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关键词 :污染水体底泥 ;原位生物修复技术 ;传统修复技术
实际上污染水体修复技术有很多,并且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是污染水体底泥原位生物修复技术,不仅其经济效益相对较高,其修复的效率和使用性能,也相对较高。污染水体底泥原位生物修复技术主要是针对底栖动物、水生植物生长、微生物、土壤等方面修复的一项新型技术形式,从而对水资源换机,进行有效的改善。但是,要想对其污染水体底泥原位生物修复技技术进行有效的应用,必须对其传统的机械清淤的缺点以及污染水体底泥原位生物修复技术的优势, 进行全面的了解,才能有效地提升了污染水体底泥原位生物修复技术的应用形式,这也是该文主要参数的问题。
1 污染水体底泥危害分析
化工企业的发展与进步,往往带来环境的恶化,水体污染的情况较为常见,随着近年来污染治理和生态理念的推广,使水体污染的情况得到有效改善。但是,具体的污染水体底泥的存在会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针对污染水体底泥应采取相应的修复技术,改善生态环境。
(1)污染物主要通过大气沉降、废水排放、水土流失等进入水体,并于水体中赋存,而且随着沉积的增加,底泥的 污染逐渐严重,污染的存在会对河流原有的生态系统造成负面影响,可导致水体动植物大量死亡,使水体物种多样性明显下降。 (2)部分水产区域的底泥污染,且没有得到处置,可导致部分有害物质的沉积,进而可对人类食品安全造成负面作用,威胁人类健康。 (3)污染水体底泥中可能富含 Cu、Zn、Pb 等重金属元 素,由于重金属元素的存在,部分可能存在明显的毒害作用, 而且污染水体的底泥还会对细胞遗传物质造成损伤,不利于生态环境的稳定与健康。相关研究表明,Cd、Hg 等属于首要的潜在生态威胁。 综合上述几点危害分析,发现污染水体底泥对生态稳定 具有负面作用,因此,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实现对污染水体底泥的修复,弱化底泥对环境的干扰,从而保证生态稳定, 确保食品安全。
2 传统的机械清淤分析
2.1 两栖式清淤机械
两栖式清淤机械主要是利用单斗液压挖掘的和水上挖挖掘的形式,通过利用船体作为机体,这样可以增加两栖式的浮力。但该项设备运行的过程中,只较为适合中小型的水体面积。
2.2 长臂自航式清淤机械
长臂自航式清淤机械一般是利用单斗反铲、液压操作的 形式,通常在河道、码头、水库、池塘等水体中被广泛地利用。并且,在长臂自航式清淤机械运转的过程中,可以一次成形,将淤泥放置在两边。长臂自航式清淤机械的操作性能相对较为良好,其操作流程相对较为方便,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能。
3 污染水体的生物修复技术的优势和应用形式
3.1 污染水体的生物修复技术的优势
3.1.1 资金投资相对较少
污染水体的生物修复技术主要通过利用底栖动物、水生植物生长、微生物等方面,对水资源环境进行全面的改善。 同时,污染水体的生物修复技术作为一种新的技术形式,其资金的投放相对较低,并且其处理的效果相对较好,从而有效地实现了经济、成功、安全等性能。
3.1.2 提升水体环境的安全性能
污染水体的生物修复技术可以对特定的栖动物、水生植物生长、微生物等方面中的污染物全面吸收、降解,这样不 仅有效地改善了水体环境的质量,提升其安全性能,也避免发生二次污染的现象。另外,污染水体的生物修复技术对水体内部的平衡,也可以进行全面的调节,通过水体中的环境因子、生物因子、营养成分,对其内部进行全面的改变,从而有效地实现水体系统自我修复的原则,发挥污染水体的生物修复技术的最大效果。
3.2 污染水体的生物修复技术的应用形式
3.2.1 原位覆盖技术
原位覆盖技术主要是将粗砂、土壤进行有效的处理,在污染底泥的上部进行均匀、全面的沉压,从而对水体环境的质量,进行了有效的改善。在原位覆盖技术应用的过程中,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 首先,在原位覆盖技术应用的过程中,主要是将水体污染沉积物和底栖生物有效的分开,从而有效地避免污染源扩大,发生二次污染的现象。
其次,在原位覆盖技术应用的过程中,应当对其固定的 污染沉积物进行全面的处理,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固体污染 物发生悬浮的现象,影响了底栖动物的迁徙活动。 最后,应当对污染源进行有效处理,避免发生扩大的现象。同时,在原位覆盖技术应用的过程中,应当对底栖生物的生态系统的运行模式,进行全面的改善和调节,使其内部 达到平衡,这样不仅有效地体现了原位覆盖技术的优势,对底栖生物也进行了有效的保护。
