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摘要:结合《砖瓦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9620-2013)和目前的烧结砖生产工艺,烧结砖行业烟气治理的技术路线,建议按重要程度分四步走:第一步首先要改造烧成、干燥工艺,降低即烟气含氧量;第二步是通过选择原料、燃料来减少产生SO2、NOx、氟化物等的物质进入制砖工艺中;第三步通过各种技术手段改变燃烧条件抑制SO2、NOx生成;第四步才是对烟气采取脱硫、除尘等治理措施即末端治理,实现达标排放。根据目前国家排放标准和行业实际情况,第四步末端治理是最被动、最不经济、也是效果最差的一步,烟气治理的重点应是第一、二、三步工作,最后完善末端治理,促进达标排放。
《砖瓦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29620-2013)的实施,企业虽然都通过环评和环保验收,也取很多其他行业成熟的烟气治理技术,由于砖瓦生产工艺特点和行业排放标准的问题,大多数生产线的正常工况实际检测不达标,仅仅依靠脱硫、除尘等末端治理很难达标,应改变行业的烟气治理的技术路线。
下面我们结合烧结砖行业工艺和排放标准,分析砖瓦烟气治理技术路线的重点和促进达标排放的措施。
1 烧结砖行业环保形势严峻
1.1 目前国家为什么对环保要严格要求
1.1.1 内因
经过改革开放后四十多年的发展,中国在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同时也付出了沉重的环境代价,一些城市的空气污染已严重影响到的健康,生存环境受到严重的威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面对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原则问题。国家的供给侧改革更多的指向生产环节,生产环节是环境污染的源头,源头治理是必然的。烧结砖行业首当其冲,环保欠账最多。另外,中央提出振兴实体经济,可是振兴实体经济并不代表就是支持高污染高排放的企业,实体经济只有在一个规范的架构内才能健康发展,那么淘汰落后产能就是必然的,烧结砖行业如果环保不达标,只能死路一条。
1.1.2 外因
中国是联合国《巴黎协定》的签约国,减少污染物排放是签约国的责任和义务,2006年中国超越美国成为是世界上第一大二氧化碳排放国,节能减排任务很重。另外一个因素是,美国已经提出制造业回归本土,一定会设置种种贸易的壁垒,比如反倾销调查、国家认证、国际法律法规等提高中国企业的出口成本,从而达到保护本国企业利益的目的,虽然烧结砖行业出口方面相对其他行业很少,但大环境影响很大,对烧结砖行业严格要求环保达标也是必然。
1.2 环保达标对砖瓦企业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毋庸置疑,环保达标会增加企业进入的门槛,生产成本也会大幅提升。以前的砖瓦生产烟气不经过任何处理或只经过简单处理就可以排放,现在必须要达标才能排放,烟气处理的资金和设备的投入必定要带动生产成本的攀升。倒逼轮窑、简易隧道窑的转型,而生产的投入加大也必定会提高准入者的门槛,促进烧结砖行业的产品结构和产业自动化的升级;另一方面,生产成本的增加导致烧结砖价格的提升,烧结砖涨价是必然的,行业要有清醒的认识,烧结砖的价格不是越高越好,目前相对加气混凝土砌块、水泥砌块等每立方二百元左右市场价,烧结砖的价格在墙体材料中已算“奢侈品”,烧结砖企业的竞争已不是同行的竞争,而是与同类墙体材料竞争市场份额,烧结砖行业生产市场需要的产品、扩大应用市场是当务之急。如果烧结砖企业不开拓市场,同行自相残杀,在与同类墙材产品竞争中优势不足,失去市场,将是同归于尽,造成行业重大损失。
1.3 烧结砖行业必须重视环保治理
烧结砖行业的企业家,必须要有正确的认识,环保是长期、造福子孙后代的大事,不要因为眼前经济效益差,忽视环保治理,企业在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破坏自己生存环境,让无辜的老百姓承担环境污染造成的危害。
2 烧结砖行业的实际状况
《砖瓦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29620-2013)要达在基准空气过量系数1.7,达到表1的指标。
