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长治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长治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2020-2035年)》的通知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直各有关单位:
《长治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2020-2035年)》已经市人民政府第120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长治市人民政府
2021年9月27日
(此件公开发布)
长治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2020-2035年)
一、总则
(一)规划背景
1.任务由来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内容,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近年来,我市积极推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取得了一定成效,对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仍然是农村人居环境最突出的短板,面临着思想认识和资金投入不到位、工作进展不平衡、管护机制不健全等问题。
为持续做好我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按照山西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的通知》(晋环土壤〔2019〕20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农村生态环境工作的实施意见》(晋环土壤函〔2019〕75号)等文件要求,特编制《长治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2020-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
2.编制过程
通过资料收集与实地调查,分析我市农村生活污水现状,找出问题,提出2020至2035年我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目标、建设内容和保障措施,完成《规划》的编制工作。依据《长治市乡村振兴战略总体规划(2018-2022年)》要求,参考生态环境部发布的《县域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编制指南(试行)》,确定全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以涉及饮用水水源地、主要河流两侧与主要水库上游、存在黑臭水体的村庄以及距离市政管网较近的村庄为重点。在对典型村庄进行充分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确定2020年至2025年对12个县区的339个行政村进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并逐步带动全市更多村庄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进一步改善全市农村生态环境质量。
3.空间范围与时限
《规划》空间范围为全市12个县区下辖的建制村,时限为2020-2035年。
(二)编制依据
1.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16.7.2修正);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4.4.24修订);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17.6.27修正);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19.6.5修订);
(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010.12.25修订);
(6)《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2016.7.2修正);
(7)《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2018.3.19修正);
(8)《山西省水资源管理条例》(2008.3.1);
(9)《山西省环境保护条例》(2017.3.1);
(10)《长治市辛安泉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条例》(2018.4.26)。
2.相关规划与文件
(1)《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国发〔2015〕17号);
(2)《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2016-2020年)》(环水体〔2017〕142号);
(3)《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
(4)《山西省“十三五”环境保护规划》;
(5)《山西省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晋政发〔2015〕59号);
(6)《山西省漳河流域生态修复与保护规划(2017-2030年)》;
(7)《山西省沁(丹)流域生态修复与保护规划(2017-2030年)》;
(8)《长治市水污染防治2018年行动计划》(长政办发〔2018〕34号);
(9)《长治市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
