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附录D
(规范性附录)
控制VOCs排放的生产工艺和管理要求
D.1 VOCs工业行业划分为石油炼制与石油化学等含VOCs原料的生产行业,医药制造、涂料与油墨、胶粘剂等以VOCs为原料的生产行业,印刷、电子工业清洗、汽车制造表面涂装、家具表面涂装以及其他行业表面涂装等使用含VOCs产品的行业。
D.2 源头控制
D.2.1 在石油炼制与石油化学工业,鼓励采用先进的清洁生产技术,提高原油等生产原料的转化和利用效率。
D.2.2 医药制造、涂料与油墨、胶粘剂等以VOCs为原料的生产行业
D.2.2.1 鼓励扩大符合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的水基型、无有机溶剂型、低有机溶剂型、低毒、低挥发的涂料、油墨和胶粘剂的生产和使用。
D.2.2.2 生产过程中应采用密闭一体化生产技术,以减少无组织排放,并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分类收集、有效处理。
D.2.3 印刷、电子工业清洗、汽车制造表面涂装、家具表面涂装、其他行业表面涂装等含VOCs产品的使用
D.2.3.1 鼓励使用通过环境标志产品认证的环保型涂料、油墨、胶粘剂和清洗剂。
D.2.3.2 根据涂装工艺的不同,鼓励使用水性涂料、高固份涂料、粉末涂料、紫外光固化(UV)涂料等环保型涂料,限制使用溶剂型涂料;推广采用静电喷涂、淋涂、辊涂、浸涂等效率较高的涂装工艺。
D.2.3.3 在包装印刷工业,鼓励使用植物油基油墨、辐射固化油墨、低(无)醇润版液等低(无)VOCs含量原辅材料和无水印刷、橡皮布自动清洗等技术。
D.2.3.4 鼓励在人造板、制鞋、皮革制品、包装材料等粘合过程中使用水基型、热熔型等环保型胶粘剂,在复合膜的生产中推广无溶剂复合及共挤出复合技术。
D.2.3.5 含VOCs的原辅材料应储存在密封容器内。
D.2.3.6 清洗过程中产生的废溶剂须密闭收集,有回收价值的废溶剂经处理后回用,其他废溶剂应妥善处置。
D.3 末端治理与综合利用
D.3.1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鼓励VOCs的回收利用,并优先鼓励在生产系统内回用。
D.3.2 企业新建治污设施或对现有治污设施实施改造,应依据排放废气的浓度、组分、风量,温度、湿度、压力,以及生产工况等,合理选择治理技术。
D.3.2.1 低浓度、大风量废气,宜采用沸石转轮吸附、活性炭吸附、减风增浓等浓缩技术,提高VOCs浓度后净化处理;高浓度废气,优先进行溶剂回收,难以回收的,宜采用高温焚烧、催化燃烧等技术。
D.3.2.2 油气(溶剂)回收宜采用冷凝+吸附、吸附+吸收、膜分离+吸附等技术。
D.3.2.3 低温等离子、光催化、光氧化技术主要适用于恶臭异味等治理;生物法主要适用于低浓度VOCs废气治理和恶臭异味治理。
D.3.2.4 非水溶性的VOCs废气禁止采用水或水溶液喷淋吸收处理。
D.3.3 严格控制VOCs处理过程中产生的二次污染,对于催化燃烧和热力焚烧过程中产生的含硫、氮、氯等元素的废气,以及吸附、吸收、冷凝、生物等治理过程中所产生的含有机物废水,应处理至满足标准限值要求后排放。
D.3.4 对于不能再生的过滤材料、吸附剂及催化剂等净化材料,应按照国家固体废物管理的 相关规定处理处置。
D.3.5 废弃的容器在移交回收机构前必须密封保存。
D.4 VOCs污染控制的记录要求
D.4.1 所有含VOCs的物料需建立完整的购买、使用记录,记录中必须包含物料的名称、VOCs含量、物料进出量、计量单位、作业时间以及记录人等。
D.4.2 每月应记录含VOCs物料的使用量(如有机溶剂或其他输入生产工艺原材料中VOCs的量)、VOCs排放量(随废溶剂、废弃物、废水或其他方式输出生产工艺的量)、污染控制设备处理效率、排放监测等数据。
D.4.3 酸碱洗涤吸收装置,应记录保养维护事项,并每日记录各洗涤槽洗涤循环水量、pH值等。
D.4.4 清水洗涤吸收装置,应记录保养维护事项,并每日记录各洗涤槽洗涤循环水量及废水排放流量等。
