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关结果281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16-07-25

      以下均需县(区)人民政府落实,不再列出)研究建立海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评价体系,重点开展海州湾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评价工作。...一、推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加强水污染源头预防(一)水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评价实施水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评价管理。加快建立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监测评价体系。

      【重磅】2016上半年节能环保产业重大政策盘点

      来源:OFweek节能环保网2016-07-20

      1、互联网+绿色生态三年行动实施方案1月25日,国家发改委公布《互联网+绿色生态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推动互联网与生态文明建设深度融合,完善污染物监测及信息发布系统,形成覆盖主要生态要素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动态监测网络

      来源:规划中国2016-07-14

      城市发展是农村人口向城市集聚、农业用地按相应规模转化为城市建设用地的过程,人口和用地要匹配,城市规模要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第二,统筹空间、规模、产业三大结构,提高城市工作全局性。...国务院发布《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改善水环境质量为核心,系统推进水污染防治、水生态保护和水资源管理,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国水污染防治工作的行动指南。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16-06-21

      增强城市防灾减灾能力,消除安全隐患,保障城市运行安全。坚持绿色优质、低碳生态。立足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增强基础设施建设的绿色环保意识,坚持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生态化。

      来源:化工7072016-06-20

      15年大调整:从沿江向临海布局长江江苏段两岸约有800公里岸线,集中了大量的化工企业,使得资源环境承载能力饱和,给长江航运带来较大的运输压力和风险,也给沿江城市带来了较大安全环保和社会维稳压力。

      来源:新华网2016-05-26

      强化需求管理,优化供给结构,以水定产,以水定成,量水而行,因水制宜,合理控制水资源开发程度,加强水资源安全风险防控和监测预警,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协调,推动依法治水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16-05-26

      ,不顾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盲目决策造成严重后果的;(四)作出的决策严重违反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及城乡、环境保护、土地利用、林地、海岸带等规划的;(五)相邻市县之间在生态环境资源保护协作方面推诿扯皮,主要领导成员不担当

      来源:中国日报2016-05-13

      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为目标,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社会。...比如,能源资源约束强化,石油等重要资源的对外依存度快速上升;耕地逼近18亿亩红线,水土流失、土地沙化、草原退化情况严重;一些地区由于盲目开发、过度开发、无序开发,已经接近或超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极限;全国一些地区持续遭遇雾霾袭击

      来源:中国环境新闻2016-04-29

      报告说:我国环境保护形势依然严峻,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上限,生态环境特别是大气、水、土壤污染严重,已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出短板,扭转环境恶化、提高环境质量是广大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

      来源:中金在线2016-04-26

      陈吉宁表示,我国环境保护形势依然严峻,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上限;十三五期间,环保部门将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推进主要污染物减排,严密防控环境风险。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16-04-25

      要尊重自然、尊重客观规律,在经济发展中充分考虑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推进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调整产业结构,推动城乡建设和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向绿色化、循环化、低碳化方向发展。...资源利用效率更加高效。全省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强度、能源消耗强度、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持续下降,资源产出率、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逐步提高,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基本建立。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提升。

      来源:新华社2016-04-25

      陈吉宁表示,我国环境保护形势依然严峻,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上限;十三五期间,环保部门将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推进主要污染物减排,严密防控环境风险。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16-04-01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匹配的城镇布局得到优化,基本形成一轴三带、四群一区的城镇化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安全、和谐、富有竞争力的国土空间开发新格局。资源利用更加高效。...全面评价我省全域和区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统筹谋划人口分布、产业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调整完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积极开展国土综合整治。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16-01-21

      扩大动态监控范围,构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立体监控系统。...一、总体要求推动互联网与生态文明建设深度融合,完善污染物监测及信息发布系统,形成覆盖主要生态要素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动态监测网络,实现生态环境数据的互联互通和开放共享。

      来源:国际节能环保网2016-01-05

      在自然资源用途管制、水节约集约使用、生态保护红线、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资源有偿使用、生态补偿、环保市场、社会资本投入、环境信息公开、社会监督等方面体现了改革创新的新要求。

      来源:中国海洋报2015-12-29

      《意见》还要求,提升海洋综合管理和服务支撑效能,服务海洋综合管理,加强海洋生态环境监测数据综合分析和应用,实施区域海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综合监测预警,加强监测与执法联动。

      来源:中国产经新闻2015-12-21

      到2018年,基本建成具有喀斯特地貌特色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立体监控系统、省市二级环境信息数据交换平台。大力发展智慧环保。...加强资源环境动态监测。依托数字环保和环保云平台,利用大数据分析和物联网技术,强化对各类生态要素动态监测,推进资源环境动态监测信息的互联共享。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15-12-19

      实现绿色发展必须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和生态保护红线,将各类开发活动限制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之内。用系统思维深化对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理念的理解。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15-12-14

      应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科学评价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总体布局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生态安全格局的协调性、一致性;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矿产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维护区域生态安全的角度,评价规划定位、目标、任务的环境合理性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5-11-11

      我国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上限,特别是京津冀地区,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相对集聚,环保减排压力倍增。李爱仙说,《实施方案》在标准机制...张国洪介绍,节能减碳和循环经济自身工作发展也需要更严格的标准引领来实现,标准化将在推动北京市产业转型升级、经济提质增效和促进科学用能、加强资源节约等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