位于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和佛湾,距离城区约6.8km,对中心城区影响不大,垃圾运输距离适宜。

②与主要敏感点距离

南距西宁市主城区约10km 、东南距青海省师范大学约3.9km、东北距中嘴村约2.5km、东北距西村4.1 km。该厂址周围300米内无居民区,无居民搬迁要求。距离最近的大通县桥头镇水源地约22.8km。

③与城市主导风向的关系

据西宁市气象站近20年资料统计,西宁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不在主城区上风向。

④飞灰去向

本项目飞灰进入项目西侧自建飞灰填埋场填埋处置。

(2)制约条件:

场址北侧平坦地形广阔,南侧山势高、坡度较陡,场地使用需开挖场地中部的部分山体,并将北部部分地区填方处理。进场道路较窄,需拓宽改造,拓宽改造后可以满足垃圾运输车辆运行,水、电接入条件具备。

3.3.2 海东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

(1)有利条件:

①生活垃圾运输距离

项目位于海东工业园乐都工业区西区北侧,距离城区约13km,对中心城区影响不大,垃圾运输距离适宜。

②与主要敏感点距离

西距海东市主城区约13km 、东南距雨润镇约1.8km、南距刘家村约2.0km。该厂址周围300米内无居民区,无居民搬迁要求。距离最近的乐都区引胜河水源地约12.8km。

③飞灰去向

本项目飞灰进入项目西南侧的海东市乐都区雨润镇垃圾填埋场填埋处置。

(2)制约条件:

场址使用需开挖部分山体。进场道路较窄,需拓宽改造,拓宽改造后可以满足垃圾运输车辆运行,水、电接入条件具备。

根据《海东工业园乐都工业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海东市主导风向为东风、偏东风。本项目位于海东市主城区上风向。但该地区夏季主导风向为东南风,本项目未在城市夏季主导风上风向。

3.3.3 格尔木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

(1)有利条件:

①生活垃圾运输距离

项目位于位于青海省海西州格尔木工业园区昆仑重大产业基地,距离城区约10km,对中心城区影响不大,垃圾运输距离适宜。

②与主要敏感点距离

西距格尔木市主城区约10km 、西北距宝库村约2.0km。该厂址周围300米内无居民区,无居民搬迁要求。距离最近的格尔木市格尔木河冲洪积扇水源地约18.5km。

③与城市主导风向的关系

据《青海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60万吨/年烯烃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格尔木市主导风向为偏西风,项目不在主城区上风向。

④飞灰去向

本项目飞灰进入项目南侧的格尔木凌之源垃圾处理有限公司填埋处置。

(2)制约条件:

水、电管网及运输道路需要建设。

3.3.4 玉树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

(1)根据《玉树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有利条件:

①地质及与城市建成区关系

工程选址位于玉树市结古镇新寨村东侧,项目不在玉树建成区范围内;根据《玉树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建设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青海工程勘察院、青海世安矿业勘查开发有限公司,2017年1月)中相关调查结果,工程选址地处河谷平原区,区内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突发性地质灾害不发育,现状条件危害程度小,危险性小。工程所在区域不属于受洪水、潮水或内涝威胁的地区。

②与主要敏感点距离

西距玉树市主城区约6.7km 、西距新寨村约1.1km。该厂址周围300米内无居民区,无居民搬迁要求。距离最近的玉树市结古镇扎喜科河傍河水源地约15.4km。

③与城市主导风向的关系

玉树地区年主导风向为西风和偏西,项目不在主城区上风向。

④飞灰去向

本项目飞灰进入项目西北侧约500m的玉树市结古生活垃圾填埋场安全填埋填埋处置。

(2)根据《玉树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制约条件:

项目距三江源自然保护区17km,项目南侧120m为扎曲河。

3.4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

根据《2018年青海省生态环境状况公报》,2018年,全省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比例为90.9%(94.6%*,“*”数据为剔除沙尘天气影响数据,下同),同比下降1.5个百分点,环境空气中六项污染因子平均浓度均达到二级标准,除细颗粒物(PM2.5)同比无变化外,其余五项因子同比均有所下降。