3.2.2 水生植物修复技术
在污染水体的生物修复技术应用的过程中,水生物修复技术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技术形式。水生物植物修复技术主要是在水体污染环境中,种植一些吸收力和耐受等性能相 对较强的植物,对水体环境的污染程度进行有效的改善。另 外,在利用水生物植物技术进行水体修复的过程中,通过利用水生物植物吸收的形式,对水体的本质进行全面的肌理修复,从而有效地将污染物在水体环境中,全面地降解、吸收、 转化,对水体环境进行了有效的净化,并且提升其安全性能。
3.2.3 微生物修复技术
微生物修复技术作为污染水体的生物修复技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水体环境改善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通过利用微生物修复技术的形式,对水土污染进行了有效的吸附、转移、转化、降解,从而有效地提升了水体环境的生态系统。同时,在微生物修复技术应用的过程中, 主要是采用水体底泥中的微生物对其内部的微生物物质进行有效的调节和改变,这样不仅其应用成本相对较低,也使污染水体的生物修复技术的优势和作用,得以充分的展现。
4 结语
通过以上的综合论述,污染水体的生物修复技术作为改善水体环境中非常重要的技术形式。该文对传统的机械清淤模式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阐述,并且对其污染水体的生物修复技术的优势,展开了简要的概述,也针对其优势提出了一些建议,通过利用原位修复技术、微生物修复技术、水生物植物修复技术等,从而有效地改善了水体的环境,提升了水体环境的安全性,最大程度地避免产生二次污染。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摘要:生态浮床作为一项重要的水体修复技术具有独特的优势,已被广泛应用。然而受到生态浮床本身构造的限制,浮床植物及根系微生物对水体的净化能力有限,为提高生态浮床的应用效果,国内很多学者对生态浮床进行了复合及强化改良研究。该研究对现阶段广泛应用的生态浮床复合及强化措施进行总结与比较,
摘要:重金属污染对水体生态和人体健康会造成严重危害,通过纳米材料来去除重金属是一个简单便捷的方法,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以及研究。本文主要综述了纳米零价铁、铁氧化物、硫化铁、碳纳米管、石墨烯、锰氧化物、铝氧化物、二氧化钛、聚合物纳米材料和壳聚糖纳米材料等几种纳米材料对水中重金属污染修复
根据点绿网统计,8月份共有18家环保企业登陆新三板,这数字与七月份的4家相比简直要逆天了,亦是今年来登陆新三板最多的月份。而总资产共计22.75亿元,与前几个月十二三家企业的资产总额不相上下。其中资产“大头”为事节能环保专项工程、合同能源管理(EMC)、环保产品等业务的欣创环保,其来头亦不小
上田环境近日发布了半年报,报告显示,截至半年度公司营业收入为1064.15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2.36%;净利润为-86.71万元,比去年同期下降222.31%。截止半年报,上田环境总资产为8465.14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8.37%,净资产为7321.94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85%。上田环境表示,营业收入比上年同期增加了4
人类文明进程的加快导致了大量的工业、农业和生活废弃物排入水或土壤中,使水质和土壤受到严重污染。随着对生态学与人类关系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利用生态学原理修复受污染的水环境和土壤。水生植物作为自然界生态系统中生产者的一员,其特性决定了具有净化与修复水体污染的功能。1水
本报讯水体的富营养化及由此引起的水污染治理是一个世界性难题,由留日归国博士后秦泽荣创新并领衔开展的“水生态短板修复”研究,正在尝试采取新的生物方法破解这一顽症。 目前,该项研究技术在北京、四川、云南、河北等近10万亩污染水体修复中的成功应用,表明其对氮磷过高为主要特征的富营养化水体污染有显著修复改善作用。 备战2008年奥运会的中国与瑞典皮划艇水上训练基地———北京延庆妫水西湖5000亩水域面积,受上游各类排污及周边农业面源污染影响,水质呈严重的富营养化状态,每到夏季高温时节,蓝藻水华就频频暴发。 今年6月底,秦泽荣和
