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大气治理VOCsVOCs治理技术正文

一文了解凹印软包装行业VOCs治理政策、技术、现状

2020-11-23 15:13来源:印刷工业杂志社关键词:VOCs治理VOCs减排挥发性有机物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2019年凹印软包装行业在巨大的市场压力和环保压力下,仍取得了较好的发展,存量整合、两极分化仍然是其发展的主旋律。这一年来,国家有关部门在VOCs管控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方案、标准、政策等,凹印软包装行业的VOCs减排技术取得了较大进展。

VOCs减排技术现状

1.阶段性成果

在强大的环保压力下,企业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有了普遍的提高。业内绝大部分企业都安装了VOCs治理环保装置,解决了环保设施从无到有的问题。凹印软包装行业VOCs治理的技术路线逐渐明确,各种VOCs减排技术的适应性和优缺点逐步明朗,并且开始从“环保设施从无到有”的初级阶段向“达标排放、经济适用”的完善发展阶段过渡。

(1)无溶剂复合技术、水性胶复合技术大面积快速推广,增速前所未有,成为源头减排首选技术。

(2)末端治理全面展开,回收和销毁两大类技术均有应用,目前减风增浓+RTO成为主流技术。

(3)无组织排放管控技术不断成熟,车间合理布局、优化气流组织、逸散科学捕集等控制技术措施正在一些大型企业得到应用。

(4)印刷源头削减与替代问题成为技术攻关重点,水性油墨、水醇油墨、UV、EB等低(无)VOCs油墨印刷技术均取得重大进展。

2.存在问题

(1)源头替代及控制力度不足。

(2)无组织排放问题突出。

(3)末端治污设施简易低效。VOCs末端治理技术百花齐放、乱象丛生,增加了企业选择的难度, 治污设施建设质量良莠不齐,应付治理、无效治理等现象突出。软包装行业中,投资并有效运行VOCs焚烧、回收等高效VOCs治理装置的企业占比较小,而大多数企业(部分地区甚至达90%以上)采用低温等离子、光催化、光氧化等低效技术,治污效果差。一些企业由于设计不规范、系统不匹配等原因,即使选择了高效治理技术,也未取得预期的治污效果。

(4)运行管理不规范。VOCs治理需要全面加强过程管控,实施精细化管理。一些企业采用活性炭吸附工艺,但长期不更换吸附材料。

(5)监测监控不到位。我国VOCs监测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企业自行监测质量普遍不高,点位设置不合理、采样方式不规范、监测时段代表性不强等问题突出。

政策环境变化

1.2019年6月26日,生态环境部发布了《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方案》(环大气[2019]53号)。该方案在对前期的VOCs治理工作进行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针对不同工况、不同重点行业的VOCs实用治理技术,并对不同技术的适用范围进行了界定,对今后重点行业的VOCs末端治理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该方案明确了六大重点行业VOCs治理任务,并对京津冀及周边、长三角和汾渭平原三大重点区域提出了更为严格的治理要求。同时《方案》明确要求塑料软包装印刷企业推广使用水醇性油墨、单一组分溶剂油墨,无溶剂复合技术、共挤出复合技术等,鼓励使用水性油墨、辐射固化油墨、紫外光固化光油、低(无)挥发和高沸点的清洁剂等。

2.2019年5月24日,生态环境部发布《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GB37822-2019)。

3.《印刷工业污染防治可行技术指南》已通过评审,国家标准 《印刷工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正在制订中。

方案要求各地应根据《关于加强重污染天气应对夯实应急减排措施的指导意见》,指导工业企业制定“一厂一策”实施方案

4.2019年10月11日,生态环境部印发《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9-2020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方案要求各地应根据《关于加强重污染天气应对夯实应急减排措施的指导意见》,严格按照Ⅲ级、Ⅱ级、Ⅰ级应急响应,指导工业企业制定“一厂一策”实施方案,明确不同应急等级条件下停产的生产线、工艺环节和各类减排措施的关键性指标,细化各减排工序责任人及联系方式等。同时,实施差异化应急管理。

VOCs减排技术进展

近年来,凹印软包装行业不论是源头削减、过程控制还是末端治理均取得了明显的进步。

1.源头削减与水墨(水醇油墨)应用

从源头上减少溶剂的使用量或者仅使用有利于末端治理的溶剂,从长远来讲是实现行业VOCs减排的根本解决措施。在复合环节,挤出复合、无溶剂复合、水性复合、胶干式复合都是已经成熟的技术。在印刷环节,单一溶剂油墨、水性油墨及水醇油墨、UV塑料凹印、EB塑料胶印等前沿技术开始得到应用。

水性油墨和水醇油墨凹印技术是当前软包装领域的热点之一,采用水墨从源头治理VOCs是最理想的方法。目前国内已有十几家油墨企业研制成功水性油墨或水醇油墨并投放市场;国内所有的一线凹印机生产企业和部分二线凹印机生产企业都相继推出了适应水性油墨的凹印机——水墨印刷机;凹印制版企业也相应推出适应水墨的浅版。因此,水墨、水墨凹印机、水墨浅版及耗材等水性油墨应用产业链已成雏形。

