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1.2. 我国碳中和工作推进加速
2020 年 9 月 22 日,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的讲话提出:“应对气候变化《巴黎协定》代表了全球绿色低碳转型大方向,是保护地球家园需要采取的最低限度行动,各国必须迈出决定性步伐。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 2030 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 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
2020 年 12 月 12 日,习近平主席参加气候雄心峰会,回顾《巴黎协定》,并宣布进一步的减排目标:“到 2030 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 2005 年下降 6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 25%左右,森林蓄积量将比 2005 年增加 60 亿立方米,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 12 亿千瓦以上”。
2020 年 12 月 18 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为 2021 年的八项重点任务之一。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 2030 年前达到峰值,力争 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新的达峰目标反映了高层坚定的决心,不仅是应对气候变化的要求,也是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明确要求。
2. 可再生能源替代是碳中和的主导方向
2.1. 发电、工业及交通部门是我国碳排放主要来源
我国碳排放主要集中于发电和工业部门,此外,交通部门的碳排放也占较大份额。
从发电行业来看,目前我国电源结构仍然以煤电为主。截至 2019年底,燃煤发电装机容量占发电装机总容量 51.8%,2019 年燃煤发电量占发电总量的 62.2%。根据 IEA,中国电力和热力生产部门贡献了超过 50%的化石能源碳排放。
从工业行业来看,能源加工、钢铁以及化学原料制造业等相关高耗能行业是碳排放的主要行业。在除去电力和热力生产行业之外,其它工业行业贡献了将近 30%的化石能源碳排放。
从交通行业来看,城镇化持续推进,交通行业的能源消费和碳排放显著增加。交通行业以石油消费为主,目前贡献了约 10%的化石能源碳排放。
2.2. 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是碳中和主要方向
碳达峰及碳中和目标要求我国能源系统发生颠覆性改变,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是碳中和目标实现的主导方向。
根据《中国低碳发展战略与转型路径研究》,我国 2060 年实现碳中和,减排力度将远超发达国家 2050 年碳中和。因为欧美从碳达峰到碳中和,有 50-70 年过渡期,而中国只有 30 年。1)在 2℃目标导向下场景下,预计到 2050 年,能源相关 CO2 排放 29.2 亿吨,工业过程 4.7 亿吨,CCS5.1 亿吨,碳汇 7.0 亿吨,CO2 净排放 21.8 亿吨,比峰值年份下降 80%。2)在 1.5℃目标导向下场景下,预计到2050 年全部实现 CO2净零排放,电力系统实现负排放,全部温室气体比峰值减排 90%。
对于电力行业:电力系统深度脱碳是我国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
未来的电力系统将形成以“可再生能源+储能”为主的电力供给体系。在过去十年,可再生能源发电成本已经得到显著下降;但是由于可再生能源中风电、光伏间接性和波动性的特点,可再生能源发电与储能技术相结合,是推动其大规模应用的关键。
对于工业行业:未来中国有望摆脱“高能耗、高污染”的产业结构,要实现工业端的完全零碳排放,需要结合自然碳汇以及 CCUS 等负碳排放技术。短期内,在这些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之前,提高工业端能效、控制煤炭消费以及加快煤炭替代则是降低碳排放的重要手段。
对于交通行业:未来新能源汽车将对传统燃油汽车形成有效替代,路面交通将实现完全电气化。对于航空、航海等交通部门,生物燃料、氢燃料等相关能源的使用可以降低这些部门的碳排放。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3月2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发布通知,公布第二批国家碳达峰试点名单,共27个。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印发第二批国家碳达峰试点名单的通知发改办环资〔2025〕24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执委会:为落实国务院《2030年前
3月19日,浙江省发改委印发《浙江省2025年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要点》。详情如下:省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浙江省2025年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要点》的通知省级有关单位,各设区市发展改革委:2025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为深入贯彻《关于推动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的意见》《浙江省推动碳排放双控工作若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3月19日,浙江省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印发《浙江省2025年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要点》的通知,加快建立以区域碳预算、行业碳管控、企业碳管理、项目碳评价、产品碳足迹为重点的碳排放双控制度,扎实推进“6+1”领域绿色低碳转型,全省碳排放强度力争降低4.48%以上,为“十五五”高质量完成
3月18日,《重庆市大型会议和活动碳中和实施方案(试行)》发布。《方案》提出,到2025年,建立以市级党政机关及所属事业单位、市属国有企业等为实施主体的大型会议和活动(赛事、展览、演出)碳中和工作体系。全文如下:重庆市生态环境局中共重庆市委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重庆市商务委员会重庆市文化和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3月17日,中国石化青岛炼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海河路加氢站通过权威机构评价,获得“碳中和”证书,成为我国首座“碳中和”加氢站。该加氢站位于青岛炼化氢能“产研加”示范园内,除具备向氢能公交、氢能卡车等用氢车辆加注氢气的功能,还能向运输氢气的长管拖车等运氢车辆灌装氢气。
