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实验采用SBR工艺,每周期6 h,其中反应4 h,其余时间为沉降和排水。反应器的有效体积为1.5 L,pH控制在7.5~8.5,好氧段DO控制在0.5~2.5 mg/L,厌氧段DO控制在0.1~0.5 mg/L,温度控制在28~ 35 ℃。污泥按照MLSS为3 000 mg/L左右接种至反应体系。
实验分为两个阶段:进水负荷提高阶段和间歇曝气比(好氧曝气和缺氧搅拌的时间比)调整阶段。进水负荷提高阶段(第1周期—第33周期)的间歇曝气比为3:1,根据出水的氨氮和总氮浓度,逐步提高反应器的进水负荷;该阶段的运行方式为瞬时进水,一段曝气2 h、缺氧搅拌1 h、二段曝气1 h、沉淀1 h、排水1 h。
在间歇曝气比调整阶段(第34周期—第38周期),初始的进水氨氮负荷和间歇曝气比分别为0.31 kg/(m3·d)和2.7:1.3,根据出水的氨氮和总氮浓度,调整进水氨氮负荷和间歇曝气比;当间歇曝气比为2.7:1.3时,该阶段的运行方式为瞬时进水,一段曝气2 h、缺氧搅拌1.3 h、二段曝气0.7 h、沉淀1 h、排水1 h,当间歇曝气比为3:1时,该阶段的运行方式与进水负荷提高阶段的运行方式相同。
1.4 实验仪器和分析方法
常用仪器包括:Sartorius AG型精密pH计,德国赛多利斯公司;DR2800型水质分析仪,美国哈希公司;BT-210S型电子分析天平,德国赛多利斯公司;HQd型溶氧仪,美国哈希公司。
NH3-N浓度采用蒸馏和滴定法测定;NO2--N浓度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总氮浓度采用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溶解氧(DO)和温度采用溶氧仪测定;pH采用pH计测定;COD采用重铬酸盐法测定;污泥浓度(以MLSS计)采用重量法测定。
2 结果与讨论
2.1 氨氮处理效果
考察了反应器对煤化工废水中氨氮的去除效果,结果见图 2。
由图 2可知,进水氨氮由5 mg/L最终提升至80 mg/L左右,进水氨氮负荷由0.04 kg/(m³·d)最终提升至0.34 kg/(m³·d)左右,在此过程中,氨氮去除负荷由0.02 kg/(m³·d)提升至0.32 kg/(m³·d)左右。
前33个周期中,将间歇曝气比控制在3:1,此时除第7个周期外(出水氨氮为10.4 mg/L),即使不断提高进水氨氮负荷,都可以保证出水氨氮低于8 mg/L,满足《石油炼制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1570—2015)和《石油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1571—2015)中的氨氮排放限值。
而第7周期的出水氨氮浓度高,是由于反应器运行初期,氨氮去除能力不稳定所导致。第34周期—第36周期,间歇曝气比调整至2.7:1.3,出水氨氮浓度升高,即使将进水氨氮负荷降低至0.29 kg/(m3·d),也不能保证出水氨氮低于8 mg/L。第37周期、第38周期在进水氨氮负荷不变的情况下将间歇曝气比恢复至3:1,出水氨氮低于5 mg/L。
缺氧时间所占的比例越大越有利于亚硝酸盐氮的积累,因此本实验在第34周期—第36周期降低了间歇曝气比,但运行中发现,随着曝气时间的减少,氨氮去除负荷降低进而导致出水氨氮浓度的增高。
为了优先保证出水氨氮小于8 mg/L,因此将实验的间歇曝气比恢复至3:1。有研究表明,间歇曝气比为0.55~6.16均能够成功实现短程硝化,实验最终采用的间歇曝气比也在此范围之内。
2.2 总氮处理效果
考察了反应器对煤化工废水中总氮的去除效果,结果见图 3。
由图 3可知,在进水总氮为25~85 mg/L、进水总氮负荷为0.04~0.33 kg/(m3·d)时,出水总氮可以保持在40 mg/L以下,满足《石油炼制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1570—2015)和《石油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1571—2015)中的总氮排放限值;当进水总氮提升至85~97 mg/L、进水总氮负荷提升至0.36~0.38 kg/(m³·d)时,出水总氮在40~50 mg/L。
第28周期、第30周期、第33周期、第34周期、第35周期中,进水总氮负荷同为0.33 kg/(m3·d),总氮的去除负荷分别为0.23、0.22、0.23、0.25、0.22 kg/(m3·d),出水总氮分别为28、22、27、24、27 mg/L。
