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随着“最严限塑令”的推进,相关产业链布局加快,可降解塑料行业将迎来发展新机遇。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包括上市公司以及非上市公司的在建/拟建的可降解生物塑料项目众多,涉及资金超过500亿元。其中,有在建/拟建可降解生物塑料项目的上市公司包括金发科技、万华化学、金丹科技、长鸿高科、齐翔腾达等10余家上市公司,项目涉及资金近200亿元。
可降解塑料上游原材料主要包括PLA(聚乳酸)、PHA(聚羟基烷酸酯)、PGA、PBS(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AT(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CL(聚己内酯)等。可降解塑料中游产品主要包括餐具、薄膜、膜纸、快递袋、服装、塑料胶带、3D打印材料等。可降解塑料下游主要应用于包装、农业、3D打印、现代医药、纺织业等。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可降解塑料应用市场分析
从下游应用来看,可降解塑料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包括包装、农业、纺织、现代医药、3D打印等。其中最重要的三大应用领域主要是包装、农业和现代医药。
(1)包装
塑料包装凭借重量轻、耐用性好、可塑性强、价格较低等优势已成为包装产业中的生力军。根据GrandViewResearch研究显示,2017年全球塑料包装市场规模为1979.8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2696.5亿美元;2017年中国塑料包装市场规模为496.4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市场规模将逼近700亿美元。
数据来源:GrandViewResearch、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目前我国塑料包装行业市场集中度较低,行业内竞争激烈。塑料包装行业大体可以分为四个梯队,第一梯队为龙头型企业,主要有永新股份、安姆科、紫江企业等。第二梯队为行业内主要竞争者,主要有通产丽星、王子新材、珠海中富等。第三梯队为行业中坚力量,主要为南方包装、普拉斯包装、宏裕包材、海顺新材等大中型企业,此梯队企业数量最多,也更有可能出现新的龙头企业。第四梯队为广大中小企业,产品偏向中低端,企业规模较小,竞争力较弱。
(2)现代医药材料
可降解塑料可应用于现代医药材料,主要表现为一次性医药耗材和医用人体修复材料。
医用耗材,是指在临床诊断和护理、科研检测等过程中使用的医用卫生材料,其品种型号繁多,应用广泛,是医院等终端医疗机构开展日常医疗、护理工作的重要物质基础。
医械汇发布的《中国医疗器械蓝皮书(2019版)》显示,高值医用耗材市场将保持持续增长,但受集中采购、进口替代等因素影响,增速将逐年趋缓,2018年高值医用耗材市场规模约为1046亿元。相比高值医用耗材,低值医用耗材因应用广泛,同时受益于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需求的增长,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2018年低值医用耗材市场规模为641亿元,同比增长19.81%。
近几年,国家医疗卫生的持续投入、居民支付能力提升以及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有力的推动了医疗耗材行业的发展。此外,随着统一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体系工作的逐步推进,医疗保障体系的覆盖范围和保障水平将稳步提高,从而带动对医疗服务的需求,进一步释放医用耗材产品需求的增长潜力。预计2020年低值医用耗材市场规模突破900亿元。
数据来源:医械汇、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我国医用耗材行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基本形成了充分竞争市场,随着贸易全球化的深入,国外医用耗材产品全面参与国内市场竞争,市场化程度不断加深,竞争主体数量不断增加。相比国际市场,国内企业数量众多、单个企业规模偏小、技术水平偏弱、产品竞争趋同质化,市场集中度较低。但近年来随着我国企业自主创新意识不断提升,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以及政府对医用耗材行业的政策扶持,国内医用耗材市场逐步健康发展,涌现出一批技术领先的龙头企业。
(3)农业农膜
地膜在各个种植领域都有比较广泛使用,应用于花卉的储藏、蔬菜、园艺、水果、粮食作物等。中国的地膜使用主要是新疆、山东、河北、甘肃等大省,随着地膜的推广以及普及,近年来各地的地膜使用量都在不断增加。2018年,我国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达到246.5万吨,虽然同比下降2.5%,但是绝对使用量连续多年在240万吨以上。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2019年我国农业部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农用地膜污染防治的意见》,要求到2020年建立工作机制,明确主体责任,回收体系基本建立,农膜回收率达到80%以上,全国地膜覆盖面积基本实现零增长。到2025年,农膜基本实现全回收,全国地膜残留量实现负增长,农田白色污染得到有效防控。
传统农用塑料地膜材料主要以聚乙烯(PE)薄膜为主,但PE膜在自然环境条件下难以降解,加之缺乏有效的治理措施,废旧地膜在农田土壤中逐年增多,污染持续加剧。主要危害表现在残膜阻碍土壤水分的渗透,降低土壤通透性;残膜与根系直接接触,阻碍根系伸展,影响作物生长,引起作物减产。可降解膜可从源头上治理农膜污染,是今后的主导发展方向,可降解塑料在地膜领域也有望迎来突破性的进展。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25日发布《可持续发展的亚洲与世界2025年度报告——应对气候变化:亚洲推进绿色发展》(下称报告)称,亚洲有望成为碳交易的核心枢纽。报告显示,亚洲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全球的一半以上,在缓解气候变化方面的作用至关重要。能源、农业、废物管理、建筑、交通是亚洲推进绿色转型的重
