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世界环境法”相关结果31

      来源:新华日报2015-12-15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史军副教授作为自然资源联盟(iucn)、世界环境法委员会(wcel)伦理专家团成员,参加了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第21届《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大会(cop21)。

      来源:中宜环科环保产业研究2015-12-09

      从20 世纪60 年代开始,日本开始构建环保法律体系,迄今为止已形成以《基本环境法》为基础,涉及行政、民事、刑事等各方面,以污染物排放、企业责任、自然环境保护、土地利用规划、财政补助及受害者补偿等为主要内容的法律规范和体系

      来源:能源杂志微信2015-12-02

      1863年英国议会就通过了首部《工业发展环境法》(也称《碱业法》)。在那之后,《碱业法》经过了多次修订,同时英国议会也多次颁布其他空气污染防治的相关法律。...治理博弈伦敦独特的环境曾意外催生出了世界首个有关空气污染防治的法令。1306年夏天,伦敦空气中弥漫的因烧煤而产生的刺鼻味道让前来伦敦参加国会的英国贵族们感到心烦意乱。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2015-09-29

      另外,由于国际环境法中的共同但有区别的原则,中国属于发展中国家,因此中国也不承担具有法律约束性的气候行动。...当世界最大的两个经济体,能源消费国以及碳排放国像(今天)这样走在一起,那么无论是发达国家或是发展中国家的其他国家都没有理由不作为。美国总统奥巴马在9月25日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举行联合新闻发布会时说。

      来源:国际先驱导报2015-09-22

      京津冀人均水资源仅286立方米,为全国人均的1/8,世界人均的1/32,远低于国际公认的人均500立方米的极度缺水标准。而上述地区的地下水,更是岌岌可危。...延伸阅读:水利部关于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水利部分)初步设计项目招标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全国知名环境法学者高利红认为,地下水保护存在极大技术性难度,涉及的利益极为复杂,不易协调,使得我国对地下水保护在政策与制度上

      来源:检察日报2014-11-25

      我国总体上是一个干旱缺水的国家,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仅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在城市化快速推进的背景下,城市缺水范围不断扩大,缺水程度加剧。...连任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的湖北省政协副主席、湖北经济学院院长吕忠梅,是一位从事环境法研究30多年的专家,从2009年开始持续研究中国水安全问题,每年形成几十万字的水资源可持续发展年度报告。

      来源:燕赵都市报2014-11-22

      水利部资料显示,我国人均水资源量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全国年平均缺水量高达500多亿立方米。...湖北经济学院院长吕忠梅,从事环境法研究30多年。她一针见血地指出:雾霾大范围发生,人们经常碰到,因此被称作国家的心肺之患。而水安全问题,正在构成中华民族的心腹之患。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14-10-29

      世界卫生组织(who)2014年城市户外空气污染数据库显示,世界年平均pm2.5浓度最高的20个城市一半来自印度,没有一个中国城市上榜。...此外,英国还出台了《污染控制法》、《环境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来控制空气污染。同时采取了一系列整治措施,包括:调整能源结构,改善产业结构,设立烟尘控制区,重点逐渐转向机动车污染控制等。

      来源:中达电通股份有限公司2014-10-20

      自2011年起,台达连续四年入选为道琼斯可持续发展指数(dow jones sustainability indexes)之世界指数。台达集团的详细资料...四年以来,共奖励了2位中达环境法学者、8位中达环境法青年学者奖,颁发优秀学位论文奖9人次、学位论文奖学金159人次,举办了4届中达环境法论坛。

      来源:中国环境报2014-01-15

      1989年3月,世界环境保护会议通过了《控制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及其处置巴塞尔公约》,以防止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灾难性的危害。...法学界普遍认为,环境法是改革开放以来最早启动和体系化的一部部门法。

      来源:中国广播网2013-11-15

      杨富强:非常重要的一条就是我们要有非常坚强的法律支撑,现在我们在环境法的修改和大气污染防治法的修改,还有一些争议不断的地方。...近日,世界气候大会在华沙举行,以中国为主题的小型论坛中国角系列边会正式启动。由于碳排放总量居于世界首位,气候大会上的中国面孔和中国声音总是更加引人关注。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