D.4.5 冷凝装置,应每月记录冷凝液量,每日记录气体出口温度、冷凝剂出口温度等。
D.4.6 吸附装置,应记录吸附剂种类、更换/再生周期、更换量、更换情况、废吸附剂储存及处置情况,并每日记录操作温度等。
D.4.7 生物处理设施,应记录保养维护事项,以确保该设施的状态适合生物生长代谢,并每日记录处理气体风量、进口温度及出口相对湿度等。
D.4.8 热力燃烧装置,应每日记录燃烧温度和烟气停留时间等。
D.4.9 催化燃烧装置,应记录催化剂种类、催化剂床更换日期,并每日记录催化剂床进、出口气体温度和停留时间,电或天然气消耗量等。
D.4.10 其他污染控制设备,应记录保养维护事项,并每日记录主要操作参数。
D.4.11 记录应至少保存三年。
附录F
(规范性附录)
固定污染源废气 总烃、甲烷和非甲烷总烃的测定 便携式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法
F.1 适用范围
本附录规定了测定固定污染源废气中总烃、甲烷和非甲烷总烃的便携式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法。
本附录适用于固定污染源有组织排放和无组织排放废气中总烃、甲烷和非甲烷总烃的现场测定。
本附录中总烃、甲烷和非甲烷总烃的方法检出限为0.1mg/m3,测定下限为0.4 mg/m3。
F.2 规范性文件
本标准引用了下列文件或其中的条款。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6157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和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
HJ/T 55 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技术导则
HJ/T 397 固定源废气监测技术规范
HJ1012 环境空气和废气 总烃、甲烷和非甲烷总烃便携式监测仪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
F.3 原理
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以下简称FID),是一种使用氢气为燃烧气的高灵敏度通用型检测器,以有机化合物含量和其在高压电场下经高温燃烧产生的离子流与之间的比例关系为依据,对有机化合物进行定量分析。气体样品通过FID分别测定总烃和甲烷的含量,两者之差即为非甲烷总烃的含量(除非另有说明,结果以碳计)。
F.4 干扰和消除
F.4.1 废气中的颗粒物可通过采样管滤尘装置消除或减少。
F.4.2 以除烃空气测定氧的空白值,在测量时通过自动扣除氧峰的干扰。
F.5 试剂和材料
F.5.1 零气
除烃空气:总烃含量≤0.2 mg/m3。
F.5.2 标准气体
甲烷标准气体:有证环境标准气体,平衡气为氮气或合成空气。
F.5.3 氢气
纯度大于99.999%。
F.5.4 空气
F.6 仪器和设备
F.6.1 仪器整体结构组成
便携式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法仪器:仪器结构主要包括样品采集和传输单元、样品分离/预处理单元、分析单元、数据采集和处理单元等。
F.6.1.1 样品采集和传输单元
主要包括采样探头、样品传输管线、流量控制设备和采样泵等。样品采集部件必须具备加热、保温和过滤功能,加热温度一般不低于120℃,实际温度值应能够在仪器中显示。样品采集部件还应具备颗粒物过滤功能,过滤器滤料的材质应不吸附和不与气态污染物发生反应。采样泵应具备克服烟道负压的足够抽气能力,仪器应保障采样流量准确可靠、相对稳定。
F.6.1.2 样品分离/预处理单元
主要包括样品过滤部件和色谱分离部件/高温催化部件等。样品分离/预处理部件单元的材料和安装应不影响仪器测量。预处理设备的材质应使用不吸附和不与气态污染物发生反应的材料。
F.6.1.3 分析单元
