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碳捕集”相关结果625

      来源:中国石化新闻办2021-04-12

      4月9日,记者从中国石化新闻办获悉,中国石化华东石油局与南化公司合作建设的ccus(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示范基地,年捕集二氧化碳超10万吨,这是中国石化加快推进绿色低碳化进程的具体体现,将为净零排放打下坚实基础

      碳中和背景下石油石化行业发展动向及建议

      来源:流程工业2021-04-09

      由此可见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较大,能源系统要继续提高非化石能源比例,需要大力发展新能 源和可再生能源,同时要采取存量开展节能和淘汰落后、二氧化碳捕集、推动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以及加强碳交易等多项措施。...“十四五”期间,要坚决淘汰落后、低效产能,加大对可再生能源资源的利用力度,积极发展生物基材料,推进重点行业和重要领域绿色化改造,加快部署二氧化碳捕集、封存和利用,开展智慧能源大脑建设,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环保行业研究:碳中和背景下的环保展望

      来源:中国银河证券2021-04-09

      首先是减少碳排放,主要是发展非化石 能源,逐步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其次是发展可以实现净零排放的工艺过程和技术,取代传 统的工业过程,把温室气体排放减少到最低限度,实在无法减排的部分通过碳汇、碳捕集和封

      碳中和系列报告:碳中和背景下的路径指引及行业展望

      来源:长城证券2021-04-08

      负碳技术可以为可再生能源为主的电力系统增加灵活性,是最终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必要技术,这类技术主要包括农林碳汇,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应用(ccus)等。实现碳中和的政策抓手包括碳交易和绿色金融。

      来源:中信证券研究2021-04-07

      4)预计到2030年中国每年碳捕集规模可以达到4亿吨二氧化碳,2050/2070年分别达到16亿/20亿吨二氧化碳。

      来源:北大纵横2021-04-07

      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以下称“ccus”)被公认为显著减少燃煤发电、煤化工等碳排放最具可行性的技术,即把生产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进行捕获提纯,继而投入到新的生产过程中进行循环再利用或封存。

      来源:人大重阳2021-04-06

      应对气候变化,我们需要减少人为温室气体排放,其中能源行业是最主要的,主要的方法包括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和节能,发展可再生能源和碳捕集和封存。...提高能源效率和节能,发展可再生能源曝光率高,而碳捕集和封存(ccus)则涉及较少。ccus本身也耗能,目前成本较高,因此一直是比较有争议的。

      魏一鸣:关于我国实现碳中和的对策与建议

      来源:北理工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2021-04-05

      我国在2031-2060年的30年内需要实现净碳排放从108-111亿吨至0吨,其中能源系统低碳转型仍然是重点,这不仅影响 “碳中和”的实现,也影响实现“碳中和”的代价,对于难以消除或降低的碳排放可由碳捕集

      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与碳减排的定量分析研究

      来源:再生资源信息网2021-04-02

      要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目标,需要采取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包括采用源头减量、能源替代、节能提效、回收利用、工艺改造、碳捕集及利用等各种方式。

      “碳中和”产业图谱与指数构建

      来源:广发策略戴康2021-04-01

      短期内煤炭难以突破碳排放的瓶颈,可率先推进煤炭与可再生能源耦合发展;(2)运用智能变频永磁驱动等节能技术降低矿用设备能耗,降低开采电热碳排放;(3)优化提高用煤质量,减少烟气处理过程中间接碳排放;(4)发展碳捕集

      来源:我的钢铁网2021-04-01

      实施重大节能低碳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开展近零能耗建筑、近零碳排放、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重大项目示范。开展60个大中城市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

      来源:全球碳捕集与封存研究院2021-03-31

      capture and permanently store around 40 million tonnes of co2each year.正如 ipcc 和其他权威机构、研究和政府所强调的那样,碳捕集与封存

      碳中和行业发展研究报告

      来源:资产交易信息2021-03-29

      直接空气碳捕集(direct air captur...ccus(碳捕集、封存和利用)技术指在生产过程中提纯二氧化碳,通过管道、公路、铁路等进行压缩运输,从而加以利用,或注入深层地质构造进行封存的相关系列技术。

      解码“碳中和”—“三大方向”+“七大领域”把握碳中和机遇

      来源:策略研究2021-03-29

      人类活动造成的二氧化碳排放,通过植树造林增加碳吸收、碳捕集等人为移除活动,最终实现人为移除与人为排放相抵消,则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净增量为零。...人为移除则是人类从大气中移除二氧化碳,包括植树造林增加碳吸收、碳捕集等。人为移除与人为排放相抵消,则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净增量为零。

      来源:新材料情报NMT2021-03-26

      更重要的是,生物质能不仅能实现碳中和,生物质加ccs(碳捕集和封存),即beccs还可以实现负碳排放。但是,目前我国对有机废弃物能源化利用率不足5%。

      来源:中国环境2021-03-25

      我国的钢铁产业盘子大、规模大,将来低碳减排必然要求对这些存量进行消化,会带来资产的搁置或者提前退役;同时,我国钢铁行业以长流程为主,未来如果涉及低碳化的改造难度比较大,而且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在技术方面,包括氢冶金、碳捕集等低碳技术或者零碳技术应用方面存在很多不确定性

      “两个替代”和中国能源互联网将对我国碳中和贡献度超80%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03-24

      ccs主要用在难以脱碳的领域,例如水泥、钢铁、煤化工、火电等,并且要与碳捕集后的利用相结合,总体上ccs是补充性手段。...在全面中和阶段,依托深度脱碳、碳捕集与封存技术和碳汇资源中和剩余少量的化石能源碳排放,有望2055年左右实现全社会碳中和。另外,基于中国能源互联网的减排方案,全社会减排成本相对较低。

      降低成本19%!美国科学家展示一种低成本<mark>碳捕集</mark>技术

      来源:byteclicks2021-03-22

      这项新技术与商业化的同类技术相比,完成同样的任务所需的能量减少了17%,超越了阻碍其他形式的碳捕集技术在工业上广泛使用的障碍。而且它可以很容易地应用在现有的碳捕集系统中。...作为降低碳捕集成本的马拉松式研究工作的一部分,化学家们现在已经展示了一种捕集二氧化碳(co2)的方法,与目前的商业技术相比,成本降低了19%。

      中国工业园区低碳发展路径研究

      来源:中国环境管理2021-03-22

      通过产业结构调整、能效提升、能源结构优化、碳捕集等低碳路径,2015—2050年全国园区预期可减排co218亿吨,在2015年基础上减排60%以上;其中,2015—2035年减排8亿吨,2035—2050

      深度解析碳交易 关注四大配置方向

      来源:招商策略研究2021-03-21

      主要包括可再生能源(风电、光伏、水电、生物质能等)、垃圾焚烧与填埋、湿垃圾沼气处理、ccs(碳捕集与储存)、林业碳汇以及电动汽车的充电站/充电桩运营。(4)出售碳排放配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