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4.4.2强化实现京都协议相关措施,针对具体行业提出目标规划
在2004年日本环境省就设立了《面向2050年的日本低碳社会情景12大行动》,初步提出2050年低碳社会的远景规划,并具体规划各高能耗部门的减排目标。2005年京都议定书生效,日本逐步开启减排计划,此后出台一系列碳减排政策、计划与法律法规,如《新国家能源战略》、《21世纪环境立国战略》、《低碳社会行动计划》、《全球气候变暖对策基本法》等。2020年末,日本政府发表《绿色增长战略》,正式提出碳中和目标与路线图,目标到2050年彻底实现碳中和,达到零碳社会。
4.4.3日本碳排放交易市场(JETS)
日本碳排放交易市场经历了行动计划、体系试行、正式启动三个时期。行动计划时期,为响应1997年《京都议定书》对碳减排的要求,日本开始对JETS的设立进行行动计划制定,但该计划无法律效力;体系试行时期,开始的标志是2008年10月碳排放交易系统的试行,此时碳排放交易系统处于自愿参与、自愿交易阶段。正式启动时期,从2010年4月开始,东京总量限制碳排放交易体系正式启动,此时该体系具有强制性特征,明确了到2020年比2000年温室气体排放量下降25%的减排目标。
日本的碳排放交易体系由以VETS为代表的国家排放交易体系、面向国内和国际的多个排放信用体系以及东京都ETS为代表的地方的总量控制交易体系构成。其排放量交易制度有自愿参加型、补偿信用制度与双边补偿信用制度。自愿参加型,即企业以项目方式承诺一定减排量并进行企业间的碳排放交易;不过现实中其参与度不高,交易频率与规模较低,交易价格接连下行,JVETS体系运行7年后于2012年结束。补偿信用制度,指日本政府通过在其他地方的碳补偿机制抵补社会达标不足量;J-credit体系下政府向节能减排优质企业颁发温室气体减排信用,企业利用信用进行交易;双边补偿信用制度,指日本与发展中国家达成协议,开展联合减排;JCM体系下降低了国家减排成本,并促进低碳产品与服务出口市场的发展。
4.5 韩国
4.5.1韩国近年有望实现碳达峰,目标2050年实现碳中和
韩国在1990-2019年期间,二氧化碳排放增速基本为正。1990-1997年期间碳排放平均增速为9%,21世纪后二氧化碳排放增速整体显著变慢,从2010年开始碳排放量增速基本维持在-1%—3%左右,2019年碳排放增速达到-4%,或在2020年前后实现碳达峰。从能源结构来看,石油及其他液体占能源总消耗量比例在几十年内显著下降,由1996年的最高比例66%下降至近五年来的42%左右,成功实现能源重心转移。2020年,文在寅总统正式宣布推动绿色新政,并承诺韩国将在2050实现碳中和。
4.5.2提出系列绿色新政,明确碳定价碳交易机制
韩国于2008年提出《低碳绿色增长战略》,正式将其作为国家发展的首要战略,此后出台《绿色金融计划》、《低碳绿色增长基本法》等计划与法案,促进低碳技术开发以及初步提出建立碳定价机制的构想;2012年《温室气体排放权分配和交易法案》明确韩国将在2015年1月1日正式运行ETS碳排放交易市场;2016年《低碳绿色增长框架法修正案》重组了气候变化应对管理机构,企划财政部全盘接管ETS体系;2020年,文在寅发表“2050碳中和宣言”演讲,宣布到2050年实现温室气体零排放,并在绿色新政中制定了实现碳中和的路线图。
4.5.3韩国碳排放交易市场(KTES)
韩国碳交易市场历经三大阶段,目前覆盖八大行业。目前,韩国碳交易市场覆盖钢铁、水泥、石油化工、炼油、能源、建筑、废弃物处理和航空等八大行业。2009年起韩国开始推进全国碳交易市场建设,并于2015年1月正式开始交易。以配额分配方式进行划分,韩国碳交易市场的发展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2015-2017的100%配额免费分配阶段;2018-2020年,3%的配额进行有偿拍卖的阶段;2021年起,超过10%的配额进行有偿拍卖的阶段。在覆盖产业标准方面,韩国碳市场纳入了599家大型企业排放源,规制的气体类型包括了全部六种京都温室气体。纳入控排企业的门槛值为公司层面年均二氧化碳排放水平超过125000t或排放设施层面排放量超过25000t。
5 展望:政府企业携手,四大路径实现碳中和
5.1 实现双碳目标的路径
5.1.1减少碳排放:重点领域部门能源转型
工业部门:调节能源供应比例,通过更多清洁能源代替传统化石能源来促进能源结构化转型,发展绿色制造,开展清洁能源供应模式;促进能效提升,遵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发展循环经济,大力推进磷石膏、冶炼渣、尾矿等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
电力部门:主要从能源供给侧与消费侧进行减排升级。在能源供给侧,要大力推动能源体系向多元化、绿色化发展,激励发电行业减排、低碳发电技术的运用,充分利用核能发电、风能发电、水能发电等清洁发电技术;在能源消费侧,要量化节能减排指标,将其纳入绿色发展评价体系中,推进电气化和节能提效。同时,要着力打造电网“枢纽”作用,推动供给侧和消费侧互联互通,构建绿色清洁能源互联网。
交通部门:推广公共交通新能源化、电气化。在运输领域,构建以电动汽车为主的新能源客运体系与以铁路为主的电气化货运体系,提高新能源汽车相关充电桩、换电站的城市普及率与覆盖率;在汽车制造与生产领域,促进可再生能源在生产领域的覆盖,促进可回收材料在制造领域的覆盖;在交通部门行政方面,加强能源、交通等多部门之间互联互通、相互协调,并加速制定碳收费政策。
5.1.2推动碳捕获发展:技术固碳与生态固碳合力推行