分析仪器须具有实时自动检测当前火焰状态,或周期性自动检测火焰状态的功能;须具有通过自动火焰检测功能检测到火焰熄灭故障状态后,自动/手动点火、仪器恢复正常运行的功能。分析仪器及其配套装置须具有数据文件自动记录与存储、历史数据查询、再处理等功能。
F.6.1.4 数据采集和处理单元
仪器应可以显示、存储、输出监测数据和报表。
F.6.2 仪器性能指标
F.6.2.1 仪器分析周期
仪器分析周期≤2 min。
F.6.2.2 示值误差
示值误差绝对值≤10%(以碳计)。
F.6.2.3 系统偏差
系统偏差绝对值≤10%(以碳计)。
F.6.2.4 转化效率
使用催化氧化装置把除甲烷外的气态有机化合物氧化掉的效率不小于95%。
F.7 分析步骤
F.7.1 仪器校准
F.7.1.1 零点校准
开始测试前,通入零气(除烃空气),校准仪器零点。
F.7.1.2 标准气体校准
将甲烷标准气体通入仪器进行测定,若示值误差符合F.6.2.2的要求,仪器可用;否则需进行标准气体校准,校准方法:将标准气体通入仪器,待示值稳定后按照仪器使用说明书中的规定进行校准,并保存校准数据。校准完毕后再次通入标准气体,示值误差满足F.6.2.2的要求后方可开展监测。
F.7.2 样品的测定
F.7.2.1 有组织排放废气直接测定
1h平均浓度值按照GB/T 16157的要求设置采样位置和采样点位,排放时间大于1h的,以连续1h测试的平均值或在1h内等时间间隔测试3-4次的平均值作为测试结果;如排放为间歇性排放,排放时间小于1h的,以排放时段内连续测试的平均值或等时间间隔测试2-4次的平均值作为测试结果。
任意一次浓度值为任意一次样品分析周期的测定值,任意一次浓度值的监测,按便携式监测仪器相关规定执行。
F.7.2.2 无组织排放废气直接测定
按照HJ/T 55的要求设置采样点位。在厂房门窗或通风口等排放口外1m,距离地面1.5m以上位置进行监测,参照F.7.2.1规定对无组织排放废气浓度进行直接测定。
F.8 结果计算和表示
F.8.1 结果计算
若仪器示值以质量浓度表示时,样品中非甲烷总烃的质量浓度ρ(以碳计)为总烃的质量浓度与甲烷质量浓度之差。
若仪器示值以摩尔浓度表示时,样品中总烃或甲烷的质量浓度按照公式(F1)进行计算,样品中非甲烷总烃的质量浓度ρ(以碳计)为总烃的质量浓度与甲烷质量浓度之差。
. (F1)
其中:ρ为总烃或甲烷的质量浓度,mg/m3;
C为总烃或甲烷的摩尔浓度,µmol/mol
F.8.2 结果表示
测定结果的小数点后位数的保留与方法检出限一致,最多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F.9 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
F.9.1 仪器应按期送国家授权的计量部门进行检定/校准。
F.9.2 仪器的各组成部分应连接牢固,测定前后应检查气密性。
F.9.3 测试过程应在全气路加热环境下进行,保证样品在仪器管路中无冷凝。
F.9.4 每次测定前后应按照要求测定零气和甲烷标准气体,计算测定的示值误差,并检查仪器的系统偏差,要求符合F.6.2.2和F.6.2.3的要求。
F.9.5 每月至少进行一次测定前后的零点漂移和标准气体检查,示值误差应符合F.6.2.2的要求。否则,应及时对仪器进行校准维护。
F.9.6 应选择抗负压能力大于排气筒负压的仪器,避免仪器采样流量减少,导致测试结果偏低或无法测出。
F.10 注意事项
F.10.1 测定前应检查输气管路并及时清洁颗粒物过滤装置,防止堵塞气路,必要时更换滤料。
F.10.2 测定前应检查采样管加热装置是否正常工作。
F.10.3 测定仪应在其规定的环境温度、环境湿度等条件下工作。
F.10.4 污染源排放烟囱或烟道应设置有易于到达的测试平台,有足够的工作空间,安全且便于操作。
F.10.5 测试平台设置在高空时,应有通往平台的折梯、旋梯或升降梯。
F.10.6 测试现场应做好个人安全防护。
附录G
(规范性附录)
确定某排气筒最高允许排放速率的内插法和外推法
G.1 某排气筒高度处于表1所列两高度之间,用内插法计算其最高允许排放速率,按公式(G1)计算:
Q = Qa + (Qa+1 - Qa)(h - ha) / (ha+1 - ha) (G1)
