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宁夏回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公布2023年第一批生态环境执法典型案例(建设项目领域):
为进一步发挥典型案例的示范引领作用,宁夏回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整理汇总了7起建设项目领域的行政处罚案件,现予以公布。请各地认真学习、参考借鉴有关经验做法,继续加大对建设项目监管力度,督促企业切实履行环保主体责任。
案例一银川市某有限公司未依法报批环境影响评价手续行政处罚案
【案情简介】
2022年2月24日,银川市生态环境局执法人员对从事钢结构及配件、彩钢板及配件加工销售的银川市某有限公司进行现场检查,发现该企业“年加工10万平方米彩钢净化板项目”未依法报批环境影响评价手续,擅自于2019年12月开工建设,2020年6月完成建设。该企业上述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十九条第二款“未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开发利用规划,不得组织实施;未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建设项目,不得开工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第二十二条第一款“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报告表,由建设单位按照国务院的规定报有审批权的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审批”和第二十五条“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未依法经审批部门审查或者审查后未予批准的,建设单位不得开工建设”的规定。
【查处情况】
银川市生态环境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六十一条“建设单位未依法提交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或者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未经批准,擅自开工建设的,由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责令停止建设,处以罚款,并可以责令恢复原状”、《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第三十一条第一款“建设单位未依法报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报告表,或者未依照本法第二十四条的规定重新报批或者报请重新审核环境影响报告书、报告表,擅自开工建设的,由县级以上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责令停止建设,根据违法情节和危害后果,处建设项目总投资额百分之一以上百分之五以下的罚款,并可以责令恢复原状;对建设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和《宁夏回族自治区生态环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适用标准(2021年)》的规定,责令停止建设。决定对该企业违法行为处建设项目总投资额百分之一的行政处罚,罚款人民币陆仟捌佰贰拾伍元整。该企业依法报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取得环评文件批复,并依法履行行政处罚决定书,主动缴纳罚款。
【案件评析】
企业在项目建设前期开展环评审批和备案,是依法建设、依法生产、依法排污的重要环节,也是减少企业因环境违法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的防火墙。银川市某有限公司“年加工10万平方米彩钢净化板项目”未依法报批环境影响评价手续擅自开工建设是典型的建设项目环境违法行为。银川市生态环境局执法人员在发现该环境违法行为后立即进行现场调查取证并做出相应行政处罚,以制止该行为的继续实施,及时有效遏制了环境违法行为不良后果进一步扩大。
案例二 宁夏某制造有限公司未依法报批环境影响评价手续行政处罚案
【案情简介】
2022年2月24日,银川市生态环境局执法人员对宁夏某制造有限公司进行现场检查,发现该企业主要从事家具制造、销售,“年产2万张饰面板及1000万米装饰条项目”未依法报批环境影响评价手续,擅自于2020年12月开工建设,2021年6月完成建设。上述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十九条第二款“未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开发利用规划,不得组织实施;未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建设项目,不得开工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第二十二条第一款“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报告表,由建设单位按照国务院的规定报有审批权的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审批”和第二十五条“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未依法经审批部门审查或者审查后未予批准的,建设单位不得开工建设”的规定。
【查处情况】
银川市生态环境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六十一条“建设单位未依法提交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或者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未经批准,擅自开工建设的,由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责令停止建设,处以罚款,并可以责令恢复原状”、《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第三十一条第一款“建设单位未依法报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报告表,或者未依照本法第二十四条的规定重新报批或者报请重新审核环境影响报告书、报告表,擅自开工建设的,由县级以上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责令停止建设,根据违法情节和危害后果,处建设项目总投资额百分之一以上百分之五以下的罚款,并可以责令恢复原状;对建设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和《宁夏回族自治区生态环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适用标准(2021年)》的规定,责令停止建设。决定对该企业违法行为处建设项目总投资额百分之一的行政处罚,罚款人民币玖仟玖佰捌拾伍元整。该企业依法报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取得环评文件批复,并依法履行行政处罚决定书,主动缴纳罚款。