碳捕获、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CCUS是CCS(碳捕获与封存)新的发展趋势,它可以把生产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捕获并投入新的生产过程进行循环利用。IEA在2019年提出,2060年工业部门的CCUS将累积达到280亿吨,电力部门累积560亿吨。CCUS技术共分为碳的捕获、运输、封存和利用四个环节,产业链较长且资金关联度复杂,商业化的成本高昂。据《中国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报告(2019年)》显示,目前国内二氧化碳捕集成本为300-900元/吨不等,罐车运输成本为0.9-1.4元/吨公里,管道运输0.3元/吨公里。此外,CCUS技术是多项技术高度集成的产物,技术链条较宽,其有序的发展与内驱动力需要制定一系列法律法规明确权责,完善技术经济效益。
生物质与碳捕获和储存(BECCS)技术:是结合碳捕获和储存(CCS)和生物质能的一种负碳排放技术,将生物质燃烧或转化过程中产生的CO2进行捕集和封存,从而实现捕集的CO2与大气的长期隔离。未来生物质本身的资源量将影响BECCS技术负排放潜力,技术与成本问题也会影响BECCS的商业化。联合国2018年《排放差距报告》显示,国家自主贡献的减排承诺与2℃温升的差距为130-150亿吨二氧化碳当量,与1.5℃温升的差距为290-320亿吨当量,则各国现有减排量无法实现《巴黎协定》的减排目标。预计BECCS技术在2030年及之后将会大规模应用于减排,实现温升控制。
碳汇:指通过植树造林、森林管理、植被恢复等措施,利用植物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在植被和土壤中,从而减少温室气体在大气中浓度的技术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作为“碳达峰、碳中和”的内容纳入了“十四五”开局之年我国经济工作重点任务。生态系统的碳汇功能将在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直接空气碳捕集(DAC)技术:即利用机器直接在空气中捕获二氧化碳,而非CCUS那样以排放源为基础捕获。DAC技术采用物理吸附或化学吸附的形式。吸附剂可以是液态,也可以是固态。DAC技术仍处于起步阶段,吸附剂加热的能量需求、吸附剂本身的稳定性及吸附量、脱附二氧化碳的时间都使得DAC技术成本高昂。瑞典直接空气捕捉技术开发商Climeworks表示,“全球有一项立法正在为二氧化碳的直接空气捕获付费,价格高达200美元/吨,DAC技术将以千兆吨级的规模发展。”
5.1.3完善碳交易市场:我国碳市场尚在起步,未来发展潜力加大
我国碳交易市场处于尚在起步阶段。我国碳交易市场发展历经了CDM建设、碳市场试点建设和全国统一碳市场建设三个阶段,共试点阶段共8个交易所参与交易。2017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方案(发电行业)》提出三步走路线图,意味着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将从电力行业开始启动。2021年2月1日,《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正式施行,全国碳市场进入“第一个履约周期”。
中国碳交易市场未来发展空间巨大。碳排放权市场的开展意味着企业将面临高昂的生产成本,从而产生加快低碳能源结构转型与技术创新的倒逼机制;此外碳交易市场本身规模扩大后产生的多样化交易品种与交易方式,会使得市场机制在碳达峰、碳中和愿景目标中发挥重要作用。生态环境部据国家发改委的初步分析,未来的碳排放量将达到每年30亿-40亿吨的规模。如果是仅仅以现货交易,不推行期货交易,其交易金额是每年12亿到80亿元。如果加上期货,那么交易金额就会大幅度提高,可能达到600亿-5000亿元的规模。
5.1.4配套支撑绿色金融:引导金融资源,构建碳金融体系
充分发挥政策监管与行业自律作用,引导金融资源向低碳项目倾斜。2021年3月,中央财经委员会召开第九次会议,明确“十四五”是碳达峰的关键期、窗口期,为此要完善绿色低碳政策和市场体系,加快推进碳排放权交易,积极发展绿色金融。据央行副行长陈雨露表示,央行已初步确立了“三大功能”“五大支柱”的绿色金融发展政策思路,将进一步引导金融机构增加绿色资产配置,强化环境风险管理,提升金融业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能力。
稳健发展绿色金融市场,创造新型碳金融产品。为助力碳达峰、碳中和愿景,碳金融产品规范健康发展,监管机构应出台具体标准,指导市场运行。3月18日,国开行成功发行首单3年期200亿元“碳中和”专题“债券通”绿色金融债券,推动电力系统脱碳,同时树立国内外碳中和债券市场典范。可积极进行碳金融创新,适当放宽准入标准,在碳交易项目实施中试行碳信用、碳风险管理等金融服务,鼓励碳核算、碳资产管理等金融中介机构参与碳排放市场交易。未来可建设更多样化的碳市场,扩大交易主体范围,合理定价碳排放权,先试点碳远期、碳掉期等场外产品,再逐步推广到碳期货、碳期权等场内碳产品。
构建碳金融宏观审慎管理体系,增强气候变化风险管理。将气候变化与绿色金融纳入宏观审慎管理体系,定期开展情景分析与压力测试,以抵御气候变化所带来的风险,支持绿色金融市场有序稳定发展。
5.2 主要政府部门相关政策与路线
