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海洋垃圾危害
2014年,联合国发布的《联合国环境规划署2014年年鉴》[25]和《评估塑料的价值》[26]两份报告均指出,由于塑料垃圾需要200~1000年的时间才能降解,海洋塑料垃圾对海洋生态环境、海洋生物多样性、海水养殖业和旅游业都造成了严重破坏。据估算,海洋塑料垃圾直接或间接造成的全球经济损失超过80×108美元,其中包括31×108美元的水产品损失[27]。总体上,海洋塑料垃圾产生的危害大致可分为两类,即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危害和社会经济的危害。
在海洋生态系统方面,输入海洋的垃圾约有70%进入海底,15%漂浮在海面,15%冲上海滩,漂浮在海面和海滩的海洋垃圾会严重破坏海洋景观造成视觉污染[28],进入海底的塑料垃圾则会破坏珊瑚礁。丢弃在海洋中的渔网、鱼线、绳索和包装胶带等塑料垃圾,可缠绕海洋哺乳动物、海龟、海鸟和鱼类等,从而造成生物死亡,这对濒危物种而言有可能会导致物种灭绝,最终造成生物多样性降低。同时,破碎的塑料碎片可能会被海洋生物包括海鸟误食,导致其消化道堵塞,摄食能力降低。据统计,每年因缠绕或误食而造成死亡的海洋动物超过了10万只[29]。研究发现,目前全球100%的海龟物种、36%的海豹物种、59%的鲸鱼物种、59%的海鸟物种以及92种鱼类和6种无脊椎动物等,共计233种海洋生物体内均检出了塑料颗粒[30]。此外,海面漂浮的塑料碎片还可能成为物种入侵的媒介[31],如塑料碎片使海洋生物迁移到热带纬度和其原纬度3倍以上地区的机会增加了约一倍[32]。
在社会经济方面,海滩和海面漂浮垃圾会造成严重的视觉污染,降低海洋自然景观的吸引力,影响海洋旅游和休闲娱乐收入;海面漂浮和水下悬浮的垃圾还会影响近岸海水养殖产业,危害航运安全,造成船舶事故;塑料破碎后产生的塑料碎片和颗粒(微塑料)被生物摄食后,携带的各种污染物在生物体内富集并沿食物链向高营养级传递,最终危害人体健康。2018年,《纽约时报》报道人体内发现包括聚丙烯(PP)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在内的多达9种不同材质的微塑料,并且这些塑料材质均是塑料瓶和瓶盖的主要成分;同年,《环境科学与技术》发表研究称市场上超过90%的食盐含有微塑料;而2019年欧洲肠道学会年会的一项研究报告称,有来自8个国家的受测试者粪便样本中检出了9种不同材质的塑料颗粒[29]。
海洋塑料垃圾治理与源头预防
国际层面治理政策
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就通过了禁止向海洋倾倒塑料制品的《伦敦倾废公约》附件Ⅰ;随后由国际海事组织制定《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的公约》附件Ⅴ,对船舶垃圾(包括塑料垃圾)的倾倒做出了限制[33]。1982年,《联合国海洋公约法》规定禁止成员国向海洋倾倒船舶及陆源污染物,但对塑料垃圾的条款较弱[8]。1992年,由多个国家签署的《控制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及其处置巴尔塞公约》[34],对固体废物的越境转移做出了规范,并于2019年针对塑料垃圾跨境转移进行了修订。此外还有《伦敦协议》(LP)、《联合国粮农组织负责任的渔业行为守则》、UNEP《保护海洋环境免受陆地活动影响的全球行动纲领》(GPA)、《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保护野生动物迁徙物种公约》(CMS或波恩公约)以及《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等都涉及了海洋塑料垃圾治理[35]。
区域和国家层面治理政策
随着社会公众对海洋塑料污染关注度的日益增高,区域和国家层面也纷纷采取措施从塑料垃圾源头开展海洋塑料垃圾治理。
1994年,欧盟出台了《包装及包装废弃物指令》及其附加条款,通过量化塑料包装再利用率,限制塑料袋的使用量[36];2010年,颁布了《工业排放指令》(2010/75/EU)附件Ⅰ,规定成员国须采取措施对塑料生产原料(聚合物、合成纤维和纤维素基纤维)设定排放限制[37],进而从源头减少塑料制品的泄漏;2015年,欧盟28国一致通过减少薄塑料袋使用的规定[38];2018年,欧盟委员会发布《欧洲循环经济中的塑料战略》(EU,2018),指出到2030年,欧盟市场上的所有塑料包装全部重复使用或易于回收[29],并通过塑料全生命周期限制塑料制品的丢弃量;2019年,欧盟委员会以压倒性票数(560对35)通过了禁止包括一次性塑料餐具、一次性塑料盘子、塑料吸管、塑料制的棉签、塑料气球棒、塑料制成的食品容器、含过滤嘴的烟制品,以及发泡聚苯乙烯杯等10种一次性塑料制品的法案,并于2021年正式实施[39]。