由此可见,在第34周期、第35周期中虽增加了搅拌时间,并不能保证总氮去除负荷的稳定升高,也不能保证出水总氮浓度的进一步降低,同时曝气时间的减少导致了出水氨氮浓度的升高(图 2)。
第27周期、第36周期、第37周期、第38周期的结果进一步确定了这一现象,此时进水总氮负荷同为0.31 kg/(m³·d),总氮去除负荷分别为0.16、0.22、0.23、0.23 kg/(m³·d),出水总氮分别为40、25、20、22 mg/L,其中在第36周期增加了搅拌时间。
2.3 短程硝化效果的评价
通过对一段曝气结束后的氮含量的测定,对反应器的短程硝化效果进行评价,进而评价短程硝化反硝化的运行效果。图 4表示的是在反应器稳定运行期间,一段曝气结束后搅拌开始前的亚硝酸盐氮的积累率以及当时体系中溶解氧的浓度。
由图 4可知,亚硝酸盐氮积累率基本上在50%以上。当DO小于1.2 mg/L时,体系中亚硝酸盐氮积累率为67%~88%;当溶液中的DO在1.2~2.5 mg/L之间时,亚硝酸盐氮积累率下降,在39%~63%(第18周期除外)。
亚硝酸盐氮占硝酸盐氮和亚硝酸盐氮之和的比例为亚硝酸盐氮积累率,当亚硝酸盐氮积累率达到50%以上时认为实现短程硝化。pH、DO、温度都对短程硝化的实现产生影响,而DO对短程硝化的控制起到决定性作用。研究表明,氨氧化菌氧饱和常数一般为0.2~0.4 mg/L,亚硝酸盐氧化菌为1.2~1.5 mg/L,在低DO的条件下,容易形成亚硝酸盐氮的积累,而在DO较高的情况下,通过其他条件实现短程硝化则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因此本实验主要通过对DO的控制来快速实现短程硝化。结果表明,当DO低于1.2 mg/L时能够稳定实现短程硝化,一旦DO大于1.2 mg/L,除第18周期外,亚硝酸盐氮积累率会降低,短程硝化不能稳定实现。而第18个周期中的高DO,是由于体系中剩余氨氮较少(5.70 mg/L),系统的需氧量减小而导致。
2.4 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
利用16S rDNA基因高通量测序分析了反应体系中活性污泥的微生物菌落结构。可知在属水平上,丰度大于2%的优势微生物分别为:Hyphomicrobium菌属(34.72%)、Truepera菌属(5.44%)、Ottowia菌属(4.24%)、Nitrosomonas菌属(4.03%)、Advenella菌属(3.23%)、Thiobacillus菌属(3.20%)、Ignavibacterium菌属(2.11%)。
在属水平上,具有脱氮功能的微生物占比为45%左右,其中Nitrosomonas菌属属于氨氧化菌,参与了硝化过程,具有将氨氮氧化为亚硝酸盐氮的功能,而与反硝化过程相关的微生物有Hyphomicrobium菌属、Ottowia菌属和Ignavibacterium菌属,该微生物群落结构保证了本反应体系的氨氮和总氮去除能力。同时,具有亚硝酸盐氧化功能的Nitrospira菌属,其丰度仅占0.24%,远远小于氨氧化菌Nitrosomonas菌属的丰度,再次证明了本反应体系属于短程硝化反硝化的体系。
3 结论
(1)利用短程硝化反硝化工艺去除煤化工废水中的总氮。当间歇曝气比为3、停留时间为6 h时,在氨氮进水质量浓度和负荷分别为80 mg/L和0.34 kg/(m3·d)的条件下,可以保证出水氨氮低于8 mg/L,在总氮进水质量浓度和负荷分别为85 mg/L和0.33 kg/(m3·d)的条件下,出水总氮可以保持在40 mg/L以下。
(2)当DO小于1.2 mg/L时,一段曝气结束阶段的亚硝酸盐氮积累率在67%~88%,稳定实现了短程硝化。
(3)通过高通量测序分析发现,在属水平上,具有脱氮功能的微生物占比45%左右,其中具有氨氧化功能的微生物为Nitrosomonas菌属,其丰度为4.03%,具有亚硝酸盐氧化功能的微生物为Nitrospira菌属,其丰度为0.24%,具有反硝化功能的微生物为Hyphomicrobium菌属、Ottowia菌属、Ignavibacterium菌属,其丰度分别为34.72%、4.24%、2.11%。该微生物群落结构与短程硝化反硝化体系相吻合,证明了本反应体系属于短程硝化反硝化的体系。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会议亮点中国政府高端打造,全球各地行业组织共同支持云集全球50多个国家的2600余位水处理行业领袖、专家及资深人士300余位重量级演讲嘉宾共谋应对全球水资源危机下的环保产业商机及技术发展策略10大主题板块,50余个专题分会场,450余个权威专业报告,同期20,000㎡展览,600+展商,15,000+专业买家到
