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2) 管理模式选择要求土壤污染责任人和土地使用权人根据地块风险评估结果和相关开发利用计划, 确定实施风险管控或土壤修复, 并按程序推进.实施风险管控的, 需落实有关风险管控措施, 定期向生态环境部门报告, 活动完成后进行效果评估, 经评审后报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城乡规划部门备案(三部门备案).实施土壤修复的, 需结合土地利用规划等编制修复方案, 并报三部门备案后实施;修复完成后, 需开展效果评估, 经评审后报三部门及住建部门备案.
(3) 监管职责与分工将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城乡规划、住建、城市更新、土地储备和房管局7个部门按照市级和镇街(含园区)2级界定其污染场地再开发环境监管职责, 使部门联动机制有效发挥作用.同时, 提出园区管委会、镇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应对辖区内地块土壤环境质量负责, 制定土壤环境管理工作办事流程和土地年度开发利用计划等, 必要时对污染场地进行规划调整以确保土壤环境质量符合相应规划用地要求.
2.2 香港污染场地土壤污染防治体系建设
2.2.1 监管体系
香港没有专门的土壤污染相关法律, 但与土壤污染相关的法例中均涉及有关管控要求, 如《建筑物(贮油装置)规例》中规定拆卸贮油装置须进行土地污染评估及整治, 《环境影响评估条例》规定工程项目须进行土地污染评估及整治, 《废物处置条例》中将不当处置废物而导致土地污染列为非法行为, 一定程度上针对土壤污染预防提供了法律保障.随着香港城市土地供应的逐步紧张, 棕地开发被认为是中短期内土地供应的一个主要解决方案[23, 24], 在土地供应及污染地块安全开发的双重驱动下, 香港逐渐形成了一套受污染土地再开发利用工作程序及制度体系, 为受污染土壤的风险管控与再开发提供了制度保障. 1994年,香港环保署发布专业人士环保事务咨询委员会专业守则第3/94号《受污染土地的评估及补救》, 该守则中提出采用荷兰《土壤修复技术导则》中的B标准进行受污染土壤的评估及整治.随着污染土壤风险评估及整治方法的发展, 2007年12月香港颁布实施《按风险厘定的土地污染整治标准使用指引》, 该标准结合香港实际制定了市区住宅、乡郊住宅、工业用地和公园用地4种土地用途整治标准, 以此保障人居环境健康[12].同年8月, 香港环保署颁布实施《受污染土地的评估与整治指引》, 总体上就污染土地的监管范围、污染评估和土地整治等具体要求进行了明确, 并就样品采集与分析、整治措施和采用标准等进行了说明[11]. 1999年, 香港颁布实施《受污染土地勘察及整治指引》, 适用于曾作为加油站、船厂、车辆维修与拆卸工场的土地再开发整治要求, 后被《受污染土地勘察及整治实务指南》(2011年8月)代替[10].以上3部文件组成了香港污染场地环境监管的核心制度, 并与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共同发挥监管效用(图 4).
图 4 香港污染场地土壤风险管控制度体系
2.2.2 重点监管情景
(1) 重点监管行业香港明确规定可能造成土地污染的工业企业地块包括燃油设施(油库、加油站)、煤气厂、发电厂、船厂与船埠、化学品制造及加工、钢铁厂、金属工场、汽车修理工场及拆车工场和废铁场等, 体现了香港污染场地再开发的主要用地来源及关注重点.此外, 香港填海造地的比例也较高, 占建成区扩展总面积的30%以上, 填海土壤层中由从前的海床组成的部分可能受到污染, 特别是针对市区附近由填海而得的土地, 其环境质量状况也是香港土壤风险管控的关注情形之一[25].
(2) 重点用地情形香港结合实际制定的市区住宅、乡郊住宅、工业用地和公园用地这4种修复后土地用途的整治标准, 反映了香港民众可能的受污染土壤或地下水的典型暴露环境.某场地将来土地用途如果不属于以上4种用途, 则倡议把场地的污染暴露特征与4种土地用途情景比较, 根据地块具体使用及特征, 确定出认为最接近场地特征的一种进行污染评估与整治, 如将政府、团体及社区用地、设施用地归为市区住宅用地, 将学校用地归为乡郊住宅.如果场地用途尚未确定或污染土壤外运, 则需采用最严格(乡郊住宅用地)的整治标准进行场地风险管控活动.