(10)《长治市水体达标方案(2016-2020年)》;
(11)《长治市水资源公报》(2014-2017年);
(12)《长治市环境质量公报》(2012-2018年);
(13)《山西省乡村振兴战略总体规划(2018-2022年)》;
(14)《长治市乡村振兴战略总体规划(2018-2022年)》;
(15)《长治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生态宜居专项规划(2018-2022年)》;
(16)《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
(17)《山西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
(18)《长治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长办发〔2018〕30号);
(19)《山西省生态环境厅 山西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山西省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实施方案的通知》(晋环土壤〔2019〕28号);
(20)《长治市良好水体保护方案》;
(21)《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坚决打赢汾河流域治理攻坚战的决定》(山西省人民政府令第262号);
(22)《山西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的通知》(晋环土壤〔2019〕20号);
(23)《长治市水污染防治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的通知》(长水防办〔2019〕2号);
(24)《长治市水污染防治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长治市2019年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的通知》(长水防办〔2019〕4号);
(25)《县域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编制指南(试行)》;
(26)《山西省水污染防治2019年行动计划》(晋水防办发〔2019〕23号);
(27)《2019年全省土壤、农业农村、地下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要点》(晋环土壤函〔2019〕147号);
(28)《长治市水污染防治2019年行动计划》(长政办发〔2019〕31号);
(29)《山西省生态环境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农村生态环境工作的实施意见》(晋环土壤函〔2019〕75号);
(30)《长治市2020年水污染治理攻坚方案》(长政办发〔2020〕7号)。
3.标准与规范
(1)《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
(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3)《室外排水设计标准》(GB50014-2021);
(4)《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标准》(GB50015-2019);
(5)《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6)《农村给水设计规范》(CECS82∶96);
(7)《山西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污染物排放标准》(DB14/726-2019);
(8)《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指南》(DB14/T727-2020);
(9)《山西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DB14/67-2019);
(10)《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项目建设与投资指南》。
(三)指导思想与规划原则
1.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因地制宜、尊重习惯,应治尽治、利用为先,就地就近、生态循环,梯次推进、建管并重,发动农户、效果长远”的基本思路,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从农民群众的愿望和需求出发,按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立足我市农村实际,以污水减量化、分类就地处理、循环利用为导向,加强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区域,选择适宜模式,强化管护机制,善作善成、久久为功,促进全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实现跨越式发展。
2.规划原则
科学规划,统筹安排。结合生态保护红线、水环境功能区划、给排水、改厕和黑臭水体治理等工作,充分考虑农村经济社会状况、生活污水产排规律、环境容量、村民意愿等因素,科学规划和安排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
突出重点,梯次推进。坚持短期目标与长远规划相结合,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综合考虑现阶段城乡发展趋势、财政投入能力、农民接受程度等,合理确定污水治理任务目标。优先整治生态环境敏感、人口集聚、发展乡村旅游以及水质需改善控制单元范围内的村庄,通过试点示范不断探索,梯次推进,全面覆盖。
