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基本情况
长江扬州段主岸线全长约76公里,沿线有三江营、瓜洲、滨江三个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分布着长江朴席重要湿地等9个生态空间管控区域。《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行动计划》要求,严格环境风险源头防控,限期治理沿江重点企业环境风险隐患;推动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保障水质安全。2018年以来,扬州市加大沿江地区生态环境整治和修复力度,推进解决了一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但环境风险隐患治理任务依然繁重。
主要问题
重视不够,督察交办问题整改一拖再拖
2017年首轮省级环保督察反馈意见指出,长江朴席重要湿地二级管控区内有扬州市润仪油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润仪公司)、扬州市锦程新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锦程公司)两家危化品仓储企业,不符合生态红线保护要求。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在推进问题整改上等待观望、动作迟缓,寄希望于调整生态保护红线范围来解决问题,导致督察交办问题整改一拖再拖,直至2021年7月才最终确定对两家企业采取关停措施。
督察发现,锦程公司港口经营许可证已于2021年9月30日到期,但目前仍在对外经营,企业非法占用73637平方米国有土地;二期储罐项目、提纯精馏分离塔项目未批先建。润仪公司成品油储油罐和油品装卸码头至今未取得环保审批手续。
两家企业临江而建,环境风险隐患突出。锦程公司长江码头无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围油栏设置不到位,事故应急池容积不足,未采取防渗措施。润仪公司长江码头初期雨水及冲洗水收集不到位,未配套污水处理设施,事故应急池收集、导流措施不足。
2021年11月,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建设局对两家企业下达了停产通知,但监督执行不力。督察组现场检查发现相关企业仍在对外经营。
疏于监管,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存在明显漏洞
长江瓜洲饮用水水源地位于扬州市邗江区,取水规模30万吨/日,服务人口55万人。2016年1月通过饮用水水源地达标建设验收。
督察发现,属地政府及相关部门疏于监管,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管理要求未得到严格落实。长江堤防加固工程建设单位为图施工便利,人为破坏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界标和隔离网,车辆、人员自由进出;在一级保护区内设置临时宿舍用房,将工程基坑水直接排入长江江滩。二级保护区内的瓜洲途居露营地住宿、餐饮项目仍在对外经营。
《扬州市养殖水域滩涂规划(2018-2030年)》将饮用水水源地一、二级保护区划定为禁止养殖区,但长江瓜洲饮用水水源地取水口上游二级保护区内仍有成片的水产养殖池塘,占地面积超过200亩。
防治不力,江滩灰渣场环境风险隐患突出
江苏国信扬州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在厂区西南侧长江滩地上设置大型露天灰渣场,占地面积达到240亩,距离江面仅50米,场内堆放灰渣超过40万吨。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要求,贮存场应配套防渗、渗滤液收集和导排、雨污分流等系统单元;易产生扬尘的贮存场应采取有效抑尘措施防止扬尘污染。
督察发现,江苏国信扬州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不重视灰渣场环境管理工作,标准规定的污染控制措施均未落实到位。企业将大量强碱性冲灰水排入无防渗措施的灰渣场,形成数个大小不一的积水坑塘,影响土壤及地下水质量,威胁长江水质安全。扬尘污染防治措施流于形式,除少部分灰渣贮存区域采取了表面覆盖措施外,其余均处于裸露状态;灰渣运输车辆频繁进出,道路扬尘污染严重。
原因分析
扬州市一些地方和部门对于沿江地区存在的环境安全风险隐患认识不到位,推动突出环境问题整改工作不力,排查整治不全面、不深入,属地监管责任未能有效落实。
督察组将进一步调查核实有关情况,并按要求做好后续督察工作。
苏州市部分突出环境问题敷衍整改 源头治理亟待加强
2021年12月,省第二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进驻苏州市督察发现,苏州市部分乡镇对交办的突出环境问题不重视、不作为,整改工作敷衍拖延。
基本情况
