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大气治理脱硫脱硝烟气脱硫政策正文

合肥市“十四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

2021-12-23 10:28来源:北极星环保网关键词:节能环保环保产业合肥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三、重点领域

(一)高效节能领域

节能电机电泵:围绕电机电泵产品能效提升,推进机电装备产品整体化设计,加大新型绝缘材料、高端轴承、变频器等关键材料和零部件研发,提升稀土永磁电机、高中低压变频调速器装置、石油化工泵、潜水电机电泵等装备制造能力,重点突破沸腾泵等特种应用领域电机的差异化设计和智能化水平;鼓励机电产品生产企业积极向下游延伸,联合整机装备企业合作开发一体化设备,支持企业进行机泵节能与管控系统的开发和示范应用。

节能输配电设备:重点围绕高低压智能节电系统、节能变压器、低损耗配变技术、无功补偿技术等,推进智能配电、用电技术研发。推进智能微电网及分布式新能源接入系统技术、储能系统技术、轨道交通能量回馈系统等技术的示范应用,推广电网动态无功补偿成套系统、静止同步无功补偿成套系统、无源/有源电力滤波器、非晶合金变压器等输配电设备,加速电网节能优化与大数据服务的整合,提升电网节能的智慧化。

节能压缩机与节能电器:围绕压缩机能效提升,加大高效换热器和替代制冷剂的研发力度,加大磁悬浮离心压缩机、螺杆式单机双级压缩机、变频涡旋压缩机、直线压缩机、数据中心和 5G 通信基站专用制冷压缩机、新能源汽车电动压缩机等节能高效压缩机及系统供给,推广冰(水)蓄冷、空冷机组高效节能、空气源热泵、热电联产及热电冷三联供等技术应用。

支持电器生产企业应用先进节能技术,开发“能效领跑者”“能效之星”“绿色设计产品”等高效节能产品,鼓励企业优化设计,加强电器功耗管控,降低待机功耗。

绿色照明与绿色建材:加大 LED、Micro-LED、Mini-LED显示技术的研发力度,积极探索 LED 高效驱动和智能化控制技术,LED 光源模块化、标准化、系列化关键技术,发展深紫外及超高光效产品的研发与示范应用,支持 LED 照明产品在智慧城市建设领域的应用。围绕节能玻璃、外墙保温材料、新型墙体材料等,加大绿色建材研发力度,大力推广保温装饰板外墙外保温系统、隔热铝合金型材、复合保温砌块、轻质防火保温材料、节能门窗、节能镀膜玻璃、消纳固废的混凝土及干混砂浆等绿色建材,支持光伏一体化建筑用外墙玻璃等绿色建材的研发与应用。

专栏 1:高效节能领域重点发展方向

(1)依托合肥市“家电之都”产业基地优势,力争引进1-2户国际知名特种压缩机生产企业落户合肥,发挥压缩机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压缩机技术安徽省实验室核心技术研发优势,加速形成高效压缩机生产集聚区;引培高效换热器生产企业,强化关键零部件配套;拓宽节能压缩机市场应用,鼓励家电企业应用高效压缩机生产节能绿色家电,支持超大型跨临界二氧化碳冷热联供机组等成套系统的推广应用。

(2)鼓励电泵生产企业加大工业泵节能与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研发,重点突破化工流体机械重载装备节能优化、智能管控和可靠安全性等关键技术,引导企业加快进口设备的国产化替代;鼓励电机生产企业加大稀土永磁无铁芯电机、高压变频调速、永磁涡流柔性传动等技术研发力度,提升电机成套设备的制造能力。

(3)支持合肥市智慧能源平台等能源信息化平台建设,通过汇集政府相关部门、能源行业企业以及重点用能单位数据信息,为能源生产、供应、消费、储存、服务等各环节提供智慧化服务。鼓励智慧能源系统关键技术与设备的研发,提升能源整体利用效率。

(4)鼓励科研院所及龙头企业在本行业关键技术、核心领域等方面积极参与相关国际、国家、地方及行业能效标准、能耗限额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制修订,提高产业标准化水平。