2009年,中国第一次提出了碳减排目标。2011年开始设立碳配额交易试点区域之后,相继于2015年、2017年、2020年三次提出新的碳减排目标;“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逐渐明晰。各政府部门积极相应政策,出台一系列碳达峰、碳中和的意见与办法,以及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的相关能源政策。
5.3 主要高耗能企业路线图
从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的目标提出后,国家电投在2020年12月8日成为了第一个宣布碳达峰的企业,计划在2023年实现在国内的碳达峰。此后各高耗能企业纷纷出台碳达峰、碳中和路线图,明确承诺企业碳达峰时间,推动能源结构化转型,发展低碳清洁能源。
6 投资机遇:“三大方向”+“七大领域”把握碳中和机遇
碳中和为推动国内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有力抓手,是我国高质量发展、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的重大推动力。大幅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前提,这将倒逼我国能源结构、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调整,打破传统工业生态,带动绿色产业强劲增长,最终实现经济社会、能源体系、科学技术的巨大转变。从污染治理角度看,能源结构调整虽然是减排的治本之策,但同样需要碳吸收的减排协同效应,这将有效推动固碳技术发展,以及碳交易机制建设。我们将从减少碳排放、增加负碳排放、建设绿色金融体系三个方向下的能源、工业、交运、建筑、碳汇、碳捕集、碳交易七大领域出发,寻找低碳、绿色发展下的重要投资机遇。
方向一:减少碳排放
1)能源:从能源结构来看,我国化石能源占比仍然较大,能源利用效率偏低,单位二氧化碳排放等指标高于发达国家,都严重制约了煤电达峰目标的实现。从行业排放看,电力行业碳排放量最多,占比达41%。所以,降碳的首要措施就是提能效、降能耗,推动可再生能源高比例发展,减少化石能源使用比例。我国已经具备了风光水核电等清洁能源设备的产业链制造能力,这为清洁能源的大范围推广奠定了工业基础。然而,电力系统灵活性亟待提升,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可再生能源消纳,能源关键技术装备方面也尚未完全独立自主,关键零部件存在“卡脖子”风险,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们的新能源建设。目前,我国水电、风电、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均居世界首位,根据国际可再生能源署预测,到2050年,中国风电、光伏合计占总发电装机量比重将超过70%,与2019年末光伏、风电总装机规模相比,未来分别拥有近30倍和15倍的增长空间。所以,未来随着能源设备的发展以及储能技术的进步,清洁能源产业具有极其广阔的市场空间,建议关注光伏、特高压、储能、风电、水电等细分板块。
2)交运:我国交通运输领域碳排放占全国终端碳排放的15%左右,是前四大碳排放部门。2013年-2019年,碳排放年均增速保持在5%以上,成为温室气体排放增长最快的领域。根据2020年12月发布的《机动车污染防治政策的费用效益评估(CBA)技术手册》,未来五年我国还将新增机动车1亿多辆,工程机械160多万台,农业机械柴油总动力1.5亿多千瓦,车用汽柴油1亿至1.5亿吨,由此导致的碳排放量十分巨大。所以,为了实现零排放的交通运输,电动化是解决运输部门排放日益增长的主要方式。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的不断进步,续航以及充电效率的提升将不断扩大电动车应用场景。除了燃料的替代,未来交通链条将融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化技术,最终实现交通运输的智能化,从而提高交通流运转,减少资源消耗。以“双碳”目标为牵引,汽车的电动化势必将引发整个交通运输系统的颠覆性变化,一大批新技术也将赋能新能源汽车产业,建议关注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充电桩等相关板块。
3)工业:工业部门碳排放占比同样较高,其中又以建材、冶金、化工等重工业生产部门排碳量最高。这些传统工业一般是建立在丰富的煤炭、石油、矿石资源基础上,其碳排放一方面来自于生产过程中的高温加热的燃料燃烧,另一方面来自于原材料的合成加工。所以,对于工业部门减排而言,主要是通过燃料的替换以及生产工艺的升级。具体来看,一是使用清洁能源替代化石燃料,增加清洁能源发电的比例并促进清洁能源在工业领域的直接使用,清洁能源的直接利用将推动终端能源消费碳强度下降。二是对传统生产方式进行技术升级革新,推动低碳生产工艺的创新与应用,例如推动非化石能源尤其是氢能冶金在钢铁行业的应用,以及石灰石熟料在水泥生产中的应用。整体来看,无论是能源端替换还是生产工艺的突破,相关板块龙头公司凭借市场以及资金优势,更容易达到低碳生产标准,同时在供给端收缩逻辑下,头部公司将受益市场份额的进一步集中。