参加鄂尔多斯环保产业大会可享8折优惠!2024全国煤矿与煤化工环保产业大会暨第三届鄂尔多斯保技术装备展示对接会01大会时间地点时间:2024年7月25-27日地点:鄂尔多斯市国际会展中心02大会组织机构主办单位:中国煤炭加工利用协会联合主办:鄂尔多斯市环保投资有限公司、天津得威建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协办
2024全国煤矿与煤化工环保产业大会暨第三届鄂尔多斯环保技术装备展示对接会01大会时间地点时间:2024年8月1-3日地点:鄂尔多斯市国际会展中心02大会组织机构主办单位:中国煤炭加工利用协会联合主办:鄂尔多斯市环保投资有限公司、天津得威建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协办单位:冷井热能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支持
近日,准格尔经济开发区高盐水处理零排放项目二期顺利投产。该项目采用国内煤化工废水处理零排放先进工艺,在污水处理厂现有规模上进行扩容改造,达到日处理工业废水和高盐水3600立方米。在准格尔经济开发区准伊污水处理厂高盐水零排放项目二期综合处理车间内,机器轰鸣,国内最先进的废水处理设备正全
环保行业业绩分化背后的真相。2023年已过大半,这一承载了种种变革预期的历史转折年已经基本明朗,总体上可以概括为“复苏在望,增长缓慢”。就上市企业上半年业绩表现而言,环保板块稳中有增,利率、费用率、成本、现金流等指标均有好转,但在局部来看呈现出较大分化,不同细分领域情况不同,同一领域
截至5月5日,国家能源集团榆林化工公司分盐结晶装置产出合格氯化钠并实现连续稳定运行超1个月,标志着低温临界冷冻加真空热法分盐技术在煤化工废水处理上的成功应用,为煤化工行业废水处理树立了标杆。图为国家能源集团榆林化工公司员工在打包氯化钠产品分盐结晶装置所采用的低温临界冷冻加真空热法分
日前,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十四五”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将“建设国内一流现代煤化工产业基地”列入发展定位,并提出“煤化工产业占全部工业比重超过60%”等目标。作为国家级现代煤化工产业示范区,宁东已建成全国最大的煤制油和煤基烯烃生产基地。但《
青岛国际水大会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和青岛市人民政府主办,世界水理事会、国际水协会、山东省科学技术协会等全球各地行业组织与国家政府部门支持,由青岛市科学技术协会、青岛市水务管理局、青岛市海洋发展局、青岛西海岸新区管理委员会、青岛阿迪埃脱盐中心等单位联合承办的高端国际学术和技术会议。一年一次的青岛国际水大会在业内已有很大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已发展成亚太地区的一个知名国际会议品牌。
“十三五”期间,随着我国固体废物相关法规政策不断完善、标准规范不断健全,煤炭、煤化工固废综合利用率有所提高,煤矸石、粉煤灰的综合利用率分别达到70%、78%,但煤炭、煤化工固废仍面临产生强度高、利用不充分、综合利用产品附加值低的严峻挑战。为解决煤炭、煤化工固体废物应用技术瓶颈,推广固废大规模、高附加值利用,中国煤炭加工利用协会经与沈阳环境科学研究院商定,拟于2021年10月20日在“全国煤炭与煤化工环境治理及保护大会”期间,联合举办“第二届煤炭、煤化工固废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专题研讨会”,旨在更好地促进我国煤矿、煤化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功不唐捐,玉汝于成。泓济环保深耕煤化工环保治理十余年,研发出针对高氨氮、高硝酸盐废水的创新技术—HBF工艺及ADN工艺。6月3-4日在上海举办的第三十届全国尿素厂技术交流年会中,泓济环保工业事业部总监吴琦平女士以《HBF及ADN生化工艺在煤化工废水中的应用分析》为主题发表演讲,向来自全国的煤化工专家学者、技术人员及环保同行展示其技术原理及应用案例,内容详实,深入浅出,收获了参会观众的一致好评。
2021(第十六届)青岛国际水大会于2021年7月5日至8日在青岛召开!