(二)先进环保领域

水污染防治:围绕生活污水处理、工业废水处理、水环境生态修复、巢湖流域治理等重点领域,加大水污染防治技术和装备的研发力度,重点突破水污染防治新型试剂、膜材料、高效曝气设备、过滤膜组件等关键材料与元器件,加快推广磁微滤净水、好氧生物流化床污水处理、膜生物反应器污水处理、高效脱氮除磷表曝型氧化沟工艺、污泥脱水处理、水体富营养化防治、蓝藻治理与资源化及地表水体生态修复等技术应用,重点突破高盐工业废水、含氟废水、垃圾渗滤液等高效处理技术。

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围绕工业废气处置、汽车尾气达标排放、餐饮烟气治理、室内空气净化、高效除尘、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治理、臭氧污染防治、碳减排等领域,加大大气污染防治材料、技术、工艺、产品和装备的研发。鼓励开发挥发性有机物过程控制与末端治理、矿热炉等非电行业烟气脱硫脱硝、基于生物/吸附/催化等方式的恶臭净化技术和国六机动车尾气排放用高效催化剂规模化生产等技术,加快推广冷凝/吸收/生物技术、活性炭/分子筛吸附浓缩技术、RTO/RCO 氧化技术、高效干法(半干法)垃圾焚烧烟气处理系统及飞灰固化(稳定化)系统工艺等。突破碳捕集、碳利用、碳封存技术并示范应用。

土壤污染防治与固废处置:围绕土壤污染监测、风险评估和治理修复等,加大土壤污染防治技术、设备的研发力度,推广低毒低残留农药、化肥和可降解农用薄膜等产品应用,重点突破土壤污染快速检测、污染地块高效修复技术设备的研发。围绕污泥无害化处置、生活垃圾处置、医疗废弃物处置等领域,重点发展污泥磁化热解处理、污泥干化和清洁焚烧、一体化污泥高干脱水等技术,鼓励 PLA 等可降解材料制品替代传统塑料制品,推广水泥窑协同处置城市生活垃圾和飞灰、垃圾焚烧发电,研发智能移动式垃圾压缩成套设备、医疗废物清洁焚烧装置、污泥半干法处理或炭化成套设备等。

环境监测:重点围绕工业废气在线监测、机动车尾气遥感监测、大气环境监测、工业污水在线监测、自然水体水质监测等领域,加大环境监测关键元器件、技术、产品和装备的研发力度,重点突破激光诱导探测、大气环境可视化精准溯源与预警预报、臭氧激光雷达、便携式尾气检测等技术装备研发,加快推进大气环境监测激光雷达、水质连续快速检测等设备产业化进程,推广大气、水监测系统应用。智慧环境:重点围绕大气环境数据、水环境数据、生活垃圾处置等领域,加速环境监测、治理、保护与“互联网+”深度融合,重点突破环境数据收集、传输、整理、分析技术和软件开发,推进污水处理厂网一体化、生活垃圾分类系统及生态环境综合治理“1+N”管理平台建设,探索大数据驱动的智慧环保新模式。

“双碳”行动:围绕工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大力推动工业领域节能减排,全面推进清洁生产,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加快推进工业领域低碳工艺革新和数字化转型,提升高耗能高排放项目准入标准,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围绕清洁能源体系,探索建立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加强能耗及二氧化碳排放控制目标分析预警体系建设,加大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推进可再生能源制氢、高效率太阳能电池等低碳前沿技术攻关,推广园区能源梯级利用等节能低碳技术。

专栏 2:先进环保领域重点发展方向

(1)依托大气污染和温室气体监测技术与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环境保护环境光学监测技术重点实验室等平台,支持企业加大研发力度,重点突破大气环境监测关键技术,加速成果转化,推动大气环境监测装备产业化。

(2)鼓励污水处理设备生产企业加大污水处置、污泥热解等成套设备研发,鼓励“制造+服务”模式转型,实现信息化、智慧化运营;鼓励加大垃圾渗滤液全量化处理、高硬度工业污水软化处理、养殖沼液、造纸黑液等特种废水处理工艺的开发与应用。