2.2.3 污染评估与整治程序
针对污染场地或棕地, 均需按照图 5所示的工作流程完成污染评估与整治后, 才能进行土地的开发利用, 主要程序包括场地评估、规划及设计场地勘察方案、场地勘察、污染状况分析、规划及整治方案、污染土地整治和土地开发利用7个步骤.其中, 针对场地污染评估阶段需要编制污染评估计划书和污染评估报告, 报环保署批准后实施;针对污染整治阶段需编制整治计划书和整治报告, 报环保署批准后实施, 该4项审批是香港场地污染评估与整治的重要监管手段.此外, 香港结合土地开发实际制定了土壤污染评估简化程序, 针对历史上曾经用于极小规模, 且仅涉及局部污染的工业地块, 如小型修车场和五金工场等, 或运行少于2 a的短期用地等特殊个案, 可以采用土壤污染评估简化程序, 即在有可能受污染的重点区域采样, 并进行基本的分析.评价一个场地是否可以进行土壤污染评估简化程序, 需填写采用简化场地勘察的准则表, 对于与场地无关或不适用的准则需说明理由, 当针对所有适用简化程序的准则判定均为“是”时, 该场地即可进行采用简化程序进行评估.
图 5 香港污染场地土壤风险评估与整治工作程序
2.2.4 信息公开及公众参与
香港历来重视信息公开及公众参与, 以减少由于不知情而产生的抵触情绪, 提高公众对决策的信任度和接受度[26, 27].香港没有专门针对场地污染评估与整治的公众参与规定, 相关内容融合于城市规划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2个阶段.针对城市规划, 有关的规划文件需征求公众意见, 并开展问卷调查和公开报告, 公众可以随时访问或提出质疑;针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需开展公众咨询, 公开建设项目有关的文件.香港提供了大量场馆和办事处等实体信息公开场所, 并设访客中心, 提供无障碍网络沟通服务, 网站及时更新项目进度及活动实况, 可供民众方便和快捷地获得各种信息, 彻底避免了民众“蒙在鼓里”[28].
2.3 澳门污染场地评估与勘查制度
澳门的污染场地评估与勘查主要整合于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 环境影响评估系列指引中有专门的《土壤污染评估指引》, 针对污染场地环境监管进行了原则性的规范. 2014年, 澳门制定了《环境影响评估土地污染评估指引》, 初步提出了土地污染评估应包括评估现有土地污染和评估拟开发项目在施工及营运期期间的潜在土地污染两部分, 前者即为场地污染评估与管控, 经确认发现拟开发项目土地受到污染时, 则需修复至与土地类型相对应的整治目标后才能进行土地开发.后来, 该指引经过2017年和2019年两次修订, 最后一次修订指引于2019年9月1日起实施.同时, 制定出台了《澳门环境质量标准商住用地、工业用地和公园绿地之上土壤管控标准(试行)》, 其与《土地污染评估指引》构成了澳门污染场地风险管控的核心制度.
监管范围上, 除常规污染监管企业用地外, 澳门结合实际需求将曾用作或现在被作为机场及飞机修理工场、船厂/船埠、火葬场、高尔夫球场和露天射击场等用地的均视为潜在污染场址, 需按程序开展污染评估和场地修复活动.监管程序上, 与内地城市类似, 包括潜在污染场址经过污染源识别、土地用途及敏感受体分析、场地勘察与分析、识别污染范围和场地修复与整治等环节, 各环节技术要求以参考内地有关技术导则及规范为主, 受污染的土壤修复至整治目标后可开发利用.管控标准上, 针对商住用地(居住、商业、旅游娱乐和共用设施)、工业用地(工业和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园绿地(绿地和公共开发空间区)3类制定了土壤污染物浓度参考值和土壤饱和度参考值, 包括常规项目22项和选测项目19项[29].