式中:
Q——某排气筒最高允许排放速率,kg/h;
Qa——对应于排气筒ha的表1所列最高允许排放速率,kg/h;
Qa+1——对应于排气筒ha+1的表1所列最高允许排放速率,kg/h;
h——某排气筒的几何高度,m;
ha——比某排气筒低的表1所列高度中的最大值,m;
ha+1——比某排气筒高的表1所列高度中的最小值,m。
G.2 某排气筒高度高于表1所列排气筒高度的最高值时,用外推法计算其最高允许排放速率,按公式(G2)计算:
Q = Qb (h / hb)2 (G2)
式中:
Q——某排气筒最高允许排放速率,kg/h;
Qb——表1所列排气筒最高高度对应的最高允许排放速率,kg/h;
h——某排气筒的几何高度,m;
hb——表1所列排气筒的最高高度,m。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5月20日,《西安市住建领域2025年夏季空气质量提升工作方案》印发。详情如下:西安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关于印发西安市住建领域2025年夏季空气质量提升工作方案的通知各区县、西咸新区、各开发区住建局,局机关相关处室、直属事业单位,各相关企业:现将《西安市住建领域2025年夏季空气质量提升工作方案
日前,临汾市政府印发《临汾市2025年臭氧污染防治攻坚行动方案》。文件提出,降低涉NOx企业排放量。火电企业每日高温时段NOx小时排放浓度在基准含氧量6%的条件下,控制在35mg/m3以内,其他时段NOx小时排放浓度控制在40mg/m3以内。焦化企业焦炉烟囱NOx日均排放浓度在基准含氧量8%的条件下,控制在45mg/m
4月8日,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发布《低挥发性原辅材料替代企业豁免挥发性有机物末端治理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详情如下: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征求《低挥发性原辅材料替代企业豁免挥发性有机物末端治理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意见建议的通知为规范和引导企业开展低挥发性原辅材料替代,推进挥发性有
为持续推进大气污染治理专项行动,补齐空气质量不优的短板弱项,经市委、市政府同意,咸阳印发了《咸阳市2025年空气质量改善进位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全力推进空气质量改善进位。《方案》分为目标要求、重点任务、加强组织保障三个部分。目标要求:以减排、减煤、减卡为重点,处理好高质量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3月27日,陕西西安市政府印发《西安市推进实现“十四五”空气质量目标暨大气污染治理专项行动2025年工作方案》。方案提出,建设新能源汽车应用示范标杆城市。大力建设充换电基础设施,以公共领域用车为重点推进新能源化。以下为政策原文: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推进实现“十
日前,西安市政府印发《西安市推进实现“十四五”空气质量目标暨大气污染治理专项行动2025年工作方案》。方案提出,2025年,PM2.5浓度不超过41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数不少于263天,力争完成省上下达我市重污染天数控制指标;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放总量比2020年分别下降9410吨、6570吨。详
紫科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芜湖总部2025年2月14日正式落成暨2025年度经营工作会议圆满成功!