【案件评析】
该案典型意义在于:一是以案练兵规范执法。银川市生态环境执法人员平时注重执法程序,通过办理案件进一步提升执法人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对环境违法行为“零容忍”。二是以案促企主动守法。在立案之后,执法人员积极跟进案件进程,督促企业加快整改,依法报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及时开展后督查检查,充分体现了行政处罚不是目的,而是督促企业遵守环保法律法规、落实主体责任的有效保障。三是以案释法全民普法。对全市企业杜绝建设项目“未批先建”起到很好的示例和指导作用,提高了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同时通过案件公示公开,向广大群众诠释《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等环境保护相关法律,具有较强的教育引导意义。
案例三 宁夏某工贸有限公司违反建设项目管理制度行政处罚案
【案情简介】
2022年9月26日,石嘴山市生态环境局惠农分局执法人员现场检查时发现,宁夏某工贸有限公司煤沥青储存项目于2012年建成并投入运行,共建设5个沥青地下储存罐和1台YDW-360型电加热锅炉,储存罐产生的无组织废气经VOCs处理装置(水喷淋+二级活性炭吸附)处理后通过15米高排气筒排放,该项目未报批环评手续且未进行竣工环保验收。该企业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第二十五条“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未依法经审批部门审查或者审查后未予批准的,建设单位不得开工建设”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第十九条第一款“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建设项目,其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经验收合格,方可投入生产或者使用;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的,不得投入生产或者使用”的规定。
【查处情况】
因该企业未依法报批环境影响评价手续的环境违法行为已过追溯期限,故石嘴山市生态环境局只能依据《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第二十三条第一款“违反本条例规定,需要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未建成、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建设项目即投入生产或者使用,或者在环境保护设施验收中弄虚作假的,由县级以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处2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不改正的,处100万元以上20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处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造成重大环境污染或者生态破坏的,责令停止生产或者使用,或者报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责令关闭”和《宁夏回族自治区生态环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适用标准(2021年)》相关规定,对该企业未通过竣工环保验收即投入运行的环境违法行为,罚款人民币20万元。目前,该企业已缴纳罚款,并积极配合完善相关手续。
【案件评析】
本案中,执法人员能够积极引导和督促企业改正违法行为,并耐心宣传解读有关法律法规,企业也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主动改正违法行为,积极配合执法调查取证和处理工作。为进一步体现宽严相济、过罚相当的行政处罚精神,一是对该企业“未批先建”环境违法行为超过2年追溯期不予处罚;二是依据《宁夏回族自治区生态环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适用标准(2021年)》的裁量标准,对其“未验先投”环境违法行为在处罚额度最低区间内进行了处罚,不仅减轻了企业的经济负担,促进企业守法经营,还充分彰显了执法“温度”。
案例四 宁夏某药业有限公司未依法报批环境影响评价手续行政处罚案
【案情简介】
2022年6月13日,石嘴山市生态环境局平罗分局执法人员对宁夏某药业有限公司进行检查时发现,该企业年产3000吨高纯氨基胍碳酸盐技改项目(该项目环评手续齐全,于2018年9月20日通过竣工环保验收)的南侧新建了肌酸氨解、蒸氨、中和工段,于2022年4月开工建设,现场检查时未完成项目全部建设,未报批环境影响评价手续。该企业的上述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第二十五条“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未依法经审批部门审查或者审查后未予批准的,建设单位不得开工建设”的规定。
【查处情况】
石嘴山市生态环境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第三十一条第一款“建设单位未依法报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报告表,或者未依照本法第二十四条的规定重新报批或者报请重新审核环境影响报告书、报告表,擅自开工建设的,由县级以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建设,根据违法情节和危害后果,处建设项目总投资额百分之一以上百分之五以下的罚款,并可以责令恢复原状”的规定,并对照《宁夏回族自治区生态环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适用标准(2021年)》“未停止建设的,处建设项目总投资额百分之二以上百分之三以下罚款”的裁量标准,对该企业处以项目总投资额伍佰柒拾陆万柒仟陆佰元整的百分之三罚款,罚款人民币壹拾柒万叁仟零贰拾捌元整。