目前的实际情况是大多数企业环评、环保验收都能通过,正常生产都不能稳定达标,原因很多,但主要原因有三方面:一是GB29620-2013排放标准没有考虑砖瓦生产工艺的特点,空气过剩系数不符合行业生产工艺实际;二是砖瓦生产工艺的烟气处理技术,仅参考锅炉、火电等其他行业的烟气治理技术,缺乏与砖瓦工艺结合的治理技术;三是缺乏烧结砖行业烟气治理的基础研究和科学实验,仅仅靠一些企业在摸索、试验,对行业造成重大损失。
3 降低烟气含氧量能促进排放达标,比提高除尘脱硫净化效率更有效
理想的燃料燃烧产生的烟气中不应含有氧气,氧气在燃烧过程中被消耗掉了,实际上为了完全燃烧,供应的氧气都大于实际消耗的量,同时为了防止把空气掺入到烟气中去稀释排放,环保标准中规定了基准含氧量这个指标(砖瓦行业为8.65%,电力行业6%,锅炉9%,陶瓷18%),折算系数的计算公式为:
标准要求的污染物指标=实测的污染物含量×折算系数
其中:折算系数=(21%-基准含氧量)÷(21%-实测含氧量)
砖瓦正常生产时混合气体的实际含氧量在17.5%~20.5%之间,多数在18.5%~19.5%左右。以颗粒物为例:当隧道窑的烟气含氧量为19%时,折算系数大约为6.18倍,颗粒物实测值不得超过30÷6.18=4.85mg/m3,这个数值是一个相当小的数值,是一个十分难以稳定达到的数值,燃煤电厂的烟气,经过袋式收尘器、湿法脱硫塔及湿式电收尘器的多级处理下,可稳定达到8mg/m3以下,经过多级精细处理,塔内风速很低的情况下,才可稳定达到5mg/m3以下。砖瓦隧道窑的前置烟气处理设备一般都比较简陋,工况变化大,要想稳定地达到4.85mg/m3以下,是很难达到的。对于实际含氧量为大于19%的砖瓦隧道窑,因为折算系数的影响,即使安装了湿式电收尘器,也难以稳定达标。对于烟气中含氧量超过20%的隧道窑,要实测颗粒物小于30÷12.35=2.43mg/m3,更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即使达到,为其付出的代价也是巨大的。这也是行业为什么坚持即使降低指标也要要修订基准氧含量为18%的原因。
因此,要达标排放首先要降低烟气中的含氧量,烟气中的含氧量对环保指标折算值是倍数关系,而提高脱硫、除尘效率等措施,仅仅降低几个百分点,而当效率达到一定程度后,降一个百分点都很困难,因此,在选择解决烟气达标问题的工艺措施时,优先采取降低烟气的含氧量是最合理、最有效的技术措施。
4 烧结砖行业烟气治理的技术路线
根据烧结砖工艺和(GB29620-2013)标准,建议烧结砖行业烟气治理的技术路线按重要程度的权重依次分四步走:
第一步首先要改造烧成、干燥工艺,降低烟气含氧量;第二步是通过选择原料、燃料减少产生SO2、NOx、氟化物等的物质进入烧结砖工艺中;第三步通过各种技术手段改变燃烧条件抑制SO2、NOx生成;第四步才是对烟气采取脱硫、除尘等治理措施即末端治理,实现达标排放。
根据目前烧结砖行业的实际情况,第四步末端治理是最被动、最不经济、也是效果最差的一步,烟气治理的重点应是第一、二、三步工作,完善末端治理,促进达标排放
5 降低烟气含氧量是促进排放达标的重要技术措施
下面我们重点介绍降低烟气含氧量的几个主要技术。
5.1 隧道窑烟热分离处理和利用,降低烟气含氧量
即将隧道窑混合气体中的预热段混合烟气、冷却段余热空气分离处理和利用。
预热段混合烟气重点脱硫、除尘处理,冷却段余热空气干燥砖坯后重点除尘,“烟热分离”后,降低了烟气的含氧量,解决隧道窑烟气排放因空气过剩系数高无法达标的问题,另一方面可使脱硫设施投资和烟气处理成本的降低。
5.2 降低入窑残余含水率可大量减少预热段混合烟气的量,降低烟气含氧量
入窑残余含水率由6%降低到2%,预热段需要带走水分的烟气量相对减少了一半。
5.3 提高排潮温度,减少干燥风量,降低烟气含氧量根据计算(湿坯2.9kg、热值300kcal/kg湿坯(折每块砖870kcal,烧失量近似按8% 、湿坯含水率按15%)。
排潮温度60℃,排潮最大能力为0.114kg/m3,每kg砖坯需要大于1.22m3的热气。
排潮温度45℃,排潮最大能力为0.049kg/m3,每kg砖坯需要大于3m3的热气。
排潮温度40℃,排潮最大能力为0.035kg/m3,每kg砖坯需要大于4m3的热气;排潮温度30℃,每kg砖坯需要10m3热气才能带走水蒸气;排潮温度25℃,每kg砖坯需要20m3热气才能带走水蒸气。
5.4 降低湿坯水分减少干燥风量,降低烟气含氧量
采取静停、窑外预干燥等技术措施,减少湿坯进入干燥窑的水分,能提高砖坯干燥质量和产量,降低烟气中空气过量系数。
以每小时1万块坯体(湿坯按3.3kg计算)的产量为例,含水率由15%降低到12%,相比每万块少带入990kg/h 水,可减少干燥气体量约1404+990×22=23184m3/h。
5.5 烟气再循环(烟气复烧)、降低烟气含氧量
