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绿色基础设施”相关结果170

      来源:中国土地2020-02-18

      首先要对灌排设施、道路等定期维护和修复;其次,对半自然生境、自然驳岸、水道缓冲带等绿色基础设施开展定期维护;再次,对撂荒要加强管理。...五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及其农业景观生态环境管护。针对我国高标准农田重视建设,轻视维护和管护等问题,可建立以村集体和农场为主体的农田生态环境及其景观管护制度。

      来源:防护工程2020-01-19

      2 海绵城市在国外的发展与现状 2.1海绵城市在美国的建设bmp(最佳管理措施)、lid(低影响开发)和gi(绿色基础设施)是美国海绵建设的主要内容。美国的最佳管理措施包括工程与非工程措施。...绿色基础建设,由水系、湿地、林地公园、农场、森林等组成的相互联系的网络。它们相互协调,维持着生态和谐发展,防止自然灾害的发生。

      来源:燕赵都市报2020-01-13

      “对于海绵单元无法渗蓄的特大暴雨径流,通过绿色基础设施和城市防洪排涝调度调节等各种方式,综合调节雨洪径流过程,错峰行洪,减少雨洪积水致灾损失。”她建议说。...她建议,实施包括增加下垫面入渗面积比例、建设蓄水单元、采取生态修复工程、促进雨洪资源在海绵单元内部的循环利用等措施,发挥自然和生态设施对雨水的调节作用,实现雨水在海绵单元内的“渗、蓄、滞、净、用”,减少雨洪排放

      来源:南方新闻网2020-01-09

      广州市南沙区水务局河湖处负责人上官凯介绍,南沙统筹考虑区内河涌、湖泊、湿地等“大海绵”体系以及公建、小区、公园的“小海绵”体系之间的关系,以“大海绵”模式为先导,积极推广“小海绵”,形成绿色基础设施与灰色基础设施并存

      重庆环境局征集流域水污染生态修复与治理技术的函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19-12-09

      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发布关于征集流域水污染生态修复与治理技术的函,技术类别包括流域水体综合治理技术;海绵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建设技术;岸坡生态修复技术;底泥清淤固化及资源化利用技术;污水处理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技术

      案例分享 | 湖南省常德水岸名苑小区海绵城市改造<mark>绿色</mark>设计

      来源:湖南设计2019-11-12

      绿色后灰色、先地上后地下的原则雨水径流组织优先通过地上绿色基础设施对雨水进行渗透、滞蓄、净化,多余雨水在通过地下管网进行排放。4....可改造空间小该项目属于老旧小区改造,设施陈旧,地下管线错综复杂,地表硬化率较高,达到控制目标需充分解析现状的基础上合理布局海绵设施。设计目标与原则设计目标1. 内涝防治标准:30年一遇。2.

      来源:中国网2019-10-17

      自然资产实现保值和增值,绿色基础设施比较完善,绿色经济发展带来大量绿色就业岗位,高品质绿色公共服务成为一种常态,生态产品供需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三是形成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机制。

      海绵城市规划国际经验研究与案例分析

      来源:海绵城市怎么搞2019-09-17

      绿色基础设施不同于传统灰色雨水基础设施,是利用绿色空间网络系统中既有的绿化来管理降雨径流。绿色基础设施注重自然元素和绿色元素。

      章林伟:海绵城市建设的理念、方法与实践

      来源:中规院水务院2019-09-05

      绿色与灰色。灰绿基础设施应做到融合、互补。绿色基础设施注重自然生态系统的利用,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主要应对大概率中小降雨;灰色基础设施依靠工程措施,主要应对小概率强降雨。分散与集中。

      海绵城市建设的思考与研究

      来源:四川建材2019-07-02

      在改进灰色基础设施的同时,加大绿色基础设施、城市水文系统、绿色建筑、城市道路的建设。...在市区的西部,生态基础良好,生态类型多样化,在天鹅湖人工湿地的建设基础上,吸取和总结经验,并应用在陕州公园的建设上,形成以湖泊、滩涂、河流为基础,以风景园林、公园绿地为依托的独特海绵体。

      来源:国际商报2019-06-19

      二是完善绿色基础设施,推动园区生态化发展。园区引入嘉化能源集中供热企业、嘉兴市危废处置企业、和惠污泥处置企业等配套企业,并于2018年投资5.26亿元新建了园区工业集中污水处理厂。...工业园区绿色发展应以能源基础设施建设作为重要抓手,同时实施产业链招商,构建生态工业链网。

