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环境法治”相关结果136

      来源:生态环境部2021-11-15

      第二部分为主要措施,围绕依法治污的目标要求,系统推进生态环境法治建设重点工作,侧重于构建生态环境领域“学法、守法”新格局。...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高度重视依法治污,反复强调指出“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亲自推动和支持生态环境法治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去年11月召开的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确立了习近平法治思想。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1-11-15

      (二)主要原则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确保党中央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决策部署在生态环境法治工作中得到贯彻实施,确保依法治污的正确政治方向。...坚持突出重点、统筹推进,聚焦生态环境法治建设薄弱环节,注重补短板、强弱项,强化改革创新,持续探索有利于依法治污的各项体制机制。

      来源:新华社2021-11-07

      针对提高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水平,意见要求全面强化生态环境法治保障,健全生态环境经济政策,完善生态环境资金投入机制,实施环境基础设施补短板行动,提升生态环境监管执法效能,建立完善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构建服务型科技创新体系

      来源:月旦知识库2021-10-21

      具体到立法层面,从原来的排污费演变为环境保护税,从国务院的排污费征收管理条例升级到环境保护税,虽然说都针对的是企业的排污行为实施规范控制,但从法治发展的视角审视,这是税收法治环境法治的进步,也是税收法定原则在环境治理中的进步和完善

      来源:浙江省政府2021-09-01

      生态环境领域数字化改革进一步深化,环境污染问题发现机制得到落实,形成全流程、闭环式、智能化问题发现查处体系,生态环境法治体系、市场化机制、环境治理责任体系持续完善,生态环境治理的系统化、科学化、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

      来源:北极星大气网2021-06-16

      完善生态环境法治保障机制,坚持依法行政、依法推进、依法保护,加快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严惩生态环境违法行为,做到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以法律武器治理环境污染,用法治的力量保护生态环境

      来源:北极星大气网2021-05-10

      完善生态环境法治保障机制,坚持依法行政、依法推进、依法保护,加快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严惩生态环境违法行为,做到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以法律武器治理环境污染,用法治的力量保护生态环境

      来源:吉林省人民政府2021-03-30

      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统领,牢固树立并深入贯彻绿色发展理念,不断解放思想,加大改革创新力度,深化“放管服”改革,强化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建立健全市场化机制,强化生态环境法治体系建设,紧盯影响生态环境质量的主要问题和重点环节

      来源:全联环境商会2021-02-03

      三是推进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继续加强行政措施,落实党委政府生态环境责任,不断强化法律手段,健全生态环境法治体系,深化生态环境价格改革和财政金融政策,活跃生态环境治理市场体系,同时在夯实企业生态环境治理责任和扩大社会参与等方面进一步加大力度

      翟勇:生态<mark>环境法治</mark>能力建设进程

      来源: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2020-07-20

      立法数量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国家生态环境法治能力建设的状况,不仅仅是形式上的数量,同时也从历史发展进程中反映出我国生态环境法治能力建设的情况,以及所取得的成果和做出的努力。...一、关于生态环境法治能力建设的现状我国生态环境法治能力建设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末期,这是社会上具有普遍共识的说法,以1979年我国制定的第一部环境保护法(试行)为标志,以后逐渐发展。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0-04-01

      加强生态环境法治建设的组织领导,成立省生态环境法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厅领导班子定期学法制度,厅领导班子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全厅上下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意识和能力明显提高。

      来源: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2020-03-16

      企业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的主力军,良性的政企互动促进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推进新时代环境法治社会建设。...从政治角度来看,环境治理意味着更加科学、民主;从法治角度来看,环境治理则意味着更加规范化、程序化、制度化。

      来源:北京市生态环境局2020-02-11

      (一)加强组织领导一是制定《2019年生态环境法治建设重点工作》,并召开全市生态环境系统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会议,统筹安排部署2019年生态环境法治工作。

      来源:河北省生态环境厅2020-01-21

      我厅党组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领航定向,不断增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就生态环境法治建设主要问题、重大任务和需要采取的重要举措精心部署

      来源:中国环境战略与政策2020-01-06

      编者按:1989年到2019年的30年间,政研中心作为国家生态环境保护宏观决策和管理支持机构,围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环境与经济关系、环境法治、排污许可制、环境社会治理、环境健康风险管理、污染物与温室气体协同控制

      来源:中国环境新闻2019-11-28

      在当事人近日收到二审法院发回重审的判决后,作为委托律师,北京市盈科(广州)律师事务所律师陈勇儒评价,本案充分体现了环境司法者对于证据裁判原则、疑罪从无原则的坚持适用,发出了环境法治的明确信号。

      来源:《城镇建设》2019-11-07

      可见,深入分析环境法治对污染排放的作用机理,并讨论环境法治对环保责任主体的行为影响,进而检验环境法治的治污减排效果,不仅有助于从理论上了解环境法治对污染排放的影响机制,而且有助于从实践上对环境法治的进一步完善提出可借鉴性建议

      来源:大河网2019-07-11

      王凤远表示,新修订的《河南省水污染防治条例》的出台,是全省生态环境法治建设的一件大事,它的实施将对保护和改善水环境,防治水污染,保护水生态,保障饮用水安全,维护公众健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绿色可持续发展发挥重要的作用

      <mark>环境</mark>立法确定性命题的提出与展开 ——以固废法体系为例

      来源: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5-30

      环境法治近四十年,法治需求正从“有法可依”向 “法律秩序”转向,环境立法逐渐从规模立法阶段走入精细立法阶段.这不禁让环境法学人思考一个问题:面对庞大的环境法律体系,如何才能实现环境法律的体系化与精细化,

      来源:经济观察网2019-03-05

      据悉,2018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了土壤污染防治法,填补了中国土壤污染防治领域的法律空白,与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构建起立体、严密的生态环境法治网。...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和全面依法治国的要求,对立法工作提出了新课题、新任务。全国人大常委会将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着力提高立法质量。”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