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02VOCs污染治理监管存在的问题
虽然2010年以来,国家先后出台了多项VOCs污染治理监管的法律法规、政策、标准,推动了VOCs污染防控,但由于VOCs管控起步晚、步伐快、基础弱,在治理监管过程中发现了不少问题。
2.1法律法规与标准体系不完善
(1)法律法规我国VOCs法律监管起步较晚,相关立法及配套文件不全,2015年新修订的《大气污染防治法》首次将挥发性有机物纳入了监管范围,但也仅对涉VOCs的部分行业和部分环节提出了要求。例如,第四十六条,仅对工业涂装企业提出“应使用低挥发性有机物含量的涂料,并建立台账”的义务并配套法律责任,其他同样涉及未使用低VOCs产品的行业将不能依法查处; 第四十八条“钢铁、建材、有色金属、石油、化工、制药、矿产开采等企业,应当加强精细化管理,采取集中收集处理等措施,严格控制粉尘和气态污染物的排放”,对于上述7个行业以外的企业,存在违反排放标准要求的行为,如涉VOCs物料转移、装载过程未密闭,储存VOCs物料和产品的容器、包装袋、储库、料仓未密闭使用或保存等,也无法依据本法进行处罚。此外,法律条款与承担责任无法一一对应,即使企业存在违反法律义务的行为,但因未配套法律责任,将难以对违法行为进行处罚。如《大气污染防治法》第四十四条提出“生产、进口、销售和使用含挥发性有机物的原材料和产品的,其挥发性有机物含量应当符合质量标准或者要求”的义务,但仅针对“生产、进口、销售”挥发性有机物含量不符合质量标准或者要求的原材料和产品的企业提出法律责任,未对“使用”的情况提出法律责任,这将导致无法通过法律对大量使用不符合质量标准要求的VOCs产品的企业起到震慑作用。(2)标准体系近几年,我国VOCs污染标准体系逐步完善,但距离目前管控需求仍存在较大差距。《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方案》指出,要加强石化、化工、工业涂装、包装印刷和油品储运销等重点行业的VOCs综合治理,但国家层面仅发布了石化、部分化工(如农药、制药、涂料、油墨、胶粘剂等)和油品储运销行业标准,工业涂装、包装印刷及部分化工行业尚未出台行业标准。缺少行业标准的企业,大部分地区有组织排放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1996)中非甲烷总烃最高允许排放浓度为120mg/m3的要求,限值相对宽松,无法满足当前环境治理工作的要求;无组织排放执行GB37822—2019标准,但该标准属于综合性标准,管控适用的范围大,对于一些特定行业无法充分反映行业实际特点,势必影响VOCs的有效监管。(3)指导性文件VOCs相关法律、标准、政策具有较强的专业性,目前,基于一线执法监管层面的检查要点或执法手册类文件相对欠缺,地方生态环境部门执法贯标、执法监管以及企业自主整改难度增大。如GB37822—2019 等标准提出“VOCs是指参与大气光化学反应的有机化合物,或者根据有关规定确定的有机化合物”,但国家未配套发布基于参与大气光化学反应的VOCs物质清单,为后续VOCs物质的识别管控、监测监管等工作带来很大困难。(4)监管体系当前国内的生态环境监管体系主要是基于对SO2、NOx、颗粒物等常规污染物的管控建立起来的,而VOCs较为复杂,现有环境治理监管体系难以适应VOCs执法监管。从排放源来讲,SO2、NOx、颗粒物的排放源主要为工业源,而VOCs的排放源涉及更广,主要为工业源、农业源、生活源、自然源等;从排放形式来讲,大量VOCs污染属于无组织排放; 从污染物特性来讲,VOCs具有较强光化学反应活性、有毒有害等多种特性。
2.2执法监管能力建设不足
2.2.1 执法装备和监管手段不足(1)执法装备配备不足VOCs污染排放具有瞬时性、不稳定性,需要使用便携式检测仪器对现场排放情况进行快速检测和执法。但目前存在便携式执法装备配备不足及数据无法用于执法处罚的突出矛盾和问题。2020年开展的执法仪器设备调研结果显示,5个城市99个县(区)中仅10%的县(区)配备了微风风速仪,VOCs气体泄漏监测仪(PID或FID)配备比例更低。走航车、红外摄像机等装备不仅配备率低,还存在因无专业使用人员而闲置的现象。针对便携式仪器,国家制定了《环境空气和废气总烃甲烷和非甲烷总烃便携式监测仪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HJ 1012—2018)、《环境空气和废气挥发性有机物组分便携式傅里叶红外监测仪技术要求与检测方法》(HJ1011—2018)等标准,但上述标准仅针对便携式仪器应具备的技术要求和参数检测方法进行规定,而采用便携式仪器进行现场快速监测的方法还未列入标准监测方法,执法监测时仍然只能采用现行的标准方法,即采用手工采样实验室分析的方法来判断污染源是否达标排放,因而不能有效支撑VOCs污染日常执法监测工作,制约了地方执法监管的时效性。(2)自动监控系统覆盖率低《“十三五”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工作方案》规定,将石化、化工、包装印刷、工业涂装等VOCs重点排放源纳入重点排污单位名录,主要排污口要安装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测设备,并与生态环境部门联网。2019年4个重点行业部分企业的调研数据显示,涂装行业安装VOCs自动监控系统的比例约50%,石化、化工、包装印刷行业的安装比例均不足30%。