2月8日,浙江省生态环境厅发布《工业涂装工序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征求意见稿)》。详情如下:浙江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公开征求地方标准《工业涂装工序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为推进工业涂装工序废气清洁排放改造,助力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我厅组织对
2月5日,锦州市政府印发《锦州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实施方案》。方案提出,到2025年全市PM2.5平均浓度降至35微克/立方米以下,优良天数比率达到86%以上,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比率控制在0.6%以内,氮氧化物和VOCS排放总量比2020年分别下降10%以上。全文如下:锦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锦州市空气质量持续
日前,芒市人民政府印发了《芒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芒市细颗粒物年均浓度控制在24微克/立方米以内,不出现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气;完成州级下达的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减排任务。芒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德宏州
1月3日,营口市人民政府印发《营口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实施方案》(营政发〔2024〕17号)。其中明确,推动港口船舶绿色发展。全面实施船舶发动机第二阶段排放标准。依法淘汰高耗能高排放老旧船舶,推进船舶受电设施改造和港口岸电设施建设,提升岸电设施使用率。同时提到,大力发展新能源和清洁能源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19日,北京经开区印发《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促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其中提出:针对市场需求端应用新技术时了解不足、渠道不畅等情况,着重在新型储能、碳中和、碳足迹及循环利用等方面,初步构建路演、推广和试点的应用体系。持续推进分布式光伏规模化发展,新建工业
5月20日,《西安市住建领域2025年夏季空气质量提升工作方案》印发。详情如下:西安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关于印发西安市住建领域2025年夏季空气质量提升工作方案的通知各区县、西咸新区、各开发区住建局,局机关相关处室、直属事业单位,各相关企业:现将《西安市住建领域2025年夏季空气质量提升工作方案
日前,临汾市政府印发《临汾市2025年臭氧污染防治攻坚行动方案》。文件提出,降低涉NOx企业排放量。火电企业每日高温时段NOx小时排放浓度在基准含氧量6%的条件下,控制在35mg/m3以内,其他时段NOx小时排放浓度控制在40mg/m3以内。焦化企业焦炉烟囱NOx日均排放浓度在基准含氧量8%的条件下,控制在45mg/m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5月8日,浙江海宁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发布关于公开征求《深化工业“亩均论英雄”实施意见(2025修订)》(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文件明确,在严格执行国家和省差别电价、惩罚性电价政策的基础上,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制造业企业资源要素优化配置改革的若干意见》对D
日前,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发布《关于执行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和厂区内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监控要求的公告(征求意见稿)》。详情如下:关于公开征求执行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和厂区内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监控要求的公告经省人民政府同意,我厅印发的《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化工、有色金属冶炼
北极星环大气网获悉,4月29日,阿克苏市人民政府发布2025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意见稿指出,持续优化产业结构,加大重点行业低效和过剩产能压减力度,推动重点行业产能装备升级改造;持续优化能源结构,加快光能、水能、氢能等清洁能源发展,实施绿电替代,优化用能结构,到2025年非化石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3日,上海发改委印发《上海市2025年碳达峰碳中和及节能减排重点工作安排》,其中提出:深入推进工业通信业领域碳达峰,加快布局和培育绿色低碳新赛道产业发展,推动新型储能、绿色燃料等产业高质量发展。另外在附件重点工作任务上,还提出:充分发挥科技创新核心支撑作用,依托
近日,上海市发改委印发《上海市2025年碳达峰碳中和及节能减排重点工作安排》的通知,其中提出,加快吴泾等重点区域整体转型,推动漕泾综合能源二期等重大项目建设,推动化工产业集聚。实施落后产能调整项目450项。加快布局和培育绿色低碳新赛道产业发展,推动新型储能、绿色燃料等产业高质量发展。加
4月21日,邯郸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印发《2025年全市生态环境工作要点》的通知,通知指出,扎实推进塑料污染治理,积极推进退役风电叶片、光伏组件等新型废弃物循环利用。原文如下:邯环〔2025〕1号邯郸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印发《2025年全市生态环境工作要点》的通知各县(市、区)分局,局机关各科室、局属各