目前行业里已初步解决了水墨的初干、彻干问题,油墨对基材的润湿、体系对颜料的分散问题,适应浅版印刷的遮盖力问题。近期又初步解决了附着牢度和干燥问题,这些突破将塑料软包装水墨印刷技术又向前推进了一步。

总体来说,水性油墨在市场的应用雷声大、雨点小,对传统溶剂墨的替代率很低。应用企业很大程度上是将其作为一种技术储备,小批量试用的企业较多,真正大批量应用的较少。印刷适应性、复合适应性、对BOPP、BOPET、BOPA等基材的适应性等方面都有待进一步的完善。无论如何,水性油墨的成功试用和使用,是一个良好的开端,需要油墨制造商、凹印机制造商、凹印软包装企业不断努力使之成熟。

目前,应用于塑料表印、纸张凹印等的水性墨产品已较成熟,但应用比例不大,在复合软包装领域也已经有一些企业开始水醇油墨的工业化应用。

2.过程控制和无组织排放管控

过程控制和无组织排放管控即从印刷和复合加工过程中通过改进烘干的效率和生产现场管理等措施达到VOCs减排目的。目前,减风增浓和无组织排放管控技术已经逐步成熟。

过程控制主要措施是对印刷复合设备进行技术革新,使生产排放的VOCs尾气的风量减小、浓度提高,同时增加热能利用等。在油墨、胶粘剂调配、运送、印刷干燥、洗版擦版、贮存等过程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无组织排放。例如,印刷设备增加LEL装置、部分区域软封闭、半封闭墨槽及油墨槽加盖、全封闭挡墨装置及推行清洁生产等。

3.末端治理-系统工程

凹印软包装行业的废气排放为中等浓度、大风量,且随着工况变化而变化。

末端治理技术如吸附回收技术、燃烧技术等本身是比较成熟的,但在与凹印软包装行业的“无缝对接”上,需要做许多细致艰苦的工作。末端治理技术在软包装行业有很多成功的案例,也有不少失败的案例。因此,企业应该因情制宜、统筹考虑,精心选择适合本企业条件的治理技术方案,不应盲目效仿。

末端治理技术目前主要有两个方向:一个方向是回收,包括吸收法、吸附法及冷凝法等。另外一个方向是销毁,包括燃烧法、光催化法、等离子法及生物法等。近两年,通过RTO燃烧法进行软包装行业VOCs治理成为主流方法。

(1)回收法

回收法是通过物理的方法,改变温度、压力,或采用选择性吸附剂和选择性渗透膜等方法来收集分离有机气相污染物,主要技术有吸附、吸收、冷凝及膜分离技术。回收的挥发性有机物可以直接或经过简单纯化后返回工艺过程再利用,以减少原料的消耗,或者用于有机溶剂质量要求较低的生产工艺,或者集中进行分离提纯。

在凹印工序中,已经有一些大型企业采用回收法,取得了良好的的应用效果。但回收法投资较大,比较适合拥有多条生产线的大型企业。

(2)燃烧法

燃烧法的主要技术分为直接燃烧法、蓄热式燃烧RTO、催化蓄热燃烧RCO等。目前燃烧法应用较为成熟,有机废气经过燃烧后产生的热能可以直接回收,按需要输出热能,实现废气治理的同时可以取代燃气锅炉作为供热设备。在我国,应用RTO燃烧法治理VOCs的印刷企业相对较多。

对中小企业来说,燃烧法投资依然比较大。一些企业已经研发出了小型燃烧装置并开始应用,但实际效果还有待实践和时间验证。

(3)低温等离子体、光催化、光氧化等技术的应用

该类技术在《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方案》中被列为低效治理技术之列。近年来,很多地市都提出了要求限期短期快速治理,迫于形势、资金以及技术和市场的压力,一些凹印企业仓促选择了等离子、光催化、光解等投资较小的临时过渡措施,效果并不理想。同时,有专家认为,近年来工业城镇造成臭氧超标的其中因素就是滥用等离子体和产生臭氧的UV光催化氧化设备。目前,已有多地环保部门叫停了单一采用等离子等技术治理VOCs。

任何技术的完善都需要一个发展过程。目前国内很多企业和研究机构在进行低温等离子体等技术的深化研究工作,包括与其他技术的协同净化技术的研究开发,如低温等离子体+催化技术、低温等离子体+生物技术等。该类技术的应用还具有一定的提升空间。

(4)生物法

生物法具有设备简单,投资及运行费用较低,无二次污染等优点,近年来在有机废气净化领域的研究进展很快,适用范围不断拓宽。随着各种生物菌剂和新的生物填料的开发,其不断地取得突破,逐步拓展到醇类、酯类等多种类型的有机物的净化。但由于生物菌种对有机物的降解具有专一性,只适合易生物降解的有机物的净化,普适性较差。

生物法本身是一种绿色环保的净化技术,在国外的VOCs治理领域深受青睐。从长远来看,生物净化技术将会得到更快的发展和更多的应用。

目前,部分企业开始使用生物法对水醇油墨印刷废气进行生化处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随着水醇油墨的工业化应用,与醇水油墨配套的末端治理设备将成为重要的研发领域。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VOCs治理查看更多>VOCs减排查看更多>挥发性有机物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