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全球气候会议”相关结果320

      来源:生态环境部2022-09-15

      全球气候变化影响,近年来我国高温、干旱、强降雨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多发频发,气候风险不断加剧,采取积极措施适应气候变化迫在眉睫。...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将加强对地方的指导和协调,通过能力建设培训、会议研讨等方式,推动各地尽早启动方案编制工作,提高方案编制和实施能力,不断提高省级行政区域适应气候变化水平。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2-06-30

      (四)推进农业农村减排固碳,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途径。全球气候变化深刻影响着人类生存和发展,是各国共同面临的重大挑战。应对气候变化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负责任大国应尽的国际义务。

      来源: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司2022-06-23

      大部分发达国家在全球气候变化进入政治议程时基本都已经完成了工业化、城镇化的过程,而发展中国家往往仍处在现代化发展的关键初期阶段,所呈现出的排放结构特征也因全球分工不同而与欧美发达国家迥异。

      来源:董战峰2022-04-27

      六是依托南南合作、“一带一路”等,积极主动参与和推动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积极参与和引领全球气候治理。...从国际合作上,率先发布《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国别方案》,生态文明理念在全球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力,逐渐从本土走向国际社会,2021年在云南昆明召开的cop15会议主题即为“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2-03-09

      工业园区通过低碳转型实现碳达峰,既是园区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又将在工业领域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落实全球温升控制目标中发挥关键效能。...详情如下:“碳”路园区 逐绿而行第三届工业园区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专题研讨会邀请函各有关单位:在工业部门深化应对气候变化和全面推进绿色转型的背景下,数量庞大的工业园区已然成为“十四五”乃至今后一个时期工业领域实现科学

      来源:新华社2022-03-07

      政府工作报告对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作出部署,体现了我国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的大国担当。“这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变革。”...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何立峰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首场“部长通道”上说,推进“双碳”工作必须坚持全国一盘棋,正确处理好当前和未来、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全局和局部的关系,特别是要处理好发展和安全的关系。

      来源:山东环境2022-01-29

      立足我国国情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引领全球气候治理、破解能源环境约束、实现社会经济提质增效和绿色低碳发展双赢的重要抓手。...11月10日,组织召开了全省发电行业重点企业配额履约清缴培训动员视频会议,全省生态环境部门和520家重点排放企业共计1400余人参加会议

      来源:生态环境部2022-01-15

      会议达成《昆明宣言》,宣布成立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设立第一批国家公园等东道国举措,展现了负责任大国担当。参与和引领全球气候治理。...习近平主席和8位缔约国领导人、联合国秘书长线上出席领导人峰会并讲话,为国际社会携手推进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注入了强大信心和政治推动力。

      中国生态环境领域不可缺席的环保展会——中部崛起 逐鹿武汉

      来源:北极星环保会展网2021-12-24

      碳达峰碳中和新时代环保产业再迎万亿商机在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凸显的大背景下,绿色低碳发展已成为世界潮流。2020年9月,我国提出,力争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2021年3月30日,中央召开会议,审议《关于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会议指出,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是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具有全局性意义。

      来源:中国钢铁工业协会2021-11-22

      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提出维护多边共识、聚焦务实行动、加速绿色转型等建议,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推动全球气候治理积极贡献中国智慧和方案,为本次决议的达成尽了最大的努力。...在这次会议之前,中国连续发布了一系列针对应对气候变化、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国家级文件,即覆盖全国全领域的“碳达峰、碳中和”“1 n”政策体系。

      谈谈“碳达峰、碳中和”的碳

      来源: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2021-11-10

      这一宣示展现了中国在全球气候治理上的负责任态度,彰显了负责任大国的担当,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在《全球升温1.5oc特别报告》中给出了“气候中性”的定义,即人类活动对气候系统没有净影响的状态,要达到这种状态就需要实现二氧化碳净零排放。

      来源:《北京仲裁》2021-10-20

      这一富有雄心的重大宣示,既是我国为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在《巴黎协定》框架下对全球环境治理作出的庄重承诺,又是我国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加速我国经济和能源转型、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来源:人大重阳网2021-10-15

      从国际层面上看,各国发展绿色经济符合联合国《巴黎协定》制定的气候目标,有助于减缓全球气候变化,应对气候危机和极端天气,密切关系人类文明的存续;从发展目标上看,绿色经济具有高效率、高质量、低污染等特征,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开展工业生产

      来源:东方今报2021-10-08

      省政府参事、河南省社科院原院长张占仓说,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2020年9月22日,中国在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通过加快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2021-09-23

      “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是中国对国际社会的承诺,是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彰显了我国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的决心。...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强调,要紧扣目标分解任务,加强顶层设计,指导和督促地方及重点领域、行业、企业科学设置目标、制定行动方案。

      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成立!

      来源:清华大学2021-09-23

      全球气候变化是21世纪人类共同面临的重大挑战。面向碳中和的低碳、零碳乃至负碳技术将成为未来全球产业革命和科技竞争的关键。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关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亿万人民福祉安康的“国之大者”。

      来源:卓律工作室2021-09-03

      由于全球变暖问题日益严峻,联合国气候大会分别于1992年和1997年通过了《全球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及《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京都议定书》(以下简称“《京都议定书》”),其中《京都议定书》首次提出了“

      来源:《紫荆》2021-09-02

      五是全球环境治理贡献日益凸显。作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引领全球气候变化谈判进程,推动《巴黎协定》达成、签署、生效和实施,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愿景,展现负责任大国担当。

      来源:宏春观察2021-08-27

      1990年,联合国启动了政府间全球气候变化谈判,1992年通过《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997年通过《京都议定书》,2015年达成《巴黎协定》。...一、碳减排技术研发和应用的国际经验碳达峰、碳中和,成为世界各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共同行动,不是让人民群众回到“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耕社会,本质上是能源生产、消费和科技革命,是要依靠技术进步和创新,更多地利用太阳能

      来源:国资小津2021-08-26

      《巴黎协定》是2015年在巴黎全球气候变化大会上通过的重要协定,该协定为2020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作出行动安排。...同年底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首次将“双碳”列入重点工作任务。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