将部分低温烟气直接送入炉内,或与空气(一次风或二次风)混合送入炉内。因二次燃烧了烟气中的氧气、稀释了氧浓度,使含氧量、NOx减少。
利用烟气所具有的低氧以及温度较低的特点,将部分烟气再循环喷入炉膛合适位置,降低局部温度及形成局部还原性气氛,一方面降低烟气含氧量、同时抑制NOx的生成,有利于达标排放
6 减少产生SO2、NOx、氟化物等的物质进入烧结砖工艺和燃烧中,抑制SO2、NOx 生成
6.1 通过选择原料、燃料减少产生SO2、NOx、氟化物等的物质进入烧结砖工艺中,减少和抑制污染物的产生煤系燃料燃烧的脱硫技术很多,按照煤从被采选到使用燃烧完毕的三个阶段,可归纳分为三种,即燃烧前脱硫,燃烧中脱硫和燃烧后脱硫,应优先采用燃烧前脱硫,如采用低硫煤。选择含氮低的原料和燃料,减少燃料型NOx的产生。
6.2 采用燃烧中脱硫,即在制砖原料中添加固硫剂的技术达到脱硫效果
国内一些科研单位、大专院校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在锅炉、电力行业有应用,但烧结砖行业应用较少,行业内有关这方面的试验和研究也不多。虽然已有推广应用的实例,但缺少实际数据,总体还是没有形成系统、完善、成熟、可靠并适宜推广的专项技术,需要行业进行这方面的试验、研究和实际效果的测试总结。
6.3 通过技术措施控制燃烧条件抑制NOx 产生(即燃烧改良法)
燃烧改良法主要是控制燃烧条件以达到减少NOx产生目的,是一种经济的控制NOx排放的技术措施。燃烧改善技术有:低NOx 燃烧器(LNB)、空气分级燃
烧、烟气再循环(烟气复烧)、再燃技术等,在新建天然气窑炉应采用低NOx燃烧器。
7 在工艺上采取降低氧含量促进达标的措施
a“. 内燃烧砖法”应采用高内燃或全内燃,少投煤或不投煤。
b.应将干燥窑和焙烧窑的进车端门由单层改为双层。
c.焙烧窑应采用较小的边隙和顶隙。
d.无论是干燥窑还是焙烧窑,均应采用窑车上下压力平衡技术,以免负压段的车下吸入空气。
e.应重视窑体的保温、防漏,并制定先进、合理的热工制度。
f.不把外界粉尘带入窑内。
8 结语
a.烧结砖行业面临严峻的环保形势,行业必须重视烟气治理,降低烟气含氧量能促进排放达标,比提高除尘脱硫的净化效率更有效。
b.建议烧结砖行业烟气治理的技术路线按重要程度的权重依次分四步走:第一步首先要改造烧成、干燥工艺,降低烟气含氧量;第二步是通过选择原料、燃料减少产生SO2、NOx、氟化物等的物质进入烧结工艺中;第三步通过各种技术手段改变燃烧条件抑制SO2、NOx生成;第四步才是对烟气采取脱硫、除尘等治理措施即末端治理,实现达标排放。
c.降低烟气含氧量是促进烟气排放达标的重要技术措施主要有:隧道窑烟热分离处理和利用;降低入窑残余含水率、可大量减少预热段混合烟气的量;提高排潮温度,减少干燥风量;降低湿坯水分减少干燥风量;烟气再循环(烟气复烧);通过选择原料、燃料减少产生SO2、NOx、氟化物等的物质进入烧结砖工艺中。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近日,安徽省蚌埠市人民政府发布《蚌埠市空气质量提升攻坚行动方案(征求意见稿)》,并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截止日期为2024年3月21日。《行动方案》分为空气质量提升具体目标和重点工作任务两部分。其中,省下达我市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2023年力争达到39微克/立方米,2024年力争达到37微克/立
近日,甘肃省白银市人民政府印发《白银市“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制定了实施工业领域碳达峰行动、培育发展绿色生态产业、打造区域特色产业基地、加快能源消费低碳化转型、促进资源利用循环化转型、推动生产过程清洁化转型、加速生产方式数字化转型、实施传统产业“三化”改造、推进“两高”项目
2021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为统筹推进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深入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定州市聚焦重点区域、突出重点时段,坚持联防联控、汇聚治污合力,通过区域能源结构调整、产业高质量发展、移动源联合管控、扬尘污染综合防治、面源污染精准管控、应急响应区域联动、区域联合执法等措施,努力实现减污降碳协同效应,力争2021年PM2.5平均浓度下降幅度要高于雄安新区2021年PM2.5平均浓度下降幅度,协同推进全市及雄安新区周边大气环境质量同步持续改善。