2017年,首轮省级环保督察交办了苏州市吴江区盛泽镇喷水织机行业环境违法行为突出、基础设施能力严重不足等问题。2021年,省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披露了苏州市相城区黄埭镇生活污水不能应收尽收、雨污分流管网未建设到位以及塘船浜生活污水通过雨水口直排入河等问题。截至2021年11月,两地均已上报完成整改,但督察发现,实际情况相去甚远。
主要问题
污水处理站排水普遍超标
吴江区盛泽镇部分喷水织机污水处理站废水处理工艺简单,只经过气浮处理就直接排放至附近河道。督察组在亚泰木业污水处理站现场发现,该站排放的废水含有大量的油污,泛着泡沫,在河面上形成了“泾渭分明”的污染带。污水处理站为了隐藏明目张胆的排污行为,还对排污口进行了伪装,用塑料网对排污口进行了整体包裹和覆盖。监测结果显示,排水COD浓度为103 mg/L,超过排放标准1.7倍。全镇这样的污水处理站有22个,均由盛泽镇政府国有企业经营管理,其中16个长期超标排放。更为甚者,园区路污水处理站竟在原水收集池底设置暗管,涉嫌偷排,暗管附近河道水质COD浓度高达361 mg/L,超排放标准6倍;东南纺织园在污水提升泵站设置了隐蔽排口,现场检查时污水正在源源不断排入河道。督察组抽测38条河道,有13条水质劣V类,占比高达34.2%,其中2条达到黑臭,蒋家浜小区东侧河道氨氮浓度高达22.5 mg/L,超地表水Ⅲ类标准21.5倍。
积存印染污泥整治无进展
吴江区盛泽镇盛泽水处理发展有限公司污泥填埋场占地面积约225亩,自2006年至2015年,违规填埋印染污泥约108万方。该问题虽经多次交办,但直至督察组进驻前才着手整治,现场抽测显示污泥渗滤液COD、氨氮和总磷浓度分别高达643 mg/L、250 mg/L和3.92 mg/L,分别超地表水Ⅲ类标准31.2倍、249倍和18.6倍,严重威胁水环境和土壤安全。
生活污水直排问题依然突出
督察组对警示片曝光的相城区黄埭镇生活污水直排问题整改情况进行了暗访。现场发现,在大寨河东新社区段,不到1公里的河道有多处大大小小的排口正在晴天排水,河面泛起油花,形成明显污染带。在西庄小区东侧、泰安桥、孙家桥等其它河道,也发现粗大管道正在向河道内排放黑色污水。抽测显示,孙家桥南面排口COD和氨氮浓度分别高达282mg/L、47.6mg/L,分别超地表水Ⅲ类标准13.1倍和46.6倍,西庄小区西侧河道排口COD和氨氮浓度分别高达247mg/L、43.1mg/L,分别超地表水Ⅲ类标准11.4倍和42.1倍。
在重点整治的塘船浜,河道内种植了不少水生植物,还设置了2处水质采样监测点,乍看上去非常漂亮。但督察组绕到一墙之隔的塘船浜村,村民反映,“平时雨水井里就臭的很,下大雨时粪便还会溢出来”。随机撬开一处雨水井盖,发现大量生活污水正排入雨水井,监测结果显示:雨水井内COD浓度高达523mg/L,氨氮浓度99.3mg/L,总磷浓度9.33mg/L,分别超地表水Ⅲ类标准25.2倍、98.3倍和45.7倍,说明曝光指出的“雨污分流管网未建设到位”问题仍未完成整改。
原因分析
苏州市部分乡镇生态环境保护职责落实上存在“上热下冷、层层递减”现象,盛泽和黄埭两镇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对上级交办的突出环境问题重视不够,整改过程中问题排查不彻底,整改措施打折扣,组织实施不到位,导致突出环境问题未得到根本解决。
督察组将进一步调查核实有关情况,并按要求做好后续督察工作。
淮安市生态空间管控不力 大运河修复存在薄弱环节
2021年12月,省第三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进驻淮安市督察发现,大运河沿线码头建设与监管无序,饮用水水源地管控不力,突出环境问题久拖不决,大运河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存在薄弱环节。
基本情况
大运河是南水北调东线输水通道,肩负着保障饮用水源供给、维护生态系统健康稳定的重要功能。2019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要求加强大运河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建设绿色生态廊道。大运河淮安段全长91公里,自北向南流经淮阴区、清江浦区、淮安区,是淮安市重要的生态空间管控区域。但淮安市对沿线港口码头整治不严,多个项目侵占生态保护红线,化工企业搬迁滞后,大运河水生态环境安全存在严重隐忧。
主要问题
码头建设监管不力,污染防治措施缺失
2020年1月,省政府印发《江苏省生态空间管控区域规划》,淮安市境内京杭大运河被列为清水通道维护区。淮安市大运河沿线现有营运或在建码头22个,其中黄码作业区等9个存在手续不全问题,黄码作业区临时码头港口经营许可证到期未重新领证,仍继续作业。交通运输部《港口经营管理规定》第七条规定,从事港口经营的码头应当符合港口总体规划。2020年11月,省交通运输厅、省生态环境厅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推动全省内河港口码头环保问题整改的通知》,要求对不符合港口规划的码头项目,于2021年6月底前予以关停,并吊销《港口经营许可证》。督察发现,淮安市大运河沿线淮安市水泥厂有限公司、淮安市飞洋钛白粉制造有限公司码头不符合港口规划,淮安市相关部门未按要求取缔违规码头,也未吊销《港口经营许可证》。码头污染防治措施落实不到位现象较为普遍,淮安市水泥厂有限公司码头作业区雨污水收集不规范,船舶冲洗废水直排运河,淮安中油隆亿能源实业有限公司隆亿港部分物料未覆盖,扬尘污染严重。