近年,其他国家也陆续采取措施应对海洋塑料垃圾问题。2001年,爱尔兰颁布《废物管理修正法案》,宣布对消费者征收塑料袋税[40]。2007年,美国旧金山成为全美第一个禁止在超市、药店等地使用塑料袋的城市[41];截至2017年9月,已有271个地方政府颁布了法令,这些法令或禁止塑料袋的使用,或对一次性塑料袋征税[42]。2008年,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省在联邦法律框架下,颁布了《塑料容器法》,对塑料袋和部分塑料材料做出限制[43]。另外部分国家针对塑料微珠也印发了相关政策,如2015年美国国会通过了《无微珠水法案2015》[44];2017年韩国发布了《化妆品安全标准规定》部分修订案行政预告[45],2017年3月法国颁布法令“The Decree2017-291”[46],同年英国和加拿大分别发布了《关于化妆品等产品中禁用塑料微珠立法草案》[47]和《化妆品微珠管理条例》[48]。此外,澳大利亚、印度、肯尼亚也相继采取严格措施开展塑料垃圾治理,如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实施的“限塑令”,三次违反规定就会被处以高额罚金,还可能面临3个月的监禁;肯尼亚也于2018年8月28日起严禁生产、进口、贩售、使用塑料袋,违者将面临长达4年的牢狱之灾,或被重罚4万美元[29]。
我国早在2001年就实施了《关于立即停止生产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的紧急通知》(“禁/限塑令”),2007年印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俗称“限塑令”),要求从2008年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超薄塑料购物袋),并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49]。2020年1月19日,我国再次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新版“限塑令”),禁止生产销售超薄(小于0.025毫米)塑料购物袋、超薄(小于0.01毫米)聚乙烯农用地膜;禁止以医疗废物为原料制造塑料制品;全面禁止废塑料进口;分步骤禁止生产销售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一次性塑料棉签、含塑料微珠的日化产品;分步骤、分领域禁止或限制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一次性塑料制品、快递塑料包装等[50]。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4月13日,日本首相菅义伟让举世惊诧,堂而皇之地宣称日本政府将把福岛核污水排入太平洋中,旋即引发众怒,一下子让海洋污染问题再度引起关注。
一、历史上发达国家向海洋排放了大量塑料垃圾,中国为他们的塑料垃圾处置做出重大贡献世界塑料工业的飞速发展始于20世纪60年代前后,在1970年世界塑料年产量已高达3000万吨,80年代中后期就已经突破了1亿吨,90年代中期超过两亿吨。由于塑料的用途多样,价格廉价,回收利用价值低,人们环境意识差,塑
包括皮尤慈善基金会以及艾伦·麦克阿瑟基金会等组织在内共同发布了《力挽狂澜:破除海洋塑料污染》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这是迄今为止针对海洋塑料发布的较为全面的研究报告之一。无行动、拖延5年行动和立即采取行动在未来几年内对海洋塑料垃圾总量的影响差异显著。艾伦·麦克阿瑟基金会供图《报
近年来,国际上对海洋环境与海岸微塑料污染及其生态效应、渔业影响和健康风险的关注日益加强。中国被认为是海洋塑料垃圾和微塑料的排放大国。开展我国海洋及海岸环境微塑料污染监管与治理工作重要而迫切。本文在分析塑料垃圾污染的基础上,介绍塑料垃圾和微塑料污染的监管与治理状态,并提出应对策略。
近年末,电影档期越来越扎堆,12月最令人惊喜的莫过于导演温子仁与其导演的DC电影《海王》。《海王》与同类型的电影相比,投资和成本较少,却凭借出色的故事叙述和镜头拍摄口碑票房双丰收。电影讲述了海底的亚特兰蒂斯国的女王意外与灯塔守护人结合生下了大陆和海洋的后裔——海王。若干年后,大陆尚不
瑞士日内瓦2018年9月6日–在刚刚结束的《控制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及其处置巴塞尔公约》(以下简称《巴塞尔公约》)不设名额限制工作组第11次会议上,挪威政府的一项修约提案得到广泛支持。配图:“挪威提案”的挪威政府代表发言。该提案的重点是在公约附件二(即需要“特别考虑”的废弃物)中增加“塑料垃
日前,印尼首都雅加达发起的大规模反塑料袋运动引起各方关注,面对日益严重的海洋塑料垃圾污染问题,印尼政府公布了三步措施,计划到2025年比2017年减少70%的海洋塑料垃圾。印尼政府的三步措施:重启限塑令印尼环境与林业部起草了部长令,目前已经进入国会讨论阶段。计划征收塑料制品税政府对塑料制品
虽然塑料都是一种难以分解的物料,但由于它可以应用在各种产品之上,而且成本低兼十分方便,因此如今地球已积聚大量塑料垃圾,而且在海洋的废弃塑料更极难处理,形成生态灾。为解决这个问题,最近一位有机化学家就决定与一位船长合作,并设计出一款小型反应炉,可以将没有价值的塑料垃圾变成有用的柴油
