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气候变化谈判”相关结果55

      来源:无所不能2014-11-20

      相关用词的变化过程显示,国际气候变化谈判目标的约束力不断被弱化,各方逐步倾向于灵活但尽力而为的国际合作机制。...2014年11月12日,北京apec期间中美两国政府发表了关于气候变化的联合声明,引发国际媒体和专家学者的广泛热议,自然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这里走一点偏锋咬文嚼字,试从文字的角度试图解读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的内涵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4-11-19

      《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会给相关谈判鼓劲,有助于12月1日在秘鲁首都利马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次缔约方大会,并便于2015年年底在巴黎敲定新的全球气候条约。

      来源:中国青年报2014-11-14

      中国环境规划院副院长王金南说,此次中美两国的联合声明,将为明年在巴黎举行的气候变化大会注入活力,推进全球气候谈判的进程。...媒体评价说,这是全球气候变化谈判进程中最重要的双边共识。尤其是,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率先对排放量峰值达到的时间作出承诺,被认为展现了一个负责任国家的形象。针对此举将对中国国内经济和环境产生哪些影响?

      来源:无所不能2014-11-13

      随后,习近平主席在接受英国《独立报》(the independent)采访时表示,我们都同意在明年巴黎的国际气候变化谈判上必须能取得一致。...中美双方12日在北京发布应对气候变化的联合声明。

      来源:中国青年报2014-11-13

      中国环境规划院副院长王金南说,此次中美两国的联合声明,将为明年在巴黎举行的气候变化大会注入活力,推进全球气候谈判的进程。...媒体评价说,这是全球气候变化谈判进程中最重要的双边共识。尤其是,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率先对排放量峰值达到的时间作出承诺,被认为展现了一个负责任国家的形象。针对此举将对中国国内经济和环境产生哪些影响?

      来源:财新2014-11-11

      但最近几年美国页岩气革命成功,用页岩气发电能大幅度减排,美国在气候变化谈判中的地位提升了。它腰杆子硬了,有底气了,也会更积极地应对气候变化。...具体的问题,比如应对气候变化、清洁能源包括核电技术的使用,都会给双方提供很多话题。中外对话:这些年来,美国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方面,态度有何变化?

      来源:法制日报环球法治2014-09-30

      与此前雄心勃勃旨在达成有法律约束力的哥本哈根会议不同,此次纽约峰会一方面是为2015年气候变化新协议谈判凝聚政治推动力,另一方面是敦促各国积极采取措施应对气候变化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14-09-19

      原则宣誓我国2020年之后应对气候变化的强化政策,我们愿意同世界一道推动气候变化谈判如期达成协议,为保护全球气候作出新的重要的贡献。下面,我愿意回答媒体朋友们提出的问题。谢谢大家。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14-08-07

      按照《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的要求,推动适应气候变化工作。以积极建设性姿态参与气候变化国际谈判和国际合作,为今年年底联合国气候变化利马会议做好准备。

      来源:浙商网2014-06-10

      目前国际气候变化谈判中坚持的是1992年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里确定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发达国家率先减排,并给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发展中国家在发达国家技术和资金支持下,采取措施减缓或适应气候变化

      来源:经济参考报 记者:闫磊2014-04-22

      据海德嘉的新闻发言人透露,她将于4月23日至26日访华,届时将与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徐绍史、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解振华和外交部副部长刘振民等中方代表就国际气候变化谈判以及中欧应对气候变化合作举行会谈。

      来源:中国科学报2013-11-27

      经过近两个星期的紧张谈判与舟车劳顿,已过古稀之年的杜祥琬声音中略带疲惫。重要的是世界各国要善于从应对气候变化气候变化谈判中吸取一些教训,并且坚持不懈地作出努力。杜祥琬说。实际上,这样的努力从未间断。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3-11-25

      在积极建设性参与气候变化国际谈判的同时,本着对本国人民和人类长远发展负责的精神,中国已就应对气候变化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政策措施。...这是本次气候谈判所面临的最重要背景之一。各国政府将刺激经济增长作为主要目标,气候变化的问题被放在次要的地位。

      来源:中国低碳网2013-04-28

      很长一段时期以来,欧盟一向标榜自己引领了全球气候变化谈判。而在此次关于ets的表决之后,这种自吹自擂的论调将变得苍白无力。...该信号也将影响各成员国的气候政策,如与可再生能源相关的政策。不过这也并不意味着如部分环保人士所担心的那样导致欧洲的整个气候变化有关的政策体系将土崩瓦解。

      来源:上海商报2013-04-08

      这是因为国内的资源税改革尚未全面推行,大的税制改革不能过于密集,需要为碳税开征留下一定的过渡期,有关碳减排政策也需要根据国际气候变化谈判适时择机出台。...(作者系经济学博士,现就职于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政策法规部)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