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大气治理脱硫脱硝烟气脱硫政策正文

南通市“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2021-11-30 08:58来源:北极星环保网关键词:生态环境质量生态环境保护南通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第二章 总体要求

第一节 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讲话指示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围绕勇当全省“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排头兵的总体要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聚焦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的“建设彰显生态之美的低碳花园城市”奋斗目标,以碳达峰、碳中和为引领,以减污降碳协同治理为抓手,以源头治理作为根本策略,以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为支撑,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整体保护,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谱写生态文明建设新篇章,加快融入长三角生态环境保护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让优质生态环境成为美丽南通建设中最鲜明的底色。

第二节 基本原则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持以绿色低碳发展为引领,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围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一带一路”建设等重大战略决策部署,将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总体布局,将生态环境保护主动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着力提升经济社会发展的“绿色含量”。

系统谋划,协同推进。坚持以环境质量改善为核心,从生态系统整体性和流域系统性出发,统筹谋划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保护修复的战略布局、目标指标和重点任务。推进应对气候变化与环境治理、生态保护修复协同增效,增强各项举措的关联性和耦合性。

以人为本,共治共享。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的评判作为检验生态文明建设成效的重要依据,着力解决人民群众身边的生态环境问题,增加清新的空气、清洁的水源和宜人的气候等优质生态产品供给,显著提升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改善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综合运用政府“有形之手”、市场“无形之手”和社会“自治之手”,建立健全紧密联系的制度框架,形成多元主体参与及多方互动的生态环境治理模式。

问题导向,精准治污。围绕新时期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和短板,聚焦重点区域、重点领域,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运用科学思维、科学方法、科技手段,精细管理、分类施策、因地制宜,切实提高环境治理针对性和有效性。

改革创新,彰显特色。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加快推进重点领域、关键环节体制机制改革,充分体现质量和创新驱动的特色,大力推进生态环保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充分调动企业技术创新活力,带动生态环保产业创新发展,探索建立具有南通特色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体系。

第三节 主要目标

展望2035年,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提前达峰后持续下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建成美丽江苏南通样板。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总体形成,绿色低碳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能力显著增强;空气质量根本改善,水环境质量全面提升,水生态恢复取得明显成效,土壤环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环境风险得到全面管控,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体恢复,蓝天白云、绿水青山成为常态,基本满足人民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健全高效,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位居全省前列。

到2025年,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取得新进步、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美丽南通展现高颜值。

——绿色发展走在全省前列。江海联动空间开发保护格局持续优化,绿色低碳发展水平显著提升,生态环境承载力约束机制基本形成,能源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碳排放强度持续降低,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加快形成,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率力争超额完成省下达指标。

——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空气环境质量稳步提升,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0%以上,PM2.5年均浓度降至30微克/立方米以下,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地表水省考及以上断面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达到90%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保持100%。海洋生态环境稳中向好,近岸海域水质优良(一、二类)面积比例力争超额完成省下达目标。力争超额完成省下达的地下水污染防治任务。

——生态环境治理能力显著提升。城市污水集中收集率达到75%,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80%,生活垃圾分类投放设施覆盖率达到90%,土壤安全利用水平巩固提升,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3%以上,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力争超额完成省下达指标,固体废物与化学物质环境风险防控能力明显增强,生态环境风险防控体系更加完备。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不断增强。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生态空间保护区域功能不降低、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林木覆盖率和生态质量指数保持稳定,自然湿地保护率达到58%,重点生物物种种数保护率达到100%,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显著增强。

——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日益完善。生态文明制度改革深入推进,现代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基本形成,生态环境治理效能明显提升。公众对生态环境满意率进一步提升。

1.jpg

2.jpg

第三章 重点任务

第一节 强化源头管控,提升绿色低碳发展水平

持续强化源头管控,以布局优化、结构调整和效率提升为着力点,加快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全面提升资源能源集约高效利用水平,持续增强绿色发展活力。

一、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

建立健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以资源环境综合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为前提,形成全市国土空间开发保护“一张图”,加快构建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可持续发展的高品质国土空间格局。完善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和城镇开发边界的“三线”管控体系,纳入全市统一、多规合一的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作为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发展规划、美丽宜居城市建设不可逾越的红线。严格基本农田保护,着力提高永久基本农田质量和集中连片程度。探索规划“留白”制度,为未来发展预留空间。

