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1.3 场地井位设计
实验区域内土层下0~2 m污染土壤采用异位方式处置,将其清挖至暂存车间内,边坡放坡系 数1∶0.9。然后平整清挖后的基坑,为后续钻井做准备。为防止周边污染对实验区域的影响,在区 域四周设置一圈双排三轴水泥搅拌桩止水帷幕,深度15.5 m,厚度1.45 m,长度94.0 m。同时,利用降水井将止水帷幕内地下水抽干,尽可能地 降低加热过程中热能的损耗。最后,根据场地 水文地质情况及计算机辅助模拟计算结果,在 本实验场地共设计加热井45个,抽提井 19个,测温井19个,降水井5个,压力监测 井10个。实验区井位布置如图2所示。
1.3.1 加热井、抽提井布点设计
本实验采用正三角形布点方法进行加热井 布点,抽提井均匀分布在加热井周围,如图3 所示。加热井与抽提井总体数量比约为2∶1, 污染范围边界的加热井适当加密布点。借鉴已 有项目的工程经验,结合本场地地层分布特征 及其渗透性,为研究不同加热间距下区域温度 变化情况,分别设计加热间距为3.0 m(TCHA)和 4.0 m(TCH-B)2个分区。加热深度为10.0 m,加热井深度为10.5 m。
1.3.2 测温井布点设计
为研究不同加热间距的实验分区内单井有 效加热范围,在分区TCH-A、TCH-B内各选 择1个加热井,在距热源不同距离的水平方向 上设置一系列测温井(图2),以获得温度监测 数据,从而分析单一加热井在有效加热范围内 的温度变化规律。测温井具体位置为:分区 TCH-A距离单井热源分别为0.5、1.0、1.5、 1.73 m(最冷点),对应编号为T1~T4;分区 TCH-B距离单井热源分别为0.5、1.0、1.5、2.0、 2.3 m(最冷点),对应编号为T8~T12。测温深度 为9.0 m,测温井深度为10.5 m,如图4所示。
为研究加热区域边界外温度变化与热传递 范围,保证水泥搅拌桩不会受热出现裂缝而影 响止水效果,选择1个边界加热井,在远离热 源不同距离的水平方向上设置一系列测温井。测温井距离单井热源分别为0.5、1.0、1.5、 2.0、2.5 m,对应编号为T15~T19。测温深度 为9.0 m,测温井深度为10.5 m,具体位置见图2。为监测中试实验运行过程中整个加热区 域内的温度变化情况,每个分区增设测温井。测温井具体位置为:分区TCH-A增加3个,对 应编号T5~T7;分区TCH-B增加2个,对应编 号T13~T14。此类测温井布设在最冷点,即加热井布点正三角形的质心位置。
1.4 采样与分析
在本场地中试实验前,考虑到实验区域内 不同分区、距离热源不同位置受热不均,可能 存在处理效果不一的情况,因此,在实验区域 内共布设了4个土壤采样点。其中,在2个分 区各布设2个采样点,均布设在3个加热井热 源连线三角形的质心位置(最冷点),分别记为 S01~S04;每个采样点垂直方向上按深度每隔 1.5 m(即土层下2.0~3.5、3.5~5.0、5.0~6.5、6.5~ 8.0、8.0~9.5 m处)采集一个土壤样品;同时, 在靠近抽提井位置布设3个地下水采样点,编号为W01~W03。具体采样点位布置如图5所示。本实验中,土壤及地下水采样点的布设能够大致代表整个中试实验区域的污染情况与修复情况。
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共采集2个批次土壤及地下水样品,通电加热前为第1批次采样;待整 个实验区域平均温度维持在100~110 ℃,持续1周后停止加热,保持抽提系统正常运行,此时进行 第2批次采样。样品采集后立即放入0~4 ℃的冷藏箱内保存,并于48 h内送往实验室进行污染物 测定。实验室检测指标为目标污染物中的超标污染物:土壤检测氯乙烯和氯苯,VOCs类检测方法 依据HJ 605-2011;地下水样品检测氯乙烯、顺-1,2-二氯乙烯、苯和氯苯,VOCs类检测方法依据 GB/T 5750.8-2006。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2025年3月18日-19日,由北极星电力网、北极星风力发电网与中国电力设备管理协会新能源运维专委会联合主办的第四届风电运维技改研讨会在北京盛大召开。润滑产品和服务是提高风场运行效率、降低成本的重要途径,在会上,科米联(天津)贸易有限公司技术经理陈光分享了《润滑修复剂助力风机传动链降本增效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增速可观,新能源设备装机规模稳居全球首位,因此产生大量的退役设备处理需求,这成为废弃物循环利用中炙手可热的细分赛道。同时,其与上游产业联系极为紧密这一特性,也要求环保企业加强对产业链的资源聚拢、沟通能力。2025年4月21-23日,在第26届中国环博会的特色展区——
北极星固废网获悉,宁夏回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固体废物环境监管提升固体废物利用处置水平的若干措施》,自2024年11月10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27年12月31日。全文如下:各市、县(区)生态环境局(分局),宁东基地管委会生态环境局,厅机关各处室、各直属单位、派出机构:《关于进一
近一周,南水北调生态环保公司连中三标,合同总额超2亿元!中标邯郸市滏阳河水生态修复项目,助力打造美丽邯郸6月24日,生态环保工程公司联合有关勘测设计单位中标邯郸市滏阳河水生态修复项目。该项目将从入河污染物总量削减、地表水考核断面长期稳定达标、水体生态环境自净能力提升、水生态系统完整性
2023年,环保产业迎来转折大年,很多环保企业开始出现增长困境。未来,新的增长方向在哪?大家非常迷茫。正如维尔利集团总裁李遥所说,如果把环保产业定义在狭义的“污染治理”领域,那环保市场确实越来越小了;但如果把环保放到广义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中,还是有非常多的机会的。以固体废物为例,它
近日,无锡首批4个市级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示范修复基地授牌成立,为造成生态环境损害的赔偿义务人开展替代性修复、履行社会责任提供实践平台。大溪港湿地公园是无锡市级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示范修复基地之一。“企业在污染环境、破坏生态之后,要承担生态环境损害的赔偿责任,客观上无法原位修复的生态环境
近日,生态环境部发布公告,根据《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励办法》的规定,经有关专家、单位提名和专家评审,并通过广泛公示,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批准59个项目获2023年度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高能环境参与申报的“危险废物重点风险源渗漏精准阻控与地下水污染协同修复技术及应用”荣获二等奖。高能