北极星固废网获悉,宁德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加快“无废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确保2025年全市工业固体废物产生强度稳步下降,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理能力显著增强,原生生活垃圾、市政污泥实现“零填埋”,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建筑垃圾利用处置能力缺口基本补齐,农业固体废物收集处理体
漳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漳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漳州市生态环境局9月11日印发漳州市石化化工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漳工信规〔2024〕4号),计划到2030年,炼油、乙烯、合成氨等主要产品综合能耗进一步降低,合成气一步法制烯烃、乙醇等短流程合成技术实现规模化应用。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进一步提高,绿色关
根据中央统一部署,2023年4月7日至6月25日,中央第十三巡视组对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石化)党组开展了常规巡视。9月20日,中央巡视组向中国石化党组反馈了巡视意见。按照巡视工作有关要求,现将巡视整改进展情况予以公布。需长期整改事项进展情况方面提出,能源保供方面。国内上游持
北极星固废网获悉,重庆市永川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重庆市永川区全面推进垃圾分类治理工作实施方案》,方案明确,到2027年,垃圾分类治理体系、源头管理体系、收运处置体系、资源化利用体系和数字化管理体系进一步健全,垃圾分类治理水平走在全市前列。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政府各部门,有关
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奋力谱写陕西能源高质量发展新篇章陕西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省能源局局长何钟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提出“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开辟了我国能源高质量发展的新道路。近年来,陕西省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党中央决策部署
4月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节能降碳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管理办法》的通知。通知提到,循环经济助力降碳项目。支持园区循环化改造、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和资源循环利用基地等升级改造,支持规模化规范回收站点和绿色分拣中心建设,以及废钢铁、废有色金属、废玻璃、废橡胶、废旧汽车、废旧电
总投资1700亿元的全球首个应用二代技术直接液化煤制油项目3月28日在新疆哈密市开建。当天,在哈密市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岔哈泉园区,国家能源集团哈密能源集成创新基地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开工,这里将承载新疆第一个煤制油项目。国能哈密能源集成创新基地项目为煤矿、煤制油、煤化工、新能源、新材料一体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奋力谱写中部地区崛起新篇章——能源引擎强劲赋能中部崛起3月18日至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省考察,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粮食
内江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制定并发布《内江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遵循政府推动、全民参与、因地制宜、科学管理的原则,逐步提高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水平。内江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生活垃圾管理,实行生活垃圾分类制度,改善人居环境,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
为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防治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制品污染,吉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吉林省禁止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制品条例(征求意见稿)》,详情如下:吉林省禁止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制品条例(征求意见稿)第一条【立法目的】为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防治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制品污染,以高品质生
宁夏回族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全区生活垃圾分类提质增效行动方案》的通知。宁夏自治区将加强垃圾分类体系和再生资源回收体系衔接,采用切实可行的措施,规范市场行为,提高可回收物回收粘性,增加可回收物进入垃圾分类系统数量。各市、县(市、区)要根据人口规模、产业结构、消费习惯等因素,
塑料是人们生活中被应用最广泛的材料之一。然而,在塑料生命周期的每个阶段都会排放温室气体,对环境持续造成不良影响。随着我国升级版限塑令的推行,促进了对可降解塑料的需求,可降解材料产业迎来新风口。宁波长鸿高分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长鸿高科”)作为国内苯乙烯类热塑性弹性体(TPES)行
