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电力系统”相关结果623

      来源:北大纵横2021-11-02

      电力系统未来十年的发展,对于中国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和在2060年或更早时间实现碳中和目标至关重要。...在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电力在全部能源负荷中占比也将越来越高,在所有行业可实现的全面脱碳情景中,电力的脱碳都必须先于更大范围的整体经济脱碳。

      贺克斌:实现碳中和 将给中国带来哪些变化?

      来源:新华网2021-10-28

      传统上,我们通过火电、核电、水电的电网系统满足生活、生产所需,但在未来,风和光这两种新能源会引入到新型的电力系统中,这个比例高了以后,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就是它的波动性非人为可控,风、光是天上的天然资源

      来源:中泰证券2021-10-27

      与此同时,新能源装机容量以及出力的提高也需要电力系统的改造相配合,特别是储能系统的配置和电网安全保障水平的增强,这将带动基础设施领域相关投资的大幅扩张,对经济增长存在一定的拉动作用。

      来源:新华社2021-10-27

      推进煤炭消费替代和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新能源,因地制宜开发水电,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合理调控油气消费,加快建设新型电力系统。二是节能降碳增效行动。...巩固生态系统固碳作用,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加强生态系统碳汇基础支撑,推进农业农村减排固碳。九是绿色低碳全民行动。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推广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引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强化领导干部培训。

      重磅!国务院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1-10-26

      二、主要目标“十四五”期间,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优化取得明显进展,重点行业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煤炭消费增长得到严格控制,新型电力系统加快构建,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取得新进展,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得到普遍推行...严控跨区外送可再生能源电力配套煤电规模,新建通道可再生能源电量比例原则上不低于50%。推动重点用煤行业减煤限煤。

      来源:中国科学院院刊2021-10-22

      、新一代电力系统、多能互补与供需互动等关键核心技术。...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日益增加,预计到 2025 年可再生能源将成为世界第一大电力来源,到 2050 年占到发电量的近 90%、能源供应总量的 2/3。

      来源:中国能源网2021-10-21

      二是大力推进能源清洁化、低碳化,提高电力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例,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杜祥琬认为,在稳妥减少煤炭消费、清洁高效利用煤炭的同时,要注重回归科学产能,减少煤炭非发电用途。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2021-10-14

      能源供应涉及经济社会发展与民生,容不得半点闪失,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必须坚守的底线就是要确保安全供应。在寻求向清洁能源加速转型的时期,更需要突出安全且可负担的能源供给的重要性。...能源危机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其中电力行业受到的影响最为显著,电价暴涨令各国政府与消费者措手不及。当前,英国每兆瓦时电价已涨为285英镑,同期相比上涨幅度达到700%,创下自1999年以来的最高纪录。

      《青海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行动方案(2021-2030年)》印发!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1-10-14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生产清洁能源为主,终端以消费电能为主,扎实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积极打造零碳电力系统,建设高比例清洁低碳能源系统。多能互补高协同。...近日,青海省政府和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青海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行动方案(2021-2030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青海将建成全国首个省域零碳电力系统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10-13

      要回归科学产能,减少煤炭的非发电利用;积极发展非化石能源和天然气;发展储能技术和灵活性资源;构建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以清洁电力为主的能...“增效首先要增,靠绿色技术来发展,靠生态系统的增汇求得碳中和。增效要增加生产能,不要搞运动式减碳,不能打破正常供求关系。正确贯彻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改善空气质量就有了保障。”

      生物质能在我国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的巨大潜力

      来源:理想能源网2021-10-09

      这是用一个精准可控的发电系统,去匹配一个基本可测的用电系统,通过实际运行过程中的滚动调节,实现电力系统安全可靠的运行。...电力系统是一个超大规模的非线性变能量的平衡系统,必须要随时保持供需平衡,其运行模式是“源随荷动”。发电侧作为主动调节端,负荷侧则为被动不可调节端,由发电端主动调节,跟踪负荷的变化运行。

      来源:中国网2021-10-09

      打造零碳电力系统和弹性电力系统,加强抽水蓄能,天然气发电等调峰电站建设和智能微电网建设,提高电力系统灵活调峰能力,加强源网荷储协同发展。...大力加强科学谋划,增强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

      项目信息|吴江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1-10-08

      项目总投资人民币88900万元,采用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炉排炉焚烧处理工艺,配置2 x 750吨/日垃圾焚烧炉+ 2x 18mw汽轮发电机组,配置2回110kv联络线路接入当地电力系统。...渗滤液和其他废水采用“预处理+uasb厌氧反应器+mbr生化处理系统+nf纳滤膜+反渗透”工艺,处理达标厂内回用。垃圾焚烧产物炉渣为一般固体废弃物进行综合利用,飞灰稳定固化后进行安全填埋。

      来源:清华大学气候变化研究院2021-10-04

      推动能源革命,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和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严格控制化石能源消费,“十四五”时期严控煤炭消费增长,“十五五”时期逐步减少,合理调控油气消费,有序引导天然气消费。...保护、修复、管理自然生态系统的相关行动,有助于增加碳汇、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提高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保护生物多样性。不断强化森林、草原、湿地、沙地、冻土等生态系统保护,科学划定并严守生

      来源:全国公共资源交易平台2021-09-27

      若职称证书上的专业不能证明是水利工程或市政工程相关专业,投标文件中须提供其他能证明是水利工程或市政工程相关专业的相关证明材料;②水利工程相关专业指“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水利工程施工、农田水利工程、水电站动力设备、电力系统及自动化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1-09-26

      电力系统、仪表及自动控制系统、取水系统等。...上海奉贤生活垃圾末端处置中心工程工艺主要由以下几个系统构成:垃圾接收及储存系统、垃圾焚烧系统、余热锅炉系统、烟气净化系统、汽轮发电机系统、灰渣处理系统、飞灰稳定化系统、给排水系统、污水处理回用系统、渗沥液处理系统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2021-09-23

      民营企业要通过大力控制化石能源消费、加快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积极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全面推动落实能源碳达峰工作。要积极调整能源结构,减少化石能源,积极使用新能源,切实降低碳排放。

      来源:新华社2021-09-23

      “此外,在能源运行管理方面,向精细化、智慧化转变,加快建设智能电力系统,推动供热智能发展,推进智慧燃气系统建设推广。”赵晓伟说。事实上,中国对“双碳”目标的谋划,早在本世纪初就已启动。...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首任主任李俊峰接受采访表示,中国的能源转型需要尽快完成从“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到“控制化石能源消费总量”的政策转变,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电力系统,形成推动能源低碳转型的制度保障

      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成立!

      来源:清华大学2021-09-23

      清华大学在建设碳中和研究院方面已有深厚积累,在低碳发电与动力、新型电力系统、零碳交通、零碳建筑、工业深度减排技术、减污降碳协同增效、ccus与碳汇、气候变化与碳中和战略

      来源:国家发展改革委2021-09-18

      2021年3月,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强调,要把“双碳”目标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战略部署,加快建立有利于促进绿色能源生产消费的市场体系和长效机制,推动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组织国家电网公司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