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大气治理碳交易评论正文

碳中和背景下的绿色金融手册

2021-07-13 14:26来源:国行投研室作者:任庄主关键词:碳中和碳达峰绿色金融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四、主要绿色金融产品现状剖析

(一)绿色债券:存量888只、规模合计9107.53亿元

截至2021年3月22日,我国共有绿色债券888只,规模合计9107.53亿元(根据央行公布的信息、这一数值位居全球第二)。进一步,绿色债券可分为金融机构发行的绿色金融债和非金融企业发行的绿色债券。

1、绿色金融债券:存量96只、规模合计3368.70亿元

(1)绿色金融债券目前共有96只(占全部金融债的4.24%),规模合计为3368.70亿元(占全部金融债存量的1.21%)。其中政策性银行4只(规模410亿元)、全国性银行1只(规模200亿元)、股份行8只(规模1450亿元)、城商行50只(规模1071亿元)、农商行25只(规模137.70亿元)、非银金融机构8只(100亿元)。

(2)目前股份行中有4家银行有存续绿色金融债(分别为兴业银行、浦发银行、华夏银行和浙商银行);城商行中有35家银行有存续、农商行中有18家银行有存续;全国性银行仅1家有存续(交行)、政策性银行2家(分别为国开行和进出口银行);非银金融机构有4家有存续,且均为金融租赁公司,分别为长城国兴金融租赁、农银金融租赁、江苏金融租赁和华融金融租赁。

2、非金融企业绿色债券:存量792只、规模合计5738.83亿元

除绿色金融债外,还有一些非金融企业发行的绿色债券,存量为792只、规模合计5738.83亿元。具体来看:

(1)发改委管辖的企业债合计136只,存量规模为1599.16亿元(占全部企业债存量的7.12%);

(2)证监会管辖的公司债合计224只,存量规模为2024.21亿元(占全部公司债存量的2.22%);

(3)银行间市场管辖的中票和短融合计95只(中票91只),规模合计1060亿元(中票1038.50亿元)。

(4)另有资产支持证券323只(规模合计为750.66亿元),其中银保监会主管ABS、交易商协会ABN、证监会主管ABS分别有6只、56只和261只,规模分别为21.07亿元、277.74亿元和451.85亿元。

3、碳中和债属于绿色债券的一种,目前已发行19只

碳中和债是指募集资金专项用于具有碳减排效益的绿色项目的债务融资工具,需满足绿色债券募集资金用途、项目评估与遴选、募集资金管理和存续期信息披露等四大核心要素,属于绿色债务融资工具的子品种。

8.jpg

自2021年2月银行间市场首次推出碳中和债推出以来,仅一个多月的时间碳中和债便发行了19只(规模合计达到218亿元)。其中,银行间中票7只(合计66亿元)、交易所公司债12只(合计152亿元)。可以看出,虽然银行间市场率先推出,但交易所公司债却上量更快。且从目前发行的主体来看,大多为能源类国企(评级多为AAA),发行利率多在3.30-4%之间。

4、绿色债券的投资人主要有哪些?

2021年1月12日,交易商协会在其官方微信号上公示了2020年度绿色债券投资人排名(根据投资人参与绿色债务融资工具的投资程度)。可以看出,全国性银行中兴业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浦发银行和中信银行排名前五,城商行及农村金融机构中广州农商行、江苏银行、长沙银行、上海银行和昆仑银行位居前五,其它如理财公司等亦有参与。

9.jpg

(二)绿色贷款

1、整个市场规模约为12万亿左右、占比7%附近

目前直接融资市场能够给予绿色金融领域的支持力度明显不够,绿色债券规模本身尚不足万亿元,因此绿色信贷仍是绿色金融的主力。截至2020年底,金融机构绿色贷款余额达到11.95万亿(目前这一数值全球第一位),占全部贷款的比例为6.92%,从数值上看,在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中的比例趋势提升。

10.jpg

具体从行业来看,目前金融机构的绿色信贷主要投放于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以及可再生能源及清洁能源等三个领域,也就是所谓的基建与市政以及新兴领域。

2、主要银行的绿色信贷投放规模如何?

(1)从目前绿色信贷的规模情况来看,主要有国有大行为主,贡献了全部绿色信贷规模的45%以上。其中,工行、建行与农行的绿色信贷规模均超万亿元(约占全部绿色信贷规模的1/3),中行、交行和邮储银行亦合计贡献了全部绿色信贷规模的12%。

11.jpg

(2)股份行中,以兴业银行的绿色信贷规模最高,招行与浦发银行多在2000亿元以上。截至2020年6月底,兴业银行累计为23214家企业提供绿色金融融资25385亿元、余额为11293亿元、绿色金融客户14764家。

(3)城商行中,以江苏银行的绿色信贷规模最高(目前已在1000亿元左右),南京银行的表内绿色融资余额亦超过了600亿元,而其它诸如杭州银行、长沙银行、重庆农商行以及重庆银行的绿色信贷规模在100-200亿元之间。

(三)7家银行成为践行绿色金融的赤道银行

赤道原则是国际通行的项目融资行业标准,提倡金融机构对融资规模在1000万美元以上的融资项目在环境和社会方面给予审核,也即赤道原则是指赤道银行在给企业授信时,需要充分考虑并对该授信可能带来的环境和社会问题进行评估,若达不到赤道原则,则不给予授信,因此赤道原则本身也是绿色金融理念的具体体现。目前国内共有7家赤道银行,分别为兴业银行、江苏银行、湖州银行、重庆农商行、绵阳市商业银行、贵州银行和重庆银行。

从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出,赤道银行的绿色信贷投放规模一般会高于其它银行。

正是因为“3060”目标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因此金融体系的参与会成为主导,而与绿色金融相关的政策密集发布亦显得比较容易理解。

鼓励金融机构深度参与绿色金融的逻辑在于,之前工业化过程中所大力推动的城镇化和市政给银行带来了大量的业务机会,目前碳中和过程作为原工业化过程的“反向”工程,同样也会给金融机构带来大量业务机会,如果不抓住可能会错失很多。特别是在方向比较明确的情况下,越早越好,越早越能抢到优质客户、占据主动地位。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碳中和查看更多>碳达峰查看更多>绿色金融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