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引言
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和一系列政策的出台,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事业也悄然进入了减污降碳协同治理的新发展阶段,生态环境产业内各主要企业也随之展开了自身转型发展的新旅程。
在政策层面,围绕“双碳”、生态修复以及污染防治等方面展开,可以概括为:以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为目标;以基于分区管控和价值实现机制的生态修复与保护为主线;以问题为导向,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补齐环境短板。
转变发展方式,推进“双碳”目标。国家层面发布了《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和《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两份文件从宏观到微观为“双碳”工作下一步在政策配套、行业应用、实现目标等内容指明方向。各部委则从节能降碳、工业领域、城乡建设、交通运输、循环经济和全民行动等角度制定更加具体的政策。
基于分区管控和价值实现机制的生态修复与保护。《关于实施“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指导意见(试行)》(环环评〔2021〕108号)和《关于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意见》两个文件,在政策层面解决了生态修复保护领域缺少修复结果性标准和缺少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的合理商业模式这两大制约性瓶颈。除此以外,中央及各部委还围绕“保护补偿机制” 以及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等内容发布了众多文件。
以问题为导向,补齐环境短板。中共中央 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对当前我国环境问题进行了准确的定位,并要求继续开展“三大保卫战”。同时列出“十四五”时期及2035年前的具体任务和工作目标。在此基础上,国家及各部委围绕“水”“固”“气”“土”各领域“补短板”的问题也发布了大量规划指导和配套文件,财政部、发改委还就三大保卫战和各细分领域出台了相关配套资金、金融保障文件。这些文件明显体现出以问题为导向查缺补漏的导向性。
在产业层面, 2021年环境上市公司199家(不含新三板),平均营业收入32.32亿元,同比增长12.55%;平均净利润2.76亿元,同比下降5.82%;平均净利润率8.54%,同比下降16.33%;平均资产总额115.00亿元,同比增长7.79%;平均资产负债率59.30%,同比下降0.16个百分点;平均净资产收益率(ROE)5.98%,同比下降12.7个百分点;平均研发投入强度2.30%,同比增加2.28个百分点。从数据不难看出,环境产业主要企业仍然在从规模扩张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型之路上艰难前行。
“十三五”以来,中国环境治理领域市场化进程明显加快,市场主体不断壮大,但综合服务能力依然较弱。2016年,国家发改委、环境部提出培育50家以上产值过百亿、技术领先、管理精细、综合服务能力强、品牌影响力大的中国环境企业。为凸显领军企业的示范和引导作用,促进产业发展和企业成长,环境商会自2018年起,每年发布“中国环境企业50强榜单”。
近两年,中国环境产业正在发生深度变革与重构,特别是产业头部格局面临剧烈变化。50强榜单在此背景下也逐步科学化、系统化、品牌化,在业界形成较高公信力和权威性。
2022年榜单以企业申报为基础,以公正公开为原则,以真实数据为依据,结合上规模环境企业调研,按照2021年度营业收入总额降序排列产生。其中,环保为主营业务的上市公司以已公布的2021年报营业收入数据为准;非环保类上市公司以年报中环保相关业务营业收入数据为准;非上市公司以专业第三方机构提供的环保业务营业收入数据证明为准。
本报告以《2022环境企业50强榜单》中企业为分析对象,这50家企业虽然不能代表环境产业的全貌,但这些企业均为产业及各细分领域的佼佼者,我们期望通过对这一群体的分析,从一个侧面揭示环境产业中观和微观的发展变化特征及趋势。本报告主要包括50家企业2021年经营数据的统计分析,并选取国内在沪市主板、深市主板、创业板、科创板、香港主板、新加坡主板上市的以节能环保及生态治理相关业务为主业的199家企业作为对比对象,将50强企业数据与其进行对比分析。
本报告将对这50强企业的总体情况、经营数据等开展分析,并与往年度50强企业的整体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同时,2021年度环境上市公司共计199家(以节能环保及生态治理相关业务为主业,包含沪深主板、创业板、科创板及香港主板、新加坡主板上市公司,不含新三板上市公司),我们也会将50强企业的整体数据与这199家上市公司的整体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以便呈现更加全面的数据分析结果。