2018年,西宁市、海东市可吸入颗粒物、细颗粒物年均浓度超过国家二级标准,细颗粒物,其余4项指标均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另外在2019年7月31日~8月6日在海东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规划项目地;2019年8月1日~8月7日格尔木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所在地、玉树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所在地进行了现状监测,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因子包括HCl、H2S、NH3、Hg、Pb、Cd、As、二噁英等8项。

西宁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采用西宁湟水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委托青海赛维斯环境¬检测有限公司在西宁市垃圾焚烧场拟建厂址2019年7月16日~2019年7月29日进行的环境空气监测结果,监测因子包含HCl、H2S、NH3、Hg、Pb、Cd、As、二噁英等8项。

根据环评补充监测结果,Pb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的二级标准的年平均浓度限值;Cd、Hg、As检出值均较小;H2S、NH3、HCl均满足《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18)中附录 D 的限值要求;二噁英监测浓度均小于日本JIS标准0.6pg/m3。

3.5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

根据《2018年青海省生态环境状况公报》,2018年,长江干流、黄河干流、澜沧江干流、黑河干流、青海湖流域、湟水流域及柴达木内陆河流域共设61个水质监测断面,其中60个监测断面水质达到水环境功能目标,比例为98.4%。Ⅰ~Ⅲ类水质断面53个,比例86.9%,同比上升了2.2%;Ⅳ类水质断面7个,比例为11.5%,同比上升了4.7%;Ⅴ类水质断面1个,比例为1.6%,同比下降了3.4%。地表水整体水质稳中向好。

3.6 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

评价区内地下水水质较好,局部地段发现个别指标超标,其他项目均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中的Ⅲ类标准。

3.7 声环境质量现状

根据《2018年青海省生态环境状况公报》,西宁市区域声环境平均等效声级50.0dB(A),同比下降3.8dB(A),区域环境质量等级为“好”。海东市(平安区)区域声环境平均等效声级48.2dB(A),同比下降7.2dB(A),区域环境质量等级为“好”。海西州(格尔木市)区域声环境平均等效声级57.1dB(A),同比上升1.0dB(A),区域环境质量等级为“一般”。

3.8 土壤环境质量现状

根据青海省环境监察中心站提供的《2018年全国土壤环境质量监测 青海省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报告》,全区监测96个土壤监测点位,监测内容涵盖重金属污染物、有机污染物及有机农药等。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结果表明青海省土壤环境质量总体较好。96个监测点位的表层土壤中有5个点轻微污染,1个点中度污染,其余点位无污染。超标项目为镉、砷,超标率分别为1.04%和6.25%。从土壤污染物分担率来分析,污染物排名前两位的分别为砷和镉,分担率分别为28%和13%;汞和六六六总量的贡献率较低,分担率分别为0和1%。

委托谱尼测试集团陕西有限公司2019年9月对在海东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规划项目地、格尔木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所在地、玉树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所在地的土壤环境现状进行了取样监测,监测因子包含《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表 1的基本项目45项及特征因子:锑、钴、二噁英类(总毒性当量)、铊、锰。

西宁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采用西宁湟水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委托青海赛维斯环境¬检测有限公司在西宁市垃圾焚烧场拟建厂址2019年7月23日进行的环境空气监测结果,监测因子包含HCl、H2S、NH3、Hg、Pb、Cd、As、二噁英等48项。

监测结果:与《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相对照,项目厂址区域的土壤环境现状因子均低于标准中筛选值的第二类用地限值。土壤对人体健康的风险可以忽略。

3.9 辐射环境质量现状

根据《2018年青海省生态环境状况公报》,2018年青海省电磁辐射环境质量总体良好。电磁辐射设施周围及城镇环境电磁辐射水平低于《电磁环境控制限制》(GB8702-2014)规定的公众暴露控制限值。

3.10 生态环境质量现状

根据《2018年青海省生态环境状况公报》,2018年青海省生态环境状况总体保持稳定。通过生物丰度、植被覆盖、水网密度、土地胁迫、污染负荷指数综合评价,全省县域生态环境以“良”为主;与上年相比,各县生态环境状况指数变化幅度在-0.02~1.86之间,生态环境状况稳中向好。

全省41个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质量考核县域中,生态环境状况为“良”的县域33个、“一般”的县域为7个、“较差”的县域为1个。与去年相比,41个县域生态环境状况指数的变化幅度在-0.02~1.86之间,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状况稳中向好。