此外,自动监测数据直接作为证据用于执法和处罚的法律依据仍有不足,制约了自动监控系统的发展。(3)治理设施运行监管手段单一2020年相关调研显示,在石化、化工、工业涂装、包装印刷行业发现的问题企业中,治理设施未同步运行的问题占比接近一成。目前,企业治污设施与生产主体设施能否同步运行主要依靠企业自主性或执法人员现场检查,手段单一。近年来,全国部分地区已经在推广分表计电、用能监控等方式,但调研发现相关设备安装比例偏低,在缺少运行监控的情况下,治污效果无法保证。2.2.2 执法信息化能力不足近年来,环境违法行为更加趋向复杂化、隐蔽化、高科技化,传统执法监管模式面临严峻挑战。现有的环境违法问题发现机制、快速处理机制难以满足新形势下环境执法要求。目前,生态环境部门及其他部门积累了大量的污染源数据、监管数据、环境质量数据、遥感数据、用电数据、工商数据等,但是大数据分析应用能力尚显不足,“互联网+大数据”的监管方式刚刚起步,通过大数据分析为执法提供线索的机制、渠道尚需完善,距离精准治污、科学治污的要求仍有差距。
2.3 企业全过程精细化管控问题突出
在国家已发布的有关VOCs污染管控的政策文件中,提出要推进源头替代、过程控制、末端治理,实施全过程精细化管理,但目前部分涉VOCs企业仍存在源头控制力度不足、无组织排放问题突出、治污设施简易低效、运行管理不规范等问题。在源头替代方面,根据2020年相关调研结果,工业涂装行业使用的VOCs物料不符合VOCs含量限值标准或未提供相关含量限值资料的问题相对突出,大部分企业购买涂料、胶粘剂等涉VOCs物料时,不清楚供货商需要提供VOCs含量限值检测报告或企业自行开展物料VOCs含量限值检测。在无组织管控方面,石化、化工、工业涂装、包装印刷和油品储运销五大重点行业无组织排放环节发现的问题接近各行业问题总数的1/3,个别行业占比超过1/2。在末端治理设施方面,VOCs去除效率不满足要求或治理设施进口未检测导致无法计算去除效率、排放浓度不达标、使用单一低效治理设施、未安装治理设施等问题在各行业占比均较高,且同国外先进水平相比,国内主流技术在功能材料、技术细节、工艺设计水平和制造水平上还存在较大差距。在精细化管控方面,未建立企业环保信息相关台账或记录不全的问题占比较高,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尚不健全。
03VOCs污染治理监管对策及建议
针对目前我国VOCs污染治理监管存在的问题,综合考虑企业VOCs排放特点、行业现状、执法监管难点等各方面因素,本文提出进一步健全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完善治理监管体系、加强全过程精细化管控等相关建议。
3.1 健全法律法规与标准体系进一步完善VOCs法律法规与标准规范体系,强化依法监管。加快涉VOCs行业排放标准和技术指南的修订工作,尽快启动石油炼制、石油化工等行业排放标准以及《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1996)的修订工作,尽快制定包装印刷、家具制造、工业涂装等VOCs排放量较大行业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配套出台治理设施可行技术指南; 建立法律法规与标准规范实施效果评估机制,基于执法监管层面梳理存在的问题,适时启动《大气污染防治法》的修订工作,注重与标准的衔接;完善执法文件配套发布机制,在重要的法律、法规、标准发布的同时,应配套发布执法手册,通过执法监管进一步推动相关法规及标准的落实。尽快研究建立我国VOCs基础物质清单,参考国外研究成果,结合我国现行研究方法确定VOCs基础物质清单,并形成便于查询使用的手册或工具。
3.2完善治理监管体系3.2.1 建立智能监管技术体系开展卫星遥感、多参数空气质量地面监测微站、近地机载观测、车载走航、无人机等非现场问题排查关键技术研究,快速识别污染排放高值区、异常区并精准定位污染源。推进治污设施安装分表计电、用能监控、DCS(分散式控制系统)监控、视频监控等,切实保证治污设施与生产主体设施的同步运行率。开展VOCs现场执法关键装备技术研究与应用。一方面,提高自动监控系统安装比例,严格要求重点排污单位名录企业安装自动监控设施并联网,完善自动监测数据执法应用的标准规范。另一方面,加大环境执法装备建设力度,使执法装备全面达到标准化建设要求,开展现场执法关键装备技术的适用性、规范性研究,完善技术推广应用机制和配套标准监测方法,积极推动现场执法的高效性。3.2.2 建立人工智能应用体系建立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相融合的应用体系,全面强化多源数据的整合与融合,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建立数据报警、违法行为判定系统和分级分类管控应用技术,将有限的执法力量优先投向高风险、高污染企业,引导企业自律、守法和信息公开,实现大数据高效应用和智能监管。
3.3加强全过程精细化管控