会议提出,秋冬季前,唐山市钢铁企业关停12座高炉、8座转炉、29台烧结机;提速推进金马钢铁、华西钢铁、唐山不锈钢等搬迁项目,打造精品钢铁产业基地。
煤炭、天然气等能源在燃烧过程中所释放出来的物质是霾的主要构成部分,我国是能源消费大国,随着国家经济快速发展,机动车保有量的大幅增长,机动车尾气排放已成为我国空气污染的重要来源,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机动车四项污染物排放总量初步核算为4359.7万吨,比2016年减少2.5%。中国338个地级以上
日前,河北武安印发《武安市2019年重点行业三月份强化错峰生产执行方案》。全文如下:关于武安市2019年重点行业三月份强化错峰生产的执行方案乡镇人民政府、工业园区管委会,市政府有关部门:《武安市2019年重点行业三月份强化错峰生产执行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在过年一年中,蓝天保卫战成为整个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点战役之一,虽然在打赢蓝天保卫战方面成果显著,但总体来看,与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以及空气质量显著改善的目标要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环保任务仍然非常艰巨!李克强总理在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表示,为巩固蓝天保卫战成果,2018年二氧化硫、氮氧化
根据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脱硫脱硝委员会统计,全国已投运火电厂烟气脱硫脱硝机组容量占全国煤电机组容量的90%以上,普通脱硫脱硝改造已经接近饱和,火电大气治理“天花板”初现。工信部赛迪研究院研究报告指出,当前火电行业污染物进一步削减面临边际空间递减、边际成本攀升的制约,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根据产业信息网数据,2016年底我国有砖瓦企业约5万家。其中,工艺先进的隧道窑企业数量约占行业的20%;工艺落后的轮窑企业数量约占80%。近年来,砖瓦厂被拆除屡见不鲜,砖瓦厂拆迁大多是源于环境问题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导致砖瓦行业发展遇阻的三大瓶颈是:1环境问题突出目前,国内多数砖瓦窑厂仍然
一、环境治理,监测先行,监测景气持续上升排污许可制要求企业自行监测,利好环境监测领域。排污许可证制度要求企业实行自行监测,安装或使用监测设备符合国家有关环境监测、计量认证规定和技术规范,保障数据合法有效,设备正常运行,妥善保存原始记录,建立准确完整的环境管理台账,安装在线监测设备
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与此同时,环保政策逐渐完善,排放指标日益严苛,依靠单一治理技术来应对污染治理已经不能满足“新常态”下国家对环境治理的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费国,推进能源结构优化,促进可再生能源行业发展对于保障我国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出于此,国家层面也一直不吝惜对可再生能源行业给予大额补贴。但孩子终有要断奶的一天。2020年,《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促进非水可再生能源发电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等系列政策
除尘脱硝一体化烟气治理技术,以其卓越的环保性能、高效净化效率及显著的节能效果,赢得了业界的广泛赞誉,完美契合国家绿色发展战略的迫切需求。该技术巧妙融合了高温烟气过滤净化与氮氧化物等污染物的深度脱除功能,实现了环保与效能的双重飞跃。该技术以陶瓷纤维滤管作为核心元件,以尘硝协同脱除装
经过短短几年的井喷式增长,中国垃圾焚烧发电行业提前进入下半场,增长放缓、产能过剩、空间有限,市场进入存量时代。与此同时,随着江苏、浙江发布严苛的垃圾焚烧发电排放标准,垃圾发电企业面临提标改造的挑战。双重因素作用下,垃圾发电企业面临不小的生存压力。降本增效成为企业的重要诉求,而既能