本报讯水体的富营养化及由此引起的水污染治理是一个世界性难题,由留日归国博士后秦泽荣创新并领衔开展的“水生态短板修复”研究,正在尝试采取新的生物方法破解这一顽症。 目前,该项研究技术在北京、四川、云南、河北等近10万亩污染水体修复中的成功应用,表明其对氮磷过高为主要特征的富营养化水体污染有显著修复改善作用。 备战2008年奥运会的中国与瑞典皮划艇水上训练基地———北京延庆妫水西湖5000亩水域面积,受上游各类排污及周边农业面源污染影响,水质呈严重的富营养化状态,每到夏季高温时节,蓝藻水华就频频暴发。 今年6月底,秦泽荣和他的北京普仁生态技术有限
摘要:因石油污染物的性质及土壤环境条件限制,石油污染土壤中的石油降解微生物普遍存在数量偏少和活性不足的问题,导致其自然净化能力较低,且速度缓慢。多种原位强化技术可提高石油降解微生物的降解能力,主要包括生物投加法、生物刺激法、生物通风法及微生物燃料电池等。生物投加法主要包括高效微生物、
近年来,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工农业的飞速发展,土壤污染问题日益突出,污染土壤的监测和修复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在治理和监测土壤污染这个问题上,除了传统的物理和化学方法之外,人们也在极力寻找新的解决方法和途径,希望使发展与环境保护二者相协调。随着污染生态学和恢复生态学的发展
土壤修复技术按处置场所分为两种,即原位(In-situ)修复技术和异位(Ex-situ)修复技术。土壤原位修复技术是指在人为干预的条件下在受污染土壤的原址直接进行污染的修复,而土壤异位修复技术是指将污染土壤从场地提出,然后将污染土壤移至其他地方进行修复。今天,先简单聊聊土壤原位修复技术。从修复
第三届中国国际土壤与地下水高峰论坛(SoiltecChina2018)将于2018年11月29-30在上海外高桥喜来登酒店隆重召开,本次论坛将以“发展可持续绿色修复,实现“净土”战略”为主题展开。本届会议将分二个主题一:土壤地下水修复技术二:土壤/地下水监测技术。汇集来自政府相关部门、高等院校、房地产企业及
随着社会和化工产业的发展,近二十几年来河道、湖泊等水体的污染严重,尤其是河道底泥,底泥中含有大量的污染性物质,特别是致病(癌)、破坏生态的持久性的难分解有机物、严重超标的重金属离子。这些有害物质经过食物链的累积和扩大效应,将会影响人类的健康,破坏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此外,水体富营养
引言:土壤环境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其质量受多重因素叠加影响。由于城市人口的急剧增长和工业经济的迅猛发展,固体废物在土壤表面堆放和倾倒,有害废水向土壤中渗透,大气中的有害物质降落在土壤中,工业生产过程中污染物的遗撒或管/罐泄露等,都是造成土壤污染的途径。一、土壤污染地块采用物理、化学
土壤和地下水之间存在着天然的水力联系,受污染的土壤中的污染物可能通过淋溶作用或随渗水经由包气带渗入地下,造成地下水污染。从地表至地下水,土壤污染程度及污染物的形态不尽相同,相应采取的措施也各异,可分别进行修复处理。表层土壤直接与污染源头接触,污染程度较大,污染物在土壤中存在固液气
众所周知,微生物由于其特有的生物活性,能够降解各种各样的有机物。利用微生物的这一特性,人们已经将微生物广泛的应用于污水处理和土壤修复中。在这里,原位生物修复技术是指在污染区域通过利用天然或培养的微生物来降解或转化有害污染物质的一个过程,是归属于环境修复范畴中,属生物修复的一个分支
随着社会和化工产业的发展,近二十几年来河道、湖泊等水体的污染严重,尤其是河道底泥,底泥中含有大量的污染性物质,特别是致病(癌)、破坏生态的持久性的难分解有机物、严重超标的重金属离子。这些有害物质经过食物链的累积和扩大效应,将会影响人类的健康,破坏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此外,水体富营养
生物修复是指在人为作用下,利用活有机物(微生物、植物和小型动物等)促进环境中有毒有害物质的降解或固定,减少其对环境危害的技术。土壤修复技术之动物修复技术简介动物修复技术是指土壤动物群通过直接的吸收、转化和分解或间接的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肥力,促进植物和微生物的生长等作用而修复
