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pm2.5污染”相关结果400

      来源:中国环境2021-10-31

      从10月21日起,我国中东部地区pm2.5浓度快速上升,出现今年入秋以来首次大范围pm2.5污染过程。中国环境报记者密切关注此次污染天气,并就污染成因等相关问题采访了专家。

      严刚:碳达峰碳中和与清洁空气协同推进的思考

      来源:清洁空气政策伙伴关系2021-10-29

      然而当前我国pm2.5污染形势依然严峻,同时o3污染逐渐凸显,空气质量全面改善仍面临较大压力。...分析表明,2015-2019年间我国大部分城市未实现co2排放量和pm2.5浓度的协同下降。为推动实现协同治理,需加紧制定相关政策措施,寻求切实可行的协同减排路径。

      来源:VOCs前沿2021-10-28

      特别在“十三五”末,pm2.5污染逐渐减轻,但臭氧浓度呈现上升的趋势。臭氧已经成为我们国家大部分地区制约空气质量改善的首要问题。“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加强pm2.5和o3协同控制。

      来源:太原日报2021-10-19

      二是针对大气污染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强化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和区域协同治理,秋冬季重点治理pm2.5污染,夏季重点治理03污染,做好pm2.5、vocs、氮氧化物及氨气的协同治理;通过降碳(排放)实现源头治理

      来源:北极星大气网2021-10-09

      “十三五”以来,全区环境空气质量明显改善,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浓度和重污染天数大幅下降,但大气污染形势依然严峻,冬春季pm10和pm2.5浓度依然较高,颗粒物存在反弹风险,重污染天气时有发生

      来源:北极星VOCs在线2021-09-30

      全文如下:各片区生态环境和应急管理局,各镇(街道)生态环境办公室(经济发展办公室),各生态环境分局、局机关各科室、局属各二级机构,各相关企业:为贯彻落实省污染防治攻坚办《河南省2021年夏季臭氧与pm2.5

      全文实录丨中共中央宣传部就“践行两山理论 建设美丽中国”举行中外记者见面会

      来源:生态环境部2021-09-30

      2019年,北京市pm2.5年均浓度已经提前超额完成了“十三五”规划目标,2020年pm2.5年均浓度进一步降低,达到了38微克/立方米。...大家能够看到,经过这么多年持续努力,pm2.5污染天数越来越少、污染程度越来越轻,优良天数越来越多。像这样的蓝天白云,现在在北京已经是非常常见了,市民朋友的蓝天幸福感和获得感也在显著增强。

      来源:北京青年报2021-09-07

      pm2.5源解析发布区域传输与本地排放“四六开”大气中pm2.5污染来自哪里?治理的主要对象和优先顺序是什么?“源解析”提供了解决方案,是科学施策的基础。...此外,论坛上正式发布第三轮北京市pm2.5来源解析结果。研究表明,现阶段北京pm2.5主要来源中,本地排放近六成,其中又以柴油车、汽油车的贡献最大。

      来源:唐山市生态环境局2021-08-24

      市县两级环保指挥中心成立由监测、指挥及第三方组成的专家技术团队,分析污染趋势,提前下达管控指令,有效规避重点时段臭氧、pm2.5污染高值出现。 加大精准治污。...环境监测系统为这一现象提供了亮眼的数据支撑:1-7月,全市pm2.5浓度47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1.32%;综合指数5.30,同比下降14.38%;5、6、7三个月,空气质量排名取得2013年有监测数据以来单月最好成绩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空气质量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来源: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2021-08-12

      ρ(pm2.5)越高,pm2.5/pm10和so2/no2越大,表明二次污染源和燃煤源的贡献越大。...年京津冀地区pm2.5污染特征的研究表明,京津冀地区pm2.5污染呈现南高北低的特点,梁丽思等也发现了类似特征. yan等利用2016年京津冀13个城市的空气质量在线监测数据,通过空间自相关研究发现,区域内

      来源:唐山劳动日报2021-08-10

      市县两级环保指挥中心成立由监测、指挥及第三方组成的专家技术团队,分析污染趋势,提前下达管控指令,有效规避重点时段臭氧、pm2.5污染高值出现。开展不间断晨查夜查。

      来源:相章分享VOCs治理技术2021-08-09

      2 污染现状最近几年,全国各地极端污染天气频发,长时间严重的雾霾天气严重影响人居环境,大气中的pm2.5污染持续超出标准,空气质量每况愈下。

      来源:山西省生态环境厅2021-07-02

      有环保专家表示,臭氧超标时段一般集中在午后气温较高、阳光较强的时段,相比pm2.5污染,臭氧污染更隐蔽。例如,它可刺激人的眼睛,损伤人的呼吸道。...本次走航巡查覆盖全省11个设区市,监测因子除挥发性有机物(vocs)外,还涵盖空气质量标准的六项指标,即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颗粒物(pm10、pm2.5)、臭氧(o3)和一氧化碳(co

      为什么要协同控制细颗粒物与臭氧<mark>污染</mark>?该做什么?怎么做?

      来源: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2021-06-24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研究员、所长雷宇表示,“2020年,全国仍有37.1%的城市pm2.5超标,24个城市超标50%以上,约77%的重度及以上污染是由pm2.5引起。”

      来源:韦伯咨询2021-06-16

      然而全国多个省份首要空气污染物均以臭氧和pm2.5为主,这和vocs排放量密切相关。...多位参会人士表示,近年来我国多地的pm2.5污染已有好转,但是臭氧的排放量却在过去的十多年里几乎没有下降,未来臭氧将成为重要的污染物监测和治理目标。

      来源:中国科学报2021-06-04

      然而,当前pm2.5浓度仍然较高。...然后,通过深度低碳能源转型措施实现碳中和,同时可使全国人群pm2.5年均暴露水平达到每立方米8微克左右,空气污染问题得到根本解决。实现气候和环境协同,大面积降碳、减排污染物,绝非易事。

      来源:中国气象报2021-05-31

      多措并举抓住源头治理“牛鼻子” 推动pm2.5与臭氧污染协同治理 贺克斌认为,下一步应当以“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总抓手,把降碳作为源头治理的“牛鼻子”,推动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下pm2.5与臭氧污染协同治理

      来源:北极星VOCs在线2021-05-27

      ,加快补齐挥发性有机物(vocs)治理短板,协同控制pm2.5和o3,有效降低夏季o3污染,进一步改善空气质量,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根据生态环境部工作安排和《河南省2021年夏季臭氧与pm2.5污染协同控制攻坚实施方案

      蔡闻佳:碳减排的健康协同效益——从评估到反馈

      来源:清洁空气政策伙伴关系2021-05-15

      通过建立煤电厂级数据库,研究对每一台机组使用所造成的人群健康影响进行量化研究(归因于pm2.5污染暴露的过早死亡人数),形成h/c因子(h为电厂淘汰后可能实现的健康效益;c为该电厂淘汰后所能实现的碳减排量

      来源:中国日报2021-05-07

      随着国家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实施, 近年来我国pm2.5浓度持续下降,空气质量明显改善。...然而,当前pm2.5污染负荷仍处于高位,随着污染治理进程的深入,污染物减排幅度逐渐收窄,末端治理的减排难度日益增大,空气质量改善任务依然艰巨。

      相关搜索