加大源头替代的宣传力度和执法检查力度,同时国家层面出台奖励政策,鼓励企业积极推进源头低(无)VOCs原辅材料替代。推进重点行业工艺优化,生产环节应处于密闭设备、密闭空间内进行,无法密闭的环节应加强无组织排放管控,废气要做到“应收尽收”。针对治理措施,建议国家层面编制可行性技术指南,明确治理措施的适用场景、最佳运行参数、安装运行维护要求,确保排放浓度稳定达标。企业应加强环保意识,健全环保制度,完善台账、操作规范等,逐步强化全过程精细化管控。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为进一步提升挥发性有机物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建立健全VOCs污染防治长效机制,有效减少污染排放,近日,市生态环境局印发《大连市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工作方案(2024-2025年)》(以下简称《方案》),紧盯VOCs排放环节,突出主要领域、重点行业和关键环节,明确源头控制、深度治理、园区整治和面源
近日,嘉兴市生态环境局海宁分局海宁市经济和信息化局联合印发了海宁市包装印刷行业污染整治提升实施方案,聚焦包装印刷行业VOCs污染问题,全面开展排查整治,依法取缔“低散乱”企业,推动企业实施源头替代“应替尽替”,废气收集“应收尽收”,全面淘汰低效治理设施。2024年9月底,全面完成包装印刷
大气污染治理舞台,从来就没有固定的主角。最早登台的是颗粒物,“看得见摸得着”的特性让其成为我国大气治理工作的首要目标;90年代起,多地出现了大面积的酸雨污染,二氧化硫被提到与颗粒物同等重要的位置进行重点防治;21世纪以后,二氧化硫排放量达到峰值并开始下降,氮氧化物又接上了班。可以说这
受气候等因素影响,每年的第三季度都是我国VOCs污染治理的重点时间段,一起来看今年第三季度有哪些事关VOCs防治的重磅政策标准吧。2023年第三季度VOCs相关政策汇总简易低效VOCs治理设施清理整治、低VOCs原辅材料源头替代仍是VOCs治理的两大主流方案。纵观各地政策,低温等离子、光催化、光氧化等治理工
9月20日,第八届中国环博会广州展正式拉开帷幕,本届盛会汇聚环保领域顶尖企业,无数环保产业科技进步的成果就此涌现。展会现场,盈峰环境携新一代飞行时间质谱仪精彩亮相,吸引了众多环保产业人士的目光,大批专家领导莅临盈峰环境展位现场。随着中国“十四五”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新考核规范的启动,挥
宁夏回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发布《关于推进臭氧污染防治的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加强火电、水泥等重点行业污染治理设施监管,确保达到自治区大气污染物排放地方标准组织开展简易低效VOCs治理设施清理整治,全面提升VOCs排放废气收集率、治理设施同步运行率和污染物去除率。关于推进臭氧污染防治的工
恶臭异味污染作为典型的扰民污染,近年来受到的关注与日俱增。据统计,连续4年,我国恶臭异味投诉占全部环境类投诉的20%以上,占大气环境投诉比例近50%。异味污染物与VOCs“本是同根生”,其高度同源的属性决定了二者协同治理的必要性。然而,异味的消除难度远高于VOCs治理,伴随大气污染防治渐入细分
“与我们传统的二氧化硫、烟尘、氮氧化物等污染物相比,VOCs治理有它的特点,当前的工作基础依然薄弱,已经成为大气环境治理领域最明显的短板。”时任生态环境部大气司副司长张大伟在2022年11月提出如上观点。诚如其所言,VOCs作为大气污染物中的“后起之秀”,俨然有要“后来居上”的态势,2023年全国
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我国蓝天保卫战取得一定成效,空气环境质量有了明显好转,但有一种污染因子却日益凸显,那就是臭氧。臭氧污染不是近些年提出的新概念,重要程度却已不同往日,特别是在夏季,臭氧已经成为导致部分城市空气质量超标的首要因子。2021年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
西安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5月10日印发《西安市住建领域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整治专项实施方案》,要求房屋建筑(含装修)工程、市政工程的施工应全面使用符合国家和地方标准的非溶剂型涂料和胶粘剂,优先选用装配式建筑方式,减少施工现场涂装作业;除特殊功能要求外的室内地坪施工应使用无溶剂涂料和水性涂料
被业界誉为亚洲旗舰环保展的第24届中国环博会于4月19日-21日在上海新国际展览中心举行,来自20余个国家的超2400家环保行业领先企业展出全球环境污染治理前沿理念与技术,环保“硬科技”“黑科技”更是层出不穷。德州新景环境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景环境)携最新的产品和技术参展本届亚洲环保盛宴,
4月9日,罗甸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罗甸县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通知指出,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积极推进风电、光伏发电基地化、规模化、一体化发展,全力将我县打造成为黔南州首个百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因地制宜开发分散式风电、分布式光伏,科学布局建设新型储能。加快电网工程项