4)建筑:建筑业占全球能源和过程相关二氧化碳排放的近40%,根据《中国建筑能耗研究报告(2019)》,中国建筑行业预计在2039年前后实现碳达峰,远低于2030年碳达峰目标,所以建筑行业碳达峰以及碳中和极大影响了我国双碳目标的实现。《2019年全球建筑和建筑业状况报告》中预计,2060年全球人口有望达到100亿,其中三分之二的人口将生活在城市中,需要新增建筑面积2300亿平方米,与现有建筑存量面积相同,巨大的建筑需求也将带来碳排放的持续上升。建筑业碳排放分为运营碳排放和内含碳排放,我国现有城镇总建筑存量约650亿平方米,这些建筑在使用过程中排放了约21亿吨二氧化碳,约占中国碳排放总量的20%,这部分被称为“运营碳排放”。中国每年新增建筑面积约20亿平方米,其钢铁、水泥、玻璃等建筑材料的生产和运输,以及现场施工过程的碳排放被称为“内含碳排放”,约占我国总碳排放量的11%。面对减碳要求,建筑业应对整个生命周期内实现建筑脱碳,提升材料效率,推广低碳材料、采用清洁室内能源等,建议关注新型建筑材料、装配式建筑、智能家居等相关板块。
方向二:增加负碳排放
5)碳汇:森林碳汇是指森林植物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在植被或土壤中,从而减少该气体在大气中的浓度。土壤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库,在降低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减缓全球气候变暖中,具有十分重要的独特作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京都议定书》对各国分配二氧化碳排放指标的规定,从而创设出来了碳汇交易,即机构和个人的无法通过技术革新降低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可以通过购买碳汇来抵消自身的碳排放。碳汇交易对于创新林业发展机制,建立森林生态效益市场化十分有利,建议关注林业种植、木材加工、造纸等拥有林业资源的相关板块。
6)碳捕集:碳捕集是指将钢铁厂、水泥厂和发电厂等高碳排放企业所排放的二氧化碳收集起来,并用各种方法储存以避免其排放到大气中的一种技术,是传统高耗能行业应对气候变化重要的技术路径之一。但是碳捕集目前尚存在高成本、高能耗、长期安全性和可靠性待验证等突出问题。仅以捕集成本为例,工业过程中高浓度二氧化碳捕集成本大约每吨二氧化碳15-25美元,低浓度二氧化碳(如水泥、燃煤电厂排放的二氧化碳)捕集成本为每吨 40-120 美元,因此产品应用市场有限。我国2013年就印发了《“十二五”国家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科技发展专项规划》,在双碳目标下,碳捕集作为主要负碳技术是煤炭、石化等行业延续生存的唯一希望,碳捕集的大规模、低成本商用指日可待,建议关注环保、化工、机械等相关具备技术基础的个股标的。
方向三:绿色金融体系
7)碳交易:《京都议定书》将二氧化碳排放权作为一种商品,从而形成了市场机制解决二氧化碳为代表的温室气体减排问题的新路径,碳交易就是二氧化碳排放权的交易。碳交易市场可以大致分为配额交易市场和自愿交易市场。其中,配额交易市场为有温室气体排放上限的国家或企业提供减排额交易平台;自愿交易市场则是企业社会责任、品牌建设等其他目标出发,分为碳汇标准与无碳标准交易。碳交易是推动减排市场化的主要手段,企业需要为其超额排放量付出一定代价,实际排放量低于配额企业则将获益。截止到2020年底,试点7省市碳市场共覆盖钢铁、电力、水泥等20多个行业,接近3000家企业,累计配额成交量约为4.3亿吨二氧化碳当量,累计成交额近100亿元人民币,有效推动了试点省市应对气候变化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根据市场预测,到碳达峰的2030年,累计交易额或将超过1000亿元,建议关注园林工程以及持股碳交易所的相关企业。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阿塞拜疆当地时间11月15日下午,“节能降碳中国行动”主题边会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九次缔约方大会(COP29)中国角成功举办。本场边会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节能中心主办、国际合作中心协办,100余名来自中外相关机构、社会组织和企业界代表参会。博奇环保作为国内在环保领域成绩显著的企
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在第29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9)的发言中提到,“中方将提交覆盖全经济范围、包括所有温室气体的2035年国家自主贡献,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来源:微信公众号“老汪聊碳中和”)这个发言发出来后,我看并没有多少人关注,但其实这是非常重磅的消息。为此,我打算在这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中国能源转型展望2024》执行摘要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九次缔约方大会(COP29)上发布。《执行摘要》指出,能源转型能为中国实现2060年前经济社会系统的碳中和作出决定性贡献。中国应从五个方面推进能源转型,探索加强国际合作,为全球能源转型贡献中国力量。分析了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当地时间11月13日,《中国能源转型展望2024》执行摘要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九次缔约方大会(COP29)上发布。根据预测,为实现2060年的碳中和目标,将带动相关领域的投资需求超过100万亿元。根据这份报告,中国电力占终端能源需求的比重将从2023年的28%左右,提高到206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近年来,互助县在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始终胸怀“国之大者”,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落实习近平
