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全球气候变化”相关结果545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2021-09-23

      “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是中国对国际社会的承诺,是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彰显了我国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的决心。

      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成立!

      来源:清华大学2021-09-23

      全球气候变化是21世纪人类共同面临的重大挑战。面向碳中和的低碳、零碳乃至负碳技术将成为未来全球产业革命和科技竞争的关键。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关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亿万人民福祉安康的“国之大者”。

      来源:中国发展观察2021-09-22

      当前我国仍处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尽管在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但生态形势仍较严峻,高碳排放的产业和能源结构没有根本改变,仍然是全球最大碳排放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责任重大,实现

      来源:东方法学2021-09-18

      一、碳达峰碳中和的已有法制框架 自1994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生效以来,一方面,我国始终以负责任大国的担当积极参与全球气候变化治理,以该公约的切实履行和高效实现为抓手,推动全球气候变化治理新格局的形成

      来源:正和岛2021-09-18

      全球气候变化在经济、社会乃至国际政治领域都会造成影响。比如有人说,气候变化对俄罗斯挺好,因为它在北冰洋附近的冰川冻土消融了以后就变成可耕地了。...此外,在全球气候变化的问题下,还会出现气候难民,因为地区的环境变化造成社会冲突、种族冲突以及热点事件,进而威胁到一些大国的地缘利益和国际利益。

      来源:央视网2021-09-15

      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之前,占全球人口20%的发达国家排放了70%的温室气体,是当之无愧的“排放主体”。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全球气候变化,世界各国都面临着碳减排的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4月出席领导人气候峰会时指出:“中国承诺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的时间,远远短于发达国家所用时间,需要中方付出艰苦努力。”为此,国家也正在出台各种举措,拿出具体办法。

      来源:《中国土地》2021-09-09

      全球气候变化和城市化背景下,“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复杂性愈发凸显,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伴生的人地矛盾突出,供给、调节、文化等多项生态系统服务供需不均衡加剧。...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是实现气候治理目标、增强人类社会对于全球变化适应性的重要抓手。2020年9月,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中国政府庄重承诺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

      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我国要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

      来源:黄河新闻网2021-09-08

      平衡、有效实施;积极建设性推动今年11月将在英国格拉斯哥举行的第26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取得积极的成果,持续为建立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贡献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当前,落实《巴黎协定》、全球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的大趋势不可逆转,疫情后的全球气候治理进程仍任重道远。

      来源:清华大学气候变化研究院2021-09-06

      《巴黎协定》在达成时确定的幅度目标,既基于科学,已经充分考虑了全球气候变化的紧迫性和严峻性,也基于规则,体现了最大包容性,平衡反映了各方共识。...2015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巴黎大会达成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巴黎协定》,明确了2020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机制安排:一是继续坚持《公约》确立的公平、“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和各自能力原则,考虑不同国情;二是确立了将全球温升控制在

      走进碳达峰碳中和 | 碳排放管理标准体系为碳达峰碳中和提供制度保障

      来源:江苏生态环境2021-09-06

      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提出“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发展目标,江苏省积极响应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决策,提出要“努力在全国达峰之前率先达峰”。...气候变化协调委员会(isocccc)主要研究气候变化减缓和适应两个方面的标准,评估利益相关方对标准的需求。

      来源:卓律工作室2021-09-03

      由于全球变暖问题日益严峻,联合国气候大会分别于1992年和1997年通过了《全球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及《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京都议定书》(以下简称“《京都议定书》”),其中《京都议定书》首次提出了“

      终于有人把碳中和说清楚了

      来源:CMKT咨询圈2021-09-03

      碳排放导致全球气候变化,人类生存发展面临危机全球快速变暖,自然环境面临威胁刚刚过去的2020年,除了新冠病毒在全球肆虐,你是否也感觉到了气温有点特别?...究其原因,是什么让碳中和成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遏制全球变暖而采取的举措?这对我们每个人到底有什么影响?我们又需要如何应对呢?为了回答这一系列问题,我们首先介绍碳中和的提出背景。

      来源:《紫荆》2021-09-02

      五是全球环境治理贡献日益凸显。作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引领全球气候变化谈判进程,推动《巴黎协定》达成、签署、生效和实施,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愿景,展现负责任大国担当。

      来源:长三角生态环境律师团队2021-08-30

      :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法律构建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压力,欧美一些国家在近几年相继建立了国家和区域层面的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力图通过市场化机制推动碳减排,减缓气候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针对全球气候变暖的挑战,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1992年6月制定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以下简称《公约》),规定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控制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排放的“共同但有区别”

      韧性视角下的城市水生态修复

      来源:《城市住宅》2021-08-30

      全球气候变化、自然环境灾害频发背景下,传统城市防灾规划往往强调治理与抵御,主要关注自然灾害本身而忽略其与城市间的互动关系。...据国家气候中心预测,21 世纪,中国极端降雨发生频率和强度将持续增加;根据联合国的预测,到2030 年,全球洪灾数量将比今天增加3 倍。

      来源:宏春观察2021-08-27

      1990年,联合国启动了政府间全球气候变化谈判,1992年通过《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997年通过《京都议定书》,2015年达成《巴黎协定》。...一、碳减排技术研发和应用的国际经验碳达峰、碳中和,成为世界各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共同行动,不是让人民群众回到“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耕社会,本质上是能源生产、消费和科技革命,是要依靠技术进步和创新,更多地利用太阳能

      来源:国资小津2021-08-26

      《巴黎协定》是2015年在巴黎全球气候变化大会上通过的重要协定,该协定为2020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作出行动安排。...为应对气候变化,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国际社会在联合国框架下开始关于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谈判,先后达成《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992)、《京都议定书》(1997)和《巴黎协定》(2015),成为世界各国携手应对气候变化的政治和法律基础

      碳配额、碳汇、碳金融分不清?一文带你读懂中国碳交易体系

      来源:城市怎么办2021-08-26

      当前我国仍处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尽管在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但生态形势仍较严峻,高碳排放的产业和能源结构没有根本改变,仍然是全球最大碳排放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责任重大,实现

      来源:《前线》杂志2021-08-19

      从国际影响力来看,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行动,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维护地球资源可持续作出的中国贡献,彰显了负责任的大国担当。...专家预测,全球平均气温上升2℃—3℃,部分冰盖将消失,地球上超过20%的物种会灭绝,30%的海岸带会被淹没。以全球变暖为标志的气候变化正在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生存产生巨大的威胁。

      来源:中和正道视角2021-08-18

      如果不采取切实行动控制全球气候变化,将对世界生态系统、经济社会发展等方方面面造成诸多影响。如何走在低碳时代的前沿,是每个行业、每个企业必须未雨绸缪、仔细思考的问题。...2020年,全球气候系统变暖趋势进一步持续,全球平均温度比工业化前水平高出约1.2℃。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