活性污泥法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市政污水处理的传统生物技术,其主要通过在曝气情况下将有机物转化为生物污泥和二氧化碳以实现污染物降解。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活性污泥法被改进和拓展以进一步实现对污水中氮、磷等污染物的去除。在过去100多年的应用过程中,活性污泥法一直承担着市政污水处理的重任,降污成效显著。
摘要:以某省的煤洁净综合利用示范项目为例,分析多段AO+MBR工艺在煤化工废水处理中的应用。首先阐述了多段AO+MBR工艺的概念与优势,然后从生化处理段、工艺路线以及生化池这三个方面,分析了多段AO+MBR工艺的具体应用,最后分析了多段AO+MBR工艺的应用效果,在该项目中,多段AO+MBR工艺的应用提高了煤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水资源供需矛盾日趋激化,对污废水处理后回用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我国现有的城市污水处理厂主要是针对以BOD5为主的碳源污染物的去除,对氮、磷的去除率很低,而氮、磷又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营养物。本文概述了生物脱氮除磷机理,分析了生物脱氮除磷技术的研究现状,介绍了
目前普通生活污水生物处理技术已趋于成熟,而工业废水、垃圾渗滤液等特殊污水的生物处理技术尚未成熟。垃圾渗滤液为垃圾填埋过程中渗滤出来的水,属于高COD、高氨氮、难降解有机污水,其处理难度大,投资和运行费用高,很多垃圾填埋场没有采取有效处理措施,极大影响了水生态环境。笔者对短程硝化反硝
近日,中国市政中南院承接的浙江省桐乡市运河水厂迁建工程主体提前一个月顺利结顶。桐乡市新运河水厂是全国规模最大的新建超滤+纳滤“双膜”工艺给水厂。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提高桐乡市的供水能力及供水水质,为当地经济社会持续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全流程工艺给水厂,绿色兴城桐乡市新运河水
北极星水处理网获悉,中信环境潮南项目污水处理厂二期一阶段工程已于2021年初成功实现通水,二阶段工程于近日已完成通水调试工作。
我国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瓶颈制约,高效合理利用水资源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2021年1月,十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推进污水资源化利用的指导意见》中提出,加快推进污水资源化利用、推动水资源的总量管理、科学配置、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为加快推进污水资源化利用,促进解决水资源短缺、推动再生水在工业园区的循环利用,由中关村环创水循环利用技术创新联盟与青岛阿迪埃脱盐中心联合举办的第二届工业园区污水处理与再生水利用技术现场培训研修班启动招生。
2020年10月以来,宁波市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六成,全市水库水位下降较快,日前市防指已启动抗旱IV级应急响应,供水形势非常严峻。记者今天从宁波市水务环境集团了解到,每天3.6万吨再生水从这里流出,这些水可用于缓解生态用水或纳入工业用水组成部分。再生水,为宁波“抗旱一战”立下汗马功劳。
「摘要」双膜处理工艺在电厂化学水处理工作中的有效应用能够实现水污染的合理控制以及水资源的重复利用,提高电厂企业的生产效益及生存价值。论文主要针对电厂化学水处理工作中双膜工艺的应用进行探究。「关键词」电厂化学水;处理工作;双膜工艺1引言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材料研究水平的不断提
焦化废水是在煤高温干馏、煤气净化、副产品回收与精制等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工业有机废水,其组分复杂,含有酚、氰化物、氨、吡啶盐基以及萘、轻质焦油等多种污染物质,对环境具有较大的危害性,目前焦化企业主要将焦化废水经过生化处理后进行熄焦或排放。国家对环境保护标准和要求不断提高,2008年工信部
想要成为印染水处理专家,就必须对印染废水有最基本的认识。印染废水是加工棉、麻、化学纤维及其混纺产品为主的印染厂排出的废水。印染废水水量较大,每印染加工1吨纺织品耗水100~200吨,其中80~90%成为废水。纺织印染废水具有水量大、有机污染物含量高、碱性大、水质变化大等特点,属难处理的工业废
摘要:为了更好地指导印染废水膜分离工艺选型,分析了印染废水的来源和水质特征,总结了常见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处理工艺的特点与潜在问题,比较了超滤-反渗透、微滤-反渗透、膜生物反应器-反渗透等双膜工艺对纺织废水的处理效果与应用情况;同时,有针对性地对今后反渗透双膜工艺的科研攻关重点和
我国的能源结构为“富煤、贫油、少气”,为了改善能源结构,提高油气能源贮备,以煤制油、煤制气为代表的煤化工企业发展迅速,为均衡能源结构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煤化工过程消耗大量的水资源,同时产生大量含有高盐、高浓度有机物的废水。2015年,国家能源局公布《关于规范煤制燃料示范工作的指导意
污水再生回用已经非常广泛,主要是处理后的城市生活污水为城市绿化、河道景观补水等水质要求不高的功能提供水源。在这些增加水资源供给的措施中,污水回用在产水成本上具有显著优势,且已经在世界上得到广泛应用。高品质回用主要是指饮用水,包括间接饮用水和直接饮用水回用及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利用,如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