【案件评析】
本案环境违法行为事实清楚,证据充足,适用法律准确,过罚相当。在案件的办理过程中,执法人员严格按程序执法,注重调查询问及现场取证,在实施行政处罚的同时对企业相关人员进行环保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督促企业履行环保主体责任。
案例五 宁夏某石化有限责任公司违反建设项目管理制度行政处罚案
【案情简介】
2022年7月7日,吴忠市太阳山开发区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大队对宁夏某石化有限责任公司进行现场检查时发现,该企业15万吨/年混合苯加氢精制扩建项目于2018年开始建设,2021年11月建成,2022年1月投产,配套的污水处理站于2022年4月开始投运,但未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及审查意见要求对污水处理站主要构筑物加盖密闭,未建设废气集中收集处理设施,污水处理站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废气无组织排放。该企业的行为违反了《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第十五条“建设项目需要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和第十九条第一款“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建设项目,其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经验收合格,方可投入生产或者使用;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的,不得投入生产或者使用”的规定。
【查处情况】
针对宁夏某石化有限责任公司涉嫌违反建设项目“三同时”及验收制度的环境违法行为,执法人员于2022年7月6日登记案件,经批准立案后,开展了调查取证等相关工作。吴忠市生态环境局依据《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第二十三条第一款“违反本条例规定,需要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未建成、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建设项目即投入生产或者使用,或者在环境保护设施验收中弄虚作假的,由县级以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处2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不改正的,处100万元以上20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处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造成重大环境污染或者生态破坏的,责令停止生产或者使用,或者报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责令关闭”的规定及《宁夏回族自治区生态环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适用标准(2021年)》,于2022年9月5日依法下达了《行政处罚决定书》(吴环罚字〔2022〕70号),对该企业罚款人民币20万元,并将处罚信息及时在吴忠市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和环境行政处罚办理信息系统中公示,接受社会监督。经执法人员复查,该企业环境违法行为已改正,且足额缴纳行政罚款,案件已完结。
【案件评析】
本案是一起典型的违反建设项目“三同时”及验收制度案,主要表现为企业对环境保护重视程度不够,存在侥幸心理。通过对本案的查处,将对心存侥幸的环境违法者起到极大的警示、教育及震慑作用,对进一步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消除环境安全隐患,增强企业内部环境管理等具有重要意义。
案例六 中卫市某冶炼有限责任公司违反建设项目管理制度行政处罚案
【案情简介】
2022年1月5日,中卫市生态环境局执法人员对中卫市某冶炼有限责任公司110KV变电站项目进行检查时发现,该公司存在以下2个违法行为,(1)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未经审批擅自开工建设;(2)自2020年8月26日投入使用以来未完成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上述违法行为(1)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第二十五条“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未依法经审批部门审查或者审查后未予批准的,建设单位不得开工建设”的规定。违法行为(2)违反了《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第十九条第一款“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建设项目,其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经验收合格,方可投入生产或者使用;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的,不得投入生产或者使用”的规定。
【查处情况】
中卫市生态环境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第三十一条第一款“建设单位未依法报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报告表,或者未依照本法第二十四条的规定重新报批或者报请重新审核环境影响报告书、报告表,擅自开工建设的,由县级以上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责令停止建设,根据违法情节和危害后果,处建设项目总投资额百分之一以上百分之五以下的罚款,并可以责令恢复原状;对建设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的规定,参照《宁夏回族自治区生态环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适用标准(2021年)》第七类第一项第1条的适用标准对该企业违法行为(1)处以实际总投资额人民币壹仟壹佰肆拾壹万元整百分之三的罚款,罚款人民币叁拾肆万贰仟叁佰元整;依据《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第二十三条第一款“违反本条例规定,需要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