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境修复矿山治理项目正文

生态修复案例:大宝山新山片区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

2019-10-08 10:02来源:南方+关键词:土壤酸化遗留矿山重金属污染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自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受“大矿大开、小矿小开、有水快流”的政策影响,大宝山及周边地区出现了大量民采民选活动,造成项目区域原始地形地貌破坏严重,地表形变范围大,地下水资源破坏严重,地面塌陷、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问题突出。

微信图片_20191008095316.jpg

大宝山新山片区历史遗留矿山生态恢复治理工程系列图

2012年广东省开展“三打两建”工作,大宝山矿区周边非法民采得以控制,但历史遗留下来的环境问题没有得到解决。新山片区历史遗留矿山位于大宝山矿露天采矿场东南侧,是遭受民采破坏最严重的区域,也是下游横石水受重金属污染的主要原因,总面积约130公顷。

微信图片_20191008095353.jpg

修复前的大宝山新山片区石门坳地块

大宝山矿面对这一问题不推诿、不回避,主动承担社会责任,针对新山片区历史遗留矿山进行生态恢复治理,同时该项目列入韶关市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先行区建设重点项目,预计总投资约1.3亿元。截至2018年年底,公司已投入2570万元,已生态恢复治理历史遗留废弃地25万平方米。

微信图片_20191008095430.jpg

修复后的大宝山新山片“V”型冲沟

在实施过程中,由于土壤含有的金属硫化物氧化产酸,在土壤酸化过程中导致大量重金属溶出,造成了极其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几乎寸草不生,水土流失极其严重。

1.3.jpg

375.jpg

微信图片_20191008095536.jpg

针对以上难题,大宝山矿与中山大学、广东桃林生态环境有限公司等单位进行合作,采用国际领先的“原位基质改良+直接植被”生态恢复技术,提出用生态学的思想解决新山历史遗留矿山环境问题。该技术不改变矿业废弃地的地形与土壤结构,无需客土,柔性改良土壤结构,通过调控微生物群与控制产酸的微生物类群,重建一个人工或半人工的生态系统,用以稳定重金属,降低重金属迁移,实现源头控制重金属污染。

微信图片_20191008095610.jpg

修复后的新山全景

微信图片_20191008095640.jpg

引进技术+自主创新就地消化

经过10个月左右的治理,项目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恢复效果,区域内建立了免维护、不退化的植被多样性生态系统,区域植被的整体覆盖度高达95%;地表水、土壤的pH值由恢复前的2.6上升到7.08,酸化现象得到有效控制,土壤的主要重金属元素有效态含量显著降低,重金属的迁移性得到控制,大幅地减少重金属与酸性废水造成的污染问题,水土流失、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问题得到有效遏制,边坡稳定性显著增强,成功经受住了今年长达半年强降雨恶劣天气的考验。

项目完成以后,项目区及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明显得到改善,积极推进了大宝山矿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同时,该项目先后得到中央环保督察组、生态环境和土壤环境管理司、国家“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示范工程考评组的考察和好评,并受到中国自然资源报、南方日报、羊城晚报、中国环境报等具影响力媒体的多次正面宣传,取得了典型示范、宣传普及的良好社会效应,被誉为:大宝山的“火星”复绿魔法。

原标题: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十大案例之二—大宝山新山片区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土壤酸化查看更多>遗留矿山查看更多>重金属污染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