违规突破生态红线,饮用水源安全堪忧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若干意见》要求,“生态保护红线原则上按禁止开发区域的要求进行管理”。省政府也明确要求,水源地一级保护区范围内不得有与供水设施无关的设施和活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范围内不得有排放污染物的设施或开发活动。京杭大运河淮安区饮用水源地建于2016年,2018年被列入国家生态保护红线范围。督察发现,水源保护区生态保护红线内存在清明园公墓、S348混凝土搅拌站、地球村小区等多个违规项目,审批手续缺失,占用水源地保护区进行开发建设、生产活动,对饮用水源地安全造成隐患。
化工企业搬迁滞后,污染扰民投诉多发
2019年4月,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江苏省贯彻落实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及大气污染问题专项督察反馈意见整改方案》,要求2020年基本完成京杭大运河(南水北调东线)沿岸两侧1公里范围内化工企业关停或转迁任务。淮安市推动问题整改滞后,化工企业搬迁进度缓慢。截至目前,淮安清江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安道麦安邦(江苏)有限公司未完成搬迁,其中清江石化仍未制定完成搬迁方案,卫生防护距离内仍有大量环境敏感目标,群众投诉频发。仅今年以来,对清江石化的污染投诉就有22次。中海华邦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两断三清”不到位,拆迁工地建筑垃圾未覆盖,场地遗存废水清理不及时,采样监测数据显示,废水化学需氧量、氨氮、挥发酚浓度分别为4780mg/L、362mg/L、1.14mg/L,分别超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水质标准238倍、361倍、227倍,威胁地下水质安全。
原因分析
淮安市相关县区及部门贯彻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战略不够坚定,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不到位,执法监管不严,部分突出问题长期未得到有效解决,大运河存在生态环境安全隐患。
督察组将进一步调查核实有关情况,并按要求做好后续督察工作。
淮安市生态空间管控不力 大运河修复存在薄弱环节
2021年12月,省第三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进驻淮安市督察发现,大运河沿线码头建设与监管无序,饮用水水源地管控不力,突出环境问题久拖不决,大运河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存在薄弱环节。
基本情况
大运河是南水北调东线输水通道,肩负着保障饮用水源供给、维护生态系统健康稳定的重要功能。2019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要求加强大运河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建设绿色生态廊道。大运河淮安段全长91公里,自北向南流经淮阴区、清江浦区、淮安区,是淮安市重要的生态空间管控区域。但淮安市对沿线港口码头整治不严,多个项目侵占生态保护红线,化工企业搬迁滞后,大运河水生态环境安全存在严重隐忧。
主要问题
码头建设监管不力,污染防治措施缺失
2020年1月,省政府印发《江苏省生态空间管控区域规划》,淮安市境内京杭大运河被列为清水通道维护区。淮安市大运河沿线现有营运或在建码头22个,其中黄码作业区等9个存在手续不全问题,黄码作业区临时码头港口经营许可证到期未重新领证,仍继续作业。交通运输部《港口经营管理规定》第七条规定,从事港口经营的码头应当符合港口总体规划。2020年11月,省交通运输厅、省生态环境厅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推动全省内河港口码头环保问题整改的通知》,要求对不符合港口规划的码头项目,于2021年6月底前予以关停,并吊销《港口经营许可证》。督察发现,淮安市大运河沿线淮安市水泥厂有限公司、淮安市飞洋钛白粉制造有限公司码头不符合港口规划,淮安市相关部门未按要求取缔违规码头,也未吊销《港口经营许可证》。码头污染防治措施落实不到位现象较为普遍,淮安市水泥厂有限公司码头作业区雨污水收集不规范,船舶冲洗废水直排运河,淮安中油隆亿能源实业有限公司隆亿港部分物料未覆盖,扬尘污染严重。
违规突破生态红线,饮用水源安全堪忧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若干意见》要求,“生态保护红线原则上按禁止开发区域的要求进行管理”。省政府也明确要求,水源地一级保护区范围内不得有与供水设施无关的设施和活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范围内不得有排放污染物的设施或开发活动。京杭大运河淮安区饮用水源地建于2016年,2018年被列入国家生态保护红线范围。督察发现,水源保护区生态保护红线内存在清明园公墓、S348混凝土搅拌站、地球村小区等多个违规项目,审批手续缺失,占用水源地保护区进行开发建设、生产活动,对饮用水源地安全造成隐患。
