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水资源监测体系”相关结果119

      来源:学习时报2021-02-26

      建设海洋生态预警监测体系,提升海洋防灾减灾能力。五是建立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的科技支撑体系。加强理论研究与工程实践的衔接,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增强关键技术和措施的系统性和长效性。...健全生态环境监测评价制度,开展自然资源统一调查监测评价和统一确权登记,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监管有效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促进自然资源资产节约集约开发利用。

      来源:《瞭望》2021-01-28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生态环境部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局独立成为流域管理机构后也面临“烦恼”:机构改革后,原长江流域水资源保护局和长江委水文局为主体的流域监测体系不复存在,失去了采集第一手数据的“触手

      来源:中国报告大厅2021-01-22

      近年来,我国水文继续采取多方面举措,包括加强西部地区水文站网布设、补充大江大河源区和西部无人区水文监测站点、充实地下水超采区的监测站网、建立水资源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强化河湖水生态系统监测力度,健全完善水文应急监测体系

      来源:《环境与发展》2021-01-11

      3 典型城市智慧水务建设方案3.1 北京“4511”水务信息化综合体系“4511”即“防汛、水资源、水环境和水生态管理”四大监测体系,“洪水控制体系、水源控制体系、城市供水控制体系、城市排水控制体系、生态河湖控制体系

      来源:城乡建设2020-12-29

      目前虽然已经建立了工程调度、供排水监测水资源管理、河湖管理等方面的监测采集系统,但是,受限于投资预算、技术发展、业务需求等原因,感知监测体系存在覆盖范围不够、数量不足,监测种类不全面、技术标准不统一等问题

      来源:南昌县发布2020-12-23

      坚持监测与监管联动为确保水源地保护工作的常态化,南昌县不断健全完善日常监测、长效监管的工作体系。一方面,完善日常监测体系。...下一步,南昌县将进一步强化工作举措,切实做好水资源保护工作。强化污染防治。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0-12-09

      到2025年,配合国家和广东省建立地下水污染防治管理体系和地下水环境监测体系;农村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水质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典型地下水污染源得到有效监控,地下水污染加剧趋势得到有效遏制。...2025年底前,落实国家和省的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地下水污染状况调查评估、地下水污染风险防控和修复、地下水环境监测等相关制度,逐步实现地下水污染防治全面监管。

      来源:敬业集团2020-06-16

      铁水运输封闭加盖投资建设厂区空气质量监测体系,配套46套空气微型站,实现空气质量监控全覆盖,对厂区pm2.5、pm10、tsp、噪声等进行实时监控,通过手机app查询所属区域内实时动态数据,实现厂区内颗粒物防治的...该工程日处理能力36000吨,将集团所有污水全部回收净化处理,循环使用,处理后的水可以浇花养鱼,实现污水零排放的同时,大大减少了水资源的消耗,吨钢耗新水由原来的4.5m降低至1.8m。

      来源:北极星水处理网2020-06-04

      二、重点工作通过深化重点流域、饮用水源、黑臭水体、入河排污口、地下水污染、工业聚集区等六项治理,提升水污染防治、水资源利用、水风险防范三大水平,优化区域产业结构、水资源配置、制度保障三大体系,积极谋划“

      来源:新华社2020-05-29

      “要统筹资源,建立精密的科学监测体系。”他建议,充分利用各部门现有资源监测站点,统筹卫星、地面观测,深化部门合作,实现信息共享,形成合力,推进建立精密的生态环境综合观测网络。

      罗湖区将在深圳率先启用“智慧水务”

      来源:深圳热线2020-05-20

      据了解,罗湖水资源非常丰富,共有20条大大小小的河道。...、水务综合监管平台的建设,建立了“陆河统筹、天地一体、上下协同、信息共享”的智能化监测管理体系,初步建成水生态水环境监测体系,同时集成多源数据,以达到水务数据的透彻感知、全面互联。

      来源:基层建设2020-05-19

      2.2建立地下水污染监测体系当前我国正在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该战略中对于污染也提出了治理的要求,所以我国必须要重视地下水污染治理工作,建立完善的地下水污染监测体系,在各个地区设置好相应的监测点,对地下水的水质情况进行实时监测

      来源:北极星环境修复网2020-05-09

      (省生态环境厅牵 头,省自然资源厅、住房城乡建设厅、水利厅、农业农村厅、卫 生健康委等参与,各级政府负责落实。以下均需各级政府落实, 不再列出) (二)建立地下水环境监测体系。...到 2025 年,基本建立全省地下水环境监测体系;县级及以 上城市集中式地下水型饮用水源水质稳定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 达到国家要求;典型地下水污染源得到有效监控,地下水污染加 剧趋势得到有效遏制。”

      来源:给水排水2020-04-24

      充分利用物联网、卫星遥感、雷达遥测、视频监控、全球定位与信息感知等技术方法,形成对重点监测区域的水安全、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的立体监测网络,建设成布局合理、结构完备、功能齐全、高度共享的“空天地一体化

      来源:环境黑板报2020-03-06

      涉水资产运营维护体系有待加强经过三年多的试点建设,在水资源、水安全、水环境、水生态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海绵试点效果逐步显现,随之将分批...监测评价体系有待优化随着海绵城市建设工作推进,各个城市至少试点城市都要建立海绵城市监测体系,要非常明确海绵城市建设监测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1)后续长期运营效果评估;(2)用于相关海绵设施(绿色设施

      来源:上海环境2020-01-13

      二主要任务(一)保障地下水资源环境安全全面分析全市地下水资源状况、地下水应急供水能力,提出本市战略储备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保障条件,建设并完善供水安全保障体系

      来源:《基层建设》2019-12-27

      1.建立有效的地下水水质监测体系。...同时地下水也是人们生活用水主要来源,但是地下水资源在经过长期开采之后,目前地下水不仅面临着干枯的问题,同时还因为社会大面积开展工业化进程,在一定程度上也使得地下水水质受到了影响。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19-12-23

      一、 基本概况(一)资源现状重庆市水文地质条件较为复杂,地下水分布不均衡,长江干流区、乌江水系岩溶地区地下水资源量丰富,西部地区地下水资源量少。...到2025年,建立完善地下水污染防治管控体系、全市地下水环境监测体系;典型地下水污染源得到有效监控。到2035年,力争全市地下水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生态系统功能基本恢复。

      来源:北极星环境修复网2019-11-06

      、控风险、保安全”四方面,加快监管基础能力建设,建立健全法规标准体系,加强污染源源头防治和风险管控,保障我省水安全,实现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聚焦地下水型饮用水源安全保障薄弱、污染源多且环境风险大、环境监测体系不完善、保障不足等问题,结合重点区域、重点行业特点,加强地下水污染风险防控体系建设。4.明确责任,循序渐进。

      来源:新华社2019-09-18

      强化技术和数据支撑,加强精准完备的监测体系建设,提升新安江水质监测能力,健全完善新安江主要干支流水质监测网络。...探索实施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制定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行动计划。健全生态补偿标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