3.11规划实施的制约因素

从环境角度出发,规划实施存在以下几点制约因素:

3.11.1 邻避效应

邻避效应是指居民或当地单位因担心项目建设对身体健康、环境质量和资产价值等带来的诸多负面影响,从而激发人们的嫌恶情结,滋生“不要建在我家后院”的心理,即采取强烈和坚决的、有时高度情绪化的集体反对甚至抗争行为。

尽管垃圾焚烧发电被大力推广,但也因二噁英排放问题饱受争议,从而产生“邻避效应”,造成垃圾焚烧发电项目选址困难,掣肘了行业的健康长远发展。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的邻避问题,公众关注度较高,容易引起群体性事件。垃圾焚烧项目产生邻避问题的原因,主要是项目选址不科学不规范,项目选址管理不一致不统一,以及对项目周边人群及社会公众沟通不够造成的。

3.11.2 污染物长期稳定达标排放

由于垃圾焚烧行业的准入门槛不高,部分小企业依靠政府补贴勉强运行,难以实现污染物排放的有效控制,造成当前少数已投产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污染物排放不达标。作为环保和新能源项目,垃圾焚烧发电污染物排放都应该达标。少数项目不达标是对整个垃圾焚烧发电行业的伤害,严重损害人民群众的信心,特别是在当前邻避效应仍然明显的情况下,个别单位不负责任、污染物排放超标,很容易转化为对整体行业的不信任。

3.11.3 水资源

青海省整体上属于资源性缺水地区,随着青海省生活垃圾焚烧发电规划(2019-2025)的逐步实施,必然加大对水资源的需求,进一步加剧部分水资源承载力较弱地区的超载负荷,如何合理有效配置区域有限的水资源是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发展过程中必须重点解决的问题之一。

4.环境影响识别与评价指标体系

4.1环境影响识别

4.1.1环境污染类影响识别

规划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施工期主要活动包括:土石方工程、打桩、建构筑物施工、安装工程施工、材料和设备运输、建筑物料堆存等;运营期主要活动包括:主厂房、烟气净化车间、公辅工程运行过程中“三废、一噪”排放等。

评价结合规划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各评价时段主要活动、区域环境特征,对其涉及的环境要素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识别,识别结果见表4.1-1。

(1)废气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产生的废气主要包括垃圾焚烧烟气及垃圾池、卸料大厅、渗滤液收集处理系统等产生的H2S和NH3等恶臭物质。

(2)废水

废水主要为渗沥液、车间清洁及冲洗排水、化学水处理系统高悬浮物废水、化学水处理系统高含盐废水、余热锅炉排污水、冷却塔排水、生活污水和厂区污水处理站浓水。

(3)噪声

垃圾焚烧厂产噪设备主要为风机、汽轮机、发电机、搅拌机、通风机、冷却塔等噪声。

(4)固体废物

规划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运行期间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是垃圾焚烧后产生的炉渣、烟气处理系统捕集的飞灰、厂区污水处理站产生的污泥、职工生活垃圾、废活性炭、废布袋和废机油等。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环境影响要素及污染因子识别表,见表4.1-1。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土壤环境影响源及影响因子识别表,见表4.1-2。

4.1.2生态影响识别

规划实施会占用土地,项目占地使现有土地的使用功能发生变化,使原有的地表植被受到了破坏,植被局部生长能力和稳定状况受到影响。建设期项目开工建设和占地对区域生态环境的不利用影响主要体现在对动植物资源和水土流失的影响;运行期的废气、噪声等污染物对周围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对周围动植物资源的影响。另外,项目实施后对该区域的自然体系生产力和景观也将产生一定的影响。

4.1.3人群健康影响

垃圾焚烧烟气会产生少量剧毒性污染物(二噁英类等)、重金属(Hg、Pb、Cr等),其累积影响可能影响人群健康,应予以关注。

4.2主要环境目标

(1)规划符合国家、青海省产业发展规划、环境保护等政策与规划的要求;

(2)废气、废水、噪声必须达标排放,区域环境质量满足环境功能要求。固废得到妥善处理、处置。

(3)规划项目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焚烧系统、机组的选择必须达到国家要求,清洁生产水平不得低于国内先进水平。

(4)落实总量控制要求。

(5)环境信息公开,避免邻避效应。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查看更多>垃圾焚烧处理查看更多>青海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