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达峰”相关结果4383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6-03-30

      3月23日,中国2030年碳排放达峰的路径分析基于技术和经济两个角度国际研讨会在京召开。...研究显示,若要实现二氧化碳排放达峰目标,2030年二氧化碳排放量需要较现有政策情景下降17亿吨,届时峰值在110亿吨左右,碳价需要达到130元/吨。

      来源:中国企业报2016-03-28

      目前来看,中国煤炭消费总量很有可能在2013年已达峰值,未来煤炭消费难以明显高出2013年的水平。在经济新常态下,未来五年经济增速将进一步下调,从而使能源需求总量增速降低。

      来源:中国金融信息网2016-03-24

      为了让二氧化碳排放2030年左右达到峰值并争取尽早达峰,使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总的资金需求是41万亿元人民币。

      来源:易碳家微信2016-03-12

      会议的相关报告指出,我国碳减排形势严峻:2020年行动目标是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 二氧化碳排放2030年左右达到峰值并争取尽早达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

      来源:环球网2016-03-08

      该报告的第一作者、来自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弗格斯格林说,若该趋势继续下去,就将表明中国的碳排放已达峰值。这将成为国际社会解决碳排放问题和抗击气候变化的一个里程碑。

      来源:环境经济2016-03-01

      2014年apec会议期间,中美在北京发布《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中国作出承诺,计划在2030年左右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且将努力早日达峰,并计划将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20%左右。

      来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6-02-29

      我国也于2015年6月向联合国提交了自主贡献文件,提出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将在2030年左右达到峰值并争取尽早达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

      来源:国家电网杂志2016-02-24

      二氧化碳排放 70% 是能源消费造成的,所以二氧化碳排放达峰的前提是能源消费总量得到遏制和控制。

      来源:发改委2016-02-23

      组织编制十三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全面落实应对气候变化规划和我国国家自主贡献文件,确保实现我国2020年应对气候变化目标任务,为2030年左右实现碳排放达峰奠定基础。

      来源:中国电力报2016-02-20

      我国也于2015年6月向联合国提交了自主贡献文件,提出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将在2030年左右达到峰值并争取尽早达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至65%。

      来源:中国证券网2016-01-27

      实现我国2030年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且将努力早日达峰的总目标,内燃机工业节能减排任务艰巨,责任重大。

      来源:北极星环保会展网2016-01-08

      无论是重塑能源、应对气候变化,还是能耗总量实现达峰的途径提高能效都是政府首推的核心方式,节能服务产业大有可为,应乘势而上,应势而为,创新服务,创新模式,为企业插上腾飞的翅膀。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6-01-06

      解振华表示,巴黎会议前,中国向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提交了中国国家自主决定贡献文件,明确中国二氧化碳的排放2030年左右要达到峰值,并且力争尽早达峰

      来源:国际节能环保网2016-01-05

      全球将尽快实现温室气体排放达峰,本世纪下半叶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5-12-30

      具体到我国,要从相对强度减排逐步过渡到碳排放总量达峰,再到碳排放总量绝对减排。

      来源:中电新闻网2015-12-16

      发展阶段、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国际责任担当,提出了2020年后国家自主决定贡献的减排目标,包括到203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60%~65%、非化石能源比例提高至20%左右、二氧化碳排放尽早达峰值以及森林蓄积量增加等多方面减缓气候变化指标并付诸实施

      来源:新华日报2015-12-15

      全球将尽快实现温室气体排放达峰,本世纪下半叶实现净零排放。据《环球时报》报道,木槌落定时,现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难以抑制激动情绪的与会代表欢呼、拥抱,一些人甚至喜极而泣。

      来源:券商中国2015-12-14

      全球将尽快实现温室气体排放达峰,本世纪下半叶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根据协定,各方将以自主贡献的方式参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

      来源:中国宁波网2015-12-09

      据测算,2011年宁波碳排放达到高点,2012年首次出现下降,预期十二五期间万元gdp碳排放量累计下降20%以上,宁波有望于2018年成为全国率先达峰的城市。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5-12-09

      我国在十三五规划中提出了碳减排绿色指标,包括2020年约束性指标(《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2014-2020年)》等),以及2030年碳排放达峰,碳强度比2005下降60-65%,非化石能源比重占一次能源消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