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境修复地下水修复评论正文

预处理方式对氧化-还原联合技术修复硝基苯污染地下水的影响

2020-12-23 10:04来源:《环境科学研究》作者:夏甫 杨昱 万朔阳 郜普闯 韩旭 姜永海 徐祥健关键词:污染地下水氧化预处理还原预处理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2 结果与讨论

2.1不同预处理方式对试验槽内pH和ORP的影响

3.jpg

图2 运行周期1 PV、2 PV、3 PV和5 PV时试验槽1#和试验槽2#中不同取样点处pH的变化

Fig.2 Changes of pH at each sampling point in 1#and 2# tanks during 1 PV, 2 PV, 3 PV and 5 PV

pH是影响试验槽1#和试验槽2#中2,4-DNT去除率的关键影响因素,主要是因为2,4-DNT的还原和ZVI/GAC混合形成原电池的过程均与溶液中的H+浓度有关[24]. 图2为试验槽1#和试验槽2#在运行周期1 PV、2 PV、3 PV和5 PV时各取样点处pH的变化. 从图2可见:试验槽1#在运行周期5 PV内,pH均先由6.9(取样点1)急剧增至11.0左右(取样点2),而后稳定在11.0左右;试验槽2#在运行周期5 PV内,pH均先由6.9(取样点1)缓慢增至7.8(取样点4),而后急剧增至11.0左右(取样点5),并逐步稳定(pH=11.4). pH急剧增加的原因主要归因于2,4-DNT污染的地下水(pH=6.9)经过了PRMs填充层(笔者所在研究团队制备的PRMs呈碱性),因此在2,4-DNT污染的地下水经过PRMs填充层时,pH急剧增至11.32~11.93. 在试验槽2#内,2,4-DNT污染的地下水先经过ZVI/GAC填充层,使得2,4-DNT先与ZVI/GAC发生还原反应,同时ZVI/GAC混合形成原电池加速ZVI自身电化学腐蚀,产生OH-使体系pH增大,而GAC表面具有酸性和碱性含氧官能团,也可使pH变化缓慢. 因此,PRMs填充层位置显著影响了试验槽1#和试验槽2#中pH的变化,2个试验槽中pH均可显著增至11.0左右.

4.jpg

图3 运行周期1 PV、2 PV、3 PV和5 PV时试验槽1#和试验槽2#不同取样点处ORP的变化

Fig.3 Changes of ORP at each sampling point in 1#and 2# tanks during 1 PV, 2 PV, 3 PV and 5 PV

在不同预处理方式下,试验槽1#和试验槽2#中ORP值也表现出一定的变化规律. 由图3可见,在运行周期5 PV内,试验槽1#中ORP值呈先增后降的趋势,其在取样点6、7基本趋于稳定. 这主要是因为在试验槽1#中,2,4-DNT污染的地下水先经过PRMs填充层,PRMs填充层释放大量的S2O82-,造成体系中氧化剂浓度增加,之后2,4-DNT与释放的S2O82-发生氧化反应消耗了体系的氧化剂,取样点3之后体系内的氧化剂逐渐消耗,ORP值逐渐降低,最终保持稳定. 试验槽2#内ORP值在取样点4之前呈略微下降趋势,之后呈先升后降的特征. 这是因为在试验槽2#内,2,4-DNT污染的地下水经ZVI/GAC填充层后,水体中溶解氧和2,4-DNT竞争与ZVI/GAC发生还原反应消耗了溶液体系的溶解氧;同时,ZVI/GAC发生微电解也进一步降低了体系中2,4-DNT的浓度,增加了体系还原性物质浓度,使得体系ORP值呈略微下降趋势;随后2,4-DNT污染的地下水经过PRMs填充层,缓慢释放的S2O82-增加了体系氧化剂的浓度,之后2,4-DNT、Fe2+与S2O82-发生氧化反应消耗S2O82-氧化剂,从而使得体系ORP值呈先升后降的变化特征. 另外,溶解氧与ZVI反应在ZVI表面形成氧化物层,氧化物层会严重阻碍ZVI与2,4-DNT反应过程中的电子传递,抑制ZVI的反应活性,从而降低了2,4-DNT的还原降解效率. 因此,PRMs填充层的位置显著影响了试验槽1#和试验槽2#中ORP值的变化.

2.2不同预处理方式对试验槽内S2O82-和Fe2+浓度的影响

ZVI活化S2O82-是利用ZVI作为Fe2+的来源,ZVI既是过硫酸盐的活化剂,又是还原反应的还原剂. ZVI作为一种非均相催化剂,可以缓慢释放Fe2+,从而控制反应速度,保证体系持续高效地降解污染物. 为了说明不同预处理方式下ZVI/GAC 对PRMs的活化效能,需对运行过程中试验槽体系内水流取样,分析不同运行周期内,体系中Fe2+和S2O82-浓度的变化趋势.

5.jpg

图4 运行周期1 PV、2 PV、3 PV和5 PV时试验槽1#和试验槽2#不同取样点处Fe2+浓度的变化

Fig.4 Changes of the Fe2+concentration ateach sampling point in 1# and 2# tanksduring 1 PV, 2 PV, 3 PV and 5 PV

由图4可见:在试验槽1#取样点1~3处水样中几乎没有Fe2+的存在,在取样点4和5处Fe2+浓度随运行周期的增加呈降低的趋势,在取样点6和7处的Fe2+浓度几乎为0;在试验槽2#取样点2~4处水样中的Fe2+浓度随运行周期的增加呈降低的趋势,在取样点1、5、6、7处的Fe2+浓度几乎也为0. 这主要是因为试验槽1#体系内2,4-DNT污染的地下水先经过PRMs填充层,PRMs填充层处pH在11左右,水样呈强碱性. 此时,体系水样不利于ZVI/GAC填充层处ZVI发生电化学腐蚀,产生的Fe2+迅速与体系中存在的S2O82-发生活化反应,同时也与OH-反应,在其表面形成氢氧化物层,进一步降低溶液中的Fe2+浓度. 而在试验槽2#体系内,2,4-DNT污染的地下水先经过ZVI/GAC填充层,体系pH在7左右,2,4-DNT先在ZVI/GAC微电解体系下发生还原反应[29-30],同时体系逐渐向碱性变化,随后经PRMs填充层处Fe2+作为S2O82-的活化剂容易被氧化剂所消耗,此时pH陡增至11左右,易使Fe2+产生氢氧化物沉淀,从而进一步降低溶液中的Fe2+浓度. 因此,在大型试验槽中,预处理方式的不同会显著影响试验槽体系内Fe2+浓度的变化.

原标题:预处理方式对氧化-还原联合技术修复硝基苯污染地下水的影响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污染地下水查看更多>氧化预处理查看更多>还原预处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