由于部分非上市上榜企业未提供相关数据及部分环境上市公司尚未披露年度报告,本报告均采用平均值进行对比分析。
营收、净利、资产等指标分析
总体情况
2021年度的上榜企业中,上市公司44家,非上市公司6家。44家上市公司中,上交所主板上市公司14家、占比31.82%,深交所主板11家、占比25.00%,香港10家、占比22.73%,新加坡1家,创业板8家、占比18.18%,暂无科创板上市公司进入榜单,与全部上市公司分布比例对比,沪、深、港主板仍是大型环境企业上市地的主要选择。
50强企业及环境上市公司上市板块对比如图所示:
指标分析
营业收入
2021年,50强企业提供营业收入的48家,平均营业收入77.97亿元,较2020年68.70亿元同比增长13.49%,略微超出环境上市公司同比增长率(12.55%);50强企业2019~2021年平均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CAGR)9.21%,接近于环境上市公司复合增长率(9.50%)。
2022年度上榜的50家企业,平均营业收入较2021年度上榜企业增长14.13%;2022年度榜单第50名企业营业收入接近24亿元,较去年榜单的22亿元左右增长了8.58%,相较整体增幅,榜单入围门槛进一步提高。
2022年度50强企业2021年平均营业收入是环境上市公司平均营业收入的2.41倍,较2020年的2.39倍略有上升;也较2021年度上榜企业2020年平均营业收入是环境上市公司平均营业收入的2.19倍这一数值有所提高。
从结构上来看,50家企业中营业收入超过200亿元的4家,分别是光大环境(407.94亿元)、北控水务(227.95亿元)、首创环保(222.33亿元)和中国天楹(205.93亿元),较2021年度榜单增加1家(首创环保);100亿元至200亿元的7家,较2021年度榜单增加2家;50亿元至100亿元的19家,较2021年度榜单增加5家;50亿元以下的20家,较2021年度榜单减少8家(图2-3)。50家企业中,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的37家,同比降低的11家,分别占比77%和23%,而环境上市公司数据分别为68.56%和31.44%,上榜企业表现整体优于产业整体。
在个体营业收入增长方面,上榜企业中营业收入同比增幅最大的是绿色动力,2021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22.03%,主要得益于“运营项目增加、部分运营项目产能利用率提升”;复合增长率增幅最大的也是绿色动力,2019~2021年复合增长率69.87%。
净利润
2021年,50强企业提供净利润数据的47家,平均净利润6.71亿元,较2020年7.58亿元同比降低11.48%,而环境上市公司同比仅降低5.82%;50强企业2019~2021年平均净利润复合增长率-6.98%,同样低于环境上市公司数值(-0.26%),再一次印证了环境产业规模与利润并无必然联系的规律。
2022年度上榜的企业平均净利润较2021年度上榜企业提高0.76%;2022年度50强企业2021年平均净利润是环境上市公司平均净利润的2.43倍,较2020年的2.59倍略有下降;略高于2021年度上榜企业2020年平均净利润是环境上市公司的2.21倍这一数值。
47家企业中,盈利的39家、占比82.98%,亏损的8家、占比18.02%,环境上市公司盈利企业占比80.93%,亏损企业占比19.07%。净利润同比增长的30家,同比下降的16家(剔除一家没有公布2020年净利润的公司),分别占比65.22%和34.78%,而环境上市公司数据分别为58.76%和41.24%,上榜企业表现整体优于产业整体。
在个体净利润增长方面,上榜企业中净利润同比增幅最大的是清新环境,2021年净利润同比增长194.91%,主要得益于深水咨询、国润水务的先后加入,公司正式进军市政水领域,扩大了公司在水环境治理、城市环境综合服务的覆盖面及资源循环利用板块毛利率增长;复合增长率增幅最大的是锦江环境,2019~2021年复合增长率66.23%。
在净利润率方面,上榜企业2021年平均净利润率8.61%,较去年11.03%降低2.42%,且连续3年呈下降趋势;上榜企业2021年平均净利润率较环境上市公司平均净利润率8.54%略高。
资产总额
2021年,50强企业提供资产总额数据的47家,平均资产总额290.08亿元,较2020年275.85亿元同比增长5.16%,较环境上市公司同比增长率(7.79%)略低;50强企业2019~2021年平均资产总额复合增长率(CAGR)8.36%,较环境上市公司复合增长率(9.83%)略低。对比营业收入、净利润等指标情况,头部企业轻资产化发展趋势明显。
从结构上来看,上榜企业中资产总额超过1000亿元的3家,分别是光大环境(1637.13亿元)、北控水务(1501.30亿元)和首创环保(1085.03亿元),与2020年度榜单一致;500亿元至1000亿元的1家,较2020年度榜单减少2家;200亿元至500亿元的22家,200亿元以下的21家。上榜企业中,资产总额同比增长的40家,同比下降的6家(剔除一家没有公布2020年资产总额的公司),分别占比86.96%和13.04%,而环境上市公司数据分别为78.35%和21.65%,不同产业地位的企业对资产规模的不同偏好可见一斑。
净资产