11月4日,中国能源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在全国银行间市场成功发行2024年第二期绿色中期票据(碳中和债),发行规模15亿元,期限5年,票面利率2.27%,创10月以来同行业、同类债券最低发行利率。本产品是中国能建积极践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推进绿色低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举措,
11月12日,习近平主席特别代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出席世界领导人气候行动峰会并致辞。丁薛祥首先转达习近平主席对阿塞拜疆举办世界领导人气候行动峰会的良好祝愿,强调习近平主席高度赞赏阿塞拜疆作为COP29主席国为推动全球气候治理作出的积极努力和贡献,并
在全球气候变化日益严峻的背景下,绿色低碳转型已形成全球共识和一致行动。为了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在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基础上,我国政府明确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的宏伟战略目标。作为社会发展的核心要素性部门和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来源,能源部门的高质量发展成为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0月27日,江苏苏州市政府印发全面推进美丽苏州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文件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构建落实碳达峰碳中和“1+1+6+12”政策体系,实施“碳达峰十大行动”,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全面转型,重点控制非电行业煤炭消费,新建机组煤耗标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持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1月5日,云南保山市人民政府印发《保山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落实价格税费激励约束政策。落实国家峰谷分时电价、高耗能行业阶梯电价等政策。鼓励对新能源城市公共汽电车充电给予积极支持。按照国家要求落实铁路运价调整机制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1月5日,河南省获嘉县人民政府印发《获嘉县“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和碳达峰碳中和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的通知。《规划》指出,加快壮大新型储能产业体系:1.积极布局发展新型储能产业。依托新乡市电池研究院等技术研发优势,着力推动我县新型储能多元化技术和装备研发,培育
阿塞拜疆当地时间11月15日下午,“节能降碳中国行动”主题边会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九次缔约方大会(COP29)中国角成功举办。本场边会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节能中心主办、国际合作中心协办,100余名来自中外相关机构、社会组织和企业界代表参会。博奇环保作为国内在环保领域成绩显著的企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广州从化“零碳”国际赛车场利用“光储充一体化”,整合欧版充电桩、车棚光伏、BIPV幕墙和储能系统,通过自给自足的绿色电力,助力赛事场馆达到100%绿电,该项目将成为国内首个“零碳”国际体育赛事赛场,为全国探索碳达峰路径提供可操作、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
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关于开展2024年度节能降碳标准制修订工作的通知,2024年节能降碳标准制修订工作重点方向为:(一)完善基础通用标准建设,进一步加强绿色低碳评价。开展《民用建筑节能审查项目碳排放评价指标》《绿色电力消费评价规范》《绿色电力消费核算和溯源技术导