3月14日,山西阳泉发布《阳泉市碳达峰实施方案》。文件提出,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2%,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达到37%、发电量占比达到14%以上,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下降确保完成省下达目标,森林覆盖率达到25.87%,为全市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奠定坚实基础。全文如下:
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13日宣布,已于2024年实现碳中和。香港交易所在新闻稿中表示,截至2024年底,香港交易所全球约99%的办公地点及设施已采用可再生能源电力。通过直接采购绿色电力或购买可再生能源证书,有效地降低了来自电力的碳足迹。此外,香港交易所通过旗下国际碳市场平台,投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3月13日,财政部发布《关于2024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5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提到大力支持可再生能源发展,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继续推广新能源汽车,完善充换电基础设施,推动城市公共服务车辆电动化替代。支持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促进再生资源回收利用
近年来,中国经济与国内运输部门经历了重大转型,这一转变使得2024年国内对汽油、喷气燃料和柴油等常见石油燃料的需求出现了小幅下滑。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这些石油燃料的总消费量约为每天810万桶(mb/d),较2021年的水平降低了2.5%,仅略高于2019年的水平。(来源:能源新媒文/能源杂志)随着中国经
日前,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发布《重庆市加快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的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详情如下: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公开征求《重庆市加快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的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修改意见的函有关单位和个人: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
近日,内蒙古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内蒙古自治区碳达峰试点旗县(区)和园区名单。呼和浩特市新城区等10个旗县(区)和呼和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等20个园区为自治区碳达峰试点。详情如下:关于自治区碳达峰试点名单的公示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按照《内蒙古自治区碳达峰试点建设方案》(内发
春节这几天,全世界尤其是美西方,都被Deepseek-R1这项我国在AI人工智能领域中的新突破所震惊到了!其实,在这之前,大家都体验过国内很多的AI产品,比如豆包、Kimi、文心等等,但是都没有像DeepSeek一样备受关注,主要是它的AI生成力与目前公认全球最高水平的GPT不相上下。看到网上各种玩儿法,想让它
在环保行业竞争愈发激烈、市场环境不断变化的当下,国资入主环保企业似乎已经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趋势。近期,又一环保上市公司将易主国资。深水海纳将易主国资3月6日,深水海纳发布了一则关于公司控制权拟发生变更的进展公告。公告显示,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李海波先生及其一致行动人西藏海纳博创
导语:2025年是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双碳”战略目标宣示5周年,也是深入推进绿色转型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的关键一年。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展示近年来生态文明建设成果,推进生态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拟定于2025年4月10日-12日在北京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DeepSeek大模型凭借其高性能和低成本的优势,热度不断飙升,席卷整个市场,环保行业也不例外。近日,已有包括威派格、宁水集团、金科环境、大禹节水等在内的多家环保上市公司纷纷宣布完成DeepSeek的本地化部署,标志着智能化转型的加速推进。此外,建工修复、中科环保、维
2025年2月11日,博奇环保与丰台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以下简称“丰台区人社局”)在集团总部举行人才工作专题座谈会。博奇环保董事长兼行政总裁曾之俊、执行董事兼高级副总裁钱晓宁热情接待了丰台区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曲峰一行。双方就深化政企合作、推进人才队伍建设达成多项共识。董事长兼行政
日前,节能环境在投资互动平台上表示,人形环保机器人在环保行业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如可替代人工执行各种复杂条件下的监测、清洁和维护任务等。公司一直在密切关注这一领域的发展动态。公司积极落实国资委“AI赋能产业焕新”工作要求,已在探索开展垃圾焚烧发电厂人工智能燃烧优化控制系统研究,但目
近日,中国节能协会信用等级评定结果正式发布,得益于公司在环保领域的生产经营实力、社会服务能力和市场信誉的优秀表现,北京衡燃科技有限公司再度荣获最高等级“AAA级信用企业”,这是我们连续获此认证的第6年!环保行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完善的信用体系。“AAA级信用企业”的评选,是对公司在行业内