2021年,50强企业提供净资产数据的46家,平均净资产106.44亿元,较2020年100.67亿元同比增长5.73%,较环境上市公司同比增长率(7.88%)略低;50强企业2019~2021年平均净资产复合增长率8.45%,略低于环境上市公司复合增长率(9.58%)。
上榜企业中,净资产同比增长的36家,同比下降的10家,分别占比78.26%和21.74%,而环境上市公司数据分别为76.29%和23.71%。
在个体净资产增长方面,上榜企业中净资产同比增幅最大的是伟明环保,2021年净资产同比增长47.59%;复合增长率增幅最大的是玉禾田,2019~2021年复合增长率69.26%。
资产负债率
2021年,50强企业平均资产负债率为63.31%,较2020年63.51%基本持平,相较于2020年同比值(增长0.46%)小幅降低,但较环境上市公司平均资产负债率的59.30%仍偏高,且较环境上市公司平均资产负债率的同比减幅(0.16%)亦偏高。
上榜企业中,资产负债率同比增长的27家,同比下降的19家,分别占比58.70%和41.30%,而环境上市公司数据分别为50.78%和49.22%。环保头部企业仍以重资产投资作为主要驱动要素特征明显。
在个体资产负债率增长方面,上榜企业中增幅最大的是清新环境,同比上升84.02%;复合增长率增幅最大的也是清新环境,2019~2021复合增长率44.77%。
净资产收益率(ROE)
2021年,50强企业平均净资产收益率(ROE)为6.30%,较2020年7.53%下降了1.23个百分点,相较于2020年同比(下降1.41个百分点)降幅进一步缩小,但较环境上市公司平均ROE的5.98%仍偏高,但较环境上市公司平均ROE的同比降幅(下降0.87%)偏高。
上榜企业中,ROE同比增长的23家,同比下降的23家,分别占比50%和50%,而环境上市公司数据分别为35.79%和64.21%。
在个体ROE增长方面,上榜企业中ROE同比增幅最大的是清新环境,2021年ROE同比增长140.55%,主要受益于2021年净利润和净资产的大幅提高;复合增长率增幅最大的是锦江环境,2021年较2019年增长56.68%。
研发投入
2021年,50强企业中38家企业披露或提供了研发投入数据,平均研发投入1.52亿元,较2020年1.25亿元有所提高,是环境上市公司平均研发投入(0.74亿元)的2倍多。
上榜企业中,研发投入同比增长的29家,同比下降的7家,分别占比80.56%和19.44%,而环境上市公司数据分别为70.32%和29.68%。
在研发投入强度方面,上榜企业平均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重为1.95%,较2020年1.82%小幅增长,而环境上市公司平均研发投入强度为2.30%,且较2020年增长0.05个百分点,这与头部企业大多为投资驱动型企业不无关系。
上榜企业中,研发投入强度超过3%的11家,占比28.95%,其中最高的是聚光科技(14.98%)。聚光科技由于所从事业务属性,多年来一直重视研发投入,始终坚持“自主可控、自主研发”的发展路线,公司研发人员数量、知识产权数量也均名列50强企业前茅。2021年,聚光科技加大了智慧工厂领域的研发投入。
上榜企业中,研发投入强度同比增长的25家,同比下降的11家,分别占比69.44%和30.56%,而环境上市公司数据分别为59.35%和40.65%。
在个体研发强度增长方面,上榜企业中研发强度同比增幅最大的是城发环境,2021年研发强度同比增长563.70%;复合增长率增幅最大的是菲达环保,2021年较2019年增长44.01%。总体来说,随着产业的发展,各家企业,尤其是头部企业对研发都愈加重视。
分析总结
通过上述数据的分析对比,不难发现50强企业2021年发展的一些基本特征。
一是集聚效应进一步凸显。一方面,2021年50强企业总体营业收入规模进一步增长,且无论是整体增长率还是平均增长率均高于以环境上市公司为代表的整个产业各项营业收入增长数据。50强企业无论是在整个产业中的营收比重进一步增加,规模聚集效应进一步凸显。另一方面,50强企业进一步向50亿元以上门槛迈进,50亿元以上企业合计增加8家,排名第50的企业的营业收入也较去年大幅增长8.58%。50强企业与环境上市公司平均营业收入对比数据优于整体营业收入对比数据,营收规模在50~100亿元的企业规模增长速度快于100亿元以上的企业,说明50强企业内部腰部企业发力明显。
二是转型发展成为主旋律。进入“十四五”新发展阶段,伴随着生态环境产业的发展变化,以50强企业为代表的生态环境相关企业也纷纷开启了自身的转型发展之路,新业务、新模式的探索成为各家企业的主旋律,这从营业收入进一步增长,但利润水平进一步降低的数据可见一斑。一方面,传统环保领域企业面对增长越来越乏力的传统主业,纷纷抓住环卫、资源循环利用、生态综合治理、新能源等新兴增长领域抓紧开展业务布局,取得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例如北控水务、首创环保纷纷布局、大力发展环卫业务,支撑业绩增长,清新环境依托新的业务主体大力拓展水环境业务等。另一方面,50强企业越来越重视轻资产发展道路,单位资产营业收入产出由2020年的0.25元上升至2021年的0.27元,各家企业更加青睐工程、咨询、服务、EPC+O等轻资产业务形式。
三是技术研发进一步加强。2021年50强企业研发投入和研发投入强度较2020年均答复增加,50强企业对于技术研发的重视程度进一步显化,这一方面是由于经过过去十余年的不懈努力,我国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后续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将进入“深水区”,以工业环保为代表的新兴环保领域对技术的要求较传统领域高出许多,于是头部企业主动拥抱产业发展,积极布局技术研发,另一方面,轻资产业务的主要驱动要素之一即为技术,几乎所有头部企业在其发布的“十四五”规划中均将数字化作为其未来发展的驱动要素之一,这也是头部企业拥抱变革、积极转型的例证。
