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数据造假”相关结果591

      来源:E20环境平台2015-11-03

      行业核心观点:新部长新思路,从清理红顶中介、肃清数据造假、上收监测权,到最新出台价格改革意见都指向一个目标:环境质量改善。...效果导向时代来临:中国的产业发展与决策层思路密不可分,新部长新思路,从清理红顶中介、肃清数据造假、上收监测权,到最新出台价格改革意见都指向一个目标:环境质量改善。

      来源:安信证券2015-11-03

      其中监测垂直管理制度是为了防治地方监测数据造假,将其对地方环境监测站的事权进行上收,此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明确要求环保部适度上收国控点的生态环境监测事权,事权上收将防止地方进行行政干预...监测执法垂直管理,行业监管不断趋严:此次环保监测监察垂直管理,将有效避免地方干预监测数据,并加强对地方的环保责任追究。

      来源:法治周末2015-10-28

      无独有偶,日前,环保部通报了21件2015年上半年典型环境违法案件,其中有3件涉及伪造篡改环境监测数据,且均为水务企业,环保部也公布了其数据造假的具体指标以及情况。...这次事情显现出可口可乐在公司管理方面的一些问题,甘肃省相对偏远,在人员配备、监管以及高层的飞行检查方面都可能有所欠缺10月20日,甘肃省中粮可口可乐饮料有限公司(甘肃中粮可口可乐)被爆出伪造环保监测数据

      来源:辽沈晚报2015-10-28

      然而,由于该企业1#、3#机组在2013年存在烟气在线监测数据造假、脱硫设施投运率低的问题。也就是说,沈阳华润热电拿了国家给予的几千万脱硫补助却没有按标准脱硫,因此被环保部通报处罚并挂牌督办。

      来源:E202015-10-23

      有人说修复行业有上百个亿的市场,这是数据造假的结果,土壤修复在大量被注水以后,可能会快速膨胀,但是会留下隐患。对此,赵保军从整体的竞争格局分析到,土壤修复还处在一个萌芽期的状态。

      来源:中国环境报2015-10-21

      对环境监测的不信任、数据造假、地方政府干预等各种不良问题的产生,归根到底源于环境监测没有守住环境监测质量这根红线。...一线运行维护人员技术水平有限,大多数只能保证在线仪器设备正常运转,至于仪器运行原理、异常数据修复等无法做到。反映出来的监测数据只是仪器显示数据,而仪器是否测出当地真实环境质量不得而知。

      来源:柚动在线2015-10-15

      当前环保部门的数据公信力不高,数据公开和共享程度低,饱受社会的诟病。数据造假数据不准不仅造成环境管理混乱,而且会误导环境决策,甚至会导致决策失误,造成严重的后果。

      来源:东吴证券2015-09-29

      新部长新思路,清理红顶中介到肃清数据造假、上收监测权,都指向一个目标:环境质量改善。

      来源:工人日报2015-09-23

      现场暗查时,环保部门发现北京市通州区漷县污水处理厂在线监测设备未从出水口取样,而取自于外置的两个盛水塑料桶,在线监测数据、上传数据与手工取样监测数据存在明显差异,在线监测数据造假,超标排放污染物。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15-09-18

      ,在线监测数据造假,超标排放污染物。...1.北京市通州区漷县污水处理厂(运营单位:北京圣氏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机构代码:72634100-7):现场暗查时,该企业在线监测设备未从出水口取样,而取自于外置的两个盛水塑料桶,在线监测数据、上传数据与手工取样监测数据存在明显差异

      来源:中国仪表网2015-09-16

      事实上,机动车尾气检测数据造假并非新闻。自北京等地严重雾霾天气频发以来,机动车尾气屡屡被认为是首要污染源,尾气检测就引起了人们的注意,相关数据造假也屡被曝光。...颜梓清认为,检测数据造假泛滥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对于向社会出具虚假数据的企业,目前法律上没有明确的处罚规定,这些企业能够随意地人为操纵检测数据

      来源:东吴证券2015-09-09

      从清理红顶中介到肃清数据造假、上收监测权,都指向环境质量改善。

      来源:经济参考报2015-09-08

      生活性排放等物质和行为纳入监管范围,严控船舶大气污染排放,加强重污染天气预警,加强环境风险的预防和控制,细化社会参与和监督,推行排污权交易,加强与《环境保护法》衔接,增加行政处罚条款,加强行政强制力,惩处监测数据造假

      来源:阳光时代律师事务所2015-09-03

      对监测数据造假的,不仅要没收违法所得,并处十万以上五十万以下罚款,还有可能取消检验资格。

      来源:法治周末2015-09-02

      生活性排放等物质和行为纳入监管范围、严控船舶大气污染排放、加强重污染天气预警、加强环境风险的预防和控制、细化社会参与和监督、推行排污权交易,还加强与环境保护法的衔接、增加行政处罚条款、加强行政强制力、惩处监测数据造假

      来源:长江网2015-08-31

      政府部门应切实做好环境的监测调查工作,严惩环保数据造假官员。立足新颁布的规章制度,制定和完善地方性法规,加强环境执法监督。第二,开展环境保护大检查,对违法的特别是未批选建的企业进行全面排查。...日前,国办要求环保部上收环境监测权,并严查官员篡改环境监测数据等,这项规定能形成良好的倒逼机制,提高环保监测真实性、有效性、时实性和高效性,增加环保违法的成本,促使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更加重视环境治理,值得肯定和点赞

      来源:中国网2015-08-31

      生活性排放等物质和行为纳入监管范围、严控船舶大气污染排放、加强重污染天气预警、加强环境风险的预防和控制、细化社会参与和监督、推行排污权交易,加强与《环境保护法》衔接、增加行政处罚条款、加强行政强制力、惩处监测数据造假

      来源:北极星节能环保网整理2015-08-21

      ,但近一段时间环境监测数据造假事件频频出现,受到社会广泛关注。...为保障环境监测数据准确,一方面环境保护部组织编写了《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处理办法》及其配套的《技术判定细则》,对环境监测数据造假的行为进行严格约束,预计这两份文件将在今年年底前正式出台。

      来源:红网2015-08-15

      环境监测数据不统一,虽说有新《环保法》利剑在喉,但在利益之下,政府和企业都宁愿铤而走险,选择数据造假这条最省钱,也最省事的路。现实中,我们考核政府和企业的环保工作,监测数据无疑是一个重要的衡量尺度。

      来源:荆楚网2015-08-14

      笔者认为,对不透明的环保造假门必须关紧,坚决铲除数据造假的政绩毒瘤,对改数据官员要亮红牌打板子,踢出局,对监测数据上弄虚作假的必须坚持零容忍,加大打击力度,严厉惩治违法违纪案件,对相关责任人也要严肃问责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