      国家发改委 科技部关于构建市场导向的<mark>绿色</mark>技术创新体系的指导意见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19-05-17

      、改善生态,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兴技术,包括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生态保护与修复、城乡绿色基础设施、生态农业等领域,涵盖产品设计、生产、消费、回收利用等环节的技术。...,以壮大创新主体、增强创新活力为核心,以优化创新环境为着力点,强化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管理,加快构建企业为主体、产学研深度融合、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完备、资源配置高效、成果转化顺畅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形成研究开发

      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理念与关键技术的哲学思考

      来源:海绵城市怎么搞2019-05-17

      通过土地利用与绿色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实现海绵城市建设与雨水资源综合利用的目标。...3、海绵城市建设的目的与重要作用海绵城市建设有6大目的:(1)雨水资源综合利用;(2)源头分散控制、减缓或者减少地表径流;(3)延缓峰值(洪峰);(4)通过建设绿色基础设施,减轻灰色基础设施的压力;(4

      海绵城市的设计实践与经验总结

      来源:淮海保利会2019-03-27

      ,实现雨水的渗透、滞蓄与净化,降低项目开发对水文状况的干扰;3)先绿色后灰色、先地上后地下的原则:雨水径流组织优先通过地上绿色基础设施对雨水进行渗透、滞蓄、净化,超标雨水再通过地下管网进行排放;4)提高雨

      来源:天中晚报2019-03-19

      沿线形成多个连续水面积在5公顷以上的湖泊和湿地,形成多级水胶囊,提升城市整体排涝防洪能力,利用绿色基础设施实现渗、蓄、滞、净、排等水功能的结合,实现精明雨洪管理。...建设管控:规划将中心城区划分为八个片区,强制性指标: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引导性指标:绿色屋顶率、透水铺装率、下沉式绿地率。

      来源:中证网2018-12-14

      今年5月,王金南表示,雄安新区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坚持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规划侧重从新区以及起步区不同空间尺度上对新区内生态环境总体工作提出整体性的管控要求,对智慧城市、建设新区绿色基础设施体系和生态环境管理机制体制等进行规划

      美国合流制溢流污染控制灰绿<mark>设施</mark>结合的经验

      来源:中国给水排水2018-11-19

      我国一些学者也从策略与决策、系统构建、技术措施、模型模拟等不同方面,进行了综合灰色和绿色基础设施控制cso污染的相关研究。...关于合流制排水系统及其溢流污染的控制,我国近年来发布的一些新编或修编的规范标准有较大的突破,已经从过去简单化的“合改分”向综合整治转变,并开始重视应用绿色基础设施(gi)来控制cso污染,如2017年版

      章林伟:中国海绵城市的建设与实践

      来源:给水排水2018-11-06

      针对城市水生态环境所面临问题的复杂性和目标的多元化,发达国家也在不断调整和完善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理念,在总结和实践的基础上,应运而生了美国的低影响开发(lid)和绿色基础设施(gi)...图3 中国梯田许多发达国家在上世纪80年代前后就已基本完成了城镇化进程,灰色基础设施已基本完善,但随着全球气候变化以及工业化带来的对环境生态的影响,认识到仅仅依赖灰色基础设施的纯工程做法,不能完全解决好环境生态问题

      王凯军:生态文明即将引领污水处理技术大繁荣

      来源:JIEI创新实验室2018-06-15

      世界环境日当天,2018中荷生态环境技术国际高峰论坛在清华大学举行,王凯军教授提出建设以污水处理厂建设为载体,通过设计、构建水处理科技、生态景观、社区服务、都市农业和文化创意等城市元素,打造集科技、生态、休闲、绿色于一体的城市绿色基础设施

      【世界水日】2050年全球57亿人饮用水短缺 中国海绵城市获点赞

      来源:中国智水中心2018-03-22

      据估计,如果采用更加绿色的水资源管理做法,全世界农业产量可能增加约20%。与此同时,绿色基础设施还有助于对抗侵蚀、干旱和洪水风险,同时提升土壤质量并增加植被。...因此,报告提出了友好型生态系统的绿色储水方式,例如保护天然湿地、改善土壤湿度及有效补给地下水等措施比兴建水坝等传统人造基础设施更具有可持续性。报告认为,绿色解决方案已经呈现了巨大潜力。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