3 粤港澳大湾区城市污染场地管控制度体系思考与启示
城市污染场地的风险监管及其体系构建是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最活跃的内容之一, 受自然、社会和经济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污染场地多位于城市人口密集的地区, 存在较大的环境安全隐患, 需足够重视.粤港澳大湾区各市自然地理条件相近, 其主体居民是华人的特征明显, 加上国家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战略定位, 大湾区2区9市的联系将更加紧密[30, 31], 研究大湾区各城市污染场地制度体系构建的经验, 有助于形成大湾区区域性污染场地风险管控和制度体系, 对建立健全我国现行污染场地风险管控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3.1 重视土地规划及土壤环境质量符合用地要求
《香港规划标准与准则》中极其重视将环境因素和标准纳入考虑, 并要求环境因素的考虑需在规划工作开展初期纳入, 但针对污染场地再开发的规划及其调整问题暂未有专门的规定[32, 33].香港环境保护署和环境咨询委员会分别作为环境保护事务的执行机构和法定非官方组织, 充分参与建设规划项目的审批环节, 并向土地规划与管理部门建议采取的污染整治措施和审核土地利用计划的环评结果等, 当涉及可能存在土壤与地下水污染时, 要求土地开发前必须进行土地污染评估和完成必要的整治工程.内地涉及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方面的要求与香港类似, 要求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时, 要充分考虑污染场地污染风险, 合理确定土地用途.因此, 在具体实践中, 针对土壤污染严重的场地, 或污染情况较复杂、难以彻底管控风险且规划为敏感用地类型的地块, 可以探索建立土地利用规划调整的特殊通道, 构建形成基于经济性、安全性和时效性综合考虑的土地利用规划调整路径, 对在规划执行中发现的高风险污染场地的合理利用具有巨大意义.
3.2 管理与技术策略实施的效果反馈与借鉴
香港已进入后城市化阶段, 其城市高度发展, 土地利用高度集约, 短中期(10 a)内急需依靠棕地开发来缓解目前建设用地紧缺的现状, 其城市污染场地再开发流转较为迫切[23], 其所构建的管理机制和技术体系等的应用均早一步实施, 其应用效果反馈可作为珠三角各市的有效借鉴与参考. ①用地类型的归类香港针对市区住宅、乡郊住宅、工业用地和公园用地这4种用地类型建立了修复整治标准, 而其他用地(市区多层大厦、乡村底层楼宇、学校和设有运动场馆的公园等)需根据用地情形和暴露途径等划分到4类中进行修复整治, 这种方式的实施及其效果反馈可为珠三角地区复杂的土地利用类型提供借鉴. ②土壤污染评估简化程序珠三角城市污染场地, 尤其针对部分土地开发较为迫切且污染来源清晰简单的地块, 可探索建立污染场地再开发的简化模式, 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 简化流程, 有效提速土地流转及再开发.
3.3 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需更具操作性
借鉴香港完善、有效的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模式, 有效提升污染场地再开发过程中的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 使公众实质性参与到再开发全过程中, 提高公众对决策的支持度[28]. 《土壤法》和《土十条》等均对土壤污染防治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提出了原则性要求, 为公众有序参与土壤环境监管提供了制度环境.然而, 在实践中公众参与和有关信息公开依然不足, 内地城市的土壤污染防治信息发布渠道较为单一, 网站建设水平不高, 公开信息少, 公众参与形式、参与环节及参与深度与香港还有较大差距[34~36].因此, 珠三角城市基于对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的法律制度实施和有关决策公众支持度的双重考虑, 做好有关的配套措施. ①加强公众引导与沟通, 强化正确的风险认识和环保参与意识, 有效缓解要么“事不关己”, 要么“邻避思想”严重的公众极端反映. ②明确工作程序、要求与方式, 进一步明确信息公开的具体内容、期限、范例和获得途径等, 进一步明晰公众参与的工作节点、参与主体和具体形式等, 并建立具体的意见反馈机制. ③推动非政府环保社会组织发挥作用, 规范运行, 为土壤污染风险及防治提供专业培训、政策和技术咨询和协助宣传活动等.
3.4 探索构建污染场地风险管控区域制度及联盟机制
2019年2月, 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 提出加强大湾区环境保护和治理, 开展粤港澳土壤治理修复技术交流与合作, 积极推进受污染土壤的治理与修复示范, 强化受污染地块的安全利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已提升至国家战略的高度, 这为推进粤港澳大湾区污染场地风险管控制度体系和安全保障技术体系构建及集成提供了良好的机遇.随着珠三角各市城市更新的深入推进, 将对污染场地风险管控策略的安全性、精细化和时效性提出更高的要求, 充分借鉴和学习香港有关做法, 强化大湾区2区9市在污染场地风险管控上的技术交流与合作, 采用行政协议、区域规划和联合技术攻关等手段, 探索建立大湾区污染场地风险管控的区域联盟机制.
