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碳期货”相关结果76

      来源:中国环境2021-02-12

      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通过创新产品工具、提高定价合理性、加强环境风险管理等手段,继续发展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基金等产品,建设碳市场,发展碳期货。五是加强绿色金融国际合作。

      来源:长江商报2021-02-08

      全球碳金融市场每年交易规模超600亿美元,碳期货年交易额占1/3。...如果是仅仅以现货交易,不推行期货交易,其交易金额是每年12亿到80亿元。如果加上期货,那么交易金额就会大幅度提升,有可能每年的交易金额达到600亿到5000亿元。

      来源:气候行动青年联盟 CAYA2021-01-20

      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支持机构及资本积极开发与碳排放权相关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有序探索运营碳期货等衍生产品和业务。探索设立以碳减排量为项目效益量化标准的市场化碳金融投资基金。

      来源:券商中国2021-01-15

      全球碳金融市场每年交易规模超6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900亿元),碳期货年交易额占1/3。...全球碳金融市场每年交易规模超6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900亿元),碳期货年交易额占1/3。为起步最早、市场交易最活跃的品种。值得注意的是,央行研究局课题组指出,碳市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较大。

      来源:央行2021-01-13

      其中,起步最早、市场交易最活跃的品种是碳期货,年交易额占1/3。新冠肺炎疫情对碳市场造成较大影响。疫情全球暴发之初,碳市场严重受挫,国际碳价大幅波动。

      来源:中国发展门户网2020-12-23

      我国金融业对碳交易涉及并不多,只是对某些领域开展融资贷款,创新度低,相关业务的财务会计处理机制的缺乏,近年推出的碳基金、碳保险、碳期货等产品发展缓慢。...引进机构投资者,提高银行在碳金融方面的参与度,大力推进包括碳交易类、碳融资类、碳支持类产品在内的碳配额质押贷款、碳基金、碳配额托管,绿色债券等业务,探索以配额核证减排为标的碳质押、碳抵押、配额回购以及碳交易期货等碳金融产品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0-12-02

      “低碳发展不是影响经济,而是促进经济与环境实现双赢”事实上,自2013年碳市场陆续开市以来,北京、上海等7个试点已形成各自的碳交易体系,并积极探索碳期货等金融业务。

      来源:美国环保协会2020-10-27

      《意见》中提出,“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支持机构及资本积极开发与碳排放相关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有序探索运营碳期货等衍生产品和业务”。...建议在上述产品的设计和开发过程中总结各试点前期形成的经验教训,积极借鉴欧盟配额期货市场运营和管理的经验,在条件成熟的地区进行碳金融创新的先行先试。

      来源:《中国房地产业·上旬》2020-06-01

      由于企业只需要在履约期拥有对应的碳排放配额,而在持有期间,企业可以根据市场波动自由买卖碳配额,形成投资收益,因此吸引了金融机构与投资机构介入形成交易平台,并逐渐出现碳债券,碳期货等金融产品,比如上海试点的远期产品

      来源:《中国房地产业·上旬》2020-04-24

      由于企业只需要在履约期拥有对应的碳排放配额,而在持有期间,企业可以根据市场波动自由买卖碳配额,形成投资收益,因此吸引了金融机构与投资机构介入形成交易平台,并逐渐出现碳债券,碳期货等金融产品,比如上海试点的远期产品

      来源:大成上海2020-03-25

      依托碳配额及核证自愿减排量两种基础碳资产开发的各类碳金融工具(或称“碳金融产品”、“碳金融衍生产品”),目前主要包括三类:一是交易工具,包括碳期货、碳远期、碳掉期、碳期权等;二是融资工具,包括碳质押、碳回购...随着时间的推移,碳现货交易占比下降的趋势越来越突出,2014年9月到2015年9月,eu ets每日成交的碳配额期货与现货交易量之比绝大部分在20-60倍之间。

      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20-03-11

      目前我国碳试点中有关碳交易的金融衍生产品很少,仅湖北和深圳上线了碳远期,上海正在探索碳远期产品,而碳期货依然空白。

      来源:广发期货有限公司2020-02-14

      碳市场再次进入人们的视野,而对碳期货的讨论也再度升温。国际碳市场的历史碳交易最初是由联合国为应对气候变化、减少以二氧化碳为代表的温室气体排放而设计的一种新型的国际贸易机制。

      来源:CFC金属研究2020-02-12

      2017年底,伴随着《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方案(发电行业)》的发布,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进入新的阶段,但碳期货、碳期权等金融衍生品却在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中受到了限制,没有被推出。

      来源:大成上海2019-12-25

      同时很有意思的一点在于,在2016年《送审稿》的“起草说明”里,发改委在“五、对各单位反馈意见的吸收情况/(五)关于期货的建议”中提到:“证监会建议在‘交易产品’中删除碳期货。...可见在2016年,对于当时是否需要碳期货,发改委与证监会有意见分歧,但最终发改委还是将期货作为碳交易产品的一种,写进了条例,但后该条例并未通过,2017年后发改委的监管口径又转而变更为防范金融风险。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9-10-16

      碳期货、碳金融、碳信用等用来发现和稳定碳价的辅助手段有待健全,碳市场套期保值和风险规避功能不尽完备。碳配额总量与减排目标脱节。

      来源:期货日报2019-09-19

      什么是碳期货碳期货就是指以碳买卖市场的交易经验为基础,应对市场风险而衍生的碳期货商品。更通俗点来说,碳期货是对二氧化碳进行买卖,买卖碳期货的场所叫做碳期货市场。市场投资者可以对碳期货进行投资交易。

      来源:北极星大气网2019-09-16

      同时,研究推动碳金融创新,充分利用碳资产和碳交易的内在金融化属性,积极探索碳债券、碳质押、碳借贷、碳托管、碳期货等碳金融形式,占领全国碳市场交易产业链的高端环节,为企业碳资产管理创造更高附加值。

      来源:能源评论2019-04-14

      相较于欧盟碳市场,试点碳市场的碳金融创新还处于萌芽状态,缺少成熟的碳期货产品。...随着各试点碳市场的发展,北京、深圳、上海、湖北、广东等碳交易所做了不少碳金融产品创新的探索,除了碳期货等少数产品外,其他包括碳交易类、碳融资类、碳支持类等产品都有涉及。

      来源:中国财富帮2017-11-22

      目前,各试点地区都在抓紧开展碳期货可行性研究,碳期权、远期合约等衍生品在未来均有可能出现。...唐方方认为,在成熟的市场,企业往往会采用期货等金融衍生品来锁定未来碳价,降低市场波动风险,这也有利于发现真实碳价。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