为持续推进挥发性有机物(VOCs)减排,进一步改善深圳市大气环境质量,深圳市生态环境局与深圳市财政局联合发布通知,宣布对工业企业VOCs减排项目提供财政补贴。根据《广东省大气污染物减排财政激励实施方案》及《深圳市大气环境质量提升补贴办法(2022—2025年)》(以下简称《补贴办法》),符合条件
日前,南昌市生态环境局印发《南昌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方案提出,推进重点行业污染深度治理。高质量推进钢铁、水泥等重点行业及燃煤锅炉超低排放改造。到2025年,方大特钢基本完成超低排放改造任务,在用65蒸吨/小时以上燃煤锅炉(含电力)全面实现超低排放。全文如下
2月5日,锦州市政府印发《锦州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实施方案》。方案提出,到2025年全市PM2.5平均浓度降至35微克/立方米以下,优良天数比率达到86%以上,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比率控制在0.6%以内,氮氧化物和VOCS排放总量比2020年分别下降10%以上。全文如下:锦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锦州市空气质量持续
日前,徐州市人民政府印发《徐州市空气质量全面提升计划行动方案》。方案提出,到2025年,确保空气质量较2024年总体改善,力争PM2.5浓度不高于40μg/m3。方案还提出,实施重点行业超低排放与提标改造。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规定,2024年12月底前,实现全市659家每小
日前,芒市人民政府印发了《芒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芒市细颗粒物年均浓度控制在24微克/立方米以内,不出现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气;完成州级下达的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减排任务。芒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德宏州
导读:为及时反映生态环保产业过往一年的发展动态,预测新一年的发展趋势,我会组织各分支机构编写了《2024年行业评述和2025年发展展望》,供环保企事业单位、专家和管理者参考。本文为《2024年有机废气治理行业评述和2025年发展展望》,作者为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废气净化专业委员会王喜芹、李京芬、
日前,江西省政府印发《江西省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方案提出,推进重点行业污染深度治理。高质量推进钢铁、水泥、焦化等重点行业及燃煤锅炉超低排放改造。到2025年,基本完成全省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任务,在用65蒸吨/小时以上燃煤锅炉(含电力)全面实现超低排放。文件还提出,研究
日前,阜新市人民政府印发《阜新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实施方案》。方案要求,到2025年,全市PM2.5平均浓度控制在30微克每立方米以内,优良天数比率达到90%左右,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比率控制在0.3%以内;氮氧化物和VOCs排放总量比2020年分别下降10%以上。文件提出,推进重点行业污染深度治理。有序推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2024年12月25日,江西省人民政府印发《江西省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落实峰谷分时电价政策,推进销售电价改革。(省发展改革委负责)强化价格政策与产业和环保政策的协同,综合考虑能耗、环保绩效水平,完善高耗能行业阶梯电
12月25日,深圳市人民政府印发《深圳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件要求,到2025年,PM2.5年均浓度力争达到15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数比例(AQI达标率)力争达到97.5%以上,彻底消除重度污染天气并进一步提高达优率;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下降,完成国家和广东省下达的NOx和VOCs减排目
4月8日,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发布《低挥发性原辅材料替代企业豁免挥发性有机物末端治理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详情如下: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征求《低挥发性原辅材料替代企业豁免挥发性有机物末端治理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意见建议的通知为规范和引导企业开展低挥发性原辅材料替代,推进挥发性有