(3)支持环境监测设备生产企业依托光谱和质谱技术研究平台重点研发碳排放监测、水环境监测以及应急监测(便携式)技术和产品;支持开展PM2.5和O3污染协同防控“一市一策”跟踪研究,提出综合解决方案;推动工业(化工)园区智慧环保建设。

(4)引导固废处理设备生产企业开发生活垃圾和工业固体废弃物分类收集与成套化装置技术和设备;加快厨余垃圾处理设备、村镇低成本小型垃圾处理成套设备开发,研制标准化、系列化、智能化生活垃圾处理设备。

(5)引导废气治理设备生产企业进一步巩固电石炉烟气治理优势,提升铁合金炉烟气治理技术,设计开发成套化高端设备,扩大市场份额;加快与国内机动车排气净化设备供应商配套工作,加速推进国六机动车尾气排放用高效催化剂规模化生产。鼓励企业通过自身研发及外延式发展,整合上下游资源,加速成长为专业烟气治理解决方案供应商。

(三)资源循环利用领域

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重点突破粉煤灰、尾矿、工业副产石膏、冶炼渣、工业污泥、工业废渣(如炉渣、矿渣)等传统大宗工业固废的深度利用,加快工业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和装备研发,开发资源高效化、高值化利用技术与工艺。推广粉煤灰提取矿物、粉煤灰碳回收,尾矿再选、尾矿制建筑材料、尾矿制陶瓷,煤矸石发电、煤矸石砌块,石膏制改良土壤剂、磷石膏制硫酸联产发电等工艺技术。

再生资源循环利用:围绕退役动力蓄电池、废旧家电、废旧电机、报废汽车、废塑料、废旧轮胎、玻璃纤维、建筑垃圾等资源循环利用,加快推进破碎分选技术装备的研发,重点突破动力蓄电池余能快速检测和柔性拆解、废旧家电柔性拆解、稀贵金属精细分离提纯、玻璃纤维制气凝胶、塑料改性和混合废塑料高效分拣、废塑料裂解等技术,推动资源综合利用企业规范发展,加快资源综合利用产品推广。加强中水回用、雨水收集利用,开展污水再生水全流程技术、经济高效污水回用技术研究,提升水资源循环利用率。

再制造:重点围绕盾构机、铲车、叉车整机及关键件再制造、机电产品再制造等,推进高端机电产品再制造关键工艺与技术研发,重点突破智能检测、远程检测、增材制造等再制造关键技术,加快研发再制造智能设计与分析、智能损伤检测与寿命评估、质量性能检测及智能运行监测系统。规范再制造市场秩序,探索再制造行业二手交易税费改革,引导再制造企业健康发展。重点培育关键件再制造龙头企业,大力引进再制造关键零部件企业,完善再制造产业链。支持企业开发再制造产品,加快推动形成旧件回收、关键件配套、整机再制造、再制造产品销售及售后服务的产业链条。

专栏 3:资源循环利用领域重点发展方向

(1)鼓励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企业加快动力蓄电池自动拆解生产工艺、生产设备的研发、试制和建设,推动自动拆解生产线建设进程,加大梯次利用研究,加快推动电池材料回收等工作,鼓励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电池生产企业、回收利用企业共建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区域中心企业(站),加快构建技术领先、模式成熟、权责清晰的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推动建立退役动力蓄电池回收检测分类标准,规范回收利用市场,力争打造全国有影响力的退役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基地。

(2)鼓励机电产品再制造企业加大高端再制造研究,加快再制造产品标准和检测标准制定,开发再制造产品检测平台。鼓励企业加强与国内高校合作,研究开发国外高端品牌泵阀再制造的核心技术,着力推动高温宽压风扇泵及高温宽压风扇马达再制造研发,拓展再制造产品范围。

(3)鼓励加大纤维毡保温基材、玻璃纤维制气凝胶绝热材料、玻璃纤维制真空节能材料等保温材料研发,加快产品中试和产业化基地建设,形成完备的保温节能材料产业链。

(4)鼓励开展废旧轮胎热解工艺的研究,回收高附加值的炭黑;开展废活性炭的活化再生研究。

(四)节能环保服务领域

节能节水服务:以合同能源管理、电力需求侧管理、能耗在线监测、节能咨询、节能诊断、水平衡测试、水效评估为重点,支持节能节水服务业发展。鼓励节能装备生产企业积极开展服务化转型,为用能单位提供前期设计、中期施工、后期运维等系列服务。鼓励节能服务公司整合上下游资源,为用能单位提供诊断、设计、建设、运维等“一站式”节能服务和综合解决方案。鼓励节水服务公司为企业提供节水诊断、节水型载体创建技术服务。