可以说,生态环境产业已经拉开了减污降碳协同治理的“十四五”新篇章,环保企业也已经呈现出与以往十分不同的发展特征,总的来说,对于很多企业来说,2021年是“青黄不接”的一年,仍然需要依赖于传统模式艰难维系“基本盘”,同时,必须不断探索创新转型发展的新业务、新模式。而在这个不一样的“十四五”开局之年,我们已经可以看到以50强企业为代表的环境产业,正在开启中国特色生态环境保护事业新模式。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固废网获悉,11月14日,2024中国生态环境产业发展大会暨环境上市公司论坛在深圳开幕,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秘书长马辉在会上公布了“2024中国环境企业营收前50”榜单。该榜单在更名前,叫“中国环境企业50强榜单”,今年应民政部、全国工商联规范化要求,“中国环境企业50强”更名为“中国环境企业
11月14日,2024中国生态环境产业发展大会暨环境上市公司论坛在深圳开幕,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秘书长马辉在会上公布了“2024中国环境企业营收前50”榜单。2024中国环境企业营收前50榜单北极星环保网发现2024年榜单在如下方面发生了变化:1、名称变化,更名为营收前50!此前从2018年开始,全国工商联环境
11月14日,2024中国生态环境产业发展大会暨环境上市公司论坛在深圳开幕,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秘书长马辉在会上公布了“2024中国环境企业营收前50”榜单。榜单如下:2024中国环境企业营收前50榜单2024年50强榜单,从结构来看,A股上市企业34家,港股上市7企业家,新加坡上市企业1家,非上市企业8家。从规
秉承世界旗舰环保展慕尼黑IFAT展的卓越品质、深耕中国环保产业25年的中国环博会,旗下华南旗舰子展——已成功举办8届的“中国环博会广州展”,今年将正式移师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并于2024年9月23-25日举办“2024中国环博会深圳展”。自2015年入驻华南市场以来,中国环博会将全球领先的央企、国企、民企
北极星环保网获悉,12月14日,由环境商会主办的“2023中国生态环境产业高峰论坛暨环境上市公司峰会”在浙江湖州盛大开幕,会上,【2023中国环境企业50强榜单】发布,并对上榜企业授牌。2023年榜单以企业申报为基础,以公正公开为原则,以真实数据为依据,结合上规模环境企业调研,按照2022年度营业收入
北极星环卫网获悉,11月11日,玉禾田发布公告,宣布将以自有资金5.83亿元人民币购买位于深圳市福田区梅林街道梅丰社区梅秀路1号的中粮福田大悦广场1栋A座29-32、34-38层产业研发用房,建筑面积约1.82万平方米,这些房产将用于总部办公使用。公告显示,公司全资子公司深圳玉禾田智慧城市运营集团有限公
一、公司简介重庆市秀山县三峰新能源有限公司地处重庆市秀山县官庄街道雅都村,占地约105亩,特许经营期为30年,是重庆三峰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三峰环境”)的全资子公司,项目总投资约为2.8亿元,注册资本8368.581万元。公司目前日处理生活垃圾400吨、餐厨垃圾30吨,年处理生活垃圾14.6万吨,主
10月19日,北控城市服务集团(以下简称:北控城市服务)与郑州宇通重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郑州宇通重工)在深圳会展中心正式签署战略合作,未来双方将围绕智慧环卫、无人驾驶共同开发定制满足市场需求的自动驾驶车辆,推动自动驾驶产品深入更多的城市,开启智慧环卫未来新篇章。智慧城市是“十四五”
一图读懂清新环境2022年年度报告:2022年清新环境营业收入80.32亿元,同比增加16.75%;总资产236.73亿元,同比增加9.67%;归母净资产64.11亿元,同比增加5.28%;毛利率增长至22.95%;应收账款余额较年初下降7.44亿元;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0.54亿元,同比大幅增加263.81%。获得荣誉方面包括,2021年度
近日,泸州市兴泸环境集团有限公司举行引进战略投资人签约仪式,成功引入A股上市公司、国内固废行业领军企业重庆三峰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大股东重庆德润环境有限公司,他们共同向兴泸环境集团增资3亿元。本次强强联合,是双方积极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实践。爱企查截图重庆三峰环境集