未建成、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建设项目即投入生产或者使用,或者在环境保护设施验收中弄虚作假的,由县级以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处2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不改正的,处100万元以上20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处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造成重大环境污染或者生态破坏的,责令停止生产或者使用,或者报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责令关闭”的规定,参照《宁夏回族自治区生态环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适用标准(2021年)》第七类第二项第3条的适用标准,对该企业违法行为(2)罚款人民币20万元。目前,该企业已缴纳罚款,取得110KV变电站项目环评审批,完成了竣工环境保护验收。
【案件评析】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约束项目与规划环境准入的法制保障,本案中违法企业编制了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却在未经审批的情况下擅自开工建设,建成投产1年半后仍未报批,充分反映出该企业环保意识淡薄,未真正履行环保主体责任。通过对该企业的查处,对其他未积极履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企业形成有效震慑。
案例七 宁夏某工程机械有限公司未依法报批环境影响评价手续行政处罚案
【案情简介】
2022年5月16日,固原市生态环境局隆德分局接到“全区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管理平台关于隆德县沙塘镇董家庄附近金辉驾校隔壁扬尘污染、噪音扰民投诉转办单”后,立即组织执法人员对宁夏某工程机械有限公司进行现场检查,发现该企业未依法报批环境影响评价手续,擅自建设10米*10米料棚1座,堆放砂石料约100吨。该企业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第二十五条:“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未依法经审批部门审查或者审查后未予批准的,建设单位不得开工建设”的规定。
【查处情况】
固原市生态环境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第三十一条“建设单位未依法报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报告表,或者未依照本法第二十四条的规定重新报批或者报请重新审核环境影响报告书、报告表,擅自开工建设的,由县级以上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责令停止建设,根据违法情节和危害后果,处建设项目总投资额百分之一以上百分之五以下的罚款,并可以责令恢复原状,对建设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和《宁夏回族自治区生态环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适用标准(2021年)》第七类第一项第1条的适用标准,对该企业罚款人民币叁仟贰佰元整,并责令该企业立即停止建设并恢复原貌。目前该企业拆除已建设的10米*10米料棚1座,清理砂石料约100吨。
【案件评析】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建设项目环境管理非常重要的基本制度,是我国以预防为主的环保政策的重要体现。本案的环境违法行为事实清楚,证据充足,通过对该企业的查处,不仅可警示心存侥幸的违规企业,还可积极促进形成良好的行业生态。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环保网获悉,河源市生态环境违法行为举报奖励办法发布,举报奖励遵循“一案一奖”原则。5月1日起实施,有效期五年。全文如下:各县(区)生态环境部门,各科室、直属单位:为进一步强化生态环境领域的社会监督,鼓励举报生态环境违法行为,我局制定了《河源市生态环境违法行为举报奖励办法》,自2
泰安市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任务(序号五十三)已完成整改,根据《山东省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任务验收销号工作规定》(鲁环督改办〔2022〕8号)要求,现将任务整改情况进行公示。一、整改任务环境风险隐患突出。山东省涉固体废物、危险废物非法填埋倾倒案件仍呈高发态势。潍坊昌邑市2011年
2月24日,生态环境部举行2月例行新闻发布会,李天威首次以大气司司长的身份亮相发布会,围绕“持续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主题介绍有关工作。图片来源:生态环境部微博公开资料显示,李天威,1971年4月出生,博士研究生学历,长期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工作,2015年12月任环境保护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总工程
2月14日,嘉兴市政府印发《嘉兴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计划提出,到2025年底,嘉兴市区PM2.5平均浓度达到26微克/立方米,全面消除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气,完成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VOCs)减排目标。《计划》还提出,推进重点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对无法稳定达到超低排放限值的燃煤火电、自备燃
2月6日,河南省生态环境厅发布河南省第三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第十八项整改任务验收公示。文件显示,河南积极推进钢铁、水泥、焦化超低排放改造,制定印发《河南省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实施方案》《河南省水泥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实施方案》《河南省焦化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实施方案》《关于深化水泥行业超
