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极端气候”相关结果424
      刘智晓:碳中和视角下城市可持续排水系统构建及评估指标体系

      来源:中国给水排水2022-06-27

      摘要:气候变化是人类发展面临的威胁之一,面对极端降雨显著增加和城市的不断扩张,传统城镇排水系统的脆弱性日益凸显,“碳中和、碳达峰”战略背景下如何系统构建面向未来的可持续排水系统(suds),提升面对复杂外部扰动因素下排水系统的可靠性与韧性

      常德市“十四五”应对<mark>气候</mark>变化专项规划印发!

      来源:北极星大气网2022-06-09

      极端天气略有增加。近60年来,我市高温热浪天气明显增多,增加速率为2.42d/10a,日极端高温大于35℃年平均日数23天,连续最大日数平均8.3天。...21世纪以来,日极端高温大于35摄氏度年平均日数28.8天,连续最大日数平均9.5天,2020年平均酷热日数为3.5天,较常年偏多2.22天。

      来源:中国建设报2022-06-02

      近20年来极端降水事件的出现概率大增,并呈逐年增加趋势。应结合气候变化背景下局地暴雨时空分布变化特征分析,及时修订城市暴雨强度公式和城市防洪排涝有关规划,充分考虑洪涝风险,编制不...在城市快速发展与气候变化双重影响下,近年来城市内涝灾害频发,内涝已经成为影响城市防汛安全的重要问题。

      来源:中国建设报2022-06-01

      建成区的现状问题从内涝防治角度来看,城市建成区的现状问题是多方面的,有气候变化导致极端天气的客观因素,也有城镇化发展过程中造成的难以避开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城镇化快速发展导致排水防涝设施建设滞后

      来源:中国建设报2022-05-31

      随着气候变化,一些地区的降雨规律也发生了明显变化,要及时修订暴雨强度公式,反映出这些变化和特征。二是研究确定长短历时设计暴雨。...学习东京等城市的经验,确定一个城市可能出现的最极端的降雨,通过模型分析这种降雨条件下的淹没情况。四是搭建内涝模型,明确边界条件,识别城市洪涝风险。

      全文 | 重庆市应对<mark>气候</mark>变化“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

      来源:重庆市生态环境局2022-05-13

      重庆是气候变化敏感区,受全球及区域尺度气候变化的影响,气候正经历变暖过程,总体呈气温升高,降水增多,暴雨、高温、干旱增多增强,大风、冰雹、短时强降水、雷电等强对流天气极端性突出的趋势,导致风、光、水、热等气候资源不稳定性进一步增大

      来源:中国建设报2022-04-29

      对超过内涝防治标准的极端强降雨,还应通过建立智慧预警和应急管理体系来有效应对。...海绵城市适用于任何气候和土壤条件,应成为城市更新和未来城市建设的核心“标配”。

      来源:北极星水处理网2022-04-28

      既要扭转过度依赖工程措施的治理方式,也要改变只强调生态措施和源头治理的思路,避免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五)坚持因地制宜。...海绵城市建设应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结合气候地质条件、场地条件、规划目标和指标、经济技术合理性、公众合理诉求等因素,灵活选取“渗、滞、蓄、净、用、排”等多种措施组合,增强雨水就地消纳和滞蓄能力。

      来源:北极星水处理网2022-04-07

      要深刻汲取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教训,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和经验主义,始终对城市内涝灾害保持高度警惕,充分认识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极端天气引发灾害的多发性、危害性,主动适应和把握排水防涝的新特点、新规律

      镇江案例:河、闸、站优化运行调度策略

      来源:给水排水2022-03-31

      根据模型模拟结果和实际情况,提出预将水位、增设闸站、调整工况等具体优化运行调度方案,并使用infoworks icm检验调度方案的效果,为研究区域排水系统满足30年一遇的防涝标准提供技术支撑,为城市应对极端气候带来的严重内涝提供参考和借鉴

      加拿大约克区市政环境服务局在整体竞争力提升的创新实践

      来源:净水技术2022-03-23

      二是现有的基础设施服务能力应对湿润气候极端情况能力还不足,而且这种应急能力的需求迫切性越来越强。...其中,目前的污水处理系统的设计能力仅能应对25年一遇的暴雨强度,而且近年来类似极端气候发生的频率、强度和持续时间都在不断增加,最近的2年中已经发生了4次100年一遇强度的暴雨事件。

