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环保资本市场正文

碳中和碳达峰系列研究之绿色债券篇——逐步打通投融资链接 探索绿色债券机遇

2021-04-26 10:28来源:招商银行研究关键词:绿色金融碳中和债绿色债券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本文将由上自下,通过我国绿色金融体系,到绿色债券市场,再到碳中和债,来勾勒一个完整的市场图景。之后探讨在“碳中和”目标下,绿色债券市场空间,市场参与者未来面临的困境和挑战,最后我们尝试针对投融资业务机会提出一些路径上的思考。

■ 我国绿色金融体系和发展现状。我国绿色金融发展体系已全面建立,顶层设计从国家战略支持体系、政策法律和法规体系以及组织保障机构体系等方面展开。绿色金融市场已具一定规模,绿色信贷是第一大市场,绿色债券是第二大市场。

■ 绿色债券市场体系和发展现状。政策已基本完善,贴标绿色债券在认定标准、资金用途、项目评估与遴选、募集资金管理、存续期信息披露和鼓励措施上已有明确规定。市场已顺利渡过起步阶段,贴标绿色债券初具规模,品种逐步多元化。

■ 绿色债券子领域——贴标碳中和债的体系和发展现状。碳中和债的政策正在逐步推出,目前已有银行间交易商协会发文出具规定。市场开启进程,首批贴标碳中和债已于2021年落地,已发行规模较小,品种类型较少。

■ 绿色债券(含碳中和债)面临的机遇和困境。机遇:市场空间有望进一步扩容,未来5年绿色债券同比增速有望保持在15%以上。困境:供给和需求方链接不畅,供给方面临项目认定是否符合标准、发行综合成本较高、以及投资者认可度不高的问题。投资方面临经济效益不足、绿色投资理念践行程度较低、以及国际投资者参与度低的问题。

■ 绿色债券市场业务机会探索。融资机会:需要基于供给方(企业)寻找优质主体。短期视角下,关注存量市场,以有项目储备的高评级企业、相对成熟的绿债品种和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为抓手;中长期视角下,尝试挖掘新主体融资机会、推动落地绿色债券创新品种、关注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扩容的机会。投资机会:需要寻找资产性价比。短期视角下把握优质资产,围绕地方政府合作挖掘优质资产;中长期视角下,逐步布局绿债市场,陪伴优质主体成长,全面挖掘相关投资机会以及尝试金融产品创新。

正文

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下,2021年碳中和债孕育而生,这是债券市场上的新物种。如同它的名字,这一新物种被赋予了时代意义和战略使命。碳中和债的未来会如何?这是被高度关注的焦点。

我们认为要回答这一问题,首先要理解碳中和债是绿色债券的子品种,是基于绿色金融体系而生的。因此,我们需要将视线从碳中和债这一品种扩大到绿色债券市场,我们要回答的问题相应扩大成绿色债券市场未来会如何?

由此,本文将由上自下,通过我国绿色金融体系,到绿色债券市场,再到碳中和债,来勾勒一个完整的市场图景。之后探讨在“碳中和”目标下,绿色债券市场空间,市场参与者未来面临的困境和挑战,最后我们尝试针对投融资业务机会提出一些路径上的思考。

我国绿色金融体系和发展现状

1. 体系已全面构建

我国绿色金融发展体系已全面建立,顶层设计从国家战略支持体系、政策法律和法规体系以及组织保障机构体系等方面展开。2015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同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生态文明体系改革总体方案》,首次明确提出建立我国绿色金融体系战略及顶层设计。2016年,发展绿色金融被写入“十三五”规划纲要,成为国家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按照国家战略布局安排,各部委逐渐完善政策法规体系构建。2016年8月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委联合印发《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指导意见》(下文简称为《意见》),文件全面具体,操作性强,成为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意见》明确了绿色金融的定义、绿色金融体系的定义、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目的,以及对各金融市场发展方向做了指导。

随后,各部委逐渐完善各金融工具政策体系,分别围绕标准体系建设、数字基础设施、产品和服务创新体系、激励约束机制四大方向进行。

地方政府开展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国内已经设立了六省九地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包括第一批的五省八区(2017年6月),分别落地浙江、江西、广东、贵州、新疆,第二批(2019年11月)的一省一区,落地甘肃。随后,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推出系列试点政策,同时金融机构相继推出创新性绿色金融产品。

3、.jpg

除政策体系外,法律法规、监管规则也已成形。法律上,生态文明在2018年被纳入宪法,绿色金融也间接获得法律地位。监管上,中国人民银行设立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监管绿色金融的发展,同时进一步完善与绿色金融相关的监管机制。