2024年12月20日上午,由北极星环保网北极星大气网联合主办的2024工业烟气深度治理线上研讨会暨2024“北极星”杯烟气治理影响力企业评选线上颁奖典礼隆重召开,受到业内外的重点关注。众多从业者齐聚北极星平台,共同为工业烟气治理行业总结经验,交流现状,展望未来。2024年是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深入
安徽威达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为非电行业烟气治理的佼佼者,威达环保潜心经营,致力于提供除尘、脱硫、脱硝及固废资源化利用一体化解决方案。通过前瞻性的战略布局,公司形成以环保装备、脱硝催化剂、大数据运营维护服务、固废资源循环利用等多模块齐头并进的产业格局,成长为技术创新型环境综合治
2024年,我国大气治理工作持续深入,烟气治理行业也面临着诸多变化:第三个“大气十条”开始施行,明确推动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目标任务;水泥和焦化行业超低排放改造方案出炉,环保企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减污降碳协同推进,低碳烟气治理技术获重点关注;新质生产力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技术创新升级成为环
12月5日,由北极星环保网、北极星大气网联合主办的“北极星杯”2024烟气治理影响力企业评选榜单揭晓,河北中科朗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凭借强劲的实力脱颖而出,一举摘得“2024非电行业烟气治理影响力企业”与“2024烟气行业品牌雇主”两项荣誉。这是我公司自2021年以来连续四年荣膺烟气治理影响力企业殊
在备受业界瞩目的“北极星杯”2024烟气治理影响力企业评选活动中,杭州楚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凭借其在废气治理领域的卓越表现,荣获“北极星杯”2024废气监测/治理影响力企业称号。这已是楚环科技连续第七年获此殊荣,不仅彰显了公司在废气治理技术方面的专业实力,同时也证明了公司在行业内的领先地位
北极星环保网应国内众多烟气治理企业的诉求,秉承“北极星杯”多年品牌评选的优良传统,于2024年10月正式开启“北极星杯”2024烟气治理影响力企业评选活动,以肯定和表彰在2024年为我国烟气治理产业发展做出贡献的优秀企业代表。本次评选奖项共设六个类别,分别为“北极星杯”2024非电行业烟气治理影响
“北极星杯”2024烟气治理影响力企业评选活动自2024年10月23日正式启动以来,受到了业界的广泛关注,各企业及项目积极参与,经核实、初评,众多参评企业脱颖而出,进入网络投票评选环节。本次评选共设有六大奖项,分别为:“北极星杯”2024非电行业烟气治理影响力企业、“北极星杯”2024废气监测/治理
为持续推进大气污染治理专项行动,补齐空气质量不优的短板弱项,经市委、市政府同意,咸阳印发了《咸阳市2025年空气质量改善进位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全力推进空气质量改善进位。《方案》分为目标要求、重点任务、加强组织保障三个部分。目标要求:以减排、减煤、减卡为重点,处理好高质量
浙江省衢州市人民政府1月6日印发《衢州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以降低细颗粒物(PM2.5)浓度为主线,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强化系统治理、分类施策、协同控制,深入推进产业、能源、交通运输结构绿色转型,积极推动生态环境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全
1月6日,衢州市人民政府印发衢州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其中提到,加快提高能源清洁低碳水平。压减非电力行业用煤,不得将使用石油焦、焦炭、兰炭等高污染燃料作为煤炭减量替代措施。原则上不再新增自备燃煤机组,推动具备条件的既有自备燃煤机组淘汰关停,鼓励利用公用电、大型热电联产、清洁能