2月7日,2025年河南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河南工作的重要论述,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省“两会”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回顾2024年工作,深刻分
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12月17日发布广西生态环境部门进一步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措施,提出优化生态环境准入、支持绿色低碳发展、优化生态环境执法、强化技术政策帮扶、健全服务保障措施等5大类共20项具体措施,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详情如下:广西生态环境部门进一步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
12月24日,生态环境部举行12月例行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宣教司司长、新闻发言人裴晓菲主持发布会。以下是12月例行新闻发布会最新情况通报。一、生态环境部公布第三批美丽河湖优秀案例美丽河湖是美丽中国在水生态环境领域的集中体现和重要载体。自2021年以来,生态环境部组织开展了美丽河湖优秀案例征
近年来,河南省生态环境系统不断深化《排污许可管理条例》贯彻落实,持续加大对排污许可领域环境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查办了一批违反排污许可管理规定的违法案件,依法精准高效打击震慑环境违法行为。为充分发挥典型案例的警示震慑和示范引领作用,河南省生态环境厅现发布2024年排污许可领域环境违法典
2024年,湖北省生态环境厅认真落实《湖北省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典型案例指导制度》,进一步完善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典型案例收集、整理、解析和发布机制,于2024年3月公布了首批5个指导性典型案例,取得了良好的引导效果,现将第二批指导性典型案例进行公布,供各地参考借鉴。此次公布的5个指导性典型案例,
近年来,河南省生态环境系统不断深化《排污许可管理条例》贯彻落实,持续加大对排污许可领域环境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查办了一批违反排污许可管理规定的违法案件,依法精准高效打击震慑环境违法行为。为充分发挥典型案例的警示震慑和示范引领作用,河南省生态环境厅现发布2024年排污许可领域环境违法典
据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示平台显示,4月8日,环晟光伏(江苏)有限公司发布了2GWN型TOPCon电池试验线项目竣工调试公示。公示内容显示,环晟光伏建设建设的2GWN型TOPCon电池实验线项目于2024年12月20日竣工,环境保护设施同步建成,拟于2024年12月21日~2025年4月12日调试运行。
日前,山东省环科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山东环科院”)迎来高层调整,公司原董事长丁振波以及原董事胡以福、原监事王笃平等人退出,改由原副董事长边兴玉担任董事长,新增董事吴艳君、孙洪涛、刘承通,独立董事宋希亮、韩新明、毕学军。目前山东环科院官网现任领导一栏已更新。资料显示,边兴玉,男,
4月10日,阜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发布关于加强协作合力推进全市电网高质量发展的通知(阜政办〔2025〕3号)。其中指出,电网企业要聚焦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围绕新能源发展、需求预测、电源布局、大电网安全、智慧能源系统建设等电网发展重大问题和能源数字化转型、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等重大课题开展深入
近期,青海省、吉林省、山西省以及内蒙古自治区生态环境厅迎来新任厅长。青海3月27日,青海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任免名单公布,决定任命:侯洪波为青海省生态环境厅厅长。资料显示,侯洪波,男,汉族,1968年6月生,陕西汉中人,民建会员。曾任青海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省铁路民航建设协
北极星垃圾发电网获悉,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及《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生态环境部令第4号),需开展大方县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变更)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第三次公众参与,征求公众意见,特发布本信息公告。一、工程概况项目名称:大方县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变更)。建
近日,信用中国官方网站披露,华能清洁能源(曲靖宣威)有限公司因违反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被曲靖市生态环境局罚款46.4万元。《行政处罚决定书》(曲环罚字﹝2025﹞10-4号)显示,华能清洁能源(曲靖宣威)有限公司未获得环评审批手续于2024年6月在宣威市海岱镇小白岩片区擅自开工建设8台单机容量为6.25MW的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获悉,4月1日,内蒙古包头市生态环境局公示了拟审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其中包含内蒙古通威高纯晶硅有限公司建设的利用硅块磨粉技术的研究项目,该项目位于包头昆都仑经济技术开发区,项目新建3条规模相同的硅粉生产线,将制备硅粉的设备放置于现有二期硅粉库内,本项目建设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3月27日,陕西西安市政府印发《西安市推进实现“十四五”空气质量目标暨大气污染治理专项行动2025年工作方案》。方案提出,建设新能源汽车应用示范标杆城市。大力建设充换电基础设施,以公共领域用车为重点推进新能源化。以下为政策原文: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推进实现“十