化工企业搬迁滞后,污染扰民投诉多发
2019年4月,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江苏省贯彻落实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及大气污染问题专项督察反馈意见整改方案》,要求2020年基本完成京杭大运河(南水北调东线)沿岸两侧1公里范围内化工企业关停或转迁任务。淮安市推动问题整改滞后,化工企业搬迁进度缓慢。截至目前,淮安清江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安道麦安邦(江苏)有限公司未完成搬迁,其中清江石化仍未制定完成搬迁方案,卫生防护距离内仍有大量环境敏感目标,群众投诉频发。仅今年以来,对清江石化的污染投诉就有22次。中海华邦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两断三清”不到位,拆迁工地建筑垃圾未覆盖,场地遗存废水清理不及时,采样监测数据显示,废水化学需氧量、氨氮、挥发酚浓度分别为4780mg/L、362mg/L、1.14mg/L,分别超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水质标准238倍、361倍、227倍,威胁地下水质安全。
原因分析
淮安市相关县区及部门贯彻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战略不够坚定,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不到位,执法监管不严,部分突出问题长期未得到有效解决,大运河存在生态环境安全隐患。
督察组将进一步调查核实有关情况,并按要求做好后续督察工作。
南通如东部分水产养殖污染规范整治不彻底 环境污染问题突出
2021年12月,省第四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进驻南通督察发现,如东南美白对虾养殖污染规范整治工作不彻底,环境污染问题依然突出。
基本情况
2017年,首轮省级环保督察反馈意见指出,如东县南美白对虾养殖生态损害严重。2018-2020年,如东县先后就南美白对虾规范养殖专项整治、规范整治攻坚、长效管理出台实施意见,统筹推进整治工作。督察发现,规范养殖整治不彻底,沿海部分区域养殖尾水直排、非法取用地下水、违规新增养殖面积、无证用海等问题突出。
主要问题
养殖尾水违规直排
2020年3月,如东县出台《关于南美白对虾养殖污染规范整治长效管理工作意见》(东政办发〔2020〕8号)(以下简称《管理工作意见》),要求沿海区域南美白对虾养殖尾水经处理后实行达标排放,执行《海水养殖水排放要求》(SC/T 9103-2007)标准,严禁养殖尾水直接排放。督察发现,栟茶镇如福养殖园区养殖尾水汇集于园区北侧框河,未经处理直排入海。督察组对养殖尾水直排口排放水进行采样分析,监测数据显示,尾水直排口水质无机氮 16.8mg/L,超过《海水养殖水排放要求》二级标准限值15.8倍。督察还发现,苴镇街道东海社区养殖集中区、渔港大道西侧养殖集中区部分温室小棚清塘废水直排外环境。
,未经处理直排入海
养殖管理要求落实不到位
《管理工作意见》要求,内陆区域为南美白对虾禁止养殖区,沿海区域严禁新增南美白对虾养殖。督察发现,丰利镇环农村部分区域属于内陆禁养区,禁养区内存在120多个南美白对虾养殖温室小棚,占地约100亩;沿海区域栟茶镇大刘养殖园区违规新建温室小棚873个,占地747亩;江苏海川水产科技有限公司正在违规新建南美白对虾养殖棚。
无证用海和无证取用地下水问题突出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规定,单位和个人使用海域,必须依法取得海域使用权。海域使用申请人自领取海域使用权证书之日起,取得海域使用权。如福养殖园区占用高涂面积2758亩,使用如东亚海养殖有限公司海域使用权证,大刘养殖园区占用高涂面积1848亩,使用栟茶古镇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海域使用权证,两公司海域使用权证已分别于2015年7月、2018年1月先后失效,两园区无海域使用权证养殖至今;《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规定,直接从地下取用水资源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国家取水许可制度和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的规定,向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流域管理机构申领取水许可证。督察发现,如福养殖园区50口浅层取水井仅备案,均无取水许可证。
原因分析
如东县对南美白对虾养殖污染规范整治不彻底,监管不严格,长效管理不到位,沿海部分区域环境污染问题突出。