近日,扬州市政府印发《扬州市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方案提出,积极发展非化石能源。到2025年底全市生物质发电装机规模达到16.2万千瓦。完善可再生能源消纳保障机制,推进可再生能源在大数据、制氢等产业和清洁供暖、公共交通领域应用,实施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发展。健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机制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近日,山西运城市绛县人民政府印发绛县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件提出,按照集约化、规模化原则,重点建设晋南源网荷储一体化示范基地。加快绛县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开工建设,积极推进绛县抽水蓄能电站开工前征地移民手续办理、对外公路、施工供电工程等准备。积极推进新型储能试点示
在全球气候变化日益严峻的背景下,绿色低碳转型已形成全球共识和一致行动。为了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在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基础上,我国政府明确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的宏伟战略目标。作为社会发展的核心要素性部门和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来源,能源部门的高质量发展成为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1月5日,河南省获嘉县人民政府印发《获嘉县“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和碳达峰碳中和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的通知。《规划》指出,加快壮大新型储能产业体系:1.积极布局发展新型储能产业。依托新乡市电池研究院等技术研发优势,着力推动我县新型储能多元化技术和装备研发,培育
11月6日,陕西省工信厅发布《关于开展第二批工业领域碳达峰试点示范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试点示范项目共包含七类,分别为工业领域绿色低碳技术试点示范项目、重点行业低碳技术改造试点示范项目、产业低碳协同试点示范项目、工业资源综合利用试点示范项目、工业绿色微电网试点示范项目、“零碳或近零
近日,吉林省碳达峰碳中和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吉林省碳达峰碳中和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编号为JL/TC55,主要负责开展省内碳达峰碳中和领域标准体系研究,承担省内碳达峰碳中和领域标准化技术支撑工作。与全国碳排放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48)工作领域相对应。第一届吉林省碳达峰碳中和标准化技术
11日,吉林省碳达峰碳中和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委员大会在长春举行。会议选举产生了标委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秘书长、副秘书长,表决通过了吉林省“双碳”标委会章程、工作细则及年度工作计划。会议指出,吉林省“双碳”标委会的成立,既是吉林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加快生态强省建设的
11月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这部法律共九章,主要内容包括总则、能源规划、能源开发利用、能源市场体系、能源储备和应急、能源科技创新、监督管理、法律责任、附则等,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能源法规定,为了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随着全球能源转型成为共识,各国政府纷纷出台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相关政策。中国也将应对气候变化作为国家战略,积极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今年8月2日,国务院印发《加快构建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工作方案》,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政策导向转变,进一步加大能源经济绿色转型的力度与速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11月1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11月份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委新闻发言人李超表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建立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全面转型新机制、构建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等作出部署。碳排放统计核算,是指对二氧化碳排放进行计量、统计和分析的过程,简单理
