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自然杂志”相关结果32
      同兴环保跨界进军钠离子电池赛道

      来源:同兴环保2022-09-19

      自然杂志以“better battery with more juice”的文章对余彦的钠离子电池相关工作做了亮点介绍。...获德国洪堡基金会“索菲亚奖”、中国硅酸盐学会青年科技奖、中国化工学会侯德榜科技青年奖、中国青年科技奖、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安徽省自然科学一等奖(第一完成人)等奖项。

      来源:中外对话2021-04-13

      在《自然杂志3月发表的一篇评论文章中,多位科学家指出,空洞的承诺、缺乏统一标准,导致外界很难了解大部分国家、企业实现目标的具体战略,更无法评估其实际影响。

      来源:期货日报2021-03-01

      我国碳市场建设一直备受全球期待,碳排放权交易曾被世界著名《自然杂志评为“2017年值得期待的11个科学事件”。对碳交易作为碳中和目标的实现手段寄予厚望的专家学者不在少数。...我国碳市场建设一直备受全球期待,碳排放权交易曾被世界著名《自然杂志评为“2017年值得期待的11个科学事件”。对碳交易作为“碳中和”目标的实现手段寄予厚望的专家学者不在少数。

      来源:四川观察2020-04-29

      2019年,国际顶级期刊《自然杂志报道了该实验室黄润秋、许强及胡伟教授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并将该科研成果列为全球研究热点。

      来源:前瞻网2020-04-13

      自然杂志最近的研究表明,随着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上升,成熟的森林可能不会再储存额外的碳。”...近日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一篇研究表明,随着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成熟的森林在吸收“额外”的碳方面能力有限,这些发现可能会对纽约州的碳中和目标产生影响。

      来源:前瞻网2020-04-01

      现在,《自然杂志的一项新研究发现,由于《蒙特利尔议定书》的签署,这些变化已经停止,甚至可能逆转。《蒙特利尔议定书》是一项国际条约,成功地淘汰了消耗臭氧层的化学物质。...利用计算机模拟,研究人员首先确定观测到的环流趋势停顿不能单独用风的自然变化来解释。接下来,他们分别分离了臭氧和温室气体的影响。

      来源:中国煤炭资源网2019-07-08

      中国和美国大学科学家在《自然杂志上发表论文中,使用截止2018年底前现有和计划的化石燃料能源基础设施数据,对未来二氧化碳排放量进行了预测。...自然杂志研究表明,2018年底统计数据显示,未来几年内,全球计划建设的燃煤发电能力为57.9万兆瓦,天然气发电能力为58.3万兆瓦,石油发电能力为4万兆瓦。

      来源:江苏文创2019-07-01

      南京节能环保创新,扬帆修护长江南京是一座生态古城,曾经获得联合国人居奖特别荣誉奖;也是一座创新名城,2018年在自然杂志评选的全国科创城市五十强中名列第12位,在长三角城市情科技创新驱动力城市排名中,南京综合得分排名第二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9-03-01

      英国《自然杂志发表的一份气候科学报告指出,随着南极和北极的冰盖继续融化,2019年全球各地的极端天气事件可能会更多、更严重。...多家机构不约而同地指出,2018年是地球有观测记录以来第四个最热年份,尽管并未创下最热纪录,但这只是短期自然变化,整体上仍和全球变暖的长期趋势保持一致。

      来源:中国科学报2018-08-02

      但早在1976年,英国《自然杂志的相关成果就表明,饲料中加入抗生素后,具有抗生素抗性的有机物能在农场动物和人之间传播。随后,科学家在这些具有抗生素抗性的物质中检测出了抗性基因(args)。

      来源:海洋知圈2018-02-22

      自然杂志当时公布的一项调查认为,人类活动是汞最初进入北极地区的始作俑者。北极是目前气温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其增速约是北极以南地区的两倍。...从人类进入工业时代开始,汞的人为排放就开始迅速增加,并已经远远超过了自然循环的速度。

      中国在全球环境治理中扮演什么角色?

      来源:国是直通车2017-12-21

      根据英国《自然杂志近日发表的一项气候科学最新研究报告,到21世纪末,全球变暖将加重,升温值可能比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最大排放场景下的预估结果还要高15%左右。...她曾是克林顿政府的环境保护和自然资源高级政策分析师,也担任过乔治-布什政府治理海洋问题的跨部门行动小组第一负责人。

      来源:工业过程气体监测技术2017-08-07

      正如芬兰赫尔辛基大学kulmala教授在《自然杂志中写到的,“改善中国城市和家庭中的空气质量需要对空气污染物之间发生的化学反应有更深刻的理解,需要知道有哪些污染物存在以及它们之间如何相互作用产生二次污染

      来源:中国科学报2016-10-12

      有机农业专家朱安妮指出,比如今年3月《自然杂志发文,对照看,有机农业在生产能力、环境影响、经济活力和社会福利方面,全面超过常规农业。...专家认为,刘玉升在村庄整治示范项目中利用光伏发电、空气能采暖以及进行卫生改厕、自然坑塘污水处理等也是有益的探索。

      来源:科学日报2016-08-05

      为此,英国《自然杂志4日发表的一篇评论文章呼吁,应通过国际合作阻止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倾倒电子垃圾。...钢铁、铜、金等无毒材料价值很高,回收成本低于开采自然矿床,因此常常被回收利用。然而,当地人由此获得不菲收益的同时,也面临极为严重的威胁。

      来源:地球科学进展2016-06-28

      bellamy 等曾在《自然杂志撰文指出,19782003 年英格兰和威尔士发生土壤有机碳的普遍和强烈损失。...而以土壤有机质形式存在的(有机)碳是岩石风化形成土壤的关键物质,在土壤结构形成与保持、土壤养分循环及土壤生物多样性养育中发挥着核心作用,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自然资源,更是可持续农业的关键基础。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16-06-24

      详情点击《自然》选出十位中国科学之星 其中还有一位是正部级官员2016年6月21日北京时间凌晨1点,《自然杂志发表了science stars of china这篇新闻特写文章,nature.com的官方微信号

      来源:长安街知事2016-06-23

      自然杂志上陈吉宁插画实干科学家作为科学之星,陈吉宁有何特殊的科学才能呢?公开简历显示:他的所有学历都和环境科学有关。...看到这份名单,有小伙伴便向长安街知事发问,中国院士评选现在都回避领导干部,西方学术权威《自然杂志为何就看中了远离科研一线多年的陈吉宁部长呢?

      来源:Nature自然科研2016-06-21

      2016年6月21日北京时间凌晨1点,《自然杂志发表了science stars of china这篇新闻特写文章,nature.com的官方微信号nature自然科研同时放出此文的中文版《中国科学之星

      来源:科学报2016-06-21

      自然杂志6月20日介绍了10位中国科学家。他们由该刊记者和编辑选出,在神经科学、中微子、空间科学以及结构生物学等领域有重要影响,对提升中国在全球科学领域的地位起到了重要作用。...《自然》编辑理查德-莫纳斯特斯基说:这10位科学家凸显了中国创新的广度以及对于创新的承诺,中国将继续其强劲的推动力,从而成为科学的领导者。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