4月23日,上海发改委关于印发《上海市2025年碳达峰碳中和及节能减排重点工作安排》的通知。提出推动风光等可再生能源多元发展,全市光伏装机规模突破500万千瓦,金山一期海上风电力争建成并网。可再生能源电力占比持续提升,绿电交易规模力争超过70亿千瓦时。推进绿色燃料产能建设,前瞻谋划绿色燃料重
4月23日,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上海市2025年碳达峰碳中和及节能减排重点工作安排》。文件提出,完成全市“十四五”能耗双控目标,各区、各行业、各重点区域夯实目标分解和推进机制,单位GDP能耗下降率按照完成“十四五”规划总目标设置年度目标。努力推进全市碳排放强度下降。主要污染物氮氧化
5月23日,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开展2025年电力行业“安全生产月”活动的通知,详情如下:国家能源局关于开展2025年电力行业“安全生产月”活动的通知国能发安全〔2025〕5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能源局,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天津市工业和信息化
5月23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开展2025年电力行业“安全生产月”活动的通知。详情见下:国家能源局关于开展2025年电力行业“安全生产月”活动的通知国能发安全〔2025〕5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能源局,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天津市工业和信息化
近期,多座储能电站获最新进展,北极星储能网特将2025年5月19日-2025年5月23日期间发布的储能项目动态整理如下:200MW/800MWh!8种储能技术混合!国家能源集团青海储能电站投产!5月16日,青海公司大柴旦100万千瓦风光储项目配套储能电站工程科翡储能电站在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成功实现投产运行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日前,天津市生态环境局发布《天津市深化地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工作方案(2025-2027年)》(征求意见稿)。文件明确,根据全市碳排放双控目标,综合考虑行业发展状况、产业和碳排放特征、数据质量基础等因素,有序扩大碳市场覆盖范围,新增年排放温室气体1万吨以上货运港口行业、
日前,天津市生态环境局发布《天津市深化地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工作方案(2025-2027年)》(征求意见稿)。详情如下: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公开征求《天津市深化地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工作方案(2025-2027年)》(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为进一步完善地方碳排放权交易机制,更好发挥碳市场控制和减少
5月23日,中国电建发布《2025年1月至4月主要经营情况公告》。公告显示,2025年1月至4月,中国电建新签项目3127个,新签合同金额3864.90亿元,同比下降4.90%。其中,风电业务新签项目443个,新签合同金额达到755.95亿元,同比增长68.41%。2025年4月,中国电建新签合同金额在5亿元以上的风电项目有5个,
北极星能碳圈获悉,日前,天津经开区正式出台《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绿色低碳发展促进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该办法将于2025年7月1日起实施。据悉,天津经开区先后获得首批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园区、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国家低碳工业试点园区、绿色园区、绿色产业示范基地以及全球可持续发展
2025年5月中旬,蒙西电网送北京、天津绿电交易开始正式组织实施,这是华北区域内跨内蒙古电力公司和国家电网两个经营区的发、用主体首次绿电直接交易,内蒙古风力和光伏发电实现了跨越1000公里直接送至京、津电力用户,标志着华北区域的不同电网运营区之间绿电交易体系全面打通,在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天津市今年5月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购入甘肃绿色电力1823万千瓦时,可满足7300余户三口之家一年用电量。这也是天津市首次通过陇东—山东±800千伏特高压直流(简称“庆东直流”)输电线路输送绿色电力。此次省间绿电交易过境使用的“庆东直流”输电线路刚刚于5月8日建成投运,是我
北极星电力网整理了31个地方2025年4月的发电量数据,包括火电、水电、核电、风电、光伏。1、北京市2025年4月,北京市总发电量22.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5%;其中,火电发电量21.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2%;水力发电量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2%;风力发电量0.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0.7%;太阳能发电量0.203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2025年5月22日,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正式发布《全固态电池判定方法》(T/CSAE434-2025),该标准首次明确了“全固态电池”定义,要求离子传递完全通过固体电解质实现,与混合固液电解质电池形成严格技术分界。这也是国际上首次以标准文件形式明确“全固态电池”概念。近年来,全固态电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