4 结论
(1) 在国家污染场地风险管控要求下, 以广州、深圳和东莞为代表的珠三角城市在实践中逐步构建了切实有效的污染场地风险管控体系, 体系覆盖了城市规划、监管范围、技术要求、监测监管、从业单位管理和联动监管等方面, 各市结合实际需求有所侧重.但实际执行中, 需进一步明确和细化要求, 强化制度配套, 有效支撑管控体系发挥实效。
(2) 香港较早构建了系统的污染场地风险管控体系, 形成了以评估整治指引、基于风险的土壤治理标准和土地勘察整治实务为核心的制度规范, 并结合实际需求形成了土壤污染评估简化程序, 有效保障了特定地块再开发的安全性和时效性.公众参与和信息公开在香港污染场地评估与整治中发挥了充分的作用, 有效提高了公众对决策的支持度。
(3) 香港对棕地再开发的迫切性以及珠三角各市对场地再开发的巨大空间, 将对污染场地风险管控策略的安全性、精细化和时效性等提出更高要求, 互相借鉴和充分学习, 加强大湾区2区9市污染场地风险管控上的技术交流与合作, 探索建立大湾区污染场地风险管控的区域联盟机制, 最终实现大湾区污染场地的安全再利用和高效开发。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导读#为及时反映生态环保产业过往一年的发展动态,预测新一年的发展趋势,我会组织各分支机构编写了《2024年行业评述和2025年发展展望》,供环保企事业单位、专家和管理者参考。本文为《2024年土壤与地下水修复行业评述和2025年发展展望》,作者为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土壤与地下水修复专业委员会段颖
日前,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联合发布《关于全面推进美丽四川建设的实施意见》。其中提出,到2027年,全省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提升,绿色低碳经济持续壮大,城乡环境更加宜居,多彩人文之韵充分彰显,巴山蜀水更加秀美安澜,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更加牢固,美丽四川建设成效显著。到2035年,美丽四川基
我国土壤污染防治相关法规政策文件对绿色低碳修复有原则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提出实施风险管控、修复活动不得对土壤和周边环境造成新的污染。《建设用地土壤修复技术导则》提出鼓励采用绿色的、可持续的和资源化修复。《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和《“十四五”土壤、地下水和农村
近日,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正式对外揭晓2023年度环境技术进步奖结果。由高能环境参与完成的“双碳战略下污染场地安全利用与价值重塑全过程低碳关键技术”与“西南岩溶工业活动区水土跨介质协同预警与风险管控关键技术及应用”两项目脱颖而出,分别荣获2023年度环境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二等奖。高能环境
近日,浙江省生态环境厅发布浙江省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名录(含地下水污染场地)与浙江省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名录移出清单(2024年1月10日更新)。
北极星环境修复获悉,近日,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官网发布《上海市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名录》和《上海市地下水污染场地清单》,截至2023年8月31日。更新后,《上海市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名录》共有41个地块,《上海市地下水污染场地清单》共有20个地块。上海市生态环境局上海市规划
日前,电建生态公司实施的首个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治理项目——武汉铁塔厂土壤修复项目污染治理主体工程全面完工。武汉铁塔厂地块土壤修复项目是为修复铁塔厂区12.9万平方米范围内的2.8万立方米污染土壤而实施的一项综合性治理工程。该项目采用原地异位化学氧化和酸碱中和、原位中和修复、水泥窑协同处置
北极星环境修复网获悉,7月11日,上海市杨浦区平凉社区C090103单元03G2-07、03G2-09、03G2-10、03G2-11地块场地修复治理项目中标结果公布,中标供应商为上海城投上境生态修复科技有限公司,中标金额820.1288万元,合同履约期限90日历天内完成。本项目位于上海市杨浦区平凉社区C090103单元03G2-07、03G2
2023年4月19日至21日,亚洲最具影响力的环境技术交流盛会——第24届中国环博会于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盛大开幕。泰州海陵城市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下属公司江苏艾斯蔻环境工程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苏艾斯蔻”)作为环博会密切合作伙伴受邀参加。本次展会,江苏艾斯蔻以“清洁我们的地球”为主题,展示