因地制宜,分类治理。综合考虑村庄自然禀赋,经济社会发展、污水产排状况、生态环境敏感程度,受纳水体环境容量等,科学确定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方式,靠近城镇、有条件的村庄,生活污水纳入城镇污水管网统一处理。人口集聚、利用空间不足、经济条件较好的村庄,可采取管网收集-集中处理-达标排放的治理方式。污水产生量较小、居住较为分散、地形地貌复杂的村庄,优先采用资源化利用的治理方式。
建管并重,长效运行。坚持先建机制,后建工程,推动以县级行政区域为单元,实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运行、统一管理。鼓励规模化、专业化、社会化建设和运行管理。有条件的县区,探索建立污水处理受益农户付费制度和多元化的运行保障机制,确保治理长效。
经济实用,易于推广。充分调查农村水环境质量、污水排放现状和治理需求,考虑我市经济发展水平、污染产生规模和农民生活习惯,综合评判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选择技术成熟、经济实用,管理方便、运行稳定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手段和途径。
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强化政府主体责任,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引导农民以投工投劳等方式参与设施建设、运行和管理,鼓励采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方式),引导企业和金融机构积极参与,推动农村生活污水第三方治理。
(四)规划范围
规划范围包括全市4区8县,共计2439个行政村,截止到2019年底,已开展和正在开展污水治理的村庄共258个,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覆盖率约为10.58%。
近期实施范围为339个行政村(352个自然村)。按行政村分布情况统计,分别为潞州区38个、上党区17个、屯留区16个、潞城区36个、襄垣县21个、平顺县38个、黎城县47个、壶关县24个、长子县12个、武乡县36个、沁县6个、沁源县48个。按自然村分布情况统计,潞州区38个、上党区17个、屯留区18个、潞城区42个、襄垣县22个、平顺县38个、黎城县47个、壶关县24个、长子县13个、武乡县38个、沁县7个、沁源县48个。具体规划实施村庄见附表1。远期逐步覆盖全市所有需要治理的村庄。
(五)规划期限
《规划》以2019年为基准年,实施年限为2020-2035年,近期为2020-2025年,远期为2026-2035年。
(六)规划目标
1.近期目标(2020-2025年)
到2025年底,共拟完成339个行政村(352个自然村)的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按自然村统计,2020年36个、2021年60个、2022年55个、2023年67个、2024年68个、2025年66个。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合我市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治理模式和处理工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明显提高,中心城区基本全覆盖,重点镇、环境敏感区等重点区域实现有效覆盖,一般镇基本具备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能力。
全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覆盖率达到24%以上,完成治理的村庄生活污水收集率达到60%以上,污水处理设施排放达标率达到100%,尾水资源化利用率达到60%,污泥处理率达到100%。
农村污水治理项目对辛安泉饮用水水源地、县城饮用水水源地、各乡镇水源地、浊漳河沿线村庄等环境敏感区以及重点镇、发展农家乐和民宿等旅游重点区域实现有效覆盖。
浊漳河及其南源西源北源、陶清河、黎水河、绛河流域内农村黑臭水体水质得到明显改善,北寨国考断面达到IV类水质,漳泽水库出口断面达到Ⅲ类水质。
2.远期目标(2026-2035年)
到2035年底,全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覆盖率达到50%以上,有条件的县区覆盖县域全部村庄。实现漳泽水库入口至漳泽水库出口、后湾水库、浊漳南源、浊漳西源、浊漳北源、申村水库、岚水河、武乡红色旅游基地等重点区域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全覆盖。完成治理的村庄农村生活污水收集率达到80%以上,污水处理设施排放达标率达到100%,尾水资源化利用率达到80%,污泥处理率达到100%。
全市建立完善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机制,确保污水处理设施有效运行。巩固政府监管职能,进一步鼓励和支持专业化企业积极参与设施的投资与建设,基本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农村污水收集处理体系。
二、区域概况
(一)自然气候条件
1.地理位置
长治市地处晋东南,晋冀豫三省交界,全境位于由太行山、太岳山环绕而成的上党盆地中。东倚太行山,与河北省的涉县、河南省的林州市交界;西屏太岳山与晋中市的祁县、灵石、平遥、介休,临汾市的霍州、安泽为邻,南部依丹朱岭和金泉山与晋城市的沁水、高平、陵川毗邻,北部依五云山和八松岭与晋中市的榆社、左权接壤。全境地势由西北向东南缓缓倾斜,东西最长处约150公里,南北最宽处约140公里,总面积13896平方公里,地理坐标为东经111°59′-113°44′,北纬35°49′-37°07′。
2.气候条件