2024年11月7日,根据北交所审核项目动态,北京国环莱茵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国环科技”)IPO审核状态为“终止”北交所于2023年12月29日受理了国环科技提交的公开发行相关申请文件,并按照规定进行了审核。国环科技原拟募集资金25,000.00万元,用于研发中心建设项目、营销与服务网络建设项目、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解决拖欠企业账款问题的意见》。《意见》对推进解决拖欠企业账款问题作出系统部署。华创证券表示,环保是应收账款拖欠的情况较为严重的行业。环保公司的项目有很多以PPP模式展开,由于近年来地方债务压力加大,企业积累了较多的应收账款拖欠。随着地方债
近日,中国建筑在广东省投资成立了一家专注于环境科技的新公司——中建四局环境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该公司由李委担任法定代表人,注册资本高达4000万元人民币。其经营范围广泛,包括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服务、固体废物治理以及新材料技术研发等。股权穿透图显示该公司由中国建筑间接全资持股。中建四局环
8月26日,大河环科与菲达环保在浙江诸暨签署能源环保领域战略合作协议。大河环科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刘永刚与杭钢集团总经理助理、浙江省环保集团董事长吴黎明围绕打造能源环保领域全面战略合作关系,推动市场化改革和高质量发展,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进行了深入交流。杭钢集团总经理助理、浙江省环保集
北极星固废网获悉,江苏省住建厅对谭卫佳委员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做好城市垃圾分类处置工作》的提案进行答复,具体介绍了围绕江苏省进一步做好城市垃圾分类处置工作开展的工作内容。谭卫佳委员: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做好城市垃圾分类处置工作”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
政策的驱动力变弱以来,很多环保企业越干越迷茫。一位在环保企业任高管朋友表示,近些年的一些变化让他越来越捉磨不透。这是现阶段很多朋友的困惑:环保产业增长的根本原因到底是什么?产业发展的边界在哪?能否从一些角度得到全景式的观察?就企业而言,影响因素各不相同,需要具体情况具体讨论,但是
“十三五”我国生态环保交出历史最靓丽成绩单,这五年是迄今为止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成效最大、生态环保发展最好的五年。步入“十四五”,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也将肩负新的历史使命,就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生态环境目标任务如期高质量完成的基础上,到2035年基本实现“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到本世纪中叶建成“美丽中国”。这样的大背景下,环境产业将面临怎样的发展趋势,迎来哪些机遇与挑战,环境企业又将如何布局。为解答这些问题,《环保产业》特别采访了----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胡承志研究员。
“截至‘十三五’期末,我国固废管理从认识到实践都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的变化,表现在固废管理体系已经成熟,固废管理体制机制日益完善,固体废物管理的历史性成就更加彰显。”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环境卫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童琳表示,在“十四五”开局之际,我国固废产业更需要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历史性机遇,推动绿色产业恢复,通过政产学研的深度交流,创新固废产业发展动力,构建完整的产业生态体系,引领行业跨越式高质量发展。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8〕128号)要求,生态环境部组织各省(区、市)推荐“无废城市”候选城市,并会同相关部门筛选确定了“11+5”试点城市和地区。我们现在就推进“无废城市”建设过程中,如何推动固体废物源头减量、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促进城市绿色发展转型,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等问题交流工作经验,探索工作模式。
在农历新春佳节到来之际,浙能锦江环境董事长韦东良一行2月2日下午赴浙江大学交流,并同中国工程院院士岑可法等专家学者座谈,双方就校企合作、产学研协同创新等话题进行深入交流。浙江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严建华,可持续能源研究院院长倪明江等专家、教授,浙能锦江环境常务副总经理王武忠、总工程师
2016年以来,国家对于工业固废问题愈加重视,产业重点不断推动到行业监管并推出多项政策予以防范。2020年国家工业固废处理政策汇总及解读工业固废作为我国资源板块的重要一环,其产业发展影响着我国绿色循环经济及现代化工业的发展,因此工业固废产业在环保产业中的影响力正在逐渐增大。特别在政府持续
我国建筑垃圾占城市垃圾占比达40%、资源化程度仅为5%,建筑物新建改扩建为核心控制环节我国每年建筑垃圾的排放总量约为15.5亿吨-24亿吨之间,占城市垃圾的比例约为40%(中国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2017年我国产生的建筑垃圾约为23.79亿吨,资源化程度仅为5%(欧美等国际水平在70%以上
作为每年一度的行业盛会,环博会已成为大型企业的展示舞台,也是中小企业的订单窗口,更是从业者的一场大型聚会。观展似乎已成为一种职业习惯和朝圣,因此每次归来,也都有一些小感悟。1.市场与企业:行业来了67%新面孔,还值得去么?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这是笔者今年浏览参展商名单的感
进入“十四五”规划后,环保产业的质量目标进入了新的提升阶段,科技的支持、创新也占据了企业的“十四五”规划的核心位置。水处理企业必须结合关键技术和“卡脖子”技术以谋取未来更大的市场份额。《浙江省近岸海域水污染防治攻坚三年行动计划》于近日发布,计划到2022年,近岸海域水环境质量达到国家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