8月14日,大庆市生态环境局召开2023年第三季度生态环境新闻发布会,公布大庆市“无废城市”建设的阶段性成效。记者从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自2022年4月大庆入选全国“无废城市”建设名单以来,编制了大庆市《“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2023年度工作实施计划》及配套任务清单,明晰了指标
近几年,黑臭水体治理已成为环保关注、研究的重点领域,黑臭水体不仅在感官上给人们带来极强的不愉悦感,而且部分污染因子会最终通过食物链循环进而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当下,黑臭水体综合整治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中。那怎么分辨黑臭水体?常用的治理技术和手段有哪些?光谷环保有哪些成功案例?
排水管道沉积物雨天受冲刷而造成的河湖水体污染,已成为当前我国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面临的困境之一。深入了解管道沉积物及其沉积机制对水体污染治理至关重要。
日前,记者在福建东侨东湖塘北港河道旁看到,一艘洗泥船正在河面上缓慢移动,船上工作人员正忙着进行清淤作业。“简单的说,就是把河底污泥吸到船舱内,像淘米一样淘洗干净,再重新注入河道。”据施工单位负责人董邦敏介绍,洗泥船应用的新技术为底泥洗脱原位处理技术,该技术把底泥表层污染物分离去除
自“水十条”发布以来,全国上下,尤其地级以上城市,都掀起一场黑臭水体治理风波。黑臭水体治理手段包括:控源截污、内源污染控制、生态恢复等等,其中内源污染控制的主要手段是清淤疏浚,对河道底泥进行处理。河道底泥一般含水率高、强度低,并有潜在环境风险,同时清出的污泥缺乏足够的土地或者空间
摘要:现如今,城市化进程不断深入,各领域快速发展,城市河道淤泥处理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如果河道淤泥不及时予以清理,日积月累,淤泥当中就会产生大量的病原菌、寄生虫、重金属以及难以降解的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们生存的环境造成二次污染,直接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关键词:城市河道淤泥;疏浚;处
摘要:北运河为北京重要的排洪通道,承担着城区80%的污水排放及90%的雨洪排泄任务。北运河河道淤积严重制约着河道的蓄水及排洪功能,且淤泥清运、消纳过程中会对环境产生二次污染。随着北京城市发展,北运河对于保持城市生态平衡、调节城区气候、塑造城市景观、营造宜人的滨水空间等方面的作用越来越明
11月23日,由珠海市政府副秘书长何庆明带队,珠海市政府领导、珠海金湾区领导、珠海市政园林局领导、珠海其他区县相关行业领导、外国专家等一行人,参观了恒通环境在珠海金湾区的排水管网健康度检查、雨污混接调查、排口溯源与外来水调查项目。北京恒通国盛环境管理有限公司(简称:恒通环境)工作认真
2015年4月,国务院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业内称水十条),其中提出要整治城市黑臭水体,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建成区要于2017年底前基本消除黑臭水体。到2020年,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均控制在10%以内。到2030年,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总体得到消除。自5月上旬开始,环境部联合住建
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副总工程师赵乐军作了题为《黑臭水体治理中疏浚底泥处理处置》的报告。报告介绍了国内外污泥处置现状,并针对两个污泥治理工程案例进行了详解。自ldquo;水十条rdquo;发布以来,全国上下,尤其地级以上城市,都掀起一场黑臭水体治理风波。黑臭水体治理手段包括:控源截污、内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