构建江海联动空间发展格局。优化大江大海生态格局,沿江打造高品质生态风光带,沿海打造绿色产业集聚带、滨海特色城镇带和美丽生态风光带。科学统筹陆域和海洋发展,促进优势互补,使沿江、沿海成为高质量发展的绿色经济带。统筹沿江沿海化工产业布局优化、升级转移,推动破解“重化围江”取得进一步成效。沿江产业带着重推动产业高端化集聚转型发展,引导大宗散货类运输、大进大出类企业向沿海有序转移,推动沿江绿色化工企业搬迁进入沿海化工园区;沿海产业带重点培育具有低耗少排特征的钢铁新材料、石化新材料、绿色能源、粮油加工等高端绿色产业,全力推进精品钢生产基地等重大工程实施,推进沿江燃煤电厂向沿海转移布局。

提升土地开发利用效率。促进低效用地腾退更新、腾笼换鸟,推进战略新兴产业落地。深入实施差别化资源要素配置政策,完善年度用地、用能、排放等资源要素分配与市、县(市、区)“亩均效益”绩效挂钩的激励约束机制,突出“以亩均论英雄”。推动节地水平、产出效益“双提升”,盘活存量土地,推动土地二次开发。深挖市区用地潜力,大力盘活存量建设用地,加快城中村改造与旧城更新,提高土地利用率。严格执行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标准,提高工业用地投资强度。

二、推进产业结构绿色转型

强化产业项目准入约束。落实产业准入负面清单,抑制高碳投资,从严审批高耗能高排放项目。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新增产能规模,严格执行石化、化工、印染、造纸等项目准入政策。对高耗能高排放项目集中的地区,实行新建、改建、扩建项目(除重大民生项目)重点污染物排放减量置换。推进“两高”行业减污降碳协同控制。严格沿江化工产业准入,2021年底前沿江1公里范围内化工园区外化工生产企业全部关停退出。

“一行一策”推进重点行业绿色化改造。推动实施“绿色制造”计划,推动纺织印染、化工、火电、船舶、海工等八大行业绿色化改造,倒逼产业优化升级。纺织印染行业提标改造废水排放强度不达标企业,2025年底前,基本完成全市印染行业布局调整、搬迁入园工作。装备制造行业推动产业集聚向产业集群转型,提升工业园区重金属污染防治水平,2023年底前,现有园区外含涉重电镀工序企业完成限期整改或搬迁入园。电子信息行业鼓励重点排放企业开展中水回用示范工程,2023年底前,废水排放强度≥10吨/万元的企业废水排放量削减60%以上。船舶海工行业对挥发性有机物和颗粒物排放强度不达标的企业进行提标改造;造纸行业沿江地区新、改建项目实现废水零排放,对用水强度、废水排放强度不达标的再生纸企业进行提标改造;化工行业对挥发性有机物和化学需氧量排放强度不达标的企业进行提标改造,至2023年底前经整治仍不达标企业全部退出。非金属制品行业开展水泥、建材和玻璃等行业分级整治,鼓励沿江大中型非金属制品企业向沿海地区转移,力争将非金属制品行业提升至清洁生产Ⅰ级标准。电力与热力供应行业调整优化热电联产规划与布局,推进部分现役机组试点实施江苏省超超低排放标准。

实施绿色发展领军企业计划。支持企业实施绿色战略、绿色标准、绿色管理和绿色生产等体系改造建设,分领域打造绿色工厂。围绕推动传统产业绿色转型升级,在石化、钢铁等重点行业培育绿色龙头企业,鼓励支持中天钢铁集团(南通)有限公司、江苏嘉通能源有限公司等率先创成绿色龙头企业并申请“江苏精品”认证。开展重点行业和重点产品资源效率对标提升行动,建立统一的绿色产品标准、认证、标识等体系。到2025年,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和省级绿色工厂30家。

构建绿色产业链供应链。推动生态环保产业与5G、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创新技术融合发展,构建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绿色产业链。推进沿江产业转型和沿海钢铁石化产业布局,打造沿海化工特色产业链。依托江港、海港、空港“三港同城”优势推动绿色物流产业发展,加快建立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为导向的绿色供应链管理体系。推行可持续的绿色供应链管理战略,培育绿色供应链示范企业。

加快培育绿色低碳产业。加强长三角互动协同,实施新兴产业培育工程,依托“靠江靠海靠上海”的区位优势,促进清洁能源、绿色基础设施、绿色服务等绿色优势产业形成规模。加快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现代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新材料等高端产业发展。推动实施“绿色能源”计划,围绕高效光伏制造、海上风能、生物能源等低碳新兴产业,推动实施循环新兴产业培育工程。积极发展现代绿色循环农业体系,推动“生态+现代农业”融合发展。