长治市属典型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全年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热同季。受西北季风和东南季风的影响,冬季主导风向为西北风,夏季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年平均风速为2.5m/s,最大风速为13.3m/s。年平均气温10.3℃,极端最高气温36.1℃,极端最低气温-21.4℃。平均相对湿度61%,年平均降水量550至650毫米,年日照时数2311至2664小时,年平均无霜期在156至181天。
3.地形地貌
长治市为太行山、太岳山所环绕、构成高原地形,通称“沁潞高原”,又称“上党盆地”。平川、丘陵、山地分别占总面积的15.9%、33.4%和50.7%,平均海拔高度为1000米,东部太行山的黎城县历峪山最高点为2012米,西部太岳山的沁源县石膏山最高点为2541米。
4.地表水系
长治市是华北地区相对富水区,全市水资源总量为22.96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水量为19.86亿立方米,地下水水量为10.83亿立方米,重复水量为7.73亿立方米。全市主要水库有漳泽、后湾、关河等大型水库和屯绛、申村等中型水库,境内主要河流为浊漳河和沁河,主要支流包括岚水河、平顺河、南大河、原庄河、黄碾河、石子河、黑水河、陶清河、色头河、郭河和绛河等。
5.辛安泉
境内辛安泉是山西省第二岩溶大泉,泉域面积10950km2。辛安泉出露于潞城区西流村至平顺县北耽车乡长16km的浊漳河河谷中,呈股流及散流状分布,可见泉点170余个。其中辛安村以上有林滩泉、西流泉、苇泉、南流泉等泉组,统称王曲泉群,出露高程615-643m,出露地层为奧陶系中统,泉群流量占总流量的86%;辛安村以下有实会泉、安乐泉、车流泉等泉组统称实会泉群,多出露于寒武系中统,标高600-615m,泉群流量占总流量的14%。两泉群是浊漳河清水流量的主要水源。
辛安泉水质优良,水量丰沛,是泉域内城市生活和大型工业企业的重要供水水源。1956-2018年辛安泉天然资源量平均为9.45 m3/s,最大为16.03m3/s (1964年)、最小为6.03 m3/s (2012年),差值10 m3/s。
(二)社会经济状况
1.行政区划与人口
长治市现辖4区8县,分别为潞州区、上党区、潞城区、屯留区、襄垣县、平顺县、黎城县、壶关县、长子县、武乡县、沁县和沁源县。共130个乡镇,16个街道办事处,2439个行政村。截止2019年末,全市总人口为347.8万人,其中,乡村人口156.9万人,占全市人口45.12%,城镇人口190.9万人,占全市人口54.88%。
2.经济发展
根据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全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1652.1亿元,比上年增长6.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3.6亿元,下降3.7%,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8%;第二产业增加值874.9亿元,增长4.8%,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3.0%;第三产业增加值713.6亿元,增长8.2%,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3.2%。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7569元,按2019年平均汇率计算为6896美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1.9亿元,增长7.5%。税收收入124.7亿元,增长8.3%,其中国内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资源税和城建税共计完成税收104.3亿元,增长6.1%。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54.8亿元,增长11.4%。其中科学技术支出增长18.1%,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5.0%,卫生健康支出增长5.2%,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增长25.1%,节能环保支出增长66.7%。
3.农业发展概况
根据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全年全市粮食种植面积252.7千公顷;油料种植面积3.6千公顷;棉花种植面积0.03千公顷。在粮食种植面积中,玉米种植面积212.7千公顷;小麦种植面积4.2千公顷。全年粮食产量107.4万吨。其中,夏粮1.8万吨;秋粮105.5万吨。全年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122万千瓦;机械耕地面积229千公顷;机械播种面积218千公顷;机械收获面积120千公顷。
4.农家乐和民宿发展状况
近年来,我市通过不断开发建设生态农业和旅游相结合的农家乐和民宿项目,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为了加快区域旅游发展步伐,先后建设了老顶山休闲乡村带、太行水乡休闲带、常庄村农家乐示范点、方兴农业嘉年华、辛安泉民俗风情苑、太行红山休闲带、南流村农家乐、福禄民间工艺品体验园、嘉禾聚醋业体验园等乡村休闲旅游项目。
(三)生态环境保护状况
1.自然保护区与风景名胜区
全市自然保护区共4个,分别为绵山自然保护区,灵空山自然保护区、浊漳河源头自然保护区和中央山自然保护区,面积共为756.23平方公里,约占全市面积的5.44%。
长治市是国家森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拥有众多旅游风景名胜及古迹。太行山大峡谷风景名胜区、虹梯关通天峡景区、灵空山风景区等促进了全市旅游业的蓬勃发展。
2.地表水状况