      来源:重庆生态环境2022-01-06

      极端不利气象条件影响,经重庆市生态环境局与四川省生态环境厅、重庆市气象局会商,1月4—10日重庆市会出现连续区域性空气污染过程,首要污染物为pm2.5。...另外,我市冬春季高湿、多雾的气候特征,还会促进气态污染物向二次颗粒物快速转化和颗粒物吸湿增长,造成pm2.5浓度上升、大气能见度下降,这也是我市冬春季空气污染的原因之一。如何应对冬春季空气污染天?

      王天义:碳中和目标下的PPP模式创新——从以人为本到以碳为本

      来源:清华PPP研究中心2021-12-31

      近几年频发的极端天气事件甚至某些疾病不可遏制的大流行,很可能是地球变暖带来的后果,而人类不当活动又是地球变暖的主要原因。...当前全球正面临着两大艰难挑战:新冠疫情和气候变化。新冠疫情全球蔓延,多轮反复,世界经济陷入衰退,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艰苦努力构成巨大压力。

      山东省“十四五”应对<mark>气候</mark>变化规划(征求意见稿)

      来源:北极星大气网2021-12-21

      同时,我省位于气候变化的敏感和脆弱地带,极端天气事件在气候变化进程中发生强度和频率呈升高趋势,对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应对气候变化体制机制更加健全。充分发挥省应对气候变化领导小组作用,贯彻落实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重大战略、方针和政策,研究部署、协调推进全省应对气候变化工作。

      来源:北极星水处理网2021-11-24

      但随着气候多变,极端天气频发,排水防涝设施不完善、建设标准偏低、应急管理能力不强等短板仍然存在。

      湖北兴山县垃圾焚烧发电工程焚烧发电系统设备采购项目招标公告

      来源:中国电建集中采购平台2021-11-17

      兴山县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季冷暖多变,雨水较多;夏季雨量集中,炎热多伏旱;秋季多阴雨;冬季多雨雪、早霜。由于地形复杂,高低悬殊,气候垂直差异大。...兴山年平均气温在 15.3℃左右,极端最高气温为 43.1℃,极端最低气温为-9.3℃。年平均无霜期,低山 272 天,半高山 215 天,高山 163 天。

      集萃人才·碳索未来 | XPRIZE Carbon Removal中国预热赛(常规组)成功举办

      来源:北极星环保会展网2021-11-09

      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主任、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刘庆在致辞中表示,面对越来越频繁的极端天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尤其是co2 排放已经成为全球共识。“双碳”目标已成为我国未来40年的重大战略任务。...xprize能源与气候部副总裁marcius先生在致辞中表示:第二十六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正在苏格兰召开,气候变暖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最大的挑战。

      厘清定义:“双碳”的基本概念与产生背景

      来源:中大咨询能源Plus2021-11-05

      气候变化对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产生了破坏性的影响,包括极端天气事件的增多、海平面上升、农作物生长受影响等,因此控制碳排放以减缓全球气候变暖,从而促进人类社会健康发展成为了重要的全球议题。

      最新世界气象组织《温室气体公报》:一年一个新记录

      来源:地球 Nuance2021-10-28

      除了升温,这还意味着出现更多的极端天气,包括酷热和降雨、冰融化、海平面上升和海洋酸化,并伴随着深远的社会经济影响。今天人类活动排放的二氧化碳大约有一半仍然存在于大气中。...还是在10月25日,经合组织(oecd)秘书长在关于未来气候融资水平的声明中表示,根据新的经合组织分析,发达国家为发展中国家的气候行动提供和动员的气候资金可能在2023年达到 1000 亿美元。

      “不再新建境外煤电项目”+2060碳中和承诺一周年:我们还能排放多少以及打算排放多少?

      来源:中国人民大学生态金融研究中心2021-10-26

      这个曲线也告诉我们,每排放一吨二氧化碳都会增加升温,所以二氧化碳净零排放也即是碳中和极端重要。现有证据也偏向于表明,实现二氧化碳净零排放后,地球的升温将会停止。...,但是毫无疑问过去一年来全球气候治理已经呈现出全新的局面。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