督察组将进一步调查核实有关情况,并按要求做好后续督察工作。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日前,江苏宿迁发布《宿迁市2025-2026年度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计划》。2025-2026年,全市生态环境基础设施重点工程项目共编排118个项目,计划总投资108.8亿元。其中: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新(改、扩)建工程项目43个,计划总投资22.4亿元;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工程项目8个,计划总投资0.7亿
4月8日,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关于开展2025年度中央财政支持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的通知》。根据通知,2025年,中央财政支持实施城市更新工作的范围为大城市及以上城市,共评选不超过20个城市,主要向超大特大城市以及黄河、珠江等重点流域沿线大城市倾斜。中央财政按区域对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城市给
日前,上海市生态环境局、上海市水务局、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员会联合印发《上海市农村生活污水优化治理路径技术指引》。详情如下:关于印发《上海市农村生活污水优化治理路径技术指引》的通知沪环生〔2025〕47号各相关区生态环境局、水务局、农业农村委,临港新片区管委会相关部门:为优化调整本市农村生
北极星环保网获悉,辽宁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辽宁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2025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计划》,明确加强城市生活污水处理提质增效,指导各地加大老旧管网更新改造力度,下达2025年全省城市老旧排水管网改造计划,指导各地因地制宜实施雨污分流改造,严格排水许可管理,加强对管网的专业化运行
北极星水处理网获悉,云南省云县城镇污水垃圾收集处理设施完善工程(EPC)设计施工总承包中标公告,北京中科国益环保工程有限公司中标该项目,计划工期730日历天。据招标文件显示,项目总投资20144.46万元,招标内容包括:(一)污水收集处理工程。城镇镇区污水处理厂(站)外污水收集管网、厂内污水处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近日,重庆市发改委发布《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行动计划(2025—2027年)(征求意见稿)》。文件提出,加大非化石能源开发利用力度。坚持集中式与分布式并举,持续推进“千乡万村驭风行动”和“百万千瓦屋顶分布式光伏”建设,统筹有序推动风能、太阳能就地就近开发利用。在
2月20日,重庆市发改委发布《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行动计划(2025—2027年)(征求意见稿)》,文件提出,加大非化石能源开发利用力度。坚持集中式与分布式并举,持续推进“千乡万村驭风行动”和“百万千瓦屋顶分布式光伏”建设,统筹有序推动风能、太阳能就地就近开发利用。在保障能源安全供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2月20日,重庆市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公开征求《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行动计划(2025—2027年)(征求意见稿)》意见建议的公告,其中提到,完善绿色转型价格政策。推进能源领域价格改革,优化居民阶梯水价、电价、气价制度,完善成品油定价机制。强化电价政策与节能减排政策
近日,南京市政府印发《南京市2025年政府投资计划》。2025年市政府投资计划安排当年A类项目188个,年度计划投资488.6亿元;安排B类项目85个。A类项目中,生态环保方面。共66个项目,年度计划投资39.77亿元。具体包括:一是打造宜居宜业城市环境,完成水阁有机废弃物处理污水站及场内设施大修,实施中山
根据《安徽省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工作实施办法》第十五条“中央及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责任主体应当通过党报、电视台、政府网站、政务新媒体等便于人民群众知晓的方式,在督察整改任务全部完成前,每年对外公开1次本地区或者本单位督察整改情况,以及各项整改措施具体进展情况等事项,接受群众监督”的
北极星水处理网获悉,云南省临沧市云县城镇污水垃圾收集处理设施完善工程(EPC)设计施工总承包招标,项目总投资20144.46万元,招标内容包括:(一)污水收集处理工程。城镇镇区污水处理厂(站)外污水收集管网、厂内污水处理构筑物、污泥处理构筑物、必要的附属建筑物。污水收集系统:新建污水管网61.