在经历政策驱动下的快速发展后,土壤修复行业将进入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期,修复技术也将逐渐向低成本、低碳、绿色高效以及可持续的修复模式发展,对精细化要求也会越来越高。“十四五”期间石油石化行业环保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含油污泥相关的标准规范也陆续出台,油泥治理工作也将大面积开展。7月13-14
北极星环境修复网获悉,3月8日,宁波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发布大埠小微产业园及服务配套地块项目—土壤修复工程中标公告,中节能大地(杭州)环境修复有限公司中标,中标价10069.7224万元。据招标文件显示,该项目招标人为宁波市奉化区锦贝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委托代理机构为宁波国际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本
近日,光大绿色环保旗下光大生态修复(江苏)有限公司成功中标两项环境治理项目,分别为江苏省连云港灌云县临港产业区20个工业企业污染地块土壤修复项目(二标段)(以下简称“灌云县临港产业区项目(二标段)”)、苏州吴江区七都镇受控(简易)填埋场长效管控服务项目(以下简称“苏州七都填埋场服务
近日,广州市天河区广氮马鞍山AT0607019地块土壤污染修复项目招标,预算金额1877.311918万元。中标人需负责广氮马鞍山AT0607019地块用地红线范围内场地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负责修复过程的二次污染防治,负责完成项目的各项报批、评审、验收和移出污染地块名录等工作。负责项目的各项报批及内外所需的
近日,广东省物资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新造油库地块土壤修复项目施工中标结果公布,中标人为广州市第一市政工程有限公司,中标总价3538.782487万元。自中标之日起计,中标人须在180日历天内完成项目所有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并经省(市)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对修复效果评估报告组织评审通过并取得验收合格
2024年3月13日,重庆中渝电镀有限公司原址场地及影响区污染土壤治理修复项目EPC总承包招标,工程总投资额1379.92万元,本项目合同估算金额1054.76万元,本项目总占地面积约15772平方米,建设规模为土壤开挖、场内短驳29055立方米,污染土壤外运至水泥厂处置9592吨,桩板挡墙588.9立方米,场地清表及外运
2月27日,灌云县富源纸业有限公司污染地块土壤修复项目中标候选人公示,第一中标候选人为中冶天工集团有限公司。项目招标范围包括污染土壤及地下水修复治理、风险管控阻隔施工等。公示如下:灌云县富源纸业有限公司污染地块土壤修复项目中标候选人公示江苏建博工程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受灌云县燕尾港工业
确保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发展——访市铜川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刘战杰2023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铜川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空气质量位居汾渭平原15地市和关中7市区“双第一”,历史首次进入全国重点城市前百名;岔口国考出市断面水质达到Ⅲ类标准,优于国考2个
日前,四川省生态环境厅等部门联合印发《四川省建设用地土壤环境管理办法》的通知,本办法自2024年2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5年。关于印发《四川省建设用地土壤环境管理办法》的通知各市(州)生态环境局、自然资源主管部门、住房城乡建设(城市管理)主管部门: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
近日,环服公司及下属环净公司市场开拓喜报频传,先后中标花都区环卫所垃圾填埋场场区及渗沥液调节池覆盖膜维护服务采购项目、广州冶炼厂地块土壤修复项目、广州市全民文化体育综合体项目配套骨干道路(二十一涌北路)—软基处理工程项目(包4),累计中标金额超6000万元,奋力打响新年“开门红”第一
近日,广州市南石路4号土壤污染修复项目采购公告发布,预算金额2635万元。南石路4号土壤污染修复项目采购公告广州丝绸印染厂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采购方”)就以下采购项目进行公开采购,欢迎符合资格条件的供应商参与。一、项目名称南石路4号土壤污染修复项目二、项目类别工程三、采购方式招标四、采