长治境内地表水共设监测断面25个,分布在浊漳干流及其上游浊漳南源、西源、北源和汇入南源的支流石子河、绛河(含5座水库的出口断面、海河流域出境处1个控制断面)、沁河和清漳河。国家和省考核断面17个,市考核断面8个,每月监测1次。水质类别评价采用单因子评价法,评价标准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
国家和省考核断面17个,分别为:申村水库出口、北寨、漳泽水库出口、王桥镇、屯绛水库出口、司徒桥、段柳、后湾水库出口、甘村、关河水库出口、西营、小峧、实会、王家庄、刘家庄、孔家坡、龙头断面。2019年,水质优良(Ⅲ类以上)断面15个,占监测断面总数的88.23 %。主要污染物为氨氮、COD、总磷、氟化物,超标断面2个为甘村、司徒桥。
市考核断面8个,分别为:小宋、河口桥、南李末、亚晋桥、路堡桥、东大关、黄碾桥、暴马断面。2019年水质达Ⅲ类以上的断面4个:东大关、南李末、小宋、路堡桥,占市考核断面总数的50%,同比增加3个断面;Ⅳ类水质断面3个:亚晋桥、暴马、黄碾桥,占比37.5%,同比减少1个断面;无Ⅴ类水质断面,同比减少1个断面;劣于Ⅴ类水质断面1个:河口桥,占比12.5%,同比减少1个断面(暴马)。主要污染物为氨氮、COD、总磷、氟化物4项,年均浓度分别为 3.34mg/L、31mg/L、0.37mg/L、0.88mg/L。与2018年相比,氟化物年均浓度下降,其余3项均有所上升。
3.地下水状况
2019年监测地下水水质点位28个,每个点位监测39个项目。全年监测2次(上、下半年各1次),按照《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进行评价,达到Ⅲ类水质的点位18个,占比64.3%;达到Ⅳ类水质的点位10个,占比35.7%,主要超标项目为总硬度、硫酸盐、氟化物、总大肠菌群。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12月14日,鄂州市临空经济区水生态环境治理与高新技术产业融合开发EOD项目(鄂州市临空经济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工程总承包(EPC)招标公告发布。本次招标范围为鄂州市临空经济区水生态环境治理与高新技术产业融合开发EOD项目(鄂州市临空经济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工程总承包(EPC)。本次招标
近日,重庆市潼南区生态环境局关于《重庆市潼南区深化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行动方案(2024—2027年)(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提出到2027年,实现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率达100%、集中式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行率达100%目标,成功建成49个农村生活污水“零直排村”和5个“精品村”
日前,中建三局承建的济南市历城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提升工程(一期)工程总承包(EPC)项目开工。项目位于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建设内容包括包含三条街道的污水管道安装与路面恢复,同时配套建设污水泵站、污水池、污水处理设施等设施,建成后将改善沿线10个村庄的人居环境,提升居民幸福度。
近日,广东梅州市丰顺县(2024-2025年)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任务攻坚行动项目-勘察设计、采购、施工及运营总承包(一期)招标,最高限价为人民币26496.94万元,本项目(一期)共新建污水处理设施及资源化利用设施共195座,处理规模共3525t/d(其中新建污水处理设施74座,新建资源化利用设施121座);配套污水
10月16日,山东济南历城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提升工程(一期)工程总承包(EPC)中标候选人公示。第一中标候选人: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中交第二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济南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交第二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济南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报价:967
10月16日,广东紫金县2024年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施工中标结果公示发布,中标人中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广州)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中标报价79360000.00元。招标范围及规模新增污水管主管网151000米,支管网72001米,入户管网237470米,检查井12381座,道路修复工程;新建污水处理设施137座,新增污
近日,山西临县碛口镇等七个乡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EPC总承包公开招标,招标控制价146145100.00元,项目规模:工程为碛口镇等七个乡镇十八个村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主要为解决所在村庄的污水排放问题,采用集中收集+转运处理的方式,村庄内沿地势敷设污水管和污水检查井,污水最终汇集在新建污水