4月8日,中国华电召开党组会,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在贵州和云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结合集团公司实际,研究贯彻落实举措。党组书记、董事长江毅主持会议并讲话。公司领导叶向东、祖斌、吴敬凯、李旭红、赵晋山、曹海东、蒋方帅参加会议。会议指出,要认真学习中央政治局会
2019年7-8月,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对福建省开展第二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指出福州市存在“能耗总量控制指标”问题。福州市采取多种措施认真整改,2025年2月,经省级核查,确认福州市存在的问题已整改完成,同意验收销号。根据上级有关规定,现将整改情况予以公示:一、督察指出问题中央生态环境保护
北极星环保网获悉,辽宁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辽宁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2025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计划》,明确加强城市生活污水处理提质增效,指导各地加大老旧管网更新改造力度,下达2025年全省城市老旧排水管网改造计划,指导各地因地制宜实施雨污分流改造,严格排水许可管理,加强对管网的专业化运行
一、整改任务城镇生活垃圾处理进展滞后。城镇生活垃圾焚烧设施建设缓慢。截至督察进驻时全省尚有本溪、盘锦等9个城市未达到国家要求的焚烧处理能力占无害化处理总能力50%以上的目标要求。二、整改目标9个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占无害化处理总能力达到国家目标要求。三、整改措施1.2021年7月26日,经
北极星垃圾发电网获悉,漳州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第二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漳州生活垃圾处理厂建设滞后问题”整改销号公示,目前,漳州市已建成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5座,分别为:蒲姜岭焚烧厂(处理规模1800吨/日)、漳浦圣元焚烧厂(处理规模925吨/日)、常山焚烧厂(处理规模1000吨/日)、华安焚烧
据河北省生态环境厅消息:经河北省委、省政府批准,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建2个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以下简称督察组),于3月10日至4月3日分别对石家庄市、邢台市开展第三轮第四批省级生态环境保护例行督察。河北省第一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进驻公告根据工作安排,河北省第一生态环境
泰安市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任务(序号五十三)已完成整改,根据《山东省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任务验收销号工作规定》(鲁环督改办〔2022〕8号)要求,现将任务整改情况进行公示。一、整改任务环境风险隐患突出。山东省涉固体废物、危险废物非法填埋倾倒案件仍呈高发态势。潍坊昌邑市2011年
2025年3月8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北大厅举行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二场“部长通道”集中采访活动,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参加并回答媒体记者提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黄部长您好,这些年来,大家有一个明显的感受,就是天更蓝了、水更清了,我们身边的环境越来越好了。我想请问黄部长,去年的环保
2025年是“十四五”的收官之年,也是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关键之年。近期,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陆续召开地方两会,讨论和部署新一年的发展改革工作。笔者梳理发现,以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为引领,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是各地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热议的话题,也是地
2024年,市能源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决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认真履行生态环境保护职责,积极配合第三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统筹兼顾中长期能源保障和绿色低碳转型,助推全
2月21日,湖北省生态环境厅印发《2025年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要点》。文件提出,全省长江、汉江干流水质总体为优,丹江口水库持续保持Ⅱ类,全省地表水省控断面(水域)优良比例达到91.7%,基本消除劣Ⅴ类断面。全省地级及以上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到国家考核目标要求。地下水国控区域点位Ⅴ类水质比例