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依法依规关停退出超限值排放污染物的企业。提标淘汰相对落后产能,推动钢丝绳行业落后产能逐步退出。主动压减过剩产能,推动不符合区域发展定位、环境承载要求的存量过剩产能转移搬迁、兼并重组和转型升级。继续加强“散乱污”企业整治,集中整治镇村工业集中区,严防“地条钢”死灰复燃。巩固“散乱污”企业清理成果,落实“发现一起整治一起”动态处置机制,确保“散乱污”动态清零。

三、构建清洁低碳现代能源体系

严格控制煤炭消费总量。从紧从严规划布局建设大型燃煤发电机组。进一步提升煤炭利用效率,在确保能耗不增加的前提下严格控制建设150蒸吨/小时以下燃煤锅炉,鼓励现有75蒸吨/小时热电锅炉“上大压小”。推进市区30万千瓦及以上热电联产机组供热半径30公里范围内燃煤锅炉和落后燃煤机组整合。到2025年,单位GDP能源消耗降低率力争超额完成省下达指标。

提高清洁能源比例。逐步提高天然气利用比重,有序推进煤改气,推进天然气管网互联互通和储气能力建设,推动如东洋口港规划建设燃气电厂。持续推广风能、海洋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项目建设,稳步提高终端能源消费中清洁能源的比例。鼓励大型公共建筑、商业楼宇、工厂厂房等建设分布式光伏,实施分布式光伏发电、浅层地热应用示范项目。建设如东洋口港风电母港、风电装备产业园,打造“风电产业之都”。深度参与长三角氢走廊建设,努力打造低碳智慧生态和谐的如皋氢能小镇。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力争超额完成省下达任务。

推进能源高效利用。加强重点领域与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强化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完善能耗在线监测系统建设。推进能源梯级利用,开展综合能源系统试点。探索用能预算管理,构建能耗总量和能效监测预警机制。

四、着力打造绿色交通体系

持续优化交通运输结构。加快完善市域铁路、干线公路、干线航道网络,大力提高铁路、管道、水运等清洁运能。加快发展江海联运、海河联运、海铁联运,实现海洋交通运输业提质增量。全面推进多式联运,深入实施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建设。到2025年,铁路集装箱运输比重和集装箱铁水联运比重实现大幅提高,多式联运方式广泛应用,铁路货运量比2020年增长15%以上,水运货运周转量占比接近70%。

推动车船绿色升级。推动实施“绿色车轮”计划,加快推进公共服务领域和政府机关优先使用新能源汽车,新能源等节能环保城市公交车比例达70%。推广使用新能源、清洁能源船舶,逐步将已有船替换为新能源船。推广使用新能源非道路移动机械,鼓励混合动力、纯电动、燃料电池等新能源技术在非道路移动机械上的应用。

构建高效集约的绿色流通体系。畅通内河航道网络,加强内河水运与沿江沿海港口的衔接,促进江海河联运功能显著提升。提升干线铁路运输能力,加快建设疏港铁路工程,打通铁路进港“最后一公里”,推动实现水铁联运。发展绿色仓储,鼓励在物流园区和大型仓储设施应用绿色建筑材料、节能技术与装备。

第二节 应对气候变化,加强温室气体排放控制

将碳达峰目标、碳中和愿景全面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制定实施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推动重点领域温室气体减排,实施温室气体和污染物协同控制,全面提高适应气候变化能力。

一、开展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行动

强化目标约束和峰值导向。科学编制南通市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能源、工业、交通、建筑等4个领域编制专项达峰方案,各县(市、区)和省级以上开发区制定达峰工作方案,落实达峰和减排措施,确保在全国达峰之前率先达峰。推进电力、钢铁、建材等重点行业二氧化碳率先达峰,鼓励其他行业尽早制定峰值目标及达峰路线图。实施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有序推进碳排放指标分解,加强达峰目标过程管理,将碳排放强度降低目标纳入全市高质量发展考核指标。到2025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率力争超额完成省下达任务。

探索气候投融资地方试点。积极探索差异化的投融资模式、组织形式、服务方式和管理制度,不断完善气候投融资配套政策。持续推进“环保贷”业务,拓宽绿色信贷,鼓励金融行业通过绿色保险、碳指标等衍生品交易为相关产业、项目提供便捷的金融创新服务。研究探索建立气候投融资项目库。