“无废城市”建设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举措,是开展蓝天碧水净土清废行动的重要抓手,也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天台县牢固树立全县“一盘棋”思想,推动形成“紧扣一条主线、聚力三个抓手、实施五项举措”的工作体系,全县固体废物管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明显提升,打造了一批具有天台特
为贯彻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印发的《促进绿色消费实施方案》,促进消费结构绿色转型升级,助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11月22日,贵州省发展改革委等六部门联合印发《贵州省促进绿色消费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实施方案》围绕吃、穿、住、行等八个方面提出了30条措施。在全面促进绿
北极星环卫网获悉,日前,郑州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2022年郑州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要点。《要点》指出,2022年全年郑州市新建投运生活垃圾分类箱房(亭)不低于3000座,全市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不低于98%,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不低于38%,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生活垃圾分类知晓率
我国是塑料制品的生产和消费大国。
本文探讨了入局可降解塑料市场的三大关键,包括“早布局、抓重点、降成本”,以期为相关企业的未来发展,尤其是企业高管的决策与管理提供启迪。
纵观全球,现在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对塑料垃圾的治理力度像中国这么大。
白色污染久矣,可降解塑料有望彻底解决废塑堆积。
由于大量的废弃塑料制品难以分解,构成了日益严重的“白色污染”,制备环境友好的可降解塑料来代替传统塑料近年来受到了普遍关注。可实现完全降解的PBAT在国内可降解产品占比达到24%,未来市场广阔。
2021年起废纸零进口政策正式实施,对造纸行业原料供应造成较大冲击,但也给废纸回收行业带来了机遇与挑战。
展会时间:2025年5月28-30日展会地点:东京国际展览中心展会简介:亚洲最大的环保展国际环保展览会NEXPO2025在日本东京举行,本展于1995年以“废弃物处理展”为主题,期间更名为“日本环保展”到2025年为止,已连续展出34届,展会以废物回收利用、水处理、生物能、生态保护四个场馆组成了这次展会的主
中秘共建“一带一路”务实合作主题年会8日在秘鲁首都利马举行,中秘百余名代表围绕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两国合作新机遇研讨交流,达成多项合作成果,为中秘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注入新活力。秘鲁农业发展和灌溉部长安赫尔·曼努埃尔·马内罗在开幕式上高度评价秘中经贸合作,他认为来自中国的投资和
2月6日,天津市发展改革委印发天津市2024年重点建设、重点储备项目,合计1060个。2024年市级重点建设项目807个,重点储备项目253个。其中包括中新天津生态城水处理中心污水处理二期工程、渤龙湖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天津泰港石化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南港工业区工业水处理厂项目、滨海新区循环经济产业
国家发改委加快建设产品碳足迹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市场监管总局、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加快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的意见》,提出到2025年,国家层面出台50个左右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和标准,国家产品碳标识认证制度基本建立,碳足迹核算和标识在生产、消费、
真没想到,内卷文化已蔓延到水圈——污水变啤酒的故事我们已习以为常,但你听过一瓶啤酒,可以从里到外都是可再生的吗?最近,荷兰有家公司声称他们做到了。上边这箱啤酒就是传说中的“全循环啤酒(fullycircularbeer)。首先,啤酒的水源自污水处理厂净化的出水。除了啤酒本身之外,生产过程、啤酒的标
据《曼谷邮报》9月12日报道,泰国将引入碳税,以适应全球碳监管趋势。泰国税务局局长EknitiNitithanprapas表示,因应欧盟国家从2026年起对一些碳密集型进口产品征收碳边境税的计划,泰国正在考虑引入碳税政策,从而为泰国产品在出口市场争取关税减免建立谈判资本。Ekniti解释说,引入碳税也有助于税务
在5月份,《水星漫谈》曾介绍过欧盟研究项目“WaterMining”的最新进展。这个项目的重点之一是提取污水中的一种生物聚合物——类藻酸盐物质(Alginate-likeexopolysaccharides,简称ALE)。最近几年,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TUDelft)的MarkvanLoosdrecht的课题组有很大一部分的研究都是围绕ALE展开的。荷
2022年5月24日纽约报道,根据来自研究公司彭博新能源财经(BloombergNEF)的一份最新报告,到2050年前,通过额外投资7590亿美元,石化产品可以几乎没有任何碳排放。电气化和碳捕获和储存(CCS)技术可能在减少高价值化学品(HVC)生产的碳排放方面发挥核心作用。HVC是制造塑料和许多制成品的关键原料。HVC的
尽管氢是一种清洁能源载体(燃料),但它的生产大大增加了全球碳足迹。此外,环保的氢气生产成本很高。但有一个更好的解决方案:生物质气化。什么是生物质气化?生物质是任何可再生的有机材料,如农业作物残留物、有机城市固体垃圾、林业废物和动物废物。将这些资源在高温下转化为燃料和气体就是气化。生
全球实现净零排放需要125万亿美元的气候投资,可再生能源成本的下降增加了能源转型投资贡献。2021年全球在部署低碳能源技术上花费了7550亿美元,同比增长27%,其中近一半投资发生在亚洲,中国占全球投资总量的35%。随着气候变化愈加明显,极端天气频发,全球超过130个国家已经制定或正在考虑到2050年实
当前较为有效地利用生物质能的方式有:制取沼气。主要是利用城乡有机垃圾、秸秆、水、人畜粪便,通过厌氧消化产生可燃气体甲烷,供生活、生产之用。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