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全球升温”相关结果59
      “中国加速迈向碳中和”水泥篇:水泥行业碳减排路径

      来源:麦肯锡2021-04-28

      中国是全球水泥制造第一大国,2019年全球水泥产能为37亿吨,中国约占其中60%。根据麦肯锡测算,要实现全球升温不超过1.5℃的情境,到2050年中国水泥行业碳减排需达70%以上。

      来源:北京日报2021-03-24

      根据当前的排放速度估算,若不采取强力干涉措施,全球碳预算总额将在2045年耗尽。碳预算超支的前景,不单指向全球升温2℃导致的海平面上升,还将宣告人类对于气候变化调控的彻底失败。

      深度解读!2020年我国碳中和推进情况与趋势前景分析 七大领域70亿投资机会被撬动

      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2021-03-16

      该承诺体现了中国携手世界努力遏制气候变暖、控制全球升温幅度的长久愿景,同时也代表着中国将为此愿景积极投入的无悔决心。...目前,各国政府之间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合理推进全球气候变化盒子里情况。得益于全球各国的通力协作,虽然全球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仍然呈现正增长,但排放量增速整理已经成下降趋势。

      走进碳达峰碳中和 | 碳排放权交易机制是利用市场机制推动碳减排的重要政策工具

      来源:江苏生态环境2021-03-11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2018年发布的《全球升温1.5℃特别报告》在呼吁各国迅速采取强有力的气候行动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同时也指出,强劲的碳价信号与其他政策工具的协调配合将有助于落实减排措施并实现成本效益

      “碳中和”对钢铁行业的影响初探(一)

      来源:我的钢铁网2021-03-09

      关于气候临界点极端风险的研究表明,全球升温带来的影响并不是渐进、温和、逐渐累积的,而往往是不均衡、非线性、甚至是激烈的。...当升温到一定程度,维持地球气候平衡的一些临界点将被触发,引发难以预测、不可逆的突变和持久的影响。气候临界点的不可逆性和难以预测性将造成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发生不可预知且颠覆性的改变。

      来源:广东生态环境2021-01-19

      目前,全球地表平均温度增幅已经超过1℃,中国升温幅度高于全球平均升温水平。如果继续以目前的速率升温全球温升幅度可能会在2030年至2052年达到1.5℃。

      来源:毕马威KPMG2020-11-06

      1来自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ipcc)于2018年发布的《全球升温1.5℃》特别报告...中国目前承诺的2060年之前实现碳中和,提前于《巴黎协定》中2摄氏度温升控制目标下全球2065-2070年左右实现碳中和的要求,中国将在减缓全球变暖方面做出更大贡献,以应对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的不利影响。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0-09-24

      livhovem呼吁各国尽快出台支持碳捕捉及封存(ccs)和氢能发展的相关政策,加速各领域去碳化进程,以控制全球升温幅度。...事实上,包括英国石油、道达尔、壳牌等全球主要油气企业都已经宣布气候目标并大力推动低碳转型。

      来源:中国环境管理2020-08-24

      2018年发布的《ipcc全球升温1.5℃特别报告》则将协同效应的概念进一步聚焦在积极影响上:“协同效应是指实现某一目标的政策或措施对其他目标可能产生的积极影响,从而增加社会或环境的总效益”。

      来源:世界资源研究所2020-02-19

      为了满足将全球升温控制在2℃以内的情景,运输部门对化石燃料的依赖亟需大幅度转变。 5. 我们如何减少运输排放?...它们的预期增速也将超过其他任何部门,这为实现《巴黎协定》和其他全球倡议提出的减排目标带来了重大挑战。

      来源:区块热2020-02-18

      二氧化碳(co)、甲烷(ch4)、氧化亚氮(no)、氢氟碳化物(hfcs)、全氟碳化物(pfcs)及六氟化硫(sf6)为公约纳入的6种要求减排的温室气体,其中以后三类气体造成温室效应的能力最强,但对全球升温的贡献百分比来说

      治理“水土固废气” 环保事业中的国企力量

      来源:今日中国2020-01-20

      而在2019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主席、智利环境部长卡罗琳娜·施密特看来,面对全球气候变化危机,仅提出将全球升温控制在1.5摄氏度以内的目标是不够的,最重要的是将谈判转变为有效应对气候变化的合作行动,这是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9-12-11

      为实现《巴黎协定》提出的“将全球升温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的目标,江亿表示,到2050年,全球碳排放总量应小于1.5万亿吨。...按照我国人口占全球总人口约20%的比例计算,所对应的碳排放总量不超过3000亿吨。“若进一步将升温控制在1.5摄氏度,全球碳排放总量应小于0.5万亿吨,我国不能超过1000亿吨。

      水与能源同美共生 共谱可持续新未来——格兰富联合国际水务智库发布《水美中国》白皮书

      来源:格兰富2019-09-18

      2018年,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全球升温 1.5c 特别报告》,为气候变暖再敲警钟,呼吁全球各国在土地、能源、工业、建筑、运输和城市建设等各个层面都应迅速推进“深远而广泛”的变革

      来源:中民常青2019-08-29

      全球升温的贡献百分比来说,二氧化碳由于含量较多,所占的比例也最大,约为25%,因此以每吨二氧化碳当量(tco2e)为计量单位,统称为“碳交易”。其交易市场称为“碳交易市场”。...全球碳市场:随着2005年《京都议定书》生效,全球碳市场逐个启动。

      能源基础设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超出了1.5 ℃的<mark>全球</mark>变暖限制要求

      来源:Nature自然科研2019-07-03

      这项研究还指出,如果目标是将全球变暖幅度控制在2 ℃以下,则这些排放总量约占剩余碳预算的三分之二。限制全球升温的措施包括到本世纪中期过渡到净零排放。...作者认为如果没有负排放技术或碳捕获存储技术,则需要全面禁止使用所有新的二氧化碳排放设备,才能达成全球最多升温1.5 ℃的目标。

      来源:中国环境新闻2019-01-21

      ipcc全球升温1.5℃特别报告》成为气候变化最关键和最具争议的报告;美国加州山火引发国际社会对自然灾害、极端天气高度关注;亚马逊雨林破坏达十年最高,国际社会担心这一问题继续加剧;全球15%的陆地以及7%

      为能源新时代赋能——2018中国能效论坛精彩发言摘编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8-12-05

      与此同时,《巴黎协定》也已生效,要实现“全球升温不超过2摄氏度”的目标,发展清洁能源是重要抓手。但目前看来,清洁能源在全球能源消费中占比仅为15%左右。...加强国际合作,特别是提高“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能源供给,在开放条件下保障能源安全,积极参与全球能源治理,增强国际能源话语权。

      来源:新华网2018-12-04

      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近日开幕,世界气象组织29日发布报告称,2018年全球变暖趋势仍在持续,海平面上升、海洋升温和酸化、极端天气等并无弱化迹象,要实现控制全球升温的既定目标,必须做出前所未有的改变。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18-01-31

      该项目是nama基金会在中国支持的首个项目,也是其在全球支持的首个垃圾处理项目,这充分证明中国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具有巨大的温室气体减排潜力,同时这些减排经验可以被全世界所借鉴,为达到控制全球升温2度以内的目标提供支持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