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环保固废处理垃圾处理工业固废评论正文

贵州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对“加强我省固体废物治理工作的建议”提案的答复

2022-07-05 09:52来源:贵州省生态环境厅关键词:固体废物治理固废污染防治工业固废综合利用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民进贵州省委员会:

您委提出的《加强我省固体废物治理工作的建议》收悉。感谢对我省固体废物治理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现将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一、关于“健全完善固废污染防治协作机制,大力提升监管智能化”的建议

我省严格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有关要求,建立健全固废监管机制。一是成立工作专班。印发《关于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的实施意见》,由省发改、生态环境、自然资源、住建、财政等部门组建工作专班,加强部门协调联动,深入打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攻坚战。二是完善监管服务体制机制。创新实施“巡查、明查、暗查”“访群众、查厂外、查厂内”的“三三制”现场检查工作法,以县级生态环境部门为主体,划定若干巡查网格,明确各级网格监管员,并将执法人员逐一对应。网格监管员对负责的街道、社区、河段、污染源开展巡查,帮助群众反映身边的生态环境问题,执法人员则针对巡查发现的问题进行调查核实取证,强化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检察公益诉讼的协调联动。三是加强省固体废物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开发完善了磷石膏、食用菌、医疗废物、危险废物等管理模块,并利用条码等信息化技术和物联网手段,实现全省一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和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医疗废物全过程可追溯管理,使医疗废物在产生、转移、贮存、处置各个环节的有关数据均能自动记录并上传系统。2022年,省固体废物管理信息化系统已将21057家危险废物产废企业、所有危险废物经营企业和115家危险废物专业运输企业纳入信息化管理。四是生态基金支持固废污染防治,引导社会资本广泛参与固(危)废污染防治。2021年以来,我省生态基金支持贵州省危险废物暨贵阳市医疗废物处理处置中心扩建工程3000万元、遵义市东部城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6000万元、贵州中伟资源镍钴锰资源综合利用及废旧锂离子电池回收二期项目18000万元、贵州巨美环境科技有限公司遵义表面处理环保产业园项目5000万元,撬动银行贷款及社会资本比例达1:10。

下一步,我省将依托固体废物管理信息化系统和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借助视频监控、电子标签(二维码)等智能化物联设备,逐步实现危险废物产生、收集、贮存、转移、利用处置全过程监控和信息化追溯,提升智能化监管水平。同时加强省发改、工信、自然资源、住建、交通运输等部门的协同联动,强化数据共享,纵深推进固体废物全过程监管。

二、关于“全面加强工业固废综合利用体系建设”的建议

我省高度重视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积极推动工业固废综合利用技术研发。一是推动工业固废综合利用技术攻关。按照先试点、后示范、再推广的原则,优化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模式,推动研发应用了一批先进高效工业固废综合利用技术与装备。2018年以来,磷石膏井下充填、半水磷石膏充填胶凝材料技术得到有效应用,磷石膏制建筑石膏粉、高温石膏粉、α高强石膏粉等大规模利用技术取得突破并落地建成项目。粉煤灰大掺量生产加气混凝土砌块等技术得到全面推广应用。二是扩大工业固废综合利用规模。磷石膏、脱硫石膏、赤泥、锰渣、煤矸石、粉煤灰、冶炼废渣、酒糟等大宗工业固废在水泥、混凝土及制品、新型墙体材料等传统建材行业得到广泛利用,同时在能源、公路建设、井下充填、塌陷区治理、活性有机肥料、土地整治和复耕、复垦、复绿、环境修复等多个领域得到不断延伸和拓展。2020年我省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达67.1%,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三是大力实施工业固废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充分发挥省工业和信息化资金、磷石膏资源综合利用资金等专项资金作用,落实国家资源综合利用税收优惠政策,推动综合利用项目建设。2021年争取中央资金3100万元,实施资源综合利用重点项目5个,贵州捷众森建材有限公司磷石膏综合利用项目、贵州华腾环保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兴义市华腾矿渣微粉生产线建设项目等一批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项目有序推进建设。四是对全省8家磷化工企业开展“以渣定产”核算。2021年全省磷石膏产生量为1212.88万吨,利用处置量为1334.02万吨,磷石膏历史堆存量不断消耗。

加强固废堆存管理。印发《贵州省“十四五”长江经济带渣场、尾矿库污染治理细化工作方案》,开展新一轮渣场、尾矿库治理成效复核,建立健全渣场、尾矿库分类分级环境监管制度,实施差异化环境监管。督促企业根据渣场、尾矿库特征污染物种类制定针对性监测方案,加强对渗滤液、尾水、地下水的自行监测和监督性监测。要求相关责任主体编制“一场一策”“一库一策”管控方案,并对停用超过三年或者没有经营主体的渣场、尾矿库实施闭库治理并逐步销号。

下一步,我省将持续加强工业固废的环境管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一是支持龙头骨干企业与科研院校、行业机构、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等合作,推进粉煤灰、煤矸石、冶炼废渣、赤泥、锰渣、化工废渣、酒糟等在有价组分提取、建材生产、市政设施建设、井下充填、生态修复、土壤治理等领域的规模化、高值化综合利用技术研发突破。二是指导企业用好财政专项资金、新型工业化基金、生态环保基金等金融产品和国家资源综合利用增值税、所得税优惠政策,调动企业利废积极性,加快工业固废综合利用项目建设。三是积极争取中央资金支持磷石膏、粉煤灰等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项目,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固废污染防治,推动固废综合利用规模化、产业化建设。四是深入落实“以渣定产”工作。持续消纳磷石膏历史堆存量,并探索将“以渣定产”政策向其他重要产业延伸的新思路。五是支持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环境综合治理托管服务、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EOD)模式等环境治理模式创新,引入社会资本,推动无主渣场、尾矿库的闭库治理。