2013年9月,史蒂夫-鲍尔默离开了他效力30余年的微软,离职前,这个生性开朗外向的男人陷入到深深的迷茫中,彼时的微软市值约3000亿,不到1999年的一半。对,你没有看错,1999年,1999年12月30日,微软创下了6616亿美元的人类历史上市公司最高市值记录。新任CEO纳德拉上任后对微软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日前,江西发改委发布2025年第一批省重点建设项目计划。2025年第一批省重点建设项目安排544项,总投资14735亿元,年度计划投资3857亿元。其中,建成投产项目159项,续建项目212项,新开工项目168项,预备项目5项,涵盖产业升级、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多个领域。其中生态环保项目46个。北极星汇总环保项
汇集高品质企业的西部盛会——第6届中国环博会成都展与您相约展会时间:2025年6月25-27日展览面积:35,000㎡(预计)展会地点:成都·中国西部国际博览城展商数量:500家(预计)专业观众:30,000人(预计)组织机构主办单位l慕尼黑博览集团l中贸慕尼黑展览(上海)有限公司承办单位l中贸慕尼黑展览(上海)有限
3D打印还能这么玩儿?!经过4个小时的3D打印机的嗡鸣,一个精致的脱硫水泵机械密封防护罩就生成了。“我们利用3D打印技术,完成了溶解泵、冲洗水泵、输送泵机械密封防护罩的设计安装工作”。环境特许经营分公司雷州项目部经理助理冯永超介绍说,这项技术无须进行复杂的模具制作,只要图形能够设计出来
西北地区深居中国内陆,连接中亚、西亚乃至欧洲的重要交通枢纽,更是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这样的地理位置优势,无疑为西北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随着“一带一路”建设、新时代西部大开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国家战略的实施,西北已经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新兴市场。西北
4月1日,盈峰环境发布公告,近日公司全资子公司长沙中联重科环境产业有限公司成功中标龙岗区布吉街道城市管家服务采购项目,合同总额为4.51亿元,年化金额为9012万元/年,项目服务期为5年。公司与招标单位深圳市龙岗区布吉街道办事处不存在关联关系。公告指出,此次中标标志着公司在环卫作业一体化运营
北极星垃圾发电网获悉,昆明市东川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EPC)招标,招标人为云南国润瀚海环境产业有限公司,项目总投资27601.08万元,本项目建设所必须的全部生产及辅助系统,安装1*300吨/日垃圾焚烧炉排炉系统及1台中温压余热锅炉(4.0兆帕,400℃),配置1台6MW中温中压凝汽式汽
主办单位: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协会、国家会展中心(天津)有限责任公司承办单位:寰亚(北京)国际会展有限公司支持单位:中建装饰总承包工程有限公司、中建一局集团第三建筑有限公司、中建三局国际工程有限公司、中建三局第三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国际公司、中建-大成建筑有限责任公司、中铁十九局集团有限
“这下方便了,以后可以随时进行常规‘体检’了……最近血糖还是偏高,要注意饮食、规律作息。”3月14日,大唐环境特许经营公司打造的职工“健康小屋”正式揭牌启用。近年来,由于社会压力与工作压力并存,大部分上班族身体都处于亚健康状况,高血压、高血脂和心脑血管疾病方面也呈现上升趋势,针对此
北极星环卫网获悉,3月11日,中国政府采购网发布瑞丽市乡镇环卫一体化项目(乡镇片区)中标公告,盈峰环境子公司长沙中联重科环境产业有限公司中标该项目,中标金额约为1153.31万元,服务期3年,公示如下:一、项目编号:DHZC2025-G3-00039-YNMY-0001二、项目名称:瑞丽市乡镇环卫一体化项目(乡镇片区
在第115个“三八”妇女节到来之际,大唐环境特许经营分公司及所属项目部精心组织了以“二次创业展芳华点亮你的美”为主题的系列活动。3月7日,该公司本部组织女员工开展了踏青采摘活动。在草莓采摘园里,女员工们穿梭其中,一边采摘着新鲜的草莓,一边交流着生活和工作中的趣事,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在第62个学雷锋纪念日来临之际,大唐环境特许经营分公司团委开展“青春送暖学雷锋爱心义诊暖人心”系列公益活动,以义诊服务传递健康关怀,以图书捐赠播撒文化种子,掀起“学雷锋”志愿服务热潮,展现了央企的责任担当和大唐文化的深厚底蕴。活动当天,该公司团委联合南京市江宁区童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4月14日,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召开2025年一季度经济活动分析会。会议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聚焦公司全年目标任务,总结一季度工作,分析研判形势,部署下阶段重点任务。集团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温枢刚,总经理、党组副书记张文峰出席会议并