2. 市场已初具规模

绿色金融市场已具一定规模,绿色信贷是第一大市场,绿色债券是第二大市场,绿色权益市场处于起步阶段。

绿色信贷方面,截至2020年末,绿色信贷余额11.5万亿,当年同比增速15%。从2013年至2020年,信贷余额逐年增加,不过同比增速的稳定度不高,常有剧烈波动,主要原因可能在于,一方面,市场规模不大,另一方面,新增量不稳定,常有“大小”年,导致同比增速波动大,甚至在某些年份,同比增速会回落至10%以下。与各项贷款相比,规模上,2020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73万亿,绿色信贷占比约6.6%;同比增速上,各项贷款余额增速常稳定在12-13%,而绿色信贷市场的表现还不太稳定。

绿色债券方面,截止2020年末,贴标绿色债券(不含资产支持证券)余额8,775亿,当年同比增速8%。2016年至2020年,贴标绿色债券余额逐年上升,不过每年同比增速不稳定,原因与绿色信贷市场大致相同,市场规模较小,新增量波动较大,同比增速变化明显。贴标绿色债券市场规模不足1万亿,远低于绿色信贷市场。与债券市场相比,2020年末剔除掉政府债券和资产支持证券的市场规模为29万亿,贴标绿色债券占比3%左右。

绿色权益市场方面,绿色企业IPO和再融资处于起步阶段,2018-2019年绿色股权投资年均投资规模为424亿元【注释1】。相比之下,权益市场规模远低于信贷和债券市场。

1. 政策已基本完善

相比于普通信用债券,贴标绿色债券的特殊性集中在认定标准、资金用途、项目评估与遴选、募集资金管理、存续期信息披露和鼓励措施上。围绕这6个方面,绿色债券的政策做出了明确规定。

绿色债券的标准已逐渐统一。绿债的标准有两套认定体系,一是绿色金融债、公司债、债务融资工具、资产证券化产品参照《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执行;二是绿色企业债参照《绿色债券发行指引》执行。

此前,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发布的《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2015年版)》与发改委发布的《绿色债券发行指引》和《绿色产业指导目录(2019年版)》在支持项目分类上有差异,所以绿色企业债和其他绿色债券的认定略有不同。

目前,绿债的认定标准已逐渐统一。2021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展改革委、证监会印发《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2021年版)》,自2021年7月1日起施行。文件将此前的《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2015年版)》和《绿色债券发行指引》支持项目的范围进行统一,并逐步实现国内与国际通行标准和规范的趋同。此外,值得一提的是这一版本也打通了绿色信贷与绿色债券两大产品的标准体系,尤其对于绿色金融债而言,解决了绿色信贷和绿色金融债标准不统一的问题。

如何认定绿色债券?根据《绿债目录(2021年版)》,绿色债券是指将募集资金专门用于支持符合规定条件的绿色产业、绿色项目或绿色经济活动,依照法定程序发行并按约定还本付息的有价证券,包括但不限于绿色金融债券、绿色企业债券、绿色公司债券、绿色债务融资工具和绿色资产支持证券。

如何甄别项目?参考《绿债目录(2021年版)》,目录涵盖6个一级目录,25个二级目录,47个三级目录,208个四级目录。这是专门用于界定和遴选符合各类绿色债券支持和适用范围的绿色项目和绿色领域的专业性目录清单。

与发改委发布的《绿色产业指导目录(2019年版)》有何不同?《绿债目录(2021年版)》在框架格式和所支持产业项目上,与《绿色产业指导目录(2019年版)》保持了大致一致。

从框架来看,一级分类以《绿色产业指导目录(2019年版)》为总体框架,分为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生态环境产业、基础设施绿色升级、绿色服务六大类。不过在二级和三级分类上,分类逻辑与国际主流绿色资产分类标准和节能环保行业常用统计分类方式保持了一致,与《绿色产业指导目录(2019年版)》略有不同。《绿债目录(2021年版)》二级分类删去了煤炭清洁利用,以及少部分与煤炭开采利用相关的三级分类,同时二级分类中新增了碳捕集技术。此外,《绿债目录(2021年版)》共有四级分类,比《绿色产业指导目录(2019年版)》多出一级分类,并且对四级分类所包含的项目范围进行解释,同时对各个项目需满足的标准进一步细化,并设置了技术筛选标准和详细说明。

6.jpg

原标题:【招银研究|资本市场专题】碳中和碳达峰系列研究之绿色债券篇——逐步打通投融资链接,探索绿色债券机遇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绿色金融查看更多>碳中和债查看更多>绿色债券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