日前,西安市政府印发《西安市推进实现“十四五”空气质量目标暨大气污染治理专项行动2025年工作方案》。方案提出,2025年,PM2.5浓度不超过41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数不少于263天,力争完成省上下达我市重污染天数控制指标;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放总量比2020年分别下降9410吨、6570吨。详
北极星固废网获悉,贵阳市乌当区400吨厨余垃圾处置设施提标改造建设项目环评一次公示,项目工程总投资5200万元,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前端餐厨垃圾收运系统更新完善1项、400t/d预处理工艺段提标改造1组、400t/d资源化利用工艺段提标改造1组、污水处理工艺设备更新1套、沼气利用及锅炉设备更新改造1项。公示
北极星垃圾发电网获悉,四川高县人民政府对宜宾康润环保发电有限公司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协同处置一般工业固体废物项目环评一次公示,依托宜宾康润环保发电有限公司垃圾焚烧环保发电设备设施及工艺技术,再增添部分设备设施,协同处置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协同处置能力120吨/天;本次技改完成后,宜宾康润环
北极星垃圾发电网获悉,漳州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第二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漳州生活垃圾处理厂建设滞后问题”整改销号公示,目前,漳州市已建成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5座,分别为:蒲姜岭焚烧厂(处理规模1800吨/日)、漳浦圣元焚烧厂(处理规模925吨/日)、常山焚烧厂(处理规模1000吨/日)、华安焚烧
北极星环保网获悉,河源市生态环境违法行为举报奖励办法发布,举报奖励遵循“一案一奖”原则。5月1日起实施,有效期五年。全文如下:各县(区)生态环境部门,各科室、直属单位:为进一步强化生态环境领域的社会监督,鼓励举报生态环境违法行为,我局制定了《河源市生态环境违法行为举报奖励办法》,自2
泰安市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任务(序号五十三)已完成整改,根据《山东省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任务验收销号工作规定》(鲁环督改办〔2022〕8号)要求,现将任务整改情况进行公示。一、整改任务环境风险隐患突出。山东省涉固体废物、危险废物非法填埋倾倒案件仍呈高发态势。潍坊昌邑市2011年
案由农林生物质发电是新能源领域的“三驾马车”之一,我国自2006年首个项目启动以来,历经19年的积累与发展,如今装机容量已达2000万千瓦以上,遍布全国500多个县市,行业总投资超过2000亿元,产业链上下游关联着数百万人口的生计,其细分领域位居全球第一。生物质发电既是新能源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2月21日,湖南省生态环境厅发布湖南省2024年绩效A、B级及引领性企业名单。湖南省2024年审定新增A、B级及引领性企业8家、55家、26家,合计新增89家。湖南省重点行业累计共评定A级企业17家、B级企业80家、引领性企业36家。详情如下:湖南省生态环境厅关于湖南省2024年新增重污染天气重点行业绩效A、B级及
近日,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危险废物环境治理严密防控环境风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生态环境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司有关负责人就相关情况回答了记者提问。问:《指导意见》发布的背景和意义是什么?答:2022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提
北极星固废网获悉,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发布《山东省危险废物“点对点”定向利用试点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在环境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将省内一家单位产生的一种危险废物,作为另外一家单位环境治理或者工业原料生产的替代原料进行使用,其利用过程不按危险废物管理,利用单位免于办理危险废物经营许可
日前,北京市人民政府印发《推进美丽北京建设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2025年行动计划》。《计划》共包括蓝天保卫战、碧水保卫战、净土保卫战、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生态保护行动,共五个部分、108项措施。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推进美丽北京建设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2025年行动计划》
2月6日,河南省生态环境厅发布河南省第三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第十八项整改任务验收公示。文件显示,河南积极推进钢铁、水泥、焦化超低排放改造,制定印发《河南省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实施方案》《河南省水泥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实施方案》《河南省焦化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实施方案》《关于深化水泥行业超
近日,《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固体废物环境管理信息化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正式印发。《通知》主要包括强化危险废物信息化环境管理、推进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信息化环境管理、有效防控化解固体废物环境风险、开展工业固体废物网上交易试点、统一使用省级平台开展工作、支撑业务工作
1月13日,根据福州市生态环境局《关于2024年福州市企业环境信用评价强制评价企业评价结果的公告》,国能连江公司获评“福州市环保诚信企业”。此次评选由福州市生态环境局组织,依据《福建省企业环境信用动态评价实施方案》,开展企业环境信用评价工作。评价工作期间,该公司严格按照实施方案内容,细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