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生态环境管理”相关结果355

      来源:广东省工信厅2021-04-20

      聚焦重点行业,强化生态环境管理和帮扶,做好环境影响审查把关。2.开展生态环境执法监管。...按照生态环境部《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分类管理名录(2019年版)》(201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令第11号)等要求做好重点行业排污许可证核发,对应该淘汰的落后产能,不得核发排污许可证。

      来源:广东生态环境2021-04-17

      ,全面深化生态环境领域改革创新,探索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生态环境管理和评价体系,从打造大气污染防治先行区、水生态环境治理修复样板区、一流美丽海湾、共建粤港澳生态环境科学中心等9个方面开展具体合作,支持深圳率先打造人与自然和谐美丽中国典范

      来源:江苏省生态环境厅2021-04-13

      2021年生态环境监测工作提出了总体的工作目标和重点任务;《监测方案》则是依据《2021年国家生态环境监测方案》以及我省生态环境管理需求,对2021年全省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如何开展提出了明确要求,主要包括空气质量

      来源:中国环境2021-04-02

      近年来,地方性法规和“三线一单”在地方生态环境管理中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正是顶层设计和有针对性的法规,为生态环境管理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项目申报通过与不通过,是否对生态环境友好成为一道重要的“门槛”。无论项目级别高低、规模大小、利益得失,都要充分遵循法律要求。

      来源:沈阳市生态环境局2021-03-23

      第五条 (控制检查频次)全面贯彻落实 “双随机、一公开 ”制度,对纳入包容审慎监管范围的企业,生态环境管理和执法部门应当审慎开展现场检查,控制检查频次。...第十一条 (主动帮扶规定)对纳入包容审慎监管的企业,其存在的环境治理技术或环境管理问题,生态环境部门应当予以收集,并对存在问题予以指导和帮扶,指导或帮扶过程中发现的违法行为应以整改为主,符合不予立案条件的

      来源:交汇点2021-03-02

      比如,排污单位要按照生态环境管理要求运行和维护污染防治设施、建设规范化污染物排放口,依法开展自行监测并保存原始监测记录,原始监测记录与环境管理台账保存期限均不得少于5年。...“以前是环保多部门各管一块,未来所有对排污企业的环境管理,都将落到排污许可证上,也称为‘一证式’管理。以后生态环境执法部门到现场看得最多的,应该是这张证。”

      来源:新华网2021-02-20

      比如,排污单位要按照生态环境管理要求运行和维护污染防治设施、建设规范化污染物排放口,依法开展自行监测并保存原始监测记录,重点管理的排污单位需要与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监控设备联网,原始监测记录与环境管理台账保存期限均不得少于

      来源:江西省生态环境厅2021-02-19

      实行排污许可管理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以下称排污单位),应依照《条例》相关规定,主动申请取得排污许可证或者填报排污登记表,并严格落实排污许可证中载明的各项生态环境管理要求。...排污单位应按照要求提供排污许可证、环境管理台账记录、排污许可证执行报告、自行监测数据等相关材料,并如实报告相关情况。环境管理台账记录和自行监测原始记录保存期限不得少于5年。

      来源:中国排污许可2021-02-02

      ,根据排污许可管理类别、排污单位信用记录和生态环境管理需要等因素,合理确定检查频次和检查方式。...对不同的企业也不是要不加区分地进行同样频次的执法检查,而是可以根据排污许可管理类别、排污单位社会诚信档案和生态环境管理需要等因素确定检查的频次和检查方式。

      来源:环境安全合规与争议解决2021-02-01

      同时明确,排污许可证是对排污单位进行生态环境监管的主要依据。排污许可制度进一步深化作为生态环境管理的核心制度,实现“一证式”管理。...(2)持证实质合规按照生态环境管理要求运行和维护污染防治设施、建设规范化污染物排放口,并设置标志牌。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对排污单位污染防治设施运行和维护是否符合排污许可证规定,会进行监督检查。

      来源:中国环境报2021-01-29

      党中央把排污许可制定位为固定污染源环境管理的核心制度,凸显了这项制度的重要性。全国生态环境系统积极推动排污许可制度改革,对固定污染源实施“一证式”管理。...未批先建”等违法排污单位,全部提出整改要求,纳入生态环境管理范围,有效扭转了“只管合法、不管违法”现象。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1-01-28

      将其他生态环境监测、执法确认为市县财政事权,由市县承担支出责任。(三)生态环境管理事务与能力建设。...将其他环境管理事务与能力建设确认为市县财政事权,由市县承担支出责任。(四)环境污染防治。

      吉林省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防治及农村<mark>生态环境</mark>保护领域专家库人员名单(第一批)

      来源:北极星环境修复网2021-01-10

      省内各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依据工作需要,可从专家库抽取相关专业专家,为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防治、农村生态环境管理提供技术咨询。被聘专家要能够承担培训授课、项目评审、咨询研讨、技术指导、现场检查等任务。

      来源:生态环境部2021-01-06

      遵循生态环境标准上位法的相关规定,体现新时期生态环境管理需求,分别明确六类生态环境标准的作用定位、制定原则与基本内容要求。...主要体现在:1、标准类别划分和体系构成不能涵盖法律法规及职能调整赋予我部的环境管理领域;2、标准定位与制订原则不能满足环境质量改善、环境风险防控等新时期生态环境管理需求;3、不能有效指导地方生态环境标准工作

      来源:北极星大气网2020-12-28

      第三章 基本条件第八条 拟申报认定为化工园区的,应同时满足以下条件:(一)负责园区管理的当地人民政府应明确承担园区生态环境管理及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的机构。...园区应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生态环境保护,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实施网格化监管,提升本质安全和生态环境保护水平,实施责任关怀,夯实园区发展基础,促进园区安全发展、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

      来源:北京市生态环境局2020-12-28

      市、区两级生态环境部门应发挥“三线一单”的“划框子、定规则、列清单”作用,强化在环境管理中的应用,推动污染源管理、污染物排放控制和环境质量改善目标的联动管理

      来源:生态环境部2020-12-22

      国家生态环境标准包括国家生态环境质量标准、国家生态环境风险管控标准、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国家生态环境监测标准、国家生态环境基础标准和国家生态环境管理技术规范。

      <mark>生态环境</mark>部:《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等5部令已修订通过!附新旧版《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对比

      来源:危险废物处置平台2020-11-06

      会议强调,生态环境标准是生态环境法律法规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态环境管理精准化、科学化、法治化的基础。...编制《生态环境标准管理办法》,对贯彻落实环境保护法、标准化法,进一步规范生态环境标准制修订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来源:生态环境部2020-11-06

      会议强调,生态环境标准是生态环境法律法规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态环境管理精准化、科学化、法治化的基础。...编制《生态环境标准管理办法》,对贯彻落实环境保护法、标准化法,进一步规范生态环境标准制修订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来源:生态环境部2020-11-04

      会议强调,生态环境标准是生态环境管理最基本、最常用、最有效的手段之一,是开展环境监测执法和环境应急预警的依据和基础。...随着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深入推进,有必要进一步完善监测评价方式,优化监测资源配置,更好支撑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