近日,山东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委员会发布关于印发《美丽山东建设规划纲要(2025—2035年)》的通知。通知指出,大力发展新能源。以渤中、半岛南、半岛北三大片区为重点,加快打造山东半岛海上风电基地。稳妥有序推进陆上风电开发建设,推动陆上风电改造升级。积极参与国家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开发,打造鲁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近期,辽宁省发改委、农业厅、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联合发布《关于开展“千乡万村驭风行动”助力辽宁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要统筹风能资源、接入能力、乡村基础条件,按照“能建则建、试点先行、条件成熟一个就实施一个,不一窝蜂、不一哄而上”的基本原则
4月3日至7日,光大环境受邀参加中亚气候论坛,期间,与乌兹别克斯坦投资和工业贸易部、生态环境保护和气候变化部、能源部磋商,成功落地费尔干纳州、纳曼干州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乌兹别克斯坦费尔干纳州、纳曼干州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是光大环境在中亚投资的首两个项目,设计规模均为1500吨/日,总投资约
4月11日,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吕军主持召开党组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文章、重要论述精神,研究贯彻落实措施。集团公司领导张传江、余波、曲波、王海腾参加会议。会议传达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及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
4月10日,备受瞩目的第二十三届中国国际环保展览会(CIEPEC2025)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朝阳馆)隆重举行。本届大会以“践行‘两山’理念服务‘双碳’战略创新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为主题,一大批环保产业的新产品、新技术、新装备在展会亮相。湖南航天副总经理、航天凯天环保党委书记、董事长郑
4月9日,罗甸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罗甸县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通知指出,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积极推进风电、光伏发电基地化、规模化、一体化发展,全力将我县打造成为黔南州首个百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因地制宜开发分散式风电、分布式光伏,科学布局建设新型储能。加快电网工程项
4月7日,广州市生态环境局印发《2025年广州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要点》。详情如下:2025年广州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要点2025年广州市生态环境工作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
4月8日,中国华电召开党组会,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在贵州和云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结合集团公司实际,研究贯彻落实举措。党组书记、董事长江毅主持会议并讲话。公司领导叶向东、祖斌、吴敬凯、李旭红、赵晋山、曹海东、蒋方帅参加会议。会议指出,要认真学习中央政治局会
近期,青海省、吉林省、山西省以及内蒙古自治区生态环境厅迎来新任厅长。青海3月27日,青海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任免名单公布,决定任命:侯洪波为青海省生态环境厅厅长。资料显示,侯洪波,男,汉族,1968年6月生,陕西汉中人,民建会员。曾任青海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省铁路民航建设协
4月2日,国家能源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邹磊主持召开党组会,传达学习3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研究贯彻落实措施。集团公司党组副书记王敏,党组成员傅振邦、杨鹏、冯来法、徐新福、王益民参加会议。会议指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集团公司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