积极参与碳交易市场建设。严格执行《江苏省重点单位温室气体排放报告暂行管理办法》,督促年综合能源消费量5000吨标准煤以上或排放1.3万吨二氧化碳当量以上企业开展碳排放报告,建立全市重点耗能企业碳排放情况清单,推动电力行业普遍开展低位热值和单位热值含碳量实测。主动参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联建,完成全市重点排放企业历史数据核查、配额分配等工作,确保国家要求行业范围内的重点排放企业按期全部进入全国碳交易市场,力争首个履约年份辖区内重点企业履约率不低于95%。激励企业自觉树立减碳意识、落实减碳行为,鼓励企业开展自愿减排行动。

推进协同减排和融合管控。开展空气质量达标与碳排放达峰“双达”试点示范。探索温室气体排放与污染防治监管体系的有效衔接,强化治理目标的一致性和治理体系的协同性。在电力、钢铁、建材、化工等行业,开展大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协同控制试点示范。积极推动排放单位监管、排污许可制度、减排措施融合,将碳排放重点企业纳入污染源日常监管。推进碳排放报告、监测、核查制度与排污许可制度融合,推进企事业单位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相关数据的统一采集、相互补充、交叉校核。

二、推动重点领域温室气体减排

持续降低工业碳排放。严格控制钢铁、纺织、化工、建材、造纸等重点高耗能行业和高耗能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积极开展碳排放对标活动,有效降低单位产品碳排放强度。以先进适用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为重点,整合减碳、零碳和负碳技术,制定电子信息、船舶制造等重点行业低碳发展技术推广实施方案,积极推广低碳新工艺、新技术,鼓励采取原料替代、生产工艺改善、设备改进等措施减碳。加强企业碳排放管理体系建设,强化从原料到产品的全过程碳排放管理。

控制农业领域碳排放。深化实施农业绿色发展行动,开展低碳农业试点示范,推广农业循环生产方式。加大畜禽温室气体排放控制,因地制宜建设畜禽养殖场大中型沼气工程。实施绿色环保农机装备与技术示范工程,加大秸秆还田、节约型农机化装备技术推广应用。推广农业固碳技术,提高植物生产力。研发生物质炭土壤富碳技术,增加农田土壤碳库,增强农田土壤生态系统长期固碳能力。

控制建筑领域碳排放。贯彻落实《江苏省绿色建筑发展条例》,城镇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面积占比达到100%,大幅度提升三星级绿色建筑数量。大力发展超低能耗、近零能耗、零能耗建筑,实施绿色建筑全产业链发展计划,推行绿色施工方式,推广节能绿色建材、装配式建筑,加强新建建筑生命周期全过程管理。推动实施“绿色屋顶”计划,推动城乡建筑领域太阳能光电技术应用,到2025年,力争新增绿色建筑面积1200万平方米以上。

控制其他温室气体排放。围绕化工、电力、电子等重点排放行业,强化从生产源头、生产过程到产品的全过程温室气体排放管理,实现工业生产全过程氧化亚氮等温室气体排放得到有效控制。改进化肥等行业的生产工艺,减少工业生产过程中氧化亚氮的排放。加强废弃物处置甲烷排放控制,减少甲烷无序排放。

三、夯实应对气候变化基础

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管理。全面提升水资源、农业、林业、公共卫生等重点领域适应能力,强化适应型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进安全韧性发展。完善防灾减灾及风险应对机制,提升风险应对能力。以长江口及周边海域等典型环境脆弱区和敏感区为重点,加强海域海岸带地区应对气候变化的脆弱度、风险度观测预警,提升海洋生态系统应对气候变化能力。

加强温室气体排放统计与核算。在环境统计工作中协同开展温室气体排放相关调查,推动常态化、规范化编制市、县(市、区)温室气体排放清单。推动建立常态化的应对气候变化基础数据获取渠道和部门会商机制,加强与能源消费统计工作的协调,提高数据时效性。完善温室气体排放计量和监测体系,推动重点排放单位建立健全能源消费和温室气体排放台账登记制度。加快建立重点排放单位核算报告员、第三方核查员、碳交易员等碳排放权交易专业技术人才队伍。

增强生态系统碳汇能力。深入开展国土绿化行动,推进国省干道、铁路、沿河绿色廊道建设。提升林业系统碳汇能力,建设高标准、宽林带的沿海防护基干林带和纵深防护林带,到2025年,全市造林绿化面积完成省下达指标,林木覆盖率达到24%以上。提升海岸线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加强沿海滩涂湿地保护,加大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湿地保护小区建设,扩大自然湿地保护面积,优化湿地生态系统结构,维护湿地生态系统碳平衡,增强湿地储碳能力,到2025年,自然湿地保护率提高到58%。加强海水养殖碳汇等技术攻关,推动退化林修复、低效林改造,实现陆海统筹储碳增汇。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生态环境质量查看更多>生态环境保护查看更多>南通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