北极星根据公开数据统计,2025年1月至今,全国光伏电站EPC定标规模高达32GW,普通集中式超14.8GW,大基地超5.4GW,分布式光伏超过12GW。其中,规模超过1GW的有华电集团、国家能源集团等7家央国企,总规模达到17GW,占EPC总规模的53%。(仅统计公开数据)受“抢装潮”影响,光伏组件价格从年初0.65元/W
日前,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开展2025年电力领域综合监管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重点监管2024年以来落实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可再生能源调度运行、可再生能源跨省区外送和消纳、“沙戈荒”新能源基地建设和新能源就地消纳、新能源利用率监测统计等情况。原文如下:国家能源局关于开展2025年电力领
本周硅片价格小幅下跌,其中N型G10L单晶硅片(182*183.75mm/130μm/256mm)成交均价在1.26元/片,周环比跌幅1.56%;N型G12R单晶硅片(182*210mm/130μm)成交均价在1.52元/片,周环比跌幅1.30%;N型G12单晶硅片(210*210mm/150μm)成交均价在1.55元/片,周环比跌幅2.52%。本周市场情绪明显转弱,硅片价格涨
抓住海洋能发展新机遇助力海洋经济绿色高质量发展来源:中国能源观察作者:中海油研究总院规划信息首席工程师檀国荣在全球能源转型和“双碳”目标的大背景下,海洋能作为一种绿色可再生能源,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2月24日,自然资源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六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动海洋能规模化利用的指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日前,甘泉堡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区)与江苏富仕宝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签订投资协议,建设绿氢智慧能源一体化示范项目。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产15万吨绿氢、60万吨绿色甲醇和40万吨绿氨项目。据了解,该绿氢智慧能源一体化示范项目计划总投资62亿元,主要生产绿氢、绿色甲醇和绿氨。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10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开展2025年电力领域综合监管工作的通知。文件明确,电力市场建设和市场秩序方面。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推进情况。重点监管2024年以来电力中长期、辅助服务、现货市场建设,电力市场交易规则(含交易方案、交易细则)与国家基本规则一致性、出台程序合规
2025年3月,国网经营区新增绿电交易电量72亿千瓦时,其中省间绿电交易电量17亿千瓦时、省内绿电交易电量55亿千瓦时。截至2025年3月底,国家电网经营区2025年绿电交易累计电量145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4%,其中,省间绿电交易487亿千瓦时,省内绿电交易968亿千瓦时。排名前五的省份分别是冀北326亿千瓦时
日前,江苏宿迁发布《宿迁市2025-2026年度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计划》。2025-2026年,全市生态环境基础设施重点工程项目共编排118个项目,计划总投资108.8亿元。其中: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新(改、扩)建工程项目43个,计划总投资22.4亿元;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工程项目8个,计划总投资0.7亿
重大节假日深谷电价政策是电力市场化改革的重要探索,短期内可帮助企业降本增效,长期有助于能源结构优化。在中美贸易冲突背景下,释放“假日经济”新活力,可以为省内企业提供一定缓冲空间,提振信心,化解压力,助力企业转型升级。(来源:微信公众号“鄂电价格”)一、新政策出台背景从电力供应来看
近年来,我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逐步推进,以风电、光伏发电为代表的新能源发电逐步成为未来电力系统的主体电源,新型经营主体陆续入市。我国电力市场迈入了“3.0”全新发展时代!继2021年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后,新能源电价改革在2025年迎来重磅政策。新能源上网电量全部进入电力市场,上网电价
为解决综合能源行业专业人才短缺的瓶颈,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综合能源公司洞察先机,与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紧密携手,针对设备能效诊断现场教学,开启校企共建新模式,迈出破解综合能源专业人才缺口难题的坚实步伐,成为行业发展的“造血干细胞”。综合能源服务员这一新兴职业自2022年被纳入《职业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