昨天下午,中德海洋塑料污染研讨会在岛城召开,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的专家孙承君研究员和曲凌云研究员等跟德国莱比锡大学的韦韧博士和WolfgangZimmermann教授就海洋微生物系统如何解决海洋塑料垃圾问题展开研讨。中德双方将进行合作,加强双方技术上的交换和互补。海洋塑料垃圾严重污染环境记者从
厦门黄金海滩,游客竟在垃圾里游泳!海洋垃圾竟这么严重,早已经不只是电视上的奇闻异事了。十一国庆假期,全国老百姓的休假时间。厦门的海滩却没有预想中的火爆,稀稀落落只有几个游人,与往年的火热景象相差太远。国庆黄金周第一天,厦门迎来史上最冷淡的黄金周。厦门有三个海滩,白城浴场、珍珠湾浴
近日,甘肃省生态环境厅发布关于公开征求《甘肃省重点管控新污染物清单(2024年版)》(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甘肃省重点管控新污染物清单(2024年版)(征求意见稿)》共15类物质,前14类与国家《重点管控新污染物清单(2023年版)》(生态环境部令第28号,以下简称《国家清单》)一致,新增微塑
近日,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总工程师王向明、水环境监测室副主任刘启贞和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李道季教授一行,莅临SGS通标开展环境微塑料检测工作调研指导,听取SGS通标在环境微塑料检测分析领域的工作进展和2022年度饮用水源地微塑料监测评估项目的情况汇报。王向明总工程师、刘启贞副
2月3日,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发布《上海市重点管控新污染物清单(2023年版)》。根据《上海市新污染物治理行动工作方案》和我国生态环境部等六部委印发的《重点管控新污染物清单(2023年版)》,上海版的《清单》中增加了对微塑料与双酚A的管控:另外,在2月5日发布的《山东省新污染物治理工作方案》中,明确
上个月,美国水研究基金会(WRF)公布了其2022年度PaulL.Busch水业创新奖(下文简称PLB奖)的得主,来自堪萨斯大学的BelindaSturm教授获此殊荣。PLB奖已设立超过20年,过去两年的PLB奖均由华人获得,包括美国范德堡大学的林士弘教授以及普林斯顿大学任智勇教授。该奖以WRF前主席PaulBusch命名,以纪念他
编者按:微塑料(粒径5mm)作为一种近年来发现对生物圈构成生态风险的污染物,目前已引起全球普遍关注。微塑料主要通过污/废水、径流进入水系,并不断扩散、转移,远至人类少有涉及的南极洲也已发现微塑料的踪迹。因此,通过污水处理对微塑料去除或截留作用凸显重要。尽管污水处理工艺可去除90%以上的微
为了探究微塑料在水体和土壤环境中对磷的吸附特性及不同因素对磷等生源物质在微塑料及土壤中赋存的影响,采用聚丙烯(PP)、聚苯乙烯(PS)这两种常见的微塑料进行吸附试验。
随着近年来公众对塑料垃圾问题的热议,微塑料污染亦得到更多关注,国内有关微塑料水体污染研究逐年增多。为全面了解国内水环境中微塑料污染现状和传统水处理工艺对微塑料的去除效果,对国内水体微塑料污染相关研究进行收集整理。结果显示,目前国内水环境普遍受到微塑料污染,淡水系统较近海海域的污染更重,水源水的污染现状亦不容乐观。而污水厂无法实现对污水中微塑料的完整截留因而不断加剧受纳水体的污染情况,国内给水厂对微塑料的去除效果研究较少。
本文系统分析了聚乙烯(PE)、聚氯乙烯(PVC)、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丙烯(PP)、聚苯乙烯(PS)和聚酰胺(PA)六种微塑料与重金属、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和抗生素在土壤中的相互作用及其影响因素。在土壤介质中,微塑料与重金属的作用受微塑料比表面积、老化程度、极性以及土壤中H+、低分子酸的影响;微塑料与持久性污染物的作用受微塑料疏水性、橡胶域丰度、污染物极性以及土壤有机质的影响;微塑料与抗生素的作用受微塑料比表面积、极性以及土壤中的腐殖质等物质的影响。
微塑料作为新型污染物,产生的环境问题日趋严峻。江苏省生态环境厅今年将“土壤微塑料前瞻性监测研究”列入“12个环境热点问题前瞻性监测研究计划”并着手实施。
土壤环境中微塑料污染问题已成为受全球关注的环境问题。相对于水环境,土壤环境中微塑料的研究明显滞后与缺乏。本文系统综述了土壤环境中微塑料的研究进展与未来需求。详细介绍了国内外土壤中微塑料的丰度和分布、微塑料的来源和进入途径;重点分析了微塑料在土壤中的积累、迁移、风化和降解过程,以及
纸质吸管取代塑料吸管,环保餐具取代普通塑料餐具,可降解塑料袋取代一次性塑料袋……今年1月起,新版限塑令正式生效,许多一次性塑料制品的生产、销售和使用被按下了停止键。尽管我国对塑料制品的限制使用和回收再利用日益重视,但仍有大量塑料被直接释放到环境中。“这些暴露的塑料制品在物理作用、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