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境修复土壤修复政策正文

《天津市暂不开发利用污染地块风险管控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

2020-09-22 10:04来源:北极星环境修复网关键词:土壤污染防治污染地块天津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监测频次

(1)地下水

地下水监测频次原则上不少于每季度一次,两个批次之间间隔不得少于1个月。针对污染物扩散、社会关注度高、周边社会环境复杂、生态环境敏感、地下水流场变化大等特殊地快情况可提高监测频次。

(2)环境空气

地块周界环境空气监测频次原则上不少于每月一次。地块周边存在环境敏感目标,可提高监测频次,出现特殊情况随时监测。

监测结果分析及判别

(1)地下水监测结果分析及判别

四个批次连续监测数据显示相同监测点位中同一污染物监测值变化呈显著上升趋势的,说明特征污染物存在污染扩散,应及时采取工程控制措施阻断污染扩散。

(2)环境空气监测结果分析及判别

对比《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DB 12/059)中表2臭气浓度周界环境空气浓度限值,下风向任意点位监测数据超过限值要求的,说明特征污染物存在污染扩散,应及时采取工程控制措施阻断污染扩散。

4.7 隔离重点区域

暂不开发利用污染地块内有坑洼、废弃物堆积、电力设施、工程控制作业区域等存在人员及环境安全隐患的区域,应根据目标位置设立隔离警示带或隔离墩。

隔离警示带或隔离墩颜色可由黄黑、红黄、红白相间组成。隔离警示带宽度可根据现场需要确定,但不应少于50mm,可采用张拉、拴系、粘贴等固定方式。隔离墩应设置在地块内通往安全隐患区域的道路中央,参数要求应满足《聚乙烯隔离墩通用技术条件》(GB/T 34847)以及水泥隔离墩等相关规定。

隔离警示带或隔离墩上可均匀印有地块风险管控规定及禁令、警示语等,可采用特殊涂料喷涂表面,涂料应有良好的耐磨性能,宜具有反光性能。

4.8 信息监控与识别

暂不开发利用污染地块内或周边人员密集、人员与车辆来往频繁及社会关注度高的典型污染地块,应设置视频探头、扬声器、无人机等措施进行地块影像监控及事件报警,影像资料长期保存、定期排查安全隐患;可设置电子门禁、信息识别等装置,自动判断进出地块人员及车辆信息。

4.9 蒸汽入侵预防

暂不开发利用污染地块特征污染物具有易挥发、异味等性质,且对周边居民区、办公区、学校、医院等环境敏感目标存在蒸汽入侵影响的,应采取预防蒸汽入侵措施,主要包括:采用高密度聚乙烯(HDPE)等致密材料覆盖地块污染区域;利用在线监测设施对周边环境敏感点进行预警。

4.10 覆盖植被

暂不开发利用污染地块表层土壤污染,且污染物存在随降雨发生地表径流迁移风险,应根据地块污染特征与分布,采用植被覆盖的方式阻断污染物迁移,预防水土流失。覆盖植被实施过程应至少考虑以下因素:覆盖区域径流排放坡度;地块污染特征是否支持植被生长;植被种植类型及密度。

4.11 铺设苫网

暂不开发利用污染地块内地表裸露、无植被覆盖的,应按照扬尘防治要求铺设符合相关规格的苫网,可参照《天津市建设工程扬尘治理工作导则》执行。

4.12 垂直阻隔与水平阻隔

根据动态监测结果判断暂不开发利用污染地块存在污染物扩散迁移的,应根据地块风险管控范围、污染物迁移途径及扩散方向实施垂直阻隔与水平阻隔的工程控制措施。污染物水平方向扩散迁移应采用垂直阻隔措施;污染物垂直方向扩散迁移应采用水平阻隔措施。

垂直阻隔技术主要包括土-膨润土隔离墙、高压喷射灌浆墙、搅拌桩墙、水泥帷幕灌注浆墙、土工膜墙等。

水平阻隔技术主要包括混凝土、沥青等硬化路面覆盖、清洁土壤覆盖、柔性膜覆盖等。

具体措施工程实施要点可参照《污染地块地下水修复和风险管控技术导则》(HJ 25.6)、《地下水污染源防渗技术指南(试行)》、《污染地块风险管控技术指南—阻隔技术(试行)(征求意见稿)》等相关导则规范执行。

附录1 暂不开发利用污染地块制度控制方案编制大纲

5 项目背景

5.1 任务由来

说明污染地块环境管理过程及风险管控环境管理要求。

5.2 编制依据

列出方案编制的法律、规章、技术标准规范等参考文件。

5.3 编制目的

从生态环境安全、人员社会安全等方面说明风险管控落实后需要达到的效果。

5.4 管控范围

说明风险管控区域,说明管控范围与地块调查评估红线范围、污染范围的关系。

6 地块风险识别

6.1 地块基本信息

描述地块名称、位置、四至范围、面积、使用历史、现状与未来规划等信息。

6.2 地块污染情况

对地块调查与风险评估报告内容进行总结。

6.3 水文地质情况

根据地块水文地质勘察报告明确地块污染所涉及的土层分布、地下水流向、含水层厚度等信息。

6.4 地块周边环境

说明地块周边环境敏感点类型、距离、分布位置,说明地块周边人员密度、道路分布、工程施工等社会环境现状。

7 制度控制措施

7.1 措施选择原则

根据地块风险识别结果及地块特征确定管控措施类别。

7.2 实施方案

对选取制度控制措施各项要求进行详述,包括措施实施流程及说明、技术参数、组织计划、工程量清单等。

7.3 制度控制的运行和管理

提出管控措施日常使用、运行、维护等计划,以及负责管控措施相关人员的职责及分工。

7.4 应急预案

提出如人员入侵等突发事件的情景设置及应对措施。

8 动态监测方案

8.1 地下水监测方案

根据地块管控范围、污染情况、水文地质、周边环境,确定地下水监测的点位布设、指标及频次、监测措施维护等内容。

8.2 环境空气监测方案

根据地块污染物类型、污染分布、周边环境,确定大气监测的点位布设、指标及频次、监测措施维护等内容。

9 投资估算

管控措施设立、执行、维护所需经费概算。

10结论

附录2 暂不开发利用污染地块工程控制方案编制大纲

1 项目背景

1.1 任务由来

说明污染地块环境管理过程及风险管控环境管理要求。

1.2 编制依据

列出方案编制的法律、规章、技术标准规范等参考文件。

1.3 编制目的

从生态环境安全、人员社会安全等方面说明风险管控落实后需要达到的效果。

1.4 管控范围

说明风险管控区域,说明管控范围与地块调查评估红线范围、污染范围的关系。

2 地块污染情况

2.1 地块污染情况

对地块调查与风险评估报告内容进行总结。

2.2 水文地质情况

根据地块水文地质勘察报告明确地块污染所涉及的土层分布、地下水流向、含水层厚度等信息。

2.3 制度控制措施实施情况

总结实施制度控制措施的类型、日常运行、管理维护等相关情况。

2.4 动态监测结果总结

总结根据动态监测结果,分析污染物扩散方向,确定污染物环境扩散风险类型(横向扩散、纵向扩散)。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土壤污染防治查看更多>污染地块查看更多>天津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