10月11日,青岛市上合示范区临海片区综合整治与产业融合发展EOD项目一期(设计施工总承包)中标公告发布。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中标,中标金额:1716242908.09元。该项目一期包括3部分内容:(1)跃进河下游水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及生态保护与修复,建设内容主要是在跃进河支流开展环保清淤工程、生
10月9日,河北阜城县2023年大运河沿岸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勘察设计施工总承包招标,建设内容与规模:阜城县码头镇区域83个村庄4600个农户生活污水进行有效治理。工程污水处理规模489m3/d,新建污水单户处理设施2345套,污水集中处理设施429套,新建dn100PVC-U污水收集管道41.31km,dn160PVC-U污水收集
近日,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印发《江苏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技术导则(试行)》,该导则适用于江苏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模式、资源化利用方式和处理设施工艺技术的选择。
近日,青岛市上合示范区临海片区综合整治与产业融合发展EOD项目一期(设计施工总承包)预中标公示。中标候选人如下:第一中标候选人: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报价:1716242908.09元;第二中标候选人: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青岛景观市政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报价:1710749608.89元;第三中标候
1月25日,中国十八冶中标富宁县农村人居环境治理集镇污水处理厂(站)及配套管网建设项目设计、施工总承包(EPC)项目。该项目位于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业主为云南东大门城市建设有限公司,施工内容主要涉及富宁县内十三个乡镇的11座污水处理厂的新建、12座供水厂站的提质改造及165个充电桩新建等
10月20日,云南富宁县农村人居环境治理集镇污水处理厂(站)及配套管网建设项目设计、施工总承包(EPC)招标公告发布。项目涉及富宁县阿用乡、板仑乡、剥隘镇、归朝乡、洞波乡、谷拉乡、花甲乡、那能乡、木央镇、者桑乡、郎恒乡、里达镇、田蓬镇等13个乡镇。主要为11座污水处理厂的新建、12座供水厂站的
9月24日,云南富宁县农村人居环境治理集镇污水处理厂(站)及配套管网建设项目实施主体中标结果公布,中标人云南东大门城市建设有限公司,中标价:下浮1%,合同估算价15346.17万元。招标内容剥隘镇、归朝镇、木央镇(含睦仑站)、者桑乡、洞波乡、谷拉乡、那能乡、板仑乡、花甲乡、阿用乡10个乡镇共11座
8月5日,中国人民银行等五部门印发《关于开展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加强金融支持乡村全面振兴专项行动的通知》。其中提出,加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生态文明建设金融支持。主动对接各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及时响应信贷需求。聚焦农村厕所粪污和生活污水垃圾治理、村容村貌提升等重点领域,开
近日,内蒙古喀喇沁旗人居环境整治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马鞍山)施工及运营中标候选人公示,第一中标候选人北京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标报价719.688855万元,招标人为喀喇沁旗河南街道管理办公室。项目规模建设1座污水处理站及配套污水管网,其中河南街道马鞍山村污水处理站建设规模200吨/天,
8月2日,安徽省宁国市青龙湾水生态治理及乡村振兴发展EOD模式项目一期项目招标公告发布。公告显示,安徽省宁国市青龙湾水生态治理及乡村振兴发展EOD模式项目一期项目建设内容包括四部分,分别为青龙湾生态文旅康养项目、青龙湾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项目、青龙湾生态缓冲带建设项目、青龙湾水环境综合治
7月23日,2024年江苏海门区农村人居环境生活污水治理工程总承包中标结果公布,中标人:华设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南通市海门水务工程建设有限公司,中标价110726900元,招标人南通市永信工程管理有限公司。建设规模2024年海门区农村人居环境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共计6594户污水收集及就地处理系统。污水
北极星环境修复网获悉,郎溪县长溪河流域综合治理及南部片区乡村振兴(EOD)项目(飞鲤片区建设)EPC招标,合同估算价约1.277亿元,计划工期540日历天。郞溪县长溪河流域综合治理及南部片区乡村振兴(EOD)项目(飞鲤片区建设)EPC项目内容包含飞鲤镇范围内农村人居环境提升整治工程和长溪河北支流河段整
今年以来,全市农村生活垃圾全部运至垃圾焚烧发电厂进行无害化处理,建制村饮用水卫生合格率达100%,秸秆禁烧实现零火点。生活垃圾处置到位。完善农村生活垃圾“县、乡(镇、街道)、村”三级收运处置体系,加强交通不便地区的作业服务能力建设,防止产生非正规生活垃圾堆放点。将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纳入
黑龙江省生态环境厅发布《黑龙江省2024年农村生活污水、黑臭水体治理工作方案》,目标在2024年全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要达到35%以上,新增完成450个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确保治理后的村庄实现“三基本”。完成19条国控监管清单水体和9条省控监管清单黑臭水体治理任务,确保治理完成的水体不出现“返黑
