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环评造假”相关结果34

      来源:光明网2016-12-04

      延伸阅读:天津蓟县垃圾焚烧发电厂环评造假?拒绝公开调查问卷名单...而环保部门也拒绝公开调查问卷,村民质疑环评调查问卷名单造假

      来源:中国网2016-12-02

      而如今,属于河北的6个村庄的村委会称村民们从未见过相关项目公示,并质疑该调查结果造假。村民要求该项目的环评审批部门天津市环保局公布参与调查的200名村民名单。10个村的村民人数太多。...今年4月开始试运行的蓟县垃圾焚烧发电厂,于两年前获得天津市环保局的环评审批通过,环评报告称曾在周围10个村发放200份公众意见调查问卷,96.5%的被调查村民同意建设该项目。

      来源:中国清洁门户2016-08-25

      近年来,在许多地方诸如px、垃圾发电之类的项目遭遇当地百姓不分青红皂白的一边倒的抵制,即与环评造假带来的信任危机有一定的关系。...不过由于政府部门在环评工作中重审批、轻监管,导致很多环评报告的信息都存在虚假情况,环评机构也成了协助造假的帮凶,用陈吉宁的话说就是卡着审批吃环保、戴着红顶赚黑钱。

      来源:法制网2016-08-23

      同时,查处环评公众参与造假行为,将该环评报告书退回建设单位,要求其重新编制,重新开展公众参与相关工作,向可能受影响的公众说明情况、充分征求意见。...自然之友认为,蓟县项目环评公众参与不充分,且存在造假行为。该生活垃圾焚烧厂位于天津蓟县和河北唐山市玉田县之间的县界处,其周边环境敏感点(村庄、学校等)分属两县。

      来源:南都社论2016-07-08

      环评前置在法律设计层面被弱化,在很多人看来或许并不那么重要,毕竟大量未批先建、环评造假、先上马再补手续甚至环评腐败、权力寻租的情况,让公众对环评程序以及环评前置设计的有效性,期望不高。

      来源:保卫碧水蓝天2016-05-03

      联盟化工环评造假2014年中国环境报曾以《一桩10年前的环评造假案》涉事企业已停产,正在拆除设备,造假环评单位自酿苦酒 为题做过相关报道这是在我的一再追究下,山东省环保厅对联盟化工15万吨氨醇项目及为其做环报告的山东冶金设计院做出的一点处罚

      来源:中国环境报2016-04-01

      一查,造假甚至到了已不在世的人。建设单位为什么要造假呢?究其主因,无外乎两个:一是公众参与的范围有意回避了真正有意见的人。二是担心没有高支持率项目过不了环保部门的关。环评造假,公众不满意,环境难改善。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2016-02-19

      近日,环保部针对陕西礼泉县政府为让一家水泥企业落户出具环评虚假证明的行为进行了通报。此项目建设涉及搬迁的253户村民中仅有72户进行了搬迁,但该县却不惜开出三份虚假证明力保企业通过环保验收。...也不能完全说是虚假文件,当时环评要求比较松。从这番谬论可见,当地滞后跑偏的发展理念和法治意识,比落后的经济更让人担忧。不可否认,一家大型水泥企业会给当地经济发展带来很大帮助。

      来源:中国网2016-01-03

      笔者愚见,少量的罚款和不痛不痒的黑名单未必能唬住环境监测数据的造假,唯有让企业周边的环保组织、民众加入监督;把监测的数据公开、公示;对所有涉及环评造假、监测数据造假、排放数据造假的企业,进行更严厉的处罚

      来源:凤凰热追踪2015-07-06

      同时,因负责环评的福建省环科院有严重的嫌疑涉及鼎信二期的公众参与造假,特申请取消其的参与鼎信三期环评资格。...而刚刚在18日举行了环评听证会的鼎信实业三期项目,不仅也涉嫌环评公众参与名单造假,在进行环评公示之前,相关建设项目实际也已完成。

      来源:时代周报2015-04-21

      环评工程师与环评机构从无到有,发展迅速,环境影响评价渐成一个巨大的产业。近年多次环境群体性事件,都涉及环评造假环评腐败。2014年11月26日-12月26日,中央第三巡视组对环保部开展了专项巡视。

      来源:中外对话2015-03-13

      环评造假,不仅毁坏了环保部门的形象,而且引起中央注意。2014年11月26日至12月26日,中央第三巡视组对环境保护部开展了专项巡视。...但环评还存在另一个交易,是企业与环评机构之间的。她说,环评是由企业支付环评费给环评机构,环评怎能不让企业过关呢?环评应该有个根本的管理体制的改革。

      来源:中电新闻网2014-07-15

      再联想到近期19家企业因脱硫数据造假被处巨额罚款,以及屡被曝光的环评造假事件,令人感叹,环保数据造假已经成为公开的秘密。为何环保数据造假事件层出不穷?我国的环境监测体系究竟给造假者留出了哪些空间?

      来源:燕赵都市报2014-05-15

      目前,虽然我国已有相对完整的环评机制,但将污染扼杀在萌芽状态的设想目标并未完全实现,由环评造假导致的污染事件或因环评经不起检验而被搁置的重大项目屡见不鲜。...杨智明介绍,新修订的环保法规定,对环评机构弄虚作假造成严重污染的,要与污染者承担连带责任,同时,还提出要完善环评从业人员行为准则,加强对环评机构的管理和违规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