为持续推进大气污染治理专项行动,补齐空气质量不优的短板弱项,经市委、市政府同意,咸阳印发了《咸阳市2025年空气质量改善进位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全力推进空气质量改善进位。《方案》分为目标要求、重点任务、加强组织保障三个部分。目标要求:以减排、减煤、减卡为重点,处理好高质量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3月27日,陕西西安市政府印发《西安市推进实现“十四五”空气质量目标暨大气污染治理专项行动2025年工作方案》。方案提出,建设新能源汽车应用示范标杆城市。大力建设充换电基础设施,以公共领域用车为重点推进新能源化。以下为政策原文: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推进实现“十
日前,西安市政府印发《西安市推进实现“十四五”空气质量目标暨大气污染治理专项行动2025年工作方案》。方案提出,2025年,PM2.5浓度不超过41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数不少于263天,力争完成省上下达我市重污染天数控制指标;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放总量比2020年分别下降9410吨、6570吨。详
紫科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芜湖总部2025年2月14日正式落成暨2025年度经营工作会议圆满成功!
2月8日,浙江省生态环境厅发布《工业涂装工序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征求意见稿)》。详情如下:浙江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公开征求地方标准《工业涂装工序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为推进工业涂装工序废气清洁排放改造,助力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我厅组织对
2月5日,锦州市政府印发《锦州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实施方案》。方案提出,到2025年全市PM2.5平均浓度降至35微克/立方米以下,优良天数比率达到86%以上,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比率控制在0.6%以内,氮氧化物和VOCS排放总量比2020年分别下降10%以上。全文如下:锦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锦州市空气质量持续
日前,芒市人民政府印发了《芒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芒市细颗粒物年均浓度控制在24微克/立方米以内,不出现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气;完成州级下达的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减排任务。芒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德宏州
1月3日,营口市人民政府印发《营口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实施方案》(营政发〔2024〕17号)。其中明确,推动港口船舶绿色发展。全面实施船舶发动机第二阶段排放标准。依法淘汰高耗能高排放老旧船舶,推进船舶受电设施改造和港口岸电设施建设,提升岸电设施使用率。同时提到,大力发展新能源和清洁能源
日前,阜新市人民政府印发《阜新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实施方案》。方案要求,到2025年,全市PM2.5平均浓度控制在30微克每立方米以内,优良天数比率达到90%左右,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比率控制在0.3%以内;氮氧化物和VOCs排放总量比2020年分别下降10%以上。文件提出,推进重点行业污染深度治理。有序推
辽宁省营口市人民政府网站于2024年12月31日印发《营口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实施方案》,方案主要内容有:1.主要目标。到2025年,全市PM2.5平均浓度、优良天数比率、重污染天数比率达到省考核目标。氮氧化物和VOCs排放总量比2020年分别下降8054.87吨和1668.45吨。2.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产品绿色升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