为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持续深入打好净土保卫战的决策部署,积极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坚持问题导向、因地制宜、系统治理,综合运用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两种手段,促进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绿色低碳修复,生态环境部近日发布关于促进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
2023年4月19日至21日,亚洲最具影响力的环境技术交流盛会——第24届中国环博会于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盛大开幕。泰州海陵城市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下属公司江苏艾斯蔻环境工程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苏艾斯蔻”)作为环博会密切合作伙伴受邀参加。本次展会,江苏艾斯蔻以“清洁我们的地球”为主题,展示
还有2天,由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主办的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环保展览会将于2023年4月13日至15日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朝阳馆)举办,同期举办“第五届生态环保产业创新发展大会”。CIEPEC2023是今年北京首场国际性环保盛会,优选展商800多家,特邀专业观众3万余人,包括央企、上市公司、细分领域龙头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起步之年,也是生态环保产业转型发展的关键一年。为加快推进我国环保产业技术、装备创新发展,在生态环境部、北京市人民政府的支持下,由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主办的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环保展览会将于2023年4月13日至15日在北
近日,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正式对外揭晓2023年度环境技术进步奖结果。由高能环境参与完成的“双碳战略下污染场地安全利用与价值重塑全过程低碳关键技术”与“西南岩溶工业活动区水土跨介质协同预警与风险管控关键技术及应用”两项目脱颖而出,分别荣获2023年度环境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二等奖。高能环境
在经历政策驱动下的快速发展后,土壤修复行业将进入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期,修复技术也将逐渐向低成本、低碳、绿色高效以及可持续的修复模式发展,对精细化要求也会越来越高。“十四五”期间石油石化行业环保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含油污泥相关的标准规范也陆续出台,油泥治理工作也将大面积开展。7月13-14
尊敬的各位行业同仁、专家代表:鉴于近期新冠疫情波及多个省市疫情形势仍未明朗,秉持对社会、全体嘉宾、合作伙伴负责的态度,经审慎研究决定,原定于2022年5月30-31日在山东济南举办的“第二届中国国际土壤修复及油泥治理峰会”将延期至2022年8月(具体时间待定)举办,地点不变。感谢各位参会代表长
受疫情影响,原定于2022年4月7-8日在山东济南举办的“第二届中国国际土壤修复及油泥治理峰会”将延期至2022年5月30-31日举办,地点不变。2月16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的通知》,决定自2022年起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将用四年时间查明查清全国土壤质量、形状及利用状况,建成土
在“双碳”发展目标、“十四五”规划等政策推动下,结合国家土壤污染防治任务,以及融资环境的持续改善,土壤修复及油泥治理行业将在“十四五”时期迎来关键的发展机遇期。与此同时,随着相关政策完善、技术升级以及行业标准细化,土壤修复及油泥治理相关工艺技术要求也将越发严格,行业壁垒也将明显提
2022第二届中国国际土壤修复及油泥治理峰会(SRS2022)将于4月7-8日在山东济南举行,为业界同仁搭建一个了解最新政策标准、交流新技术新产品、分享实战项目管理经验、拓展新业务的平台。
日前,由北京建工环境修复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北京建工修复公司)牵头建设的污染场地安全修复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顺利通过验收,标志着我国污染场地修复领域唯一的国家工程实验室正式建成。
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科学技术部、生态环境部制定发布了《国家鼓励发展的重大环保技术装备目录(2020年版)》(以下简称《目录》),涵盖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土壤污染修复、固体废物处理等9个重点领域。随后,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组织中国环保机械行业协会分领域编制了《目录》
2020年岁末之际,上海首个大面积应用原位热脱附技术治理修复污染地下水的工程项目在历时9个月的建设运行后,即将进入效果评估阶段。市环科院固土所承担了该项目地块的详细调查、风险评估、修复技术方案编制以及效果评估工作。该项目是电加热热传导型(TCH)原位热脱附技术(ISTD)在本市的首次大规模应
摘要:对南京某化工企业搬迁场地进行了有机污染物监测,并进行了健康风险评价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污染物修复目标值。结果表明:该场地有机污染物超标的有苯并a芘(BaP)、1,2二氯丙烷、1,2,3-三氯丙烷、氯仿和双(2-氯异丙基)醚;1,2,3-三氯丙烷、氯仿、双(2-氯异丙基)醚等物质存在致癌风险;1,2二氯丙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