三、关于“提高生活垃圾处置能力”的建议

我省坚持问题导向,加快解决当前生活垃圾填埋处理存在的短板弱项。一是建立健全生活垃圾分类体系。成立了以省长为组长的贵州省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全省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方案》,强势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制定印发《贵州省城市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和收运设施配置指南》,强化技术指导,在安顺市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广州经验”移植试点。二是推动设施建设。印发了《贵州省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中长期专项规划(2020-2030)》《关于加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设施建设的意见》等政策文件,督促市(州)中心城市基本建成生活垃圾焚烧发电设施。截至目前,全省城市(县城)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设施共36座,总规模21210吨/日,焚烧处理能力占比约65%。三是强化运行管理。印发《贵州省城镇生活垃圾收运处理设施运营管理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强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运营管理工作的通知》,开展实地问题督导。实施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和飞灰利用处置示范工程,开展贵州省垃圾焚烧发电厂飞灰处置现状研究,并将飞灰利用处置设施建设纳入《贵州省“十四五”危险废物集中利用处置设施建设规划》,及时补齐短板。四是加快厨余垃圾处置设施建设。出台《关于加快贵州省餐厨废弃物处置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餐厨废弃物处置设施建设及运行管理工作的通知》,基本建成全省地级城市餐厨垃圾处理设施及收运体系。截至目前,全省餐厨垃圾处理设施共17座,总设计处理能力1489吨/日,已实现地级城市设施全覆盖。

下一步,我省将加快垃圾焚烧、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有害垃圾处置等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终端”建设,建立健全生活垃圾处理体系。一是及时跟进国家层面出台小型、分散化、无害化处理技术的认定和标准的情况,有序推进农村小型垃圾焚烧设施建设。二是开展贵州省生活垃圾治理攻坚行动,督促指导各地扎实推进生活垃圾处理设施有关问题的整改工作,落实整改责任和整改措施。力争到2025年,全省基本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县域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全覆盖。三是持续推进生活垃圾分类系统建设。指导全省9个市(州)制定完善工作实施方案,谋划形成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路线图。督促贵阳市完成相关立法工作。

四、关于“加强畜禽养殖粪污治理,推进秸秆综合利用”的建议

我省紧盯重点难点,多措并举破解突出问题。一是加强政策支持。2022年下达省级财政资金2450万元,重点用于全省面上中小养殖场畜禽粪污处理设施设备配套等,提升中小养殖场的粪污资源化利用水平。支持建设县域有机肥加工中心,通过沼液发酵、异位发酵床处理、整体发酵罐处理等方式,集中收集处理养殖场粪污。支持农业种养循环,从项目支出比例、有机肥替代奖励、农机购置补贴等方面进行规范。二是加强专业人员培养。举办全省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专题培训,培养各级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管理干部及技术骨干。三是加强技术研究。成立我省畜禽粪污专家组,申报畜禽粪污专项科研项目,制定适宜贵州山地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的技术处理模式,帮助养殖场完善设施设备、改进生产工艺。四是提高秸秆还田及利用能力。通过增加秸秆打捆机、粉碎机等作业机械数量,提高秸秆粉碎还田能力;组织规模化养殖场进行秸秆收购,推广使用秸秆秸秆青贮氨化技术,提高秸秆饲料化利用;依托我省食用菌等特色产业,将收储秸秆进行加工,制作成食用菌菌棒,推动秸杆基料化利用;将秸秆与废弃食用菌棒加工制成有机肥,达到循环利用效果,推进秸秆肥料化利用。

下一步,我省将按照“稳步发展生猪,大力发展牛羊,优化发展家禽”的产业发展思路,综合我省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环境承载力等因素,合理规划全省畜禽养殖布局,实现养殖均衡分布,粪污就近就地消纳。同时,用足用好2022年秸秆综合利用项目专项资金,研究发展合适的分散小规模畜禽养殖粪污防治技术和模式,并加强秸秆禁烧宣传,推广秸秆加工燃料新技术,提高群众利用秸秆的积极性。

五、关于“加强建筑垃圾处置”的建议

我省坚持精准施策,强化能力建设。一是发展装配式建筑产业。制定《贵州省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发布省级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及示范项目建立管理体系,积极推进装配式建筑产业发展。二是完善管理体系。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建筑垃圾治理工作方案》,指导各地逐步建立健全“政府引导、社会参与、行业主管、属地管理”的建筑垃圾管理体系,构建布局合理、管理规范、技术先进的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体系,加强运输监管和消纳场运营安全。

下一步,我省将持续加强对72个建筑垃圾消纳场的监督检查,强化建筑垃圾消纳场负责人以及管理人员培训,逐步规范建筑垃圾治理工作。同时学习借鉴建筑垃圾治理工作成效明显的城市的经验做法,加强先进实用技术的研究,探索建筑垃圾处置许可制度,提高城市建筑垃圾治理能力和水平。

2022年6月29日


投稿与新闻线索:电话:0335-3030550, 邮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固体废物治理查看更多>固废污染防治查看更多>工业固废综合利用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