2月19日,漳州市高新区农村宜居环境提升与水系综合治理项目特许经营招标,项目估算总投资110471.82万元,其中工程建设费用91409.38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8553.70万元,预备费7338.34万元,建设期利息3170.41万元。高新区农村宜居环境提升与水系综合治理项目特许经营招标公告1.招标条件本招标项目高新
山西水土保持经过70多年的不懈奋斗,其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成果已经蕴含了大量的水土保持碳汇。右玉县是全国5个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先行示范区之一,作为水利部确定的碳汇交易试点县,率先在山西省开展先试先行,在水利部指导下,右玉县小南山流域本次用于交易的碳汇量6.75万吨。经多方沟通,确定厦门产权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山西电力交易中心公示拟参与山西电力市场储能企业(2025年第一批)名单,山西电力交易中心受理了神池华夏储能科技有限公司、永济市国云微控能源科技有限公司2家储能企业的省内交易入市申请,并对企业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了完整性核验,现将企业名单及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5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山西电力交易中心公示拟参与山西电力市场售电公司(2025年第二批)名单,山西电力交易中心受理了山西水控实业有限公司、坤电创新科技(山西)有限公司2家售电公司的注册申请,对售电公司提交的市场注册相关申请材料进行了完整性检验,现将企业名单及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5
2月14日从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获悉,截至今年1月底,山西省分布式光伏发电装机容量突破1000万千瓦,达到1053.61万千瓦,创新高。2024年,山西省分布式光伏发电量达106.6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9%。山西省拥有得天独厚的光照条件,年日照时数2200~3000小时。作为全国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先行区,近年来,
近期,中节能、红太阳、陕西建工、山西粤电、中设国联、嘉环科技企业发布招聘信息,北极星整理如下:中节能太阳能股份有限公司西中区(以下简称西中区)隶属中节能太阳能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太阳能,证券代码:000591)。中节能太阳能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节能环保集团有限公司的控股子公司,是国内
2月14日从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获悉,截至今年1月底,山西省分布式光伏发电装机容量突破1000万千瓦,达到1053.61万千瓦,创新高。2024年,山西省分布式光伏发电量达106.6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9%。山西省拥有得天独厚的光照条件,年日照时数2200~3000小时。作为全国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先行区,近年来,
华能山西分公司左权三期发电项目施工准备中标候选人公示(招标编号:HNZB2024-12-2-385)中标候选人第1名:上海电力安装第二工程有限公司,投标报价:5510747元,质量:满足招标文件要求,工期:满足招标文件要求;中标候选人第2名:天津博和建筑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投标报价:5058885元,质量:满足招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山西省虚拟电厂规模正式进入百万千瓦级行列。目前,山西电力市场的虚拟电厂聚合用户由107户增加至122户,聚合容量从82.18万千瓦增至201.38万千瓦,最大可调节负荷达到25.63万千瓦。山西省通过建设虚拟电厂,将数量多、分布广、单体规模小的需求侧资源“化零为整”,以报量报价的方
记者近日从山西省统计局获悉,2024年山西持续发力新能源外送,全年新能源外送交易电量164.4亿千瓦时,创历史新高,其中绿电交易量76.6亿千瓦时,连续两年绿电外送全国第一。山西省能源局发展规划处相关负责人表示,山西作为全国重要的能源基地,不仅夯实了国家煤炭传统能源的基础,风电、光伏等新能源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山西吕梁孝义市召开氢能专班工作推进会,研究破解氢能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堵点难题,对下一步重点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孝义市委副书记、市长郭清智指出,今年是山西省委、省政府确定的“重大项目建设年”,鹏飞集团氢能源汽车零部件制造、年产10万辆新能源、氢能源工程车辆制造
2月8日,晋北采煤沉陷区新能源基地光伏组件集中采购项目招标公告发布,招标公告显示,项目采购容量6000MW,招标人为晋能控股当北能源(山西)有限公司,项目采购双面双玻182*182-210mm/210mmTOPCon组件,组件转换效率22.75%。交货地点为云冈区、新荣区、左云县项目所在地指定施工地点或招标人指定的其他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