北极星环境修复网获悉,10月20日,青岛即墨区通济下泊片区旧村改造项目一期地块土壤修复工程(工程总承包)公开招标,本项目总投资额为4355.6233万元,工程造价为4315.4233万元。青岛即墨区通济下泊片区旧村改造项目一期地块土壤修复工程(工程总承包)招标公告一、项目基本情况1.项目概况:青岛市即墨区通
北极星环境修复网获悉,9月28日,广州市木材公司地块土壤污染修复项目公开招标,预算金额3916.417811万元。广州市木材公司地块土壤污染修复项目。工作内容:广州市木材公司地块土壤污染修复服务。投标人须按国家、广东省、广州市现行有关标准、规范、规程和采购人及代业主管理单位的相关要求,完成广州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11日,位于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西江产业新城的万里扬高明独立储能项目举行动工仪式。该项目占地38亩,总投资8亿元,计划建设200MW/400MWh独立储能电站项目。项目由浙江万里扬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将打造为粤港澳大湾区电力调频调峰的重要枢纽。项目采用具备快速调频、无功补
当前,位于广东梅州、肇庆、惠州、茂名等地的抽水蓄能工程正加速推进,“进度条不断刷新,从今年起,4座抽水蓄能电站将陆续建成投产,推动广东年内成为全国首个抽水蓄能在运规模突破1000万千瓦的省份。电站建成后,每年最多可消纳清洁能源136.8亿千瓦时相当于广东620万居民用户一年的用电需求。变速抽
4月7日,广东阳江三山岛500千伏海上风电柔直输电工程全面开工,这是我国首个海陆一体送出工程,将广东阳江三山岛的海上风电源源不断送往粤港澳大湾区。据介绍,该工程起于广东阳江三山岛风电场,止于广东江门,线路总长293公里,其中,海底电缆长115公里、陆上输电线路为178公里。工程总投资约103亿元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今年以来,广州石化抓住航煤市场需求旺盛的有利时机,全面强化从计划、生产、质检到销售的全过程闭环管理,增产增销航煤产品,一季度航煤产量、销量分别同比增长1.7%和4.32%,有效保障粤港澳大湾区航煤市场稳定供应。该公司围绕增产扩销增效目标,着力强化生产保障,优化加氢裂化、
4月10日,宁波东方电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方电缆”)发布《关于中标海陆缆相关项目的提示性公告》。公告披露,近日,东方电缆收到中标公告,确认公司为南方电网公司阳江三山岛海上风电柔直输电工程海底电缆及附件项目(包2)中标人,中标金额约8.99亿元。阳江三山岛海上风电柔直输电工程是全国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9日,广东佛山听音湖氢能游船投放仪式在南海区西樵镇听音湖畔举行。据悉,该游船采用“零排放、低噪音、高智能”氢能技术,是粤港澳大湾区零碳出行的重要实践,标志着南海在氢能应用领域再进一步。
4月7日,广州市生态环境局印发《2025年广州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要点》。详情如下:2025年广州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要点2025年广州市生态环境工作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
截至4月6日,广东公司年累计发电量达100.77亿千瓦时,突破百亿千瓦时大关,利用小时全省对标排名第一,为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能源保障。今年以来,广东公司多措并举保障电力安全稳定供应,圆满完成春节、两会保供。该公司严格落实领导干部24小时带班值守及“现场、现实、现在”安全管理
近日,国务院发布关于《黄河流域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规划提到,充分利用沙漠、戈壁、荒漠等建设重要清洁能源走廊;实施地表水地下水联合调蓄和战略储备,坚决遏制挖湖造景。在黄河下游地区,增强山东半岛、中原城市群与京津冀、长三角等城市群之间的区域联系和融合发展;实施滩区差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近期,中交三航局中标广东16兆瓦漂浮式海上风电成套系统示范应用工程,中标金额约2.87亿元,计划工期487日历天。该项目位于阳江市阳西县沙扒镇附近海域,水深超过50米,是我国首个大容量漂浮式风电科研示范工程。项目拟建设1台16兆瓦漂浮式风机,采用四立柱半潜式基础,结合动态
2025年3月,广西桂冠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迎来了上市25周年重要历史节点。25年风雨兼程、砥砺前行。作为广西首个上市电力企业,桂冠电力从一家装机容量仅62万千瓦的小型公司,发展成为装机容量达1329.73万千瓦的能源先锋,清洁能源装机占比突破90%。桂冠电力在资本市场一路高歌,市值一度创历史新高,成为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