始办于1966年的慕尼黑IFAT环保展是当今全球最大、最重要的环保博览会。2024年IFAT展面积达26万平方米,近170个国家和地区的3,211家参展商参展。其中,核心展示“垃圾管理和回收”与“道路清洁与维护”的参展企业有近900家,占据了本届展会近12万平方米的展示规模。充分反应了环境卫生管理与垃圾处理产
浙江省丽水市人民政府11月15日印发丽水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目标到2025年,丽水市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达到20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中排名前10位,努力减少轻度及以上污染天气,全面消除重度以上污染天气。完成省下达的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VOCs)减排目标。丽水
10月8日,杭州市富阳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杭州市富阳区空气质量提质进位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的通知,通知指出,大力发展清洁低碳能源。加大光伏、风能开发力度,2024年年度新增光伏装机不少于5万千瓦。原文如下:杭州市富阳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杭州市富阳区空气质量提质进位三年行动
河南省南阳市人民政府9月13日发布《南阳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实施方案》,《实施方案》包括总体要求和优化产业结构、优化能源结构、优化交通运输结构、强化面源污染治理、加强多污染物减排、完善制度机制、加强能力建设、汇聚治污合力等8个方面33项任务措施。南阳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实施方案为贯
焦作市人民政府网站8月4日发布《焦作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方案》,作为重要的工业城市,焦作市提出实施工业企业深度治理。工业企业应采用高效脱硫、脱硝、除尘设施,符合我市关于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相关要求,并按照《排污许可管理条例》相关规定,于2024年10月底前载入排污许可证管理,严格污染物排
绍兴市生态环境局8月16日印发《绍兴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征求意见稿)》,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绍兴市将大力推动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VOCs)减排,持续巩固改善空气质量;强化政策协同,深入推进产业、能源、交通结构绿色低碳转型;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强化源头防控、分
信阳市人民政府印发信阳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方案,信阳市将加快壮大绿色环保产业。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发展环保装备与服务产业,鼓励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引导社会资本积极参与。支持重大核心技术研发,促进大气污染治理重大技术和装备产业化发展,营造公平竞争环境,推动产业健康有序发展。信阳市空
河南省登封市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污染防治攻坚办公室8月8日发布登封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征求意见稿)》,并公开征求意见,在主要任务方面,主要包括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业绿色发展;优化能源结构,加快能源低碳发展;优化交通结构,完善绿色运输体系;加强多污染物减排,切实降低排放强度;强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