环境服务:以污染源监测、环境损害评估监测、环境影响评价、污染第三方治理为重点,支持环保服务业发展。鼓励环保服务机构通过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特许经营(BOT)、委托运营等方式提供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服务。探索环境绩效合同服务模式。支持环保服务机构整合上下游资源,推行环境治理整体式设计、模块化建设、一体化运营。

绿色制造服务:积极培育绿色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支持相关科研院所、节能环保装备制造企业、第三方服务机构积极为工业企业提供绿色产品设计、绿色制造评价咨询、绿色标准制定、绿色化改造等服务。鼓励相关企业和机构在中小企业中推广绿色制造技术成果,开展相关公益性活动,助力制造业绿色转型升级。

四、重点工程

(一)市场主体培育工程

做大做强领军企业、培育壮大骨干企业、扶持引导中小企业,促进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推动形成“大而全、中而强、小而精”的发展格局。

支持领军企业做大做强。瞄准世界一流水平,遴选一批创新能力强、具有规模优势和全产业链制造服务能力的节能环保领军企业,鼓励企业通过上市、兼并、联合、重组等形式壮大产业规模。支持企业加大技术研发、拓宽市场、延伸产业链,优先支持企业承担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研究项目。力争到 2025 年打造 2-3 个具有行业影响力的节能环保产业集团。

引导骨干企业加速发展。遴选一批掌握核心技术、细分领域市场占比领先、具有较好发展前景的节能环保骨干企业,在项目扶持、资金融通、财税补贴、人才引进等方面给予支持,助力企业快速健康发展。力争到 2025 年培育 6-8 户在国内细分领域具有行业话语权的节能环保骨干企业。

鼓励中小企业做细做精。引导节能环保中小企业差异化、专业化、精细化发展,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精特新”企业。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研发、项目融资、知识产权保护等专业服务,降低中小企业研发创新成本。鼓励中小企业瞄准市场空白,为终端用户提供差异化、个性化的高性能产品或为大企业提供专业化配套服务。强化资源要素支撑,充分发挥我市“1+13+X”公共服务平台功能作用,着力破解融资、技术、人才等发展瓶颈问题,助力中小企业快速成长。

(二)创新能力提升工程

依托合肥丰富的科教资源,开展节能环保前沿技术、共性技术研究。完善技术创新体系,支持节能环保领域国家实验室、工程实验室、技术中心、产业研究院等创新平台建设。激发企业创新能力,加快推进节能环保领域产学研转化,以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发展。

大力建设创新平台。依托中国环境谷、高新国际环保科技园和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合肥科创中心,建设环境研究院,大气、水、湖泊、农田土壤、烟气污染监测及治理领域国家级创新研发平台,构造产业生态圈,加快打造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环境领域高技术工程化平台、环境产业化基地。不断健全优化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支持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建设节能环保领域国家、省、市级工程实验室、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等,突破一批节能环保基础技术、共性技术,研发一批关键材料。

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鼓励企业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积极开展产业化关键技术攻关,加快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主导产品。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充实研发队伍,提升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能力。支持以企业为主体提出重大科技需求和项目建议,加大对企业技术创新政策奖补力度。支持开展标准化试点示范工作,鼓励企业主导制定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团体标准。

加速产学研成果转化。搭建区域节能环保技术与产业对接平台,畅通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沟通交流渠道,推进节能环保先进技术应用成果的产品化与推广。加大对节能环保产学研平台建设的支持力度,落实对节能环保领域首台(套)、首批次、首版次政策支持。充分发挥节能环保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市场反应、企业运作等方面灵活性优势,支持率先应用先进节能环保技术,加快开发节能环保效果明显、市场潜力大的新型产品;发挥大型企业的人才、资金、规模优势,加快推进节能环保技术产品的产业化。