联合国贸易与发展组织发布《2024年最不发达国家报告:利用碳市场促进发展》碳市场为最不发达国家开辟绿色转型之路近日,联合国贸易与发展组织(以下简称“贸发组织”)发布了《2024年最不发达国家报告:利用碳市场促进发展》(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指出,碳市场对于促进最不发达国家的绿色结构
11月14日,中国华电在阿塞拜疆巴库成功协办并参加COP29中国角“中国碳市场创新与管理实践”主题边会活动,华电集团党组成员、总会计师曹海东出席。本场边会由生态环境部统筹安排,碳排放权登记结算(武汉)有限责任公司主办,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及湖北省生态环境厅、上海市生态环境局、上海环境能源
去年的迪拜COP28过于热闹以后,通常第二年都不会有什么重磅消息出来,然而今年的COP29却一反常态,在开会的第一天就宣布启动巴黎协定6.4机制,也就是全球碳市场机制,震惊全场!(来源:微信公众号“老汪聊碳中和”)虽然这次的这个决议的通过得不那么“正规”——因为这份决议并没有经过广泛的讨论就
湖北省生态环境厅11月11日印发《湖北省2023年度碳排放权配额分配方案》(鄂环发〔2024〕18号),确定449家纳入湖北省2023年度碳排放配额管理范围的企业,涉及钢铁、水泥、化工等17个行业。根据2020-2022年度纳入湖北省碳市场控排企业排放量占湖北省总排放量比例及2023年度全省地区生产总值与碳强度下降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当地时间11月11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缔约方会议第29届会议(COP29)在阿塞拜疆开幕,会上各国就全球碳市场的新规则基本达成一致,这是允许各国通过碳交易以实现气候目标的关键一步!在COP29开幕当天,经过近十年的复杂讨论,包括爱尔兰在内的194个国家就《巴黎协定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工信部近日印发《重点工业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标准编制指南》,详情如下: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印发《重点工业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标准编制指南》的通知工信厅节函﹝2024﹞411号有关行业协会(联合会)、标准化技术组织、标准化专业机构: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足迹管理
11月5日,从省生态环境厅在长沙举办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第三个履约周期碳排放配额履约工作推进会上了解到,湖南华电常德发电有限公司于11月4日完成了2023年度碳排放配额清缴,成为全国首家完成履约的企业。今年以来,伴随《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发布、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启动、中国碳市
11月6日,生态环境部举行11月例行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夏应显出席发布会,介绍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工作进展情况,并发布《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24年度报告》。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裴晓菲主持发布会,通报近期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工作进展,并共同回答了记者提问。新闻发布会
我国始终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将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作为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为全面反映我国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政策行动和工作情况,向国内外介绍中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成效,生态环境部编制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24年度报告》(以下简称《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