加强科研人才队伍建设。鼓励高校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相关学科专业,壮大高素质技能人才队伍。在领军和骨干企业中建立一批培训基地,开展高技能人才培训工作,完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建立完善人才流动机制,畅通科研院所、高校与企业创新人才培养“绿色通道”,组织节能环保企业开展校园招聘,引导职业院校瞄准产业发展需求侧,改革人才培养供给侧,进一步推动产教深度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效衔接。

(三)“双招双引”推进工程

充分把握国家、省、市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机遇,依托“链长制”工作体系,立足现有产业优势,紧盯薄弱环节,加强招引力度,强化要素保障,制定招商方案,明确目标企业,培引重点人才,为产业发展提供新的增长点。

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对标省十大新兴产业推进组,高标准成立我市节能环保产业“双招双引”推进组和节能环保产业链工作专班,建立产业链链长牵头、市直相关部门参与、县区联动的“双招双引”工作推进机制。依托省市“双招双引”平台,结合我市节能环保产业重点发展方向,灵活运用产业链招商、基金招商、平台招商、总部招商等多种方式,编制重点目标企业名单,绘制项目推进“路线图”,开通审批“绿色通道”,打通“中梗阻”,提高招商质量和效率。

强化产业配套招商。充分借助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契机,围绕合肥市节能环保产业发展重点和培育方向,细化招商目录和产业地图,建立重大项目信息库,完善配套招商政策。重点在高效换热器、膜组件、先进光学仪器等市场前景好、带动性强的项目开展国内外招商,大力引进国际知名企业、跨国公司特别是世界 500 强节能环保企业在肥投资,支持龙头企业在合肥设立地区总部、研发设计中心等。针对产业链关键缺失环节,重点在挥发性有机物治理、臭氧治理、土壤污染修复等领域引进先进技术企业。支持在肥节能环保企业新建现代化产品装备生产线,或采取以商招商形式引进关键零部件配套企业来肥投资。积极发挥产业协会、行业联盟的资源优势,依托招商招展等方式常态化开展“双招双引”。

突出人才招引培育。围绕节能环保产业链布局,以完善“人才链”,保障“产业链”,将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深度融合,在招引项目同时吸引节能环保技术、人才向合肥集聚。针对领军人才存量不足、增量缓慢的短板,充分发挥政府、用人单位、专业人才机构、社会组织的主体作用,拓宽人才引进渠道,采取顾问指导、退休返聘、技术入股等方式,快速壮大专家队伍;针对技能人才短缺、企业招工难的问题,用好用活我市《关于进一步吸引优秀人才支持重点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试行)》,建立吸引产业一线技工、高素质青年人才稳岗安居机制。

(四)强链延链补链工程

围绕“强基础、全链条、优布局、强产业”,重点实施“443”行动计划,即紧抓高效节能、先进环保、资源循环利用、节能环保服务 4 个重点领域,通过“创新+推广”“领军+中小”“补链+集聚”“制造+服务”4 条发展路径,力争到 2025 年,实现产业创新能力突出、重点领域优势明显、行业企业协同发展 3 个目标,构建完善的节能环保产业体系。

实施产业基础能力再造行动。推进节能环保创新平台建设,强化产业技术基础,发挥现有创新平台在节能环保领域技术攻关和产品研发优势,建立节能、环保、资源循环利用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强化产业技术基础支持能力,突破一批关键共性技术和基础材料,发展一批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转化推广一批先进基础技术,进一步夯实产业基础能力。

实施产业链现代化升级行动。把握节能环保企业服务化转型关键期,大力推行“制造+服务”模式,鼓励节能环保装备生产企业整合上下游资源,为用户提供诊断、设计、融资、建设、运营等服务。加大节能环保服务专业供应商培育力度,促进“互联网+”与节能环保产业深度融合,加速构建“一站式”智慧能源、智慧环保等现代化服务体系。鼓励节能环保企业从全生命周期出发,通过绿色设计、绿色生产、绿色化改造,为生产企业和终端用户提供绿色设计产